“三全育人”与读书创作活动工作机制探析

2020-09-03 02:16曹德斌
传媒论坛 2020年17期
关键词:工作机制三全育人学生管理

摘 要:校园读书创作活动是国家全民阅读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吸引学生积极投身校园读书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提高大学生读书兴趣和创作热情,学校各部门、图书馆及读者协会和志愿者在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中如何联动发挥作用;如何加强网上活动宣传力度以吸引大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活动结果如何运用;如何实现“三全育人”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三全育人;校园读书创作;学生管理;工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7-0-02

一、引言

从教育部委托部分省市高校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教育界关于“三全育人”的研究逐渐成为当下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高校图书馆如何实现“三全育人”。

二、研究目的

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关于“三全育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机制和德育模式构建研究上,具体的应用研究很少。而图书馆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基地,主要以服务育人为导向,图书馆的海量资源,学习环境和良好氛围在高校实践“三全育人”理念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课题主要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我校图书馆多年来九届读书活动月和两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实践工作经验总结,深入探讨如何建立相应的学生工作机制,用制度引导和动员学生参与到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中来;如何动员更多的优秀学生读者积极参与到全国和全省的读书创作大赛中并取得好的成绩,展现出更好的育人成果。

三、研究意义

图书馆是从入学到毕业全程陪伴大学生的文化育人阵地。图书馆人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明晰自己的目标,努力去思考、研究、实践如何从如下方面做好文化育人:

(1) 图书馆通过自己的服务角色,引导学生在大学生涯中构建并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2) 全方位的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做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模式。

(3) 高校图书馆协同各部门、各二级学院为全体师生提供知识服务。努力探索通力合作的学生工作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中来,建设书香校园,助力国家全民阅读战略的实施。

四、项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关于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相关研究

“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起源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1999年国家颁布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这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里程碑意义。此时已有学者提出“建立全员育人的网络系统,建立执行的机制和制度,发挥党团支部的作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这是“三全育人”实施途径的最早表述。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在它的指引下,各高校开始了“三全育人”的研究热潮。

在关于“三全育人”的研究中,刘岱、张璐平创造性的以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为视角,探讨了文化育人在“三全育人”体系中的构建与实施。黄友均、黎泽伦提出将“三全育人”理念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相结合,探讨了“三全育人”理念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如何创新。吴玉程则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个关键环节来探讨了新时代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的方法。

“三全育人”是指把高等学校育人工作贯穿融入学校的方方面面,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体系,出发点是培养人。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高校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完善育人机制,挖掘育人要素,强化实施保障,优化评价激励,切实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

(二)国内关于高校图书馆读书创作活动相关研究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安徽省校园读书创作活动组委会在不断总结探索的过程中,已经连续三年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了校园读书创作活动。

2017年安徽省围绕“读书引领人生,创作点亮梦想”主题,开展校园读书创作活动。该活动以读书、分享为主要内容,推进主题创作比赛活动,引导师生广泛阅读各类优秀读物。第一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一推出便取得圆满成功,荣获2017年荣获第五届中国教育改革创新奖特别奖。连续三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在各高校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为各高校图书馆开展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虽然已经有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但是在中国知网上暂时尚无这方面的研究课题和文章见刊。

(三)关于高校图书馆学生工作的相关研究

在国内高校图书馆界,关于学生工作机制的探讨大致可分为两个方向:

(1) 关于学生及学生团体参与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研究。刘红艳以安顺学院图书馆为例,分析了高校聘请学生馆员工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图书馆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在学生助理的培训、聘用、考核、激励等方面,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用人管理制度,可供同行交流借鉴。崔英兰、杨旭等则指出了高校聘请了部分学生作为图书馆的馆员所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高校对学生馆员从培训制度、人性化管理模式等方面加强管理的措施。李文提出引入学生社团参与阅读推广工作的必要性,指出要从联合职能部门共同开展活动、注重活动效果评估几方面入手,开创阅读推广工作新局面。

(2) 关于学校各部門社会团体等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研究。程纪莲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了在信息化和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如何将阅读推广活动与新媒体平台、学校相关部门及学生社团等相关联,结合读者的阅读兴趣,切实有效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黄琳皓则总结并分析了高校阅读推广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构建阅读推广校内联合协作机制的构想,并就如何实施做了详细的阐述。梁春认为协同理论在阅读推广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协同合作凝聚力量,创新方式方法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并进一步探讨了协同开展高校阅读推广的实施过程和实施关键因素,以期为高校阅读推广协同开展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以上研究成果为本项目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已有的文献资源和实践案例基础上,本项目着重探讨“三全育人”视角下读书创作活动的学生工作机制研究,紧扣时代脉搏,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

五、项目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如何通过制度引导和动员学生参与校园读书创作活动,并逐渐形成品牌。项目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读书兴趣和创作热情,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在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中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加强网上活动宣传力度,活动结果如何运用。

2.研究内容

(1) “三全育人”对图书馆学生读者工作的新要求。为响应党中央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号召,图书馆首先根据各学校的定位,配置合理的馆藏,提高文献资源满足率。其次建立科学有序的管理和服务制度,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便捷的借阅服务。第三要加强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的指导。总之要不断开拓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项目,拓展服务深度和广度,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2) “三全育人”视角下的读书创作活动与品牌建设。按照安徽省前几届读书创作活动方案,围绕“读书引领人生,创作点亮梦想”的总主题,结合“全民阅读”等主题性活动的部署,积极探究如何开展阅读活动,培育富有特色的读书创作活动品牌。条件成熟后可启动阅读示范区建设,引导学生、教师广泛閱读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类优秀读物,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阅读兴趣,探索科学的读书方法,促进师生提升综合素养。

打造“千师讲堂”品牌,探索设立“阅读专家基金”力求第三届活动期间办足一百场“千师讲堂”高品质的专家讲座活动。

借鉴安徽省第三届读书创作活动方案,丰富高校图书馆读书创作活动。具体活动如下:共读一本书,开展做新时代筑梦人的主题征文活动;为学生开展阅读能力测评活动;开展多样化的教师阅读推广培训活动;举办教师晒推荐书单、晒阅读教案、晒微课视频等“三晒”活动;推出“读书月之成长课堂”活动;用好“好书天天读”专栏;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举办第十四届“讯飞杯”全省大学生诗文朗诵比赛。开展中华经典“诵讲写”系列活动;举办亲子诵读、书香家庭活动。

(3) 学生读书创作活动的运行与保障机制建设。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阅读推广模式,调动学校各方面的力量,构建阅读推广联合协作工作机制。读书创作和阅读推广活动不仅是图书馆的常规业务活动,它也是学校校风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搞好读书创作活动,构建阅读推广校内联合协作机制,需要从学校领导层面作出决策与安排。

3.构建阅读推广校内联合协作机制的工作思路

(1) 成立学校阅读推广委员会组织、指导、协调阅读推广各项工作。

(2) 确定参与合作成员单位。根据工作需要,确立图书馆、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各院系等为参与单位。

(3) 分配落实各单位工作任务:①图书馆牵头,校学生处、团委等联合举办阅读推广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倡导、激励阅读;②教务处和教学院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以规章制度来管理阅读;③任课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与活动指导阅读;④图书馆以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一流的服务水准来服务阅读。这样就把阅读推广各项工作落实到了相应的责任主体,共同推进阅读推广,实现阅读推广的可持续性。

(二)拟采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 研究思路。本项目遵循“以调研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以推动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中学生工作机制构建为研究主线”的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①比较分析法:通过与其他高校读书创作活动做对比,了解差距。②文献分析法:通过对相关文献全面、系统的梳理,了解“三全育人”、读书创作活动和高校图书馆学生工作机制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本课题收集材料。③网上调查法:网上查阅和研究大量相关案例。④归纳分析法:对整理好的材料、发现的问题归纳分析,试图找出解决办法。

六、结语

在全面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目标下,图书馆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中心作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能较好地开展读书创作活动,参与到全民阅读活动之中,发挥信息中心的作用,实现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琳皓.大学生阅读与高校阅读推广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图书馆界,2017(01):83-86.

[2]梁春.协同视域下高校阅读推广策略探析[J].科技视界,2019(10): 122-123.

[3]黄友均,黎泽伦.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图书馆,2019(01):12-14.

[4]刘岱,张璐平.文化育人在“三全育人”体系中的构建与实施——以昆明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J].价值工程,2018,37(32):297-299.

[5]张宁,王伟强.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三全育人”研究综述[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56+79.

[6]程纪莲.大学生阅读推广实践探析——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13):108-110.

作者简介:曹德斌,男,汉族,安徽太湖人,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研究和图书馆管理。

基金项目:淮南师范学院校级项目:“‘三全育人视阈下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中学生工作机制研究”(2019XJZD35)。

猜你喜欢
工作机制三全育人学生管理
浅谈检律良性互动关系中检察机关工作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