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福燕 江志全
摘 要:舶来品短视频Vlog于2016年登陆中国,在四年的发展历程中,Vlog借助微博、B站等网络平台在中国短视频领域呈现出了井喷式的发展。究其原因,在以消费文化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中,古典艺术“灵韵”的逐渐消失,使得人们对审美性与情感性的需要转向到日常生活之中,Vlog的勃兴正契合了“日常生活审美化”时代风尚。此外,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置身于以符号与影像为主的“景观”的巨大堆积之中,Vlog所特有的图像表达功能,既迎合了个体的言说欲望,又使受众得以在观看“表演”中进行一种自我确认。而使得Vlog勃兴的以上特征实则是一把“双刃剑”,其井喷式发展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危机。
关键词:Vlog;消费文化;日常生活审美化;景观社会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7-000-03
Vlog即英文“Video Blog”的缩写,在2005年美国硅谷最有影响的报纸《圣荷兰西信使报》所做的关于2006年全球技术的十大趋势预测就提到,Vlog将会是继Blog(博客)、Podcast(播客)之后的网络新主流。到2012年,YouTube美妆博主詹姆发表了一条Q&A问答视频,Vlog由此开始进入大众视野。而真正被称之为“Vlog之父”是Casey Neistat,他用镜头将自己的日常生活记录下来并与之分享,这一行为坚持了长达600天之久。国外Vlog出现较早,中国对Vlog这一网络形式的关注始于2016年,博主“冬瓜”用Vlog开始记录日常生活,由此被称为“中国Vlog第一人”。而真正带动Vlog在中国发展的当属明星欧阳娜娜,她借助Vlog将自己在美国留学期间的学习、旅游、化妆等日常生活分享给网民,带起了一股Vlog热潮,大批明星、网红开始模仿,由此2017年Vlog在中国呈现了井喷式发展。
在近三年的发展历程中,Vlog的内容与形式都日臻完善,在以异军突起之势占领网络平台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探究其勃兴与发展背后的原因,Vlog表现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倾向与图像本身具有的表达功能,正契合着当代消费文化与景观社会的时代趋势。
一、消费文化下的Vlog的审美性与情感性
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以商品为主导的消费时代裹挟而来。在以“数字增长”作为发展标准的消费社会下,对物质财富增长的迫切追求使大众在一定程度忽视了个体内心的需求。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物质财富的急速增长使得最为基础的物质需求得以满足,需求的层次必然向更高层次进行转化,直至最高的自我实现需求。且人类经济学的原则本身就是“毫不犹豫地寻找自身幸福”以及“偏爱那些最使他感到满足的物”。①由此,在不断强化的社会物欲下产生的情感需求成为消费主义社会中亟须解决的需求问题。
在20世纪以前的传统社会中,人们的审美情感性需求大多通过审美,即从与日常生活相聚甚远的高雅艺术的欣赏中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感。而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使得工业技术,如电影等技术不断被运用到艺术领域,这一方面促成了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界限的消弭,但也使艺术失去了本身的“灵韵”。德国哲学家本雅明评论道,工业社会带来的机械复制技术造成了“世物皆同的感觉”,导致了艺术美境的流失。当众多的复制品取代了独一无二艺术的存在时,21世纪以来的各种先锋主义艺术开始转变审美方式,转而从日常生活中充斥着的复制品背后挖掘其中的审美意味,他们试图表明:任何日常生活都可能以审美的形式呈现出来,审美体验与表达在日常生活俯仰皆拾。由此社会显示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时代风尚。
“日常生活审美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一詞最早是由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于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的讲演中提出②,其著作《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对此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在费瑟斯通的论述中,他认为消费主义社会下,艺术与生活相区分的概念正在逐渐消解,生活中的器物也开始被当作艺术品出现在艺术展览中。1917年,美国独立艺术家协会上展览了法国艺术家杜尚的名作《泉》,而如此诗意化的名字下实体乃是小便池这一日常用品。“现成”艺术品《泉》呈现出“商品开始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并以美的形象展示出来,即将日常生活转化为艺术品。”③这一趋势。追根求源,可往前追溯到十九世纪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其中英国哲学家摩尔论述道:“生活中最伟大的商品是由个人的情感和审美享受构成的。”③即在商品中,使用价值的重要性逐渐让步于抽象的被人为赋予的交换价值,而此种交换价值越来越含有一种审美意味,蕴含着个人的情感需求。
Vlog作为舶来品进入中国的短视频领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Vlog因其审美性与情感性跃居于短视频商品市场的顶端。首先,Vlog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中国短视频领域本身存在着带有等级意味的品位“区隔”④。Vlog作为舶来品进入中国,它带有一种天性的傲视,始终致力于展现出与“土味”的快手、西瓜等短视频不一样的审美趣味。并且,从Vlog的主体Vlogger来看,他们多从事于与艺术相关的领域,具有与艺术家、知识分子相似的审美天性与审美感知,进而试图把这种审美感知向受众传播出去。以2019年“超级红人节”评选出来的十大《年度Vlogger》数据可知,大概是井越、丁钰琼、你好-竹子、史里芬Schlieffen、郭姐哒、KatAndSid等Vlogger都接受过艺术专业的学习熏陶,或者正在从事与艺术相关的职业,并表现出一定的艺术素养。
除此之外,Vlog在内容与形式上也显示出其审美性与情感性。分享类的Vlog层出不穷,不论一直都引人眼球的服饰穿搭、美食探店,抑或是近来铺天盖地涌来的空瓶分享、双十一开箱,实则表现的都是个人的审美性。以穿搭类Vlog为例,Vlogger分享的不单单是穿着的服饰,更是在向大众展示如何选择如何搭配。选择什么样的服饰和怎样穿搭的过程中呈现的正是Vlogger的审美倾向。受众循着个人的审美倾向在观看过程中与Vlogger达成情感共鸣。
二、景观社会中Vlog的欲望需求与言说
迈克·费瑟斯特对“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了进一步的论述,认为审美化“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⑤20世纪后,消费社会以信息传媒裹挟而来为时代标志,以符号与影像为主导的大众传媒充斥于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由此传统的人与世界表象的关系发生变动,传媒影像成为人与世界表象、现实世界沟通的方式。这首先是由于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仿真世界与表象世界的界限逐渐消失,即大众对真实世界的理解主要依赖于由媒体所建构的拟像世界,现实与想象的城墙逐渐坍塌。
法国学者居伊·德波对此有着精妙的论述,他将现代社会称之为“景观的庞大堆聚”⑥。在现代社会的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尤其是社会日常生活中的新闻、宣传、广告、娱乐表演等中,“景观”无所不在。德波的“景观”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⑥,这改变了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式。通过影像,多数人痴迷于少数人的“表演”之中,以此来满足个体的某种欲望。人们越来越关心个体在观看“表演”时产生的“快乐与欲望”,这种对影像的“痴迷”欲望促进了相关产业,尤其是影像产业的发展。
Vlog正是顺应潮流,契合了普通受众的欲望需求。当代社会,数字财富在不断增长,但无论财富的绝对量有多大,人们无法切身地感知它,且总含有一种不平等的分配。所以欲望需求正是不平等物质财富分配下产生的情感上的再分配。旅游类Vlog着重呈现出了自然景色、新鲜空气和宁静氛围,这些是属于人类平等享有的社会资源,而对此的刻意强调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为了满足物质财富上具有等级差别的受众的欲望需求。除此之外,在以影像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短视频Vlog当中,能够通过视觉更直接地感到一种审美快感。近年来,以田园生活为背景的Vlog占据了市场极大的份额,这正满足了快节奏时代城市人们的审美。
此外,在自我占主导的社会中,迎合时代标榜个性的Vlog也给受众带来了新奇感,Vlogger试图从日常生活当中升华出新奇感,并以审美的形式呈现出来。如拥有近两千万微博粉丝的美食大V李子柒,将四川农村生活与美食美景相结合,呈现出一种令人沉醉的审美式的诗意情怀。在她的Vlog内容的选择里,蜀绣、扎染、面包窖、笔墨纸砚等工艺品的制作方式被展示出来,这些在现代工业社会司空见惯的事物恰好贴合了人们对新奇感的向往。因其内容是真实可感的,并且反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但Vlog正表现了一种“重复之中的不同”⑦。在“机械复制时代”,个性正是最稀缺的资源。一个优秀的Vlogger总是能从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出不同,而这种不同就源自个体的感悟。除此之外,为了迎合不同个体对个性的需求,Vlogger也在探索别具一格的个性风格,以给不同的审美受众更大的选择空间。个性的吸引使审美受众沉浸在被选择的Vlog之中,与Vlogger产生情感共鸣,并轻易地自我陶醉在Vlog场景中出现的日常事务。
除此之外,Vlog的“观看”行为实则是一种自我确认。在这个虚幻性的“景观社会”之中,人们通过影像来言说欲望、确认自我的存在。影像与符号相同,都拥有着特殊的表达功能。利奥塔在《话语,图形》中更是提出“图像优于话语”之论,“图像与艺术是表达欲望的最佳工具,欲望在初级过程中,图像是其直接的表现途径。”⑧当社会中自我表达渴望突破较有约束性的语言符号的束缚时,带有直观性、多义性且较为自由的图像符号便在媒体社会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并且利奥塔进一步提出“只有在图形和话语的共同在场中,只有当两种异质空间彼此包围,图形才能实现对于欲望的表达。”⑧以往以话语为单一叙事的媒体,代表的是一种统摄性的总体化叙事,个体的言说欲望与表达需求受到压制。而利奧塔从“图形”中发现了其与话语同样具有的约定与表意的规则,并能够通过眼睛这一“外在性”表达,去探索话语中被遮蔽的真实,并使个人的言说欲望和表达需求有了可能。
Vlog以影像表达为主,辅之以言语叙述,更能体现个体的言说欲望,进而去确认自我。从Vlog的主体而言,Vlogger本身就借助于由自我参与制作的Vlog来表达自我。从众多知名的Vlogger来看,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自我成长经历、情感经历以及相关生活问题的分享或答疑。Vlogger在他们的Vlog里都试图营造一种明亮舒适的氛围,并为其言说欲望服务,也在创造着一种生活的艺术,使其自身能够此中获得自我认可。此外,Vlog的受众与Vlogger相似,同样在Vlog寻求表达的可能,并有极大部分的受众以模仿自己喜欢的大V的风格而进入Vlog领域。Vlog的制作、评论、弹幕等,都是个人不断言说欲望、确认自我的过程。
三、Vlog的困境与挑战
短视频Vlog作为一种消费文化潮流中出现的新的网络形式,因其审美性、情感性以及契合了表达需求,Vlog呈现良好地发展态势。但正因为以上特征,Vlog在未来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Vlog作为一种文化商品进入市场,Vlog的审美特性与生产之间矛盾突出。Vlog的审美特性使得其制作门槛较高,一个优秀的Vlog团队一般要有出境的Vlogger、高水平的拍摄人员以及精细的后期制作。并且Vlog的制作周期与抖音、美拍等平台的几秒的短视频相比较长。高门槛的制作团队再加上较长的制作工期使得Vlog出产量并不高,无法应对庞大的市场需要。
其次,个性化特点难以切实实现。由于市场的高需求与高创作门槛,Vlog在这三年的发展历程当中越来越出现同质化倾向,模仿甚至抄袭现象不绝如缕。如在美妆类Vlog中,“明星仿妆”和日常妆容成为主要内容。内容上相似,Vlog的背景的选择上也逐渐趋同。室内穿搭Vlog拍摄以纯色背景为主,美食类Vlog则多以北欧风格、低饱和度的颜色为主要风格,而交流谈心类Vlog通常选择的是Vlogger的个人居室以营造轻松惬意的谈话氛围。以个性化与自我表达为特点的短视频Vlog在消费文化市场中如何保持自身品性也将是Vlog发展的难题。
以影像为主的Vlog在一定程度上看来是一种“虚假”的自我确认。德波指出,“景观的本质实际上是在拒斥对话。景观实则是一种更深层的无形控制,它消解了主体的反抗和批评否定性,在景观的迷入之中,人只能单向度的默认。”⑨Vlog中所表现的“日常生活”并非现实生活,更多的是一种有意识的表演或者作秀,在资本的操纵下虚假地展现出来。而Vlog中表现的“迷入性”的观看行为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控制与默认,意味着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消解。
最后,Vlog在“中国化”过程中存在一些困境。短视频Vlog是作为一种舶来品进入中国,其文化背景与中国有着较大差异,要警惕一种“话语的平移”。Vlog在西方的流行是受到了长时间的社会语境的影响。西方学界自古希腊以来,一直把人的主体地位放在突出位置,张扬自由与天性。并且从19世纪便开始探讨文化的转型,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壁垒逐渐被打破。而Vlog进入中国是否能够将西方的个体性与中国的社会审美特性相结合,也将成为亟须解决的难题。
四、结语
短视频的發展拓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维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娱乐、消费、学习等方面的方式。通过对短视频的兴起的原因、内涵等方面的研究,逐步认识到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前景展望,从而使短视频发展的更好,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更多的便利。
注释:
①⑦ 【法】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56,125.
②③⑤ 【英】迈克·费瑟斯通著.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8,96,98.
④ “区隔”一词出自布迪厄《区隔》一书,中国社会学家将将其用于消费行为研究之中,认为“品味区隔“代表了消费阶级的一种统治秩序。详见彭华民:《消费社会学新论》第二章第五节.
⑥⑨ 【法】德波著.景观社会[M].王昭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3,15.
⑧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著.话语,图形[M].谢晶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5.
作者简介:邓福燕,女,汉族,重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短视频。
基金项目:本文受山东大学教改项目“创新创意人才‘政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研究”资助(编号:A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