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营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糖尿病患者的最常见并发症,同时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关键因素[1],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得到的进一步提升,导致我国糖尿病发生率明显提高,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有研究显示,我国目前有16.8%~23.4%患者出现糖尿病肾病[2,3]。因此,为了能够降低死亡率与发病率,如何有效预防与护理是目前广大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关注重点。目前临床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多采用常规干预,但效果一般,无法有效控制血糖。而有研究显示,中医特色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有着良好的干预效果,但对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较少[4]。因此,现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自护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将2015年9月—2019年9月经我院确诊的7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6例)。研究组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40~66岁,平均(53.32±2.28)岁;平均病程(4.35±1.22)年。常规组中,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41~67岁,平均(54.17±2.10)岁;平均病程(4.52±1.47)年。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本次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及我国糖尿病协会2009年制定的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5];②告知患者及家属,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②合并其他严重糖尿病并发症者;③伴有肾动脉狭窄、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疾病者;④近期进行手术治疗者;⑤既往精神病史或者认知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1.3.1 常规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是通过口头宣教以及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向家属讲解关于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发生原因以及注意事项,同时发放健康手册,并指导患者学会血糖监测方法,观察患者用药以及饮食、运动情况,并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时调整方案。
1.3.2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具体步骤如下:①辨证干预:为了有利于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可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与评估资料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并根据辨证结果进行干预。如:气阴两虚证:主要是指患者面色面色少华,少气乏力,易感冒,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腰痛或浮肿。治疗:中药宜浓煎,2次/d 空腹服用。临床指导患者避免过度劳累,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清淡,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同时可指导患者学会通过指压按摩关元、足三里、脾俞、三阴交等穴位。阴阳两虚证:主要是指患者出现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口干咽燥、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脊酸软、舌体胖大。舌苔白或黄腻等。临床护理干预主要是保持病房清洁干燥、温度适宜;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食用生冷饮食,同时保持口腔与皮肤护理。②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为了能够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患者腰部疼痛症状。临床可采用定向透药治疗,主要在定向药透仪的指导下将高分子凝胶电极片贴于肾区疼痛部位,随后选择导入按摩模式,并选择非对称中频电流。③中药硬膏热贴敷:将中药硬膏贴加热至45 ℃贴敷于双肾俞穴,每次8 h,每天1次。④健康宣教:主要是指导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饮食上采用鱼、肉、鸡蛋、奶等优质低蛋白,避免摄入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含脂肪和胆固醇高的食物,注意保持良好适当运动习惯。⑤情志护理: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并取得患者的信赖,同时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①血糖控制情况:在干预前后定时监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并做好记录。②自护能力:在干预前后采用改良版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SDSCA)[6]进行评测,该量表包括5个方面,24个项目,主要是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药物等方面。每个条目评分采用0~7分,分值越高说明自护行为越好。③生活质量:在干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DSQL)[7]评估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共4个维度,27条目,主要有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关系以及治疗等4个维度。并且每条均按照5级评分法,1分为最低分,5分为最高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差。④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记录患者低蛋白血症、低血糖、泌尿系统逆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干预前,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例,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行为能力得分比较干预前,2组自护行为能力得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自护行为能力得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行为能力得分比较 (例,
2.3 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干预前,2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例,
2.4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糖尿病是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后的第三大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且目前尚未发现彻底根治的方法,一旦患病需终身进行治疗,可严重影响其家庭经济[8,9]。而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全身微血管并发症,同时也是导致糖尿病终点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临床典型症状可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且一旦出现肾功能损害,而患者未能够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其病情进展非常迅速,短时间内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从而引起死亡[10,11]。根据调查显示,现阶段大约有5000万患者患有糖尿病,且发生率每年逐渐升高,这给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12]。同时有调查显示,由糖尿病肾病所致的终末期肾病的比例已高达15%[13,14]。因此,选择合适、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方法是延缓或阻止糖尿病肾病进一步恶化的关键步骤。
糖尿病肾病在中医学中可归属消渴病相关之“水肿”“肾消”“尿浊”等病范畴[15],并与禀赋不足、毒邪伤肾、饮食不节、六淫之邪内侵、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相关[16];其病情病程迁延,多脏腑受损,并夹有水湿、痰浊、瘀血等实邪,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17]。且临床中医辨证主要归纳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18]。而目前临床对于糖尿病肾病主要是采用中西医治疗与干预,但目前常规的干预措施无法达到需求。中医特色护理是一种综合性的中医护理干预,与普通常规的护理干预比较具有较大的优势,主要是由于中医特色护理是以中医学的理论作为指导,能够被大多数患者接受,并根据阴阳五行变化的规律,以辨证施护和整体护理观念为特色,能够达到与现代护理相结合、相互补,从而制定出更加具有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而达到良好的效果[19,20]。因此,本研究主要是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其结果显示,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表示中医特色护理能够有效对患者进行辨证,并根据辨证给予相应干预措施与治疗,从而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研究组自护行为能力得分高于常规组(P<0.05),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这一结果与薛花蕊等[21]的研究报道一致,表示中医特色护理的实施主要通过辨证施护、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中药硬膏贴敷以及健康宣教等方面提高患者自信心与自护能力,从而有效延缓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增强患者自护能力,同时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