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霞
【摘 要】《天空追梦者》是英国当代儿童文学家艾玛·卡萝尔的优秀作品,该书主人公喜鹊偶遇皮埃尔,喜鹊逐渐成长。本文运用精神分析论分析喜鹊的成长,主要从喜鹊偶遇贵人皮埃尔,到喜鹊与皮埃尔共同经历了人生的困难和挫折。
【关键词】天空追梦者;喜鹊;成长;精神分析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2-0186-03
艾玛·卡萝尔(Emma Carroll,1972-)是英国当代儿童文学家,其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是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他们会遇到青少年成长的种种问题,心生疑惑、迷惘、踟蹰,也会经历人生的切肤之痛,这些经历加速主人公的成长。《天空追梦者》中的喜鹊正是青少年成长的典范,她以当扒手为生,却以这份职业为荣。但是皮埃尔帮助喜鹊改变了命运。喜鹊初识皮埃尔,有点自卑,担心自己不光彩的过去为皮埃尔所知。然而,喜鹊在与皮埃尔的朝夕相处中,意识到自己过去不劳而获的羞耻,明白辛勤劳动的快乐。喜鹊实现了从本我到自我,再到超我的飞跃。本文运用精神分析论分析喜鹊的成长,主要从喜鹊偶遇贵人皮埃尔,到喜鹊与皮埃尔共同经历了人生的困难和挫折。
一、从本我到自我
“成长小说展示的是年轻的主人公经历了某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或改变了原有的世界观,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或两者兼有,这种改变使他摆脱了童年的天真,并最终把他引向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3]本性善良的喜鹊因为救了有生命危险的皮埃尔而身负重伤,受伤表明喜鹊肉体上饱受煎熬,但是肉体的痛苦也会加速她的成长,注定康复后的她将会有所变化。出于对喜鹊的感激,皮埃尔的爸爸决定把喜鹊带到家中疗伤。连续昏迷十几天的喜鹊苏醒后,发现周围与以往大有不同并为之诧异,此时喜鹊喜乐参半。一方面喜鹊想到自己竟然为了救人而死去,另一方面喜鹊平日投机取巧,做了一些违背道德的事,竟然也能进天堂,享受人生之乐,也算幸运了。而皮埃尔的友好问候才把想入非非的喜鹊拉回现实。当喜鹊看到举止文雅、风度翩翩、谦恭有礼的皮埃尔时,她顿生自卑之感。尤其当皮埃尔问喜鹊家族姓氏时,喜鹊却不知如何应答,只能搪塞过去,不想让皮埃尔知道自己的过去。这意味着喜鹊有所成长,因为以前喜鹊从不为自己的出身而感到羞赧,但这次喜鹊却感觉自己出身低微,无从应答。在文学作品中,死亡代表着重生。喜鹊身体伤势的愈合意味着她精神上的成长,这意味着喜鹊抛弃了旧我,寻找新我,开始全新的人生,自此喜鹊的人生发生了转变。喜鹊认识皮埃尔之前,“本我”控制着她,“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各种本能欲望和冲动,“本我”以追求本能冲动和被压抑的欲望满足为目的。[6]喜鹊因个人温饱而偷窃属于人格的最底层“自我”阶段,它遵循“唯乐原则”即追求快乐,逃避痛苦。 即使喜鹊遭人白眼,受人欺侮,她仍然偷窃,仅仅为了个人的温饱,为了生存下来,为了满足自己生存的欲望。但是当出身卑微的喜鹊看到出身优越的皮埃尔时,喜鹊局促不安,不知如何面对皮埃尔。毕竟自己只是一个被人嫌弃的孤儿。没人疼、没人爱的喜鹊从来都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馨,没有得到过父母的关怀,没有享受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皮埃尔则不同,他有父母的关心与呵护,无需为生计奔波。因此,喜鹊担心皮埃尔得知真相后会和其他人一样嫌弃自己,更不愿意和她做朋友。喜鹊情急之下,只好敷衍一下。等到喜鹊伤势痊愈,皮埃尔的爸爸为了感谢喜鹊救他儿子一命,为喜鹊提供了一份工作。喜鹊喜出望外,惊讶不已,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也能够有份体面的工作。虽然在这里工作很辛苦,但是喜鹊很开心。“虽然我手上磨出了水泡,腰酸背痛,但是,我喜欢这份工作,因为这是诚实的工作。”[1]以前喜鹊以当扒手为生,虽然得来的东西都是轻而易举之事,但是喜鹊并不能获得通过诚实劳动所带来的喜悦和内心的充实。如今,虽然每天辛勤劳动很辛苦,但是喜鹊仍然可以苦中作乐。一方面因为她不再是以前那个令人厌恶的喜鹊,不是一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不再苟且偷生,能够有尊严地活着。
另一方面,喜鹊也有知心朋友皮埃尔的相伴。皮埃尔乐意同喜鹊分享自己生活的烦恼和喜悦。同时,皮埃尔也帮助喜鹊,引导喜鹊,追寻人生的价值。在成长小说中,成长的引路人在成长小说的主人公的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引路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正面人物”“自然神灵”和“反面人物”。[2]而皮埃尔正是喜鹊成长道路的正面引路人,他具有成长小说中正面引路人的其中一个特征:“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4]126平易近人的皮埃尔让喜鹊逐渐放松警惕,喜鹊也愿意与皮埃尔交流,信任他。首先,虽然皮埃尔认出喜鹊正是前几天到他家偷东西的小偷,但是皮埃尔并没有当众揭穿喜鹊,而是试图和她成为朋友,感谢她的救命之恩。其实,皮埃尔是为了帮助喜鹊走出人生的困境,开始新的生活。善良的皮埃尔知道喜鹊偷东西自有她的苦衷,每个人会犯错,关键是要原谅她,给她改过自新的机会。其次,在父权社会,女性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受教育权。皮埃尔的叔叔认为一个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小女孩是没有资格参与飞行装置实验的。而当喜鹊遭到皮埃尔叔叔的否定和轻视时,皮埃尔力图为她辩护,给予喜鹊鼓励和支持。最后,皮埃尔还和喜鹊分享自己飞行装置实验的进程,喜鹊也竭尽所能帮助皮埃尔寻找实验的材料。
第一次有人信任自己,喜鹊也很开心,愿意全力以赴。和皮埃尔相处的这段时间,喜鹊成长了很多,明白了很多。这也表明“一个人的成长只有生理和智力的发展是不够的,还必须完成道德成长,才能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然而,一个人的道德成长远比她的心理成长和智力成长困难得多。”[4]28道德的成长才是喜鹊人格完善的关键部分,也是喜鹊思想觉悟的萌芽阶段。即使之前逼迫喜鹊去皮埃尔家中偷飞行装置的德拉克瓦夫人再次出现,喜鹊也不管她如何诱惑和威胁、恐吓自己。虽然喜鹊内心充满了恐惧和胆怯,害怕德拉克瓦夫人揭穿自己的偷窃行为,让皮埃尔大失所望,从此不愿意搭理自己。喜鹊也想试图妥协,但是想到皮埃尔不断帮助自己,她认为自己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而出卖朋友,让自己终生受到良心的谴责。经过一番思想上的纠结之后,喜鵲认为自己应该阻止德拉克瓦夫人的行为,不能让她得逞,竭尽全力保护皮埃尔,也不能因为金钱而背叛友谊。现在,喜鹊的人格已进入更高一层,即“自我”阶段。“‘自我指理性的、逻辑性的那部分心理,其中有许多活动仍然处于无意识状态。”[4]117它遵循“现实原则”。
二、从自我到超我
“上路,是成长小说中最基本的结构要素之一。上路也意味着行动。行动的过程往往反映在上路后的行程中。人只有行动才有结果,只有上路才会有发现。上路,还象征着离开原来的地方,走向人生新的一站。”[4]85喜鹊的再次成长则是源于法国国王的来信,喜鹊开始了巴黎之旅,即陆地之旅。宽阔的陆地虽然没有大江大河的滔滔之水,却可以洗涤人的心灵,但是陆地也蕴含着深刻的含义,这意味着喜鹊将在陆地之行中遇到更多的挑战,途中也会遭遇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打开喜鹊的眼界,加速喜鹊的成长。喜鹊的人生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一天,皮埃尔收到法国国王的来信,“他们的邻国英国的航空发明处于尖端,这对于法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希望皮埃尔家中的飞行装置可以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1]《天空追梦者》的故事背景是工业革命时期,世界上最早进入工业革命的英国拥有了最先进的发明,这让法国国王感到焦虑和恐慌。后来,国王得知皮埃尔正在做飞行测试的实验,就赶快写信让皮埃尔展示他的飞行装置。当皮埃尔决定前往巴黎时,决定让喜鹊和他一同前往。
前往巴黎是喜鹊人生的转折点。皮埃尔和喜鹊前往巴黎的途中,他们的飞行装置遭到了抢劫,这个装置不仅是皮埃尔努力的成果,而且代表法国的科技水平。皮埃尔急中生智,打开装置,和喜鹊一同飞走了。当他们落回地面时,才意识到他们已经身无分文,他们离凡尔赛宫还有一段距离。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需要昼夜不停地赶路,一路上饥不择食,渴不择饮,连续走了一天一夜才到巴黎郊区。看着巴黎高楼林立,喜鹊惊叹不已,城市的喧嚣和繁华令她目不暇接。扑鼻的饭香味让喜鹊萌生了偷窃的想法,但是这次喜鹊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出于对朋友皮埃尔的关心。但是她的所作所为遭到了皮埃尔的谴责,一怒之下皮埃尔离开了她,事实上,皮埃尔并非离开,而是当掉夹克和鞋子上的银扣,换钱买食物。皮埃尔说:“饥饿改变了你如何看待所看到的事物。银扣并不时尚,饿的时候有食物填饱肚子,晚上有床睡觉,这才重要。”[1]喜鹊恍然大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喜鹊都不能因为一时的饥饿而违背人格底线。此时,喜鹊的思想产生了顿悟。在成长小说中,“陌生化是顿悟的必要条件。因此,打破生活常规,踏上成长的漂流之旅,往往是顿悟发生的契机。”[4]155这次巴黎之旅,沿途的所见所闻与喜鹊的家乡截然不同,这里的建筑物鳞次栉比。而且途中意想不到的经历让喜鹊的意识逐渐觉醒,直至顿悟。这意味着喜鹊的道德再次提高一个等级。“自我”对喜鹊的控制逐渐减少,虽然喜鹊试图帮助朋友皮埃尔,但是也不能违背道德和良知。这表明“本我”在喜鹊心中逐渐成熟,逐渐由量变走向质变的飞跃——“超我”的萌芽。
喜鹊的道德完全进入“超我”阶段,则是她和皮埃尔身无分文地前往巴黎市中心的途中。喜鹊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塞巴斯蒂安,塞巴斯蒂安是德拉克瓦夫人的儿子。其实,德拉克瓦夫人是皮埃尔的姑姑,她千方百计地想伤害皮埃尔的爸爸,只是想报仇。德拉克瓦夫人从小天资聪颖,喜欢发明创作,但是在父权社会,女性只能学习琴棋书画,针织绣花,而不能读书思考,更不要说做科学实验了。但是,德拉克瓦夫人与父权社会女性不同之处在于她喜欢发明创造,皮埃尔的爷爷知道后,责骂德拉克瓦夫人,她痛彻心扉,离家出走,嫁给英国人,仅仅为了报复父亲。而她的儿子塞巴斯蒂安则是她复仇的工具。虽然塞巴斯蒂安伤害过喜鹊和皮埃尔,但是喜鹊依然原谅了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塞巴斯蒂安父母的过错,而可怜的塞巴斯蒂安仅仅是整个事件的受害者。同时,喜鹊也很敬佩塞巴斯蒂安的勇敢和聪明才智,只是他一时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所以喜鹊还是原谅了塞巴斯蒂安和他的妈妈。此时,喜鹊完全进入“超我”阶段,“弗洛伊德所说的‘超我相当于‘良心,处于人格阶段的最高层,代表着社会、道德对个人的规范,它压抑着本能的冲动,遵循着至善原则。”[5]喜鹊知道身处父权社会的德拉克瓦夫人无法施展自己聪明才智,只能受到压制,成为整个社会的牺牲品。虽然喜鹊对德拉克瓦夫人深表同情,但是喜鹊认为不管心中的仇恨有多深还是应当学会放下,开始新的生活。喜鹊明白:人无完人,不是要记恨他人的错误,而是要学会忘记他人的错误,学会释然,生活也会轻松很多。喜鹊由原来一个只知道追求自我快乐的自我阶段,也是人格的最底层,成长到一个关注他人感受,拥有道德,知廉耻的超我阶段。最终,喜鹊的女性意识逐渐觉醒,从巴黎回来后,喜鹊向皮埃尔学习,逐渐具备读写能力,打破传统对女性的束缚,寻求自由与独立。
三、结语
“在成长小说中,主人公的成熟与发现常常与失落相伴。成熟似乎是要付出代价的,发现的结果常常是天真的消失。”[4]147《天空追梦者》的主人公喜鹊的成长正是一个成熟与失落相伴的过程。喜鹊的成长饱受煎熬,但是当她走过这段切肤之痛后,发觉一切早已烟消云散,喜鹊明白了她应该寻求机遇,不能局限于狭小的天地,毕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鳥飞。初识皮埃尔时,喜鹊为自己偷窃行为感到羞愧,心神不宁、忐忑不安。但是她学会了调整状态,努力证明自己,为了和皮埃尔成为真正的朋友,她不断努力,珍视这来之不易的友谊。喜鹊鼓励皮埃尔,给予皮埃尔帮助。最终,喜鹊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获得大家的认可。
参考文献:
[1]Emma Carroll. Sky Chasers [M].Great Britain: Chicken House, 2018.
[2]陈惠良.《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反成长小说构成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02), 124-128.
[3]陈湘柳.哈克与霍尔顿:不同时代的成长[J].文学教育,201804, 48- 50.
[4]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05.
[5]沈洁瑕.试以精神分析文论析《一小时的故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11, 145-146.
[6]许超.弗氏精神分析视角下《觉醒》中的艾德娜[J].电影文学,200905,109-110.
作者简介:徐淑霞,天津理工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