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美育素质教育改革研究

2020-09-02 13:26霍楷李孟贾
戏剧之家 2020年22期
关键词:美育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霍楷 李孟贾

【摘 要】大学生美育素质的培养是我国高等院校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不论是艺术类高校还是非艺术类高校,美育在素质教育中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美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是否得当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高校的教育理念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学生类型进行相应的创新,这种创新不应该仅仅是形式上的创新,而应该让美育素质教育成为学生今后工作、生活的重要助力以及终身发展的奠基石。本文从高校美育素质教育改革的意义出发,探寻改革的主要影响;之后又从调查、思考、实践和分享四个方面,着重探讨美育素质教育改革的对策;最后,通过结合高校一些典型的创新美育素质教育的改革举措,探究了中国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启示以及中国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前景,从而得出相关研究结论。

【关键词】大学生;美育;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中国高校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2-0174-02

一、中国高校美育素质教育改革的意义

(一)提升大学生的美育素质

从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各个方面来看,高校美育素质教育改革都具有非凡的意义。美育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提升大学生的美育素质。但是受社会上一些急功近利风气的影响和一些不正确社会舆论的引导,高校大学生和广大高校教师队伍对美育素质教育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一些舆论甚至认为美育素质无关紧要,只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即可,忽视对学生美育素质水平的提升。实际上,大学生美育素质的提升,不仅仅对学生自身审美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还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体现了诗人个性化的审美,读其句如见其景,说明了审美能力对个人素质的提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大到城市的规划、建筑的设计,小到雕刻的技艺,都离不开高尚雅致的审美,离不开创新能力,而这些都与美育素质教育息息相關。广大高校教师队伍只有充分推动美育素质教育,才能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培育大学生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的美育素质教育改革也是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创新性”,指的是要打破常规,不拘泥于僵化的形式,勇于提出并实践自己的想法。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形象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发现问题背后的深层含义,而想象力的开发又引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两者都在本质上改变了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使问题可以更好地被解决。高校的广大教师队伍以及管理层的工作者们,要充分认识到美育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创新课堂模式,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充足的能量。

二、中国高校美育素质教育改革的对策

(一)调查:发现美、感知美

在中国美育素质教育的改革过程中,高校管理层工作者和广大教师队伍难免会遇到拦路虎。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借鉴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将中华文化的智慧和现代管理体系的新思路相结合,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方案。调查以往高校的美育素质教育案例,或者研究国外的美育理念,与国内的美育教学进行全方位的对比,在对比中发现美、感知美。与此同时,在调查中不能只注重教学者,也要注重美育教育的主体——大学生。通过课堂、实践平台、校园实践基地等媒介,教师进行合理引导,使学生自我调查,从而发现、感知不一样的审美理念。高校的大学生群体通过调查,接触到了生活中的万事万物,能极大地丰富自身的阅历,开阔眼界,并把调查的结果转化为自身的审美思维,使自身能力得到提高。

(二)思考:分析美、研究美

大学生要形成正确的审美理念,就离不开自身的思考与总结。在思考过程中,大学生要针对不同的事物、不同的现象去寻找问题,找到问题的突破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独特的审美观念与方法。而这个过程就是在分析美、研究美。高校的管理工作者和广大教师队伍既要引导学生思考,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创新授课模式,使学生学会独立分析与研究问题,完成有深度的学习与研究。此外,高校还可以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定期进行社会调研,结合社会中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学生理性思考问题,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进一步的美育教育。各大高校还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开发图书馆的美育功能。图书馆中有大量有分析和研究价值的文献、经典书目,高校的广大教师队伍和大学生要学会在阅读中思考,对经典作品进行分析与研究。

(三)实践:探索美、创造美

美育教学改革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更离不开高校教师队伍和广大学生群体的实践活动。一切书面化的理论都需要具体实践活动的支撑。美育实践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真正地形成正确的审美理念和审美思维,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以多途径、个性化的活动内容,使学生更好地探索美、创造美。在实践中,大学生群体可以组建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队伍和团体,在团队合作中更快地成长。高校的管理层工作人员也要注重与美育相关的文化活动的举办,使教师队伍和大学生群体都能融入其中,发挥自身特长,激发新的审美思考,探索新的审美方式。同时,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之下,推动大学生更好地去探索美、创造美。

(四)分享:分享美、传播美

教育的重要本质就是通过分享来向学生传达现象背后的思想和道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中国高校美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就是要做到分享美、传播美,高校广大教师队伍和管理层的工作人员要给高校的大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高校的大学生群体除了接受课堂的价值观念输入之外,课外的价值观念养成也十分重要。而课外价值观念的培育与现代媒体的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些现代媒体只顾自身的经济利益,从而对高校大学生群体产生了不良影响。所以高校的大学生群体要学会明辨是非,要将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提取出来,一起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

三、中国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启示及前瞻

(一)中国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启示

中国高校的素质教育改革,从总体上而言是成功的,但是也不可否认,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地方高校的管理层工作人员对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高校教师队伍和大学生没有达到调查、思考、实践和分享美育的预期效果。高校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把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和教师双方都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从创新课堂讲授形式到学生课外的活动实践,从高校管理层工作人员的顶层规划到高校教师队伍的具体实施,每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缺一不可。对每个环节的精准把握是素质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通过对高校的素质教育改革,达到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而且在社会各个行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下,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越来越明显,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以人才需求为指南、以创新为指引,把高校、大学生、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互为补充、互相促进。除了大学生群体,高校的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也要在教学中有所创新,不能局限于僵化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创新实践形式、完善实践方案,在实践活动中体会专业知识和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的魅力,是素质教育改革给高校的重要启示。

(二)中国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前景

目前,高校素质教育改革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但是改革过程中也免不了会出现一些问题。高校教师队伍的执行力虽在提高,但是从学生群体的接受程度、运用效果上来看,素质教育并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学生对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也没有进行很好的实践。要想让素质教育的春风充分滋润每一位学生,就要在学科安排上重视艺术学科的作用,完善素质教育改革体系。同时对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要制定合理的、科学的素质教育培养方案。教师也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结合社会需求,既要做好美育、德育等相关的素质教育教学,又要兼顾专业知识的讲授。校园的文化建设对素质教育改革也有重大意义,尤其对于大学生群体,在各种素质教育的活动中进行实践,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只要高校管理人员、教师队伍和学生群体按照相关章程,不断创新、深入学习,素质教育就一定会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四、结论

中国大部分高校的美育素质教育体系建立得比较晚,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队伍的建设没有很快跟上美育素质教育的需求,高校的管理层也没有对美育素质教育持有太多的关注,使美育素质教育一直处于空白状态。改革开放之后,经过一系列的思想解放,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才逐渐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队伍的建设使大学生群体的审美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本文从美育素质教育的意义出发,结合实际教学总结了美育素质教育改革中切实可行的方法,以调查、思考、实践和分享四个方面来指导美育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并从美育素质教育改革中看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方向,总之,美育是高校素质教育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系到整体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我们要充分发挥美育的功能性,使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理解专业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跃红.论大学生美育的作用与实施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12):83-84.

[2]栗睿.浅论美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意义[J].艺术教育,2018,(22):145-146.

[3]刘芳,鲍丙峰,肖涛.高校美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7):128-129.

[4]宁薇.中国高校美育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天津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6):537-541.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专项课题“东北大学竞赛育人与素质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实践与特色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SZEYB24。东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专项项目“强化竞赛创新育人与专业教育深入融合的专业内涵建设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美育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