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钰莹
【摘 要】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影片要讲好中国故事,加深我国公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培养公民积极正向的思维方式,增强公民的文化自信,这对于促进经濟和政治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葫芦兄弟》为例,解读国产动画片与中华文化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葫芦兄弟》;中国文化;国产动画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2-0123-02
一、《葫芦兄弟》的国民度与成就
《葫芦兄弟》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6年出品的13集原创动画片。故事讲述了7个神奇的葫芦娃各有神通,为了解救赋予他们生命的爷爷、解救自己的兄弟,与妖精斗智斗勇,最终打败妖精的故事。这个故事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给一代一代的孩子带去了欢乐,也传递了正直、善良和勇敢的价值观,是很多人无法忘怀、多次重复观看的经典之作。据说这部动画片占据当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音像制品销售量的百分之十八,大约在360万套,这在当年绝对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了,而收视率更不用说,国民度很高,几乎可以算是家喻户晓。这部动画片不仅在国内好评如潮,在国际上也获得了埃及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三等奖,可谓是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二、《葫芦兄弟》中人物设定的中国元素
在《葫芦兄弟》中,人物设定是非常有趣的。七个葫芦娃各有各的能力,也各有各的缺点。在故事中,有古代神话里的千里眼、顺风耳等神力,也有类似于《西游记》中可以收人的宝葫芦等神物,完美地将中华文化贯穿其中。两个妖精以蛇和蝎子为原型,又结合了中国传统成语“蛇蝎心肠”一词。更加有趣的是,在蛇为雌性、蝎子为雄性的性别设定下,蝎子精只知道饮酒作乐,蛇精不仅时常在家中奏乐跳舞供蝎子观赏,同时还负责出脑力,想办法如何与葫芦娃抗衡。在与葫芦娃的交战中,蛇精是出力最多的,对人员的调控和管理,以及对家中宝物的使用,都由蛇精掌握,相比之下,蝎子精显得比较呆板,只负责出蛮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具有创新意义。“男女平等”这一概念,于1954年就被写入中国宪法,2012年更是被写进基本国策,这一概念在这部动画中的体现,是中国新思想与中国老传统的碰撞。
三、《葫芦兄弟》中特色文化元素的体现
动画片《葫芦兄弟》,从制作方式上来看,属于一部剪纸动画,剪纸动画本身就借鉴了皮影戏和民间剪纸等传统艺术。在《葫芦兄弟》中,这些传统艺术体现得更为明显,葫芦娃的腿部、手部构造,大量借鉴了传统皮影人物的制作方式,拉近了观众与传统皮影艺术之间的距离。同时大量中华武术中的武打动作也被运用到了葫芦娃的行动之中。
在动画中,也有很多东西来自于中国传统物件,比如蛇精用的如意,如意原本是中国古代民间搔痒用的工具,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脊背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可如人意”,这便是如意名字的来源,也有人叫它“不求人”。后来由于时代变迁和形态演变,如意出现两种,一种保留实用功能,另一种则被赋予吉祥含义,演化为佛具。在《葫芦兄弟》中,如意则更倾向于后一种,咒语“如意如意,按我心意,快快显灵”其实说明了妖精二人手中掌握的如意是宝物,可顺使用者心意。在故事后段,妖精要拿七个葫芦娃炼七星丹时,用到了被遗弃的南极仙翁的炼丹炉,并且提到太上老君也吃过七星丹,太上老君是公认的道教始祖,而南极仙翁的原型是道教的“寿星老人”,都通晓炼丹之术。在我国经典著作《西游记》中,也时常出现关于炼丹及太上老君的情节,从这一方面来看,《葫芦兄弟》又与经典名著产生了联系。在山神出现时,通过山神和神鹰的讲述引出了能使葫芦兄弟团结一心的宝物——七色彩莲,而莲又是佛教常见之物,这就证明在镇压这两个妖精的过程中,融入了佛家和道家的合作,两方神明皆知晓此事。
葫芦在中国古代象征着“福禄”,可以辟邪,且具有自然的流线型美感,给人以喜庆的感觉。葫芦属于宗教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在神话传说中,有很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例如《西游记》中金角大王的宝葫芦等。
在《葫芦兄弟》的角色形象设计上,前前后后光是造型彩稿就更改了至少五版,从发型到服饰到制作工艺,样样精心打造。葫芦娃的着装具有传统云南服饰的特色,敞胸配葫芦叶做的衣裳,光着脚丫,极其富有“野味”。平平整整的四方脸和浓密的眉毛,符合中国传统忠义勇敢之人的形象。当时的造型设计强调了两个字——耐看,所以最终融合了过往的经典作品中渔童、人参娃娃等动画人物的形象,最终产生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葫芦娃。葫芦娃的七色也结合了光谱的颜色,符合大众认知。同时剧中蛇精纤细柔软半人半蛇的身形也引发了很多人的追问,万年蛇精不幻化人形的原因是什么?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很多天神都是人面蛇身,例如伏羲、女娲,所以蛇精形象很可能是借鉴了这一点。
四、《葫芦兄弟》中的价值观
《葫芦兄弟》之所以在国内外受到好评,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孩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价值观。每一个葫芦娃的神力其实都非常厉害,但是每个人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缺陷,有的过于鲁莽、有的过于自信等等,这些导致他们最终走向失败。但兄弟齐心,团结一致,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最终却能战胜妖精,这就体现出一种团结的理念。同时,剧中的爷爷,是一个善良的人,无私地保护葫芦只为解救生灵。在葫芦兄弟受伤的时候,鸟儿等动物每日都会采集露水帮其疗伤,这也是善良的体现。这些善良而温暖的行为,在给孩童带来感动的同时,也会给孩童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价值观是无论经过多少年都依然值得提倡的,永远不会过时,这也是《葫芦兄弟》生命力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葫芦兄弟》对于当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启迪
我国的影视作品可以从《葫芦兄弟》中总结出很多经验。首先,不必将文化强硬地植入影视作品的故事情节中,可以通过影视拍摄手法或者音乐、服饰等元素,将中华文化的魅力展示出来。其次,在制作过程中,不能因循守旧,要具有特色,要独具匠心,要用心打磨。最后,要注重作品的深层内涵,《葫芦兄弟》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讲述,也给予了观众足够的思考空间,就像《西游记》并不只是表面上的魔幻故事,更多的是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一部影视作品要想成为经典,不仅需要看着有趣,还要体现出价值和意义,要让观众在体验到趣味的同时进行深入思考、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许洋洋.试论葫芦神话视阈下“葫芦兄弟”创生的文化意蕴[B].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5.
[2]宫靖荃.探析剪纸艺术在动画中的应用与发展——以<葫芦兄弟>为例[J].人文天下,2018.
[3]青苹,霍笑妍.<葫芦兄弟>中蛇精符号的意义转化[J].当代动画,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