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院校学生乐团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2020-09-02 07:15张梦婷周楼胜
戏剧之家 2020年22期
关键词:突出问题

张梦婷 周楼胜

【摘 要】随着我国提出推进素质教育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以来,建设学生乐团作为综合性院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学校的重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综合性院校学生乐团建设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从招生模式上来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学生的培养计划来看,综合性院校主要是培养复合型人才;从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来看,综合性院校学生乐团建设中存在着乐团编制不齐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乐手演奏水平不高、演奏曲目具有局限性等问题。同时对综合性院校学生乐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期许为促进综合性院校学生乐团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综合性院校;学生乐团;突出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2-0042-03

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与推广,建设学生乐团作为综合性院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综合性院校出现了纷纷组建起学生乐团的可喜现象,学生乐团的组建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而且平时的训练也对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中的学生乐团多指以大型的器乐合奏形式为主的乐团,例如最常见的交响乐团、管乐团、弦乐团、民族乐团等。从近几年高校学生乐团的建设发展情况来看,存在很多问题也面临着不少困难。首先,综合性院校的音乐专业与专业的艺术院校、音乐学院有着很大的区别,综合性院校在音乐专业上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性,比如在学生的招生模式上、学生的培养方案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些特点也给综合性院校的乐团建设带来了一些自身的局限性。造成了学生乐团在管理制度上、乐团成员上、乐团编制上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各个综合性院校都有一定的相似性。

当前综合性院校学生乐团建设表现出了多方面的问题,为了让综合性高校学生乐团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地提出改进方案,抓住主要矛盾,着重解决。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综合性院校音乐专业的特点,针对当前综合性院校学生乐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期许为促进综合性院校学生乐团的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综合性院校音乐专业的特点

综合性院校在音乐专业上,与其他艺术院校以及音乐学院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在分析综合性院校学生乐团建设的同时,需要对综合性院校的音乐专业做一些相关的了解和认知。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乐团建设更好地发展。

(一)招生模式

综合性院校音乐专业的招生模式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省内联考,各地考生通过各省的统一考试,然后以省考成绩为准来进行招生;另一种就是各个学校对省外的考生组织单独的校考来进行招生。第一种省内联考的招生模式,由于招生机制的滞后,除了招到少数的真正热爱音乐、喜欢音乐的学生外,还有一些则是为了考上大学、考一个更好的学校或是因为其他一些原因而选择了音乐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各个音乐学院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专业分类上也得不到很好的均衡发展。这对于学生乐团的建设也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对于第二种单独对省外考生组织校考的招生模式来说,比省内联考要具有针对性和具体性。由于这种方式可以直接面对考生,因此能够根据学院的教学要求、教学需要以及自身特色来进行很好的人才选拔,也对考生有一个具体的定向选择,这种招生模式对于学院自身的发展和需要是非常有利的,而且对于学生乐团的建设也是很有帮助的。

(二)人才培养

综合性院校的工作核心就是进行人才培养,人才的培养是综合性院校所有工作的最终目的。综合性院校的音乐专业学生培养方案就是利用其在学科、专业、环境等各方面优势的前提下,交叉学习音乐和其他学科,以培养复合型的音乐人才为中心。综合性院校的学科种类非常繁多而且齐全,各学科之间也是相互渗透、相互交织。在学生的培养方案里,除了学校设定的一些核心课程(包括音乐理论、专业技能和音乐文化等)以外,音乐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学习本专业以外的一系列学科,如哲学、史学、美学、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这就要求学生们要以学院安排的课程为主,则音乐院系的工作目的也是以重点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这就对综合性院校学生乐团的建设带来了很大的考验,由于学生课余时间少,学习任务多,学生乐团的排练时间也很短,排练频率也较低,也就影响了乐团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二、在综合性院校学生乐团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笔者正在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进行自己的研究生学习,鉴于对综合性院校学生乐团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我对我们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管弦乐团进行了一定的了解,以及对乐团的排练情况进行了观摩。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管弦乐团成立于2012年,由60名本科生及器乐演奏专业的研究生组成,其中部分乐器组中还各有一名本器乐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和带领学生的排练及演出。乐团的负责人是由我校的圆号老师余鹏担任,指挥是由我们学校的指挥专业老师高飞担任。自乐團成立以来,管弦乐团不仅积极参加学校以及各个学院的大型演出活动,还多次参加各种市级比赛和社会公益演出。比如,参加大学生艺术节的比赛获得了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但事实上我们学校的学生管弦乐团与其他综合性院校的学生乐团也有着相似的处境,在乐团的发展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管理制度不健全、乐团成员的演奏水平不均衡、乐团编制不齐全等一系列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以对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团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其他学者研究的综合性院校学生乐团建设中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和综合,得出了以下当代综合性院校学生乐团建设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乐团编制不齐全

由于综合性院校招生模式的局限性,尤其是对于音乐表演的招生计划远远落后于专业音乐院校。从而不能使得乐团里的每种乐器以及每个声部每届都有足够数量的学生,以至于乐团某个声部编制缺失。并且学院每个年级的乐器主修生数量都比较少,很多学生都是进入大学才选修一些乐器,学生学习的乐器种类分布不全面,很难顾及编制内所需要的乐器种类,造成乐团在编制上的不平衡。综合性院校乐团建设一直以来对于管乐都是非常缺失的,如巴松管、双簧管、大号等,造成在排练曲目时,低音声部效果单薄。这就给乐团的曲目排练和教学提出不同于专业乐团和专业院校的要求。指挥在对于乐团的选曲上就要在乐团现有编制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在排练时还需要对某些声部进行一定的分配和调整。乐团的成员都是来自学校的本科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各个阶段都有,因此就涉及当一届学生面临毕业的时候,乐团的成员也将流失掉一部分,那么乐团就得重新招收学员。而且乐团成员的纳新又跟其他社团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他社团招收新成员只需要介绍一下团内制度和内容;而乐团招生需要成员具备一定的器乐演奏水平,并且能够完整地演奏一定难度的乐曲,需要一定的专业性,这就对乐团招收新成员有了一个较高的要求。

(二)乐团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般综合性院校的学生乐团建设都没有一个成熟系统的管理机制,并且对于乐团的管理意识也不强。就会使乐团内部的事物没有明确的分工,造成在乐谱、乐器及乐务上产生问题。乐谱上:没有专门的成员对乐谱进行保管和收纳,以及对乐谱上的音乐处理和表情进行统一的标记。乐器上:乐器对于乐团来说是非常珍贵的,所以在对乐器的使用和借用上都应该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和记录,在排练演出时,还需要安排人员负责一些大型乐器的搬运和放置。乐务上:乐务包括一个乐团中大大小小的琐碎事务,例如,平时排练的时间通知、对乐团成员的考勤以及演出前后座椅的摆放和撤离,这都需要有一个系统的安排和管理。团长和乐团成员都需要积极投入到乐团的管理工作中去。

(三)乐团成员演奏水平偏低

综合性院校学生乐团的演奏水平一般要比专业的乐团和音乐院校乐团要低很多。由于综合性院校里学习器乐演奏方向的学生本来就很少,乐团里只有少部分成员是主修器乐演奏专业的,其他大部分学生是没有一定器乐演奏基础的或是器乐演奏水平很低的,都是进校以后,大一开始选修一门器乐,进行专业的训练,所以在演奏水平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导致综合性院校学生乐团发展缓慢、效率低下。因此在面对乐团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尽快地去提升乐团成员的器乐演奏水平,提高乐团排练的效率,从而促进学生乐团建设更好地发展。

(四)乐团排练曲目过于简单

由于综合性院校学生乐团成员们的器乐演奏水平参差不齐,相对专业的音乐院校来说是比较弱的,不具有专业乐团成员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在乐团选曲上,要多方面综合考虑乐团的水平和能力,曲子的难度要适中,并且要因地制宜,因此在演奏曲目上也就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综合性院校学生的学习任务也非常繁重,他们除了要学习专业上的技能和知识以外,其他的一些综合类学科也需要学习,也就没有大量的时间来进行乐团排练。所以很多有一定难度的乐曲,他们都没有办法去很好地完成,只能选择一些声部比较简单的、演奏技巧容易的小曲目,这给乐团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和阻碍。

三、综合性院校学生乐团建设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招生模式的配合

面对乐团编制不齐全以及纳新中存在的问题,最根本原因还是学校的招生模式,在招生上缺少高水平的器乐演奏学生,以及稀缺乐器的演奏学生。解决这一问题,还是需要在学校的招生计划上进行一定的配合和调整。比如在招生时,学校可以根据每年乐团声部以及演奏器乐成员的需要,进行一个特定的招生计划和目标,有针对性地为乐团发展需要来进行合理的招生。其次,当乐团在准备大型的文艺演出或者重大比赛时,学院可以对外招聘一些专业的乐团乐手,对学院的乐团成员进行补充,来带动乐团的排练和提高乐团的演奏水平。确保学生乐团能够持续发展,满足乐团排练的演奏水平和声部需求,也为乐团建设提供最基础的生源保障。

(二)乐团管理制度建设的加强

学生乐团由乐手、部长、副团长以及团长四个部分组成乐团的主体,然后由团长将各个事务明确到相应的人员身上,分工明确。在乐团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应该由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监督。乐手要做到练习好每首乐团作品的本职工作;每个声部选择一个声部长对各个声部成员进行管理;副团长要负责好乐团成员的服装、乐谱以及乐团用品;团长要负责好日常的乐团训练和活动组织;各部门在做好各自工作的前提下还要做好对接工作以及向上一级汇报和负责。教学上的管理条例主要是由乐团的核心人物来制定。例如,对于排练作品上的音乐处理(强弱、快慢、声部的变化等)。对于乐团的成员而言,需要激发他们的练习兴趣,设立适当的奖励制度来促进成员的排练积极性,提高他们参与排练的主动性。

(三)练习方法的制定

面对乐团成员参差不齐的演奏水平,首先,在排练乐曲之前,要提前分发给乐手分谱,让他们提前私下练习自己的部分,练习好分谱以后,聆听作品,感受自己在作品中所处的位置。然后再去阅读总谱,阅读总谱可以了解整个作品的框架和构造,以及清楚地知道每个声部的进入和淡出。要从根本上提高乐团整体的演奏水平,不能只靠排练课的那一点时间,各个声部的学生要花大量的时间私下进行分谱的日常练习,然后在排练课上,在进行大量的整体排练之前,先把同樣分谱的声部进行排练,让各个分声部先适应融合。将分声部排练和整体排练有效结合,可以提高乐团的整体演奏水平,从而使得乐团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

(四)曲目的创新及改编

对于一些经典曲目以及在演奏技巧上有一定难度的曲目,可以由指挥或者找专业的作曲老师根据乐团乐手的演奏水平进行适当的改编和创新,赋予作品一个全新的面貌,注入新的灵魂。然后再让乐团成员对作品进行一个全新演绎,给听众带来不一样的听觉感受。再者,也可以扩大选曲的范围,例如,选一些贴近校园生活且赋有青春活力的乐曲、大众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配乐以及流行歌曲等。主要是为了让成员的器乐演奏水平和曲目需要的演奏效果互相配合,从而达到一个较高的演奏水准。

猜你喜欢
突出问题
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精准扶贫的几点思考
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