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媛媛
摘 要:当下多元媒体技术角逐、互联网用户需求扩增,纪录片创作与传播面临着内容输出和扩展流通渠道的产业调整局面,《早餐中国》更新了观众对中国纪录片的影视观念,为美食纪录片开拓了新的创作思维,成为当下新颖的热点话题,也促使当下创作者不断探寻新的发展路径,呈现更加多元的美食媒介景观。本文将从该片的网台融合意识、制作理念及纪录片文化价值等方面,探究《早餐中国》成功因素及中国美食纪录片发展的价值诉求。
关键词:《早餐中国》;短视频;美食纪录片;人文精神;消费社会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1-00-03
继2018年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和《人生一串》大获成功后,媒介融合的制作理念激起新一轮的创作热潮。由海峡卫视和腾讯视频联合推出的《早餐中国》于2019年4月22日开启联播,其首次尝试每集5分钟短视频的纪录形式,松散有致的叙事节奏和趣味十足的后期制作,极具互联网气质,成功书写了美食纪录片的新创作路径。
一、网台融合理念与短视频探索
2019年《早餐中国》的线上播出,在短时间内播放量破亿并引起业界广泛关注,首先要归因于网络新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加强了联动战略合作,美食纪录片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影视文化,该片实现了扩大传播覆盖度和流量把控等方面的成熟与专业化。当然,这并不是第一个成功实现网台融合的美食纪录片,2018年由浙江卫视和腾讯视频合作的《风味人间》、旗帜传媒和B站联合出品的《人生一串》,皆成功迎合了网络时代观众的接受审美及媒体合作趋势。
《早餐中国》制作团队的网台融合理念可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海峡卫视和腾讯视频的联合播出,实现互补共存的开放局面,更趋向于影视产业分众化向有机整体的发展,使观众在观看时间上更加自由灵活,利用碎片化时间,有利于扩大该片的影响力范围。
其二,营销策略的多元呈现,利用多媒体渠道——微信公众号、微博、各网站等进行宣传推广,而宣传内容也多种多样,如MV《世间不过是一顿早餐》、每一集的预告片、单集绘画形式的海报、多种宣传标语等,使该片还未播出就已经让观众眼前一亮。同时,《早餐中国》的制作团队以“网生代”90后群体居多,他们对互联网特征、网友兴趣点、流量热点拥有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如2019年4月份吴亦凡发行的单曲《大碗宽面》《复仇者联盟:终局之战》引起了“全民娛乐话题”,而该片利用这些话题与宣传营销相结合制作成视频、海报等,使其具有流行性和大众性的文化特征。
其三,《早餐中国》建构起与观众交流的平台,如在腾讯视频观看时,弹幕的存在实现了观众与创作者之间的平等对话,形成一种交互空间,同时创作者通过这个“窗口”可根据观众反馈或传播效应来调整内容方向。
可见,网台融合的合作使《早餐中国》最大化释放了内容传播价值,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收视热潮,其利用每集仅仅5分钟的播放时间,彰显了美食纪录片在短视频领域的积极探索。随着5G时代的来临,优化的网络环境为短视频用户带来了稳定的使用体验,也拓展了短视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积累了广泛的用户群体,以及全球VLOG风行的潮流也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接受方式,美食视频以短视频制作、网络直播等方式调动着观众的美食欲望和消费口味。此时《早餐中国》以短视频形式的纪录片呈现,恰时迎合了当下短视频平台蓬勃发展的影视市场,所以笔者将《早餐中国》称为短纪录片,与传统纪录片相比,它满足了用户在碎片化时间和灵活空间下的观影需求,其“快餐化”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观众的影视习惯,见证了中国人独有的生活美学。由此可见,《早餐中国》的成功从制作营销来说上,是“网台融合+短视频”双向互动模式的结果,也为中国美食纪录片挖掘了潜在创造力。
二、网感元素与叙事结构化的表达
当前各媒体平台给予《早餐中国》最核心的评价就是“网感十足”。所谓“网感”,是互联网语境下延伸出的词语,形容某种媒体表现形式与网络环境特征相符合,往往是从受众角度出发给予评价,现已成为衡量媒体作品的标准之一,《早餐中国》最显见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网感元素的运用,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媒体接受下的视听革新
别出心裁的画面语言是《早餐中国》不可缺少的成功因素,现代生活中观众娱乐与接受信息渠道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手机媒体,为满足与其相适应的观影体验,其选择了与以往美食纪录片不同的拍摄手法。
其一,抛却了使用大景别展示环境的画面,更多地运用近景、特写镜头展示人物与动作,更加关注细节的把控,如将热气腾腾的福建塞岐水煎包、清香四溢的广东潮汕猪血汤等早餐,鲜活灵动的呈现于小屏幕中,将人们的生活状态与情绪真实表现,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同时画面质感偏向于粗糙,抛却了以往精致画面的呈现,使早餐纪录片更具生活气息,增加真实性。
其二,采访、对话、音乐等声音系统更加丰富,片中选取的店面大多在热闹的集市和街道旁,保留了嘈杂的环境音、老板和顾客畅谈的家长里短,就连导演与片中人物的对话都保留在画面内,以往美食纪录片中高亢明亮的解说词声音在该片中不复存在。另外,背景音乐也不再是恢宏气魄的配乐,而更加凸显真实的环境音,可见,“纪录片对真实性和现场感的特殊要求,以及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制作过程和技术设备与手段上要比一般纪实作品更高”。[1]
其三,搞怪音效、多元字幕、动画图案等后期制作,烘托了画面内人物对话及动作表现的整体氛围,如第八集中,贵州台江羊瘪粉的老板娘讲述自己爱醉酒,视频马上会有花字字幕附和:“龙春兰,爱醉酒,又不得不早起的老板。”,这些文字字体多样,颜色多变。在欢快的音效配合下抓住了人物特点,这样的后期制作形式成为纪录片传递情绪与故事的创新手法,在更大程度上彰显了《早餐中国》互联网质感的审美意识,创建了与观众的对话空间,这是美食纪录片在借鉴综艺制作模式及互联网视频特征下的创新尝试。
(二)碎片化故事挖掘与叙事策略
《早餐中国》每集介绍一种餐饮类型,以及早餐店老板生活中蕴含的情感与故事,这体现了该纪录片创作团队挖掘故事的敏锐度,正如克拉考尔所言,“纪录片故事是被发现的,而不是构想出来的,所以在那些含有纪录意图的影片里必能找到它们的踪迹……仿佛是从未经加工的日常生活中直接撷取出来的”[2]。然而《早餐中国》既展现了全国各地不同的美食,又把原本松散的、碎片式的生活故事整合,使每一集短视频形成固定的叙事结构,实现了优质短纪录片的叙事开拓。其每一集大致分为四个模块讲述故事,在网感元素的表达下协助叙事,使故事结构更加立体完整。
第一模块是开门见山的美食介绍,用时1分钟左右,创作者会先整体介绍早餐店的环境、人流量、早餐样式等具体情况,此时视频左下方还会出现微博话题互动提示:“探索话题#早餐中国#,一朝一食,打卡幸福”,显示出极强的代入感与互动性;短纪录片受时间限制的影响,每分钟都必须调动起观众的美食欲望,所以第一模块叙事节奏明快有序,剪辑速度极快,这也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观众的观赏兴趣。
第一模块结束后视频会显示出俏皮的花字标题,如第九集名为“客家芋子包,吃完让你扶墙走”(“扶墙”是当下网友泛用的网络流行词,指人们见到某件事物后感到惊讶),该片善用网络词语体现了创作者对媒体用户喜好特点。
第二模块是挑选这集早餐中最精华的部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食材的选择、制作过程、饮食习惯等,然后再多角度、多方位展示顾客们对此早餐的口感描述。第二模块的叙事节奏变得缓和,开始为抒情的故事走向作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叙事作用。
第三模块是最能体现模块叙事特征的部分,视频中会出现以花字幕设计的固定标题——“每个老板都有自己的单曲循环”,然后老板会用自己的手机播放其最喜欢的一首歌曲,且手机外放的音乐也成为此时视频中的背景音乐,与观众形成一种共享模式,展现出交互媒体时代的互动状态。同时,片中人物会以这首歌曲为情绪入口,讲述人物的人生理想、家庭关系及对生活的期望。可见,第三模块使《早餐中国》的内核叙事得到升华,搭建起与观众沟通的对话桥梁。
第四个模块,聚焦于美食店附近的民生风情,大多是附近的集市,展示不同地区的特色食物及生活习俗。视频的最后,创作者以后期制作方式展现出《早餐中国》的主题性标语:“只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乡”,以及早餐店铺的详细地址和营业时间。这也是《早餐中国》被广大年轻观众所认可和追寻的原因——主题明确,不仅仅是展现美食的纪录片,更是实现美食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罗伯特·麦基认为,“结构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并表達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3]从而有利于纪录片讲好故事,在用户年轻化的媒介环境下实现对碎片化内容的整合,更受市场欢迎。综上,《早餐中国》的内容制作符合当下互联网时代的受众审美,实现了对民间美食及百姓生活的现实关照,为更深刻的价值意义传播提供了契机。
三、美食短纪录片与多重价值建构
《早餐中国》以其短小精悍的叙事表达和综艺化制作成功挑起了观众对美食纪录片的观赏趣味,避免了美食纪录片陷入“舌尖体”的窘境,建立起具有识别象征的纪录标志,然而,不少人对这“快餐视频”产生质疑,纪录片意义的产生是否会受到影响,如何看待这部美食短纪录片,成为影视界思考的重要方向。
首先,是《早餐中国》纪录片文化价值的产生。“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这是陆游在《洞庭春色》对美味佳肴的崇尚,苏东坡的《菜羹赋》《鲸鱼行》《老饕赋》等诗词中也抒发了对美食的价值追求。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美食的喜爱不亚于古代文人,因为美食文化及其透显的人生哲学与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息息相关,这也是中国美食纪录片近几年受欢迎的动因趋向。《早餐中国》的导演王圣志曾在一次采访中透露,他最初要选用早餐作为题材视角出发的直接动因——通过新媒体传播激发出年轻人的“早餐情结”,也使在外拼搏工作的人激起对故乡早餐的怀念之情,正如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所言:“心中有情,首中有思,必先腹中之物。”[4]《早餐中国》展示了中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早餐文化和生活习俗,如湖南长沙的肉丝粉、贵州凯里的酸汤粉、广州汕头的猪血汤等地方名吃,皆彰显了中国人对早餐的情怀表达与文化诉求。
同时,《早餐中国》更表现了更深层次的内涵表达,如在第九集《神雕侠侣芋子包》中,店员诉说了自己对家庭的愧疚,也表明了其对生活状态的思考,当老板播放了自己最喜欢的歌曲《海阔天空》时,有观众在弹幕上评价:在自己小小的店铺里,也有海阔天空的梦想。可见,《早餐中国》的成功也体现在美食文化背后有着对中国人生存哲学和理想的诉诸,从而引导观众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也是人文精神价值观建构的立体表述。
有学者认为,人文精神所谋求的是社会文化价值的整体进步和提升,因此必然将视野投向整个社会生活……在中国纪录片领域,优势意识形态的淡出为人文精神创造了条件,人文精神走向平民,面向整个平民文化生活并将其价值理想渗透其中。[5]实际上,海峡卫视的人文纪录片团队已然建立起对文化挖掘的影视思维,其创作的《天下妈祖》《福建茶文化》等独具地域性和人文性的系列纪录片,展现了地方卫视对文化的价值追求,也为《早餐中国》的成功奠定了品牌基础。
其次,《早餐中国》引起了对消费社会下“美食消费”的价值思考。在整个消费理论体系建构中,鲍德里亚始终将“符号”思维作为消费社会批判的关键词语,即消费社会中一切的物品消费都具有符号意义,且人们也更加注重物品消费背后的符号价值。近几年,美食类短视频成为拥有亿万用户的流量聚集地,如《日食记》、“李子柒”系列古风美食视频等,其中对美食的呈现已然超越美食本身的生活或文化含义,更多的是一种符号象征。《早餐中国》在每集中都标签了“消费意识”,如以花字形式设计出每个早餐的价格,以及在采访中也采集了食客对食物价格的接受能力;在其他媒体中,《早餐中国》也再次引发了对美食消费理念的重构,在“大众点评”中有一个板块区域是专门介绍《早餐中国》里的早餐,里面有早餐所在的城市地址、食客对早餐的评价,并设有“早餐中国打卡”活动,一方面体现了美食短纪录片《早餐中国》的影响力范围之大,另一方面也刺激了大众对早餐的消费。鲍德里亚也指出过,“电视传媒通过其技术组织所承载的,是一个可以任意显像、任意剪辑并可用画面解读的世界的思想(意识形态)”。[6]可见,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早餐中国》的成功播出了既带来了文化价值,同时也赋予了全新的美食消费观念——对早餐的追求,成为消费社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早餐中国》更新了全球视野下观众对中国美食纪录片的影视印象,有利于国际化的文化理念传播。早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餐,其具有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饮食话题,而饮食文化又是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展现了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发展中的饮食习惯和文化积淀,真实的纪录故事下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基调,成为了解中国、走进中国的国家纽带系统。“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要想与世界接轨,就必须要考虑到世界范围内的观众的收看情趣和审美心理”[7],而美食本身也具有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能力。2019年2月份播出的《风味原产地·潮汕》在Netflix上线,并进行英文版配音,翻译了20多种语言的字幕,同步在全球190多个国家地区播出,这也是Netflix采购的第一步中国原创系列纪录片,迈出了走向国际的第一步。由此,《早餐中国》也应该在讲好本土中国故事的基础上走向国际,促进中国美食短纪录片在世界的发展。
四、结语
《早餐中国》的成功播出,实现了新媒体时代下网台融合和短视频探索的制作理念实践,其建构的互联网特质的美食纪录片既体现了“网感十足”,又彰显了人文气息,早餐美食背后是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更是人类智慧与力量的和谐发展,观众在多重价值的思考下既满足了消费欲望,也在精神心理空间得到了短暂的狂欢和心灵慰藉。短纪录片的影视思维开拓也促使当下美食纪录片创作者不断探寻新的发展路径,呈现更加多元的美食媒介景观。
参考文献:
[1]石屹.纪录片创作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5-26.
[2]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311-312.
[3] 【美】罗伯特·麦基,周铁东.故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39.
[4]王學泰.华夏饮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
[5]赖黎捷.人文精神与纪录片文化景观[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11(05):119-124.
[6]鲍德里亚著,车槿山译.象征交换与死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206.
[7]任远.东西方电视纪录片对比研究[J].世界电影,1998(05):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