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诵读”翅膀

2020-09-02 06:34张小娜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期
关键词:断句诵读语感

张小娜

[摘           要]  诵读对改善中职学生文言文语感训练效果有积极意义。在对语感培养越来越重视的中职语文教育中,如何有效通过诵读加强对学生文言文语感的有效培养,已然成为广受关注的问题。简单分析培养中职学生文言文语感的必要性,研究诵读对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的作用,并就相应策略展开探讨。

[关    键   词]  诵读;中职;文言文语感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2-0040-02

诵读对培养中职学生文言文语感的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直接层面与间接层面,能够全方位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简单地说,语感就是能够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对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文言文语感应当包含正确断句、理解意思、感悟语言美、深入品味四大方面,而诵读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培养这四方面的文言文语感。

一、培养中职学生文言文语感的必要性

(一)符合教材编写意图

文言文语感是中职学生应当具备的基础能力,这也是中职语文教材编写的一大意图。纵观入选中职语文教材的文言文如《鸿门宴》《师说》《六国论》等均是千古名篇,具有明显的逻辑严密、生动流畅、文情浓厚等特点,需要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深入感受文言文魅力,同时准确把握学习难点,而这些均需要学生以良好的文言文语感为基础。

(二)强化学生言语能力

言语能力是人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同时也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如何提高学生言语能力已然成为中职语文教师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言语能力通常可以被概括为听、说、读、写四大部分,对文言文教学而言,学生必须具备良好文言文语感才能听懂、说准、读精、写好,从而强化言语能力。也就是说,语感是培养学生文言文言语能力的重要基础,必须重点训练和培养。

(三)满足课程考核要求

随着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中职语文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语感的训练以及考核。通过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有助于文言文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显著提升,在强化学生听、说、读、写等言语能力的同时,深化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因此当前中职语文课程考核包含不少与文言文语感息息相关的内容,如考核学生对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思的理解、考核学生断句能力等。只有加强文言文语感培训,才能充分满足课程考核要求。

(四)改善中职学生文言文语感现状

虽然文言文语感培养逐渐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当前大部分学生文言文语感较差,和课程要求存在不小差距。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非常多,包括教师认为文言文教学费力,从而缺乏系统而深度地引导和教学;学生对文言文有畏难情绪,缺乏学习兴趣和信心,没有认真深入地探究文言文学习要点;当前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重心放在字、词、句释义和情感思想理解上,对语感培训和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因此有必要加强文言文语感培训力度,全面加强学生的语感,改善现状。

二、诵读对培养中职学生文言文语感的积极作用

(一)正确断句

断句是文言文语感的基础。和现代汉语相比,文言文语法存在明显差异,学生必须正确掌握相应的断句方法与技巧,能够立即对文言文进行准确断句,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意思,感受文言文的內涵与美。而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熟悉文言文断句的规则与技巧,从而正确断句,逐渐形成文言文语感。

(二)理解意思

对广大中职学生而言,他们学习文言文最大的难点便在于无法理解课文意思,从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导致文言文教学效果较差,和语文课程其他部分内容的教学效果相比存在明显差异。而文言文语感有助于帮助学生迅速感悟语言文字,从而对文言文意思有大致了解。学生在良好语感基础上再对文言文进行认真分析,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但理解句子意思所需时间大幅缩短,同时也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句子意思,减少错误理解的情况。而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熟悉文言文中各种字词的意思,尤其能够熟练掌握实词及虚词的含义。如此一来,学生能够充分熟悉并掌握与现代汉语差异巨大的文言文字词、句意思,同时也能借助现代汉语和文言文的联系准确探索和理解未学过的文言文。

(三)感悟语言美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更具凝练精简之美,古人不管是作诗还是写文章,都是字字推敲、句句斟酌,才能以简练的字词留下名垂千古的经典名篇。而入选中职语文教材的文言文全都是经典之作,每一篇文章都经得起精敲细琢,在遣词造句、语法修辞、构思布局、情境描写、逻辑序列乃至韵律配置等方面均透露着一种深度的语言美。而对文言文语感而言,感悟语言美同样是其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中职学生应当具备感受文言文的音韵美、旋律美、结构美的能力,并在语感基础上探索更为深入的文学审美。通过反复诵读,中职学生能够在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同时提升自身对美的认知水平。

(四)深入品味

文言文语感能力还包括深入品味文言作品,感受文言文魅力的同时强化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语感是指直接、迅速感悟语言的能力,其不仅停留在对文言文意思的理解和语言美本身的感悟上,还体现在对文言文内涵及品味上。学生文言文语感越好,那么他在接触文言的第一时间就更容易获得深层次的内涵,准确把握文言作品的思想情感,自然纯熟地掌握文言理解技巧。而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能够逐渐熟练地掌握文言文意思,并且逐渐感受到文言作品的内涵美,感悟文言作品情感与思想,理解古人创作文章时的意境,最终达到“其义自见”的效果。

三、基于诵读的中职学生文言文语感训练策略

(一)以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诵读

文言文诵读形式较为多样,教师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诵读,不但可以避免学生长期机械式诵读而逐渐失去兴趣,也能以更加合适的方式进行针对性诵读,从而加强对学生文言文语感的有效培训。当前较常用于中职学生诵读的方式包括自读、齐读、演读、画读、品读等,每种诵读方式都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势,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最合适的方式加以应用。其中自读通常效率更快,同时能够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逐渐熟悉相关知识点,强化语感;齐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文言文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音韵美;演读能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构建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情感和内涵;画读则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综合性,让学生将诵读与绘画相结合,从间接层面培养语感;品读则是在学生理解文言文基本意思和情感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诵读品味文言作品的内涵。例如在教学《鸿门宴》时,教师便可组织学生进行演读,结合故事性极强的作品特性,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品味文言文语言美,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心理与情感,能够促使学生在扮演历史人物的过程中积累语感。

(二)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准确记忆

反复诵读固然是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的有效途径,但是也应当尽量减少诵读次数,提高每一次诵读的质量与效率,让学生在诵读中能够真正有所收获,而非不知所以地照着字词进行诵读。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准确记忆,对断句、字词句意思、语言美及文言作品内涵等进行准确记忆,并在反复积累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其良好语感。对此,教师需要在引导学生诵读前明确指定目标,以目标为指引,促使学生带有目的性地进行诵读。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字、词、句意思,并且要求学生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反复诵读,从而有效理解并记忆文言文相关知识,真正做到有所收获,强化语感。例如在诵读《项脊轩记》时,教师要求学生进行三次自读,并且对每次自读的目标进行明确指定,要求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逐渐理解文章意思,感受文章语言美,深入品味文章内涵。在学生完成诵读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齐读并学习、剖析、记忆文章,使教学活动事半功倍,并有效强化学生语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在次日早读时再次进行自读,深化记忆,强化语感。

(三)加强诵读管理

为了保障诵读对学生文言文语感的培养效果,教师应当加强诵读管理,领导学生逐层深入地进行诵读,理解文章,积累并强化语感。中职学生培养语感需要做到逐步渗入,从一开始的断句及理解意思,再到感受语言美,最后再到深入品味文言文的内涵。同时,中职学生进行文言文诵读同样需要逐层推进,从一开始的读情味到读韵味,再到读意味和品味,最后再到读余味。教师需要对学生诵读过程进行科学引导与管理,带领学生逐层深入地感受诵读之味,进而促使他们在逐层深入的诵读中不断提高自身语感水平。例如在引导学生诵读杜甫的《旅夜书怀》时,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带领学生逐层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这首千古名篇的魅力。从一开始的感受诗词中感伤年老多病、漂泊无依的情味,到进一步感受杜甫颠连无告的凄怆心境的运维,再到理解“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情景交融的意味,再到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意味,最后再到“天地一沙鸥”的余味。在反复诵读中,学生对这首千古名诗的理解逐步深入,并在不斷积累中提高语感能力,形成良好语感。

(四)领悟运用,全面强化语感

对中职学生文言文语感的训练与培养应当以领悟和运用为重要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具备高水平语感,同时能够利用语感将所学文言文知识及技巧化为己用。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时一定要带领学生深度分析、深层领悟和内化运用,真正提升并强化其语感。教师应当以精细研读为基础,带领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文言文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全面掌握与诵读息息相关的知识点与技巧,确保学生能够在诵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感受语言美。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多文对比联读,大幅增加学生文言文的阅读量,巩固学生诵读技巧。另外,教师还应当加强文言文训练检测,通过断句、翻译、写读结合等方式,引导学生将诵读与文言文学习进行深度结合,让学生发现自身不足并在诵读时进行重点补强,将语感内化为自身学习文言文的重要基础。

综上可知,诵读是中职文言文语感训练的有效手段,能够大幅提升学生语感,帮助学生学好文言文。在实际进行诵读训练时,教师应当正确认知诵读与语感训练之间的关系,以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诵读,并在诵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准确记忆,加强诵读管理,促使学生领悟和运用知识,全面发挥诵读在语感训练中的有效作用。

参考文献:

[1]戴娅.诵读法在中职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2]张敏.中职文言文诵读教学探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3]肖红.以诵读为主导 创新中职文言文教学[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3):93-96.

[4]梁伟清.放飞“诵读”的翅膀:文言文语感训练的基本途径[J].珠江教育论坛,2013(1):49-51.

[5]文万.古诗文诵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探究[J].新课程(上),2017(2).

编辑 赵瑞峰

猜你喜欢
断句诵读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妙用标点巧断句
语言与言语
断句难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