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战国策》中的“非儒”思想

2020-09-02 06:25张辰悦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9期
关键词:战国策

张辰悦

【摘要】《战国策》以其鲜明的人物刻画、生动的历史纪录、独特的语言风格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展现了战国时期广阔的社会风貌。但是与此同时,《战国策》也曾因为其重法轻儒而被斥之为“邪说”、“离经叛道之书”,本文将针对《战国策》中的“非儒”思想来进行一些论述,主要通过《战国策》中的“西周策”来进行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战国策》  西周策  非儒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9-0118-03

一、《战国策》中的“非儒”思想

(一)何为“非儒”

“非儒”,顾名思义,即为反对、批判儒家思想。在《墨子》中就专门有《非儒》一篇专门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但是很有趣的是,据《淮南子·要略》记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由是观之,墨家本产生于儒学背景,而后却重新创“墨家”,并且“非儒”倾向非常明显,究其原因,愚以为是儒墨两家所代表的社会阶层不同,儒家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阶级的对立导致了二者虽然都提倡仁义,却终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墨子·非儒》一篇中有言:“若以尊卑为岁月数,则是尊其妻、子与父母同,而亲伯父、宗兄而卑子也。逆孰大焉?”这里可以看出,“非儒”体现了对儒家严格区分等级而讲究尊卑有别、通过等级来划分“爱”的标准的不屑,反对儒家的繁文缛节和“仁爱”之下严格的尊卑等级制度,讽刺儒家只是空谈仁义道德,而非真正的“仁爱”。

(二)“非儒”在西周策中的体现

首先,在礼仪方面,儒家强调“克己复礼”,认为“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重要方法,力求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对于与人交往,更强调“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①,可以看出在待人接物乃至国家间的交往,儒家是非常重视礼仪的。然而,在《战国策》中,儒家所倡导的礼节变成了策士们权谋的手段。

譬如,在《西周策·楚兵在山南》中,楚将吾得“将为楚王属于周”②,面对楚国的挑衅,策士向周君的建议为“令太子将军正迎吾得于境,而君自郊迎,令天下皆知君之重吾得也。”②先是派太子率领军队到边境去迎接,然后君王再亲自出城迎接,这对于对待一个别国的将领而言,已是表现了无上的尊敬和至高的礼仪了。然而,这如此完备的礼仪只是一个假象而已,这样做只是为了让天下人认为周君很看得起吾得,好让泄露给楚王的消息——“周君所以事吾得者器必名曰谋”②更有说服力,以此来设计吾得,让楚王惩罚吾得。由此看来,在《战国策》里,儒家所倡导的礼仪仅仅是他们权谋的工具,一切都为了游说自己所侍奉的国君、保证自己能够生存而服务,为了功名利禄,策士们已经不再受这些封建道义的约束了。

其次,对于儒家面对战争的态度,《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这样一处描写:“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③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士出使的目的应该是化解两国之间的矛盾、保卫国家。

而在《战国策》中,大多都是讲述的策士们为各诸侯效力、出谋划策之事,外交也就被功利化了。为了自己所效力的诸侯国,策士们会煽动一国去攻打另一国,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与别国交好。他们分析好各国时局,让自己所侍奉的诸侯趋利避害;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来游说诸侯、游说别国,让自己能够尽快被取得信任,让所侍奉的诸侯国利益最大化,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也是因此,各策士在各诸侯国间挑起战争也是常有的事情。

最后,对于将士对国家的态度,《战国策·西周策》中也展现出与儒家相悖的地方。孔子对于真正的“士”有这样的态度:“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由是观之,在孔子眼里,真正的士应该“治国、平天下”,在国家的政治活动中有所贡献,为国家安危着想。

然而,在《苏厉谓周君》一篇中,当白起奉命要率军攻打魏国之时,为了使白起退兵,苏厉却以“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公不若称病不出也。”②来劝说白起不要攻打魏国。虽然苏厉的考虑是当魏国战败,西周便没有了保护的屏障,那么西周就危险了,是为了西周国着想的,但是换一种角度,对于白起而言,此番言论是与儒家思想完全冲突的。若白起称病不战,就是为了维持自己昔日的荣耀,害怕自己一次战败而名誉受损,为此而欺君,也是忤逆了自己君主的意愿。

二、《战国策》“非儒”之写作特色

(一)善用修辞

《战国策》中策士们的语言多华丽,而在这华丽的语言背后,必然需要语言技巧的支撑,故《战国策》在策士的言语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篇中,邹忌便以自身为例劝说君主纳谏,希望君主能够兼听他人之言,广泛纳谏。开篇先写邹忌外貌之俊美,然后写他寻找妻、妾、客人赞美自己,自己不相信,见到徐公之后自惭形秽,然后悟出妻、妾、客人三者各自的立场使他们不能真实地说出自己与徐公到底谁更美。以邹忌自己为例来规劝君主的方法是巧妙的,如此避免了直言快語给君主带来的不快与尴尬,也让君主自然地明白问题出于何处,应该如何去解决,以小见大,从家庭琐事上升到国家的治理,眼界开阔。

同时,除了以策士自己为喻,《战国策》中更多的是以动物、植物或生活中所可见的其他事物为比喻,运用比喻、寓言等来对当下的形势进行引导和梳理,不但使君主认识到事情的关键所在,并且语言循序渐进,极富说服力。例如《战国策·楚策四》中《庄辛谏楚襄王章》中“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②以“见兔顾犬”“亡羊补牢”为例说服楚襄王不要贪图享乐,要将重心放到治理国家上来,生动而有说服力。

(二)语言风格独特

策士与儒士相比,思想有一定差别,目的也多有不同,更多以追求功名利禄、以闻达于世为目标,所以形成的语言风格也有很大的差异,这一点在《战国策》中有很强的体现。从整体来看,春秋时代的语言风格比战国时代更显得从容不迫些,以《论语》为例,虽然《论语》为先秦说理散文,《战国策》为历史散文,但两者涉及叙事与说理的风格均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并且很容易看出两者的风格和思想差异。《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多用语气词,含蓄隽永,形成了独特的迂回婉转的语言风格,说理之时更多用短句,通过简短的对话来突出人物性格和人生哲理。如果说《论语》是一盏清茶,那么《战国策》可以说是一杯烈酒,言语之间便可窥见风云,语言追求的是形象、生动,并且由于策士们的特殊目的,需要的是能够打动君心的激昂的文字,力求快速抓住眼球,迅速地找到解决当前困难局势的有效办法。

(三)用细节烘托情节

《战国策》中的情节与人物形象极其鲜明,善于运用个性化细节来展现不同性格、不同目的、不同阶层的人物,使文章整体情节一转再转,波澜起伏。因此,《战国策》中所描写的人物、战役皆注重细节描写与各个人物之间言语的差别。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妻、妾、客人三人叙述的是同样的观点,言语风格却大不相同,非常贴合人物本身的身份和立场。妻子出于对邹忌由衷的赞美而言语真诚,妾出于对邹忌的惧怕而显得拘谨,客人由于对邹忌身份的顾及而更显奉承。《战国策》中的细节描写比比皆是,也更是因此生动地再现了战国时期的风云历史,人物众多,但是每个人物都显示出自己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人物性格也跃然纸上。

三、《战国策》非儒之成因

(一)战国之时间背景

春秋时期的人们奉行着“忠臣不事二君”的信念,而到了战国,这个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专制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期,邦无定交,士无定主,诸侯国需要兼并他国,所以必须“重士”。当策士的群体不断变大,没有人会拒绝荣华富贵的诱惑,下层人民也希望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游说恰恰可以改变他们自己的生活环境,跻身权势之列。

正如裴登峰所说:“战国诸侯割据的政治格局,使士人有充分的人生自由……这些‘习诸侯事的纵横家,应该是亡能存、危能安的‘贵知之士。他们‘释本而事口舌,且只要‘舌在就‘足矣。”④所以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弥漫着趋利附势的气氛。诸侯王们重视策士们的游说,而策士们为了能享受荣华富贵而与诸侯王们展开辩论,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朝秦暮楚,忠君思想受到了很强的打击。

所以,在战国时期这样一个社会秩序极度混乱的情况下,战争其实也是无法避免的,策士们保证自己安全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靠自己的游说使各个国的国君相信他们、依赖他们,以此来让自己生存下去。也是因为如此,策士们的目的十分简单,政治主张也就简单了许多。儒家学说考虑得太多,并不适合策士们急功近利、想要尽快取得国君信任的目的;儒家倡导“礼”,也就意味着多了繁文缛节,宾客礼仪上也就要有所顾忌,而在《战国策》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策士们的辩词大多华丽,甚至含有夸张的成分,这也从侧面更加说明了策士们与儒家的思想并不能取得一致,所以《战国策》中的“非儒”的言论也大多出自于策士之口。

(二)诸侯王与策士们的双向获利

战国时代这样一个乱世之中,每个社会阶层都有着自己的政治立场,因此也会根据多方来进行衡量,做出自己的选择。诸侯王与策士其实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诸侯王需要策士帮助他们衡量局势,策士也需要借此时机来实现自己的抱负,一展宏图,选对了立场、选对了主君,那么接下来的人生就会变得很不一样。

从国君的角度来讲,在战国时期,谁能在这场纷争中获利获胜,需要一定的时机,“听天命”的同时更需要的是“尽人事”。一来,诸侯王为了尽快扩大自己的版图、避免被吞并,更多需要的也是能够更快给他们带来利益的策士。他们需要策士为他们出谋划策,所以也更容易被策士们浮夸的说辞打动。二来,在复杂的战争局势之下,诸侯王们也非常清楚“人心”之重要性,那么何以使自己获得民心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显示出自己善于招揽贤才,有识得贤能之人的慧眼,提高谋士的待遇。这样一来,不但获得了民心,也会吸引更多真正有才能的人为自己效力,自己的国家才能在纷繁的局势中生存下来、壮大起来。

而对于策士们而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目标就更精确了。他们的说辞成为他们闻达于世、求得功名利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身处乱世,如有机会,自当尽力,也因此,策士们的语言更为具有“辩丽”的色彩,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局势,再用自己的言语技巧来进行分析游说诸侯王们采纳,让自己的才能得以施展。如此,要在众多谋士里脱颖而出,策士们的语言就必须能够引起诸侯王们的注意,必须具有实效性, 也需要尽快为诸侯王们带来可见的利益。这样的一种思想观念也是与儒家思想相悖的。儒家更注重的是言语的规范性和道德性,策士们因为急功近利的强烈愿望抛弃了传统的道德观念,追求的是言语夸张性、逻辑性,行为手段的创新性、高效性,让所侍奉的诸侯王尽快国力强盛、兵强马壮,儒士和策士的目的不同,自然也就殊途了。

所以,诸侯王与策士们的双向获利,一定程度上也为战国时期的风气以及《战国策》的“非儒”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结语

本文粗浅地通过《战国策·西周策》具体分析了《战国策》在对礼仪、战争以及国家三个方面的态度与儒家思想的相冲突之处。《战国策》虽然有与儒家传统思想相悖之处,但其以人带事,用壮丽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又一个形象鲜明、智敏雄辩的策士,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精彩的战国时期的历史图景,展现了战国时期反传统礼教盛行、竞争奋发又狡诈机变的社会风貌,对于后世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社会思想风潮等等都有极大帮助,也标志着先秦史传文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思想高度繁榮的、绚丽的战国时代。

注释:

①张燕婴.《论语》中华经典藏书[M].中华书局,2006:176.

②何建章. 战国策注释[M].中华书局,1990.

③司马迁,韩兆琦.《史记》中华经典藏书[M].中华书局,2010:4589.

④裴登峰.《战国策》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7.

参考文献:

[1]张安东.《战国策》纵览新说[M].济南出版社,2017.

[2]孔德立.关于墨子“非儒”与孟子“辟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3]王曰美.孔子外交思想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刘良俊.儒士之辩与策士之辩[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

猜你喜欢
战国策
在层层深入中培养思考批判能力——以《战国策·楚策一·狐假虎威》教学为例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近三十年《战国策》研究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