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德
【摘要】数学学科是当前小学教育阶段下一门主要的教育学科,其不仅能够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创设起到积极的效果,对于学生的未来生活与工作也能够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加强数学知识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实际联系也逐渐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本文主要通过对数学生活化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实际影响进行重点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加强数学生活化手段在教学应用中的有效措施。以期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学者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应用能力 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1-0121-02
引言
由于小学生当前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对于其智力的开发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也表现出了自身的注意力不集中、自主力不强等缺点,加之数学知识自身的抽象性特点,若是教师不能够实现教学方式的合理应用,就很难提升自身的数学学科教学效果。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观察数学的良好习惯,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数学理论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在生活寻找数学,可看到生活的魅力,认识到数学的魅力。小学数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把生活元素融于教学之中,以此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不断提升。
一、小学数学教学困境分析
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诸多局限,制约了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些小学数学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缺乏创新,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易产生疲惫感,因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有的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习惯唱“独角戏”,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感受,导致学生的主体作用未能发挥出来,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另外,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考验,即便小学数学知识较为基础,但小学生理解起来仍有难度,很多小学生因此对数学产生了畏惧心理,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停滞不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正视教学中的问题,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与发展。
二、小学阶段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的重要意义探究
(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解题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效果。从整体发展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来看,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主要就是加强数学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性,并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能力培养与体现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融入生活元素,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平易性,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助于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把带有趣味性质的生活元素融入到教学之中,带着学生从生活层面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以此提升课堂的生动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帮助教师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二)促进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时,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脱轨的,学生对其毫无兴趣,也无法对其有深刻的理解。或者一些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基础的数学知识,但是在遗忘规律的作用下,他们很快就将其忘记。在组织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倘若能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其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某一数学知识的本质,使其在生活中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灵活地运用。小学生的心智还未成熟,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而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能够给教学内容增添色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的应用
(一)创设生活化教育情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由于当前小学生自身性格爱好特点,其对于外界事物往往会展示出强烈的好奇心,并且由于学生自身的自制力不强,因此其也难以实现课堂高效学习方式的应用。为此,在进行小学数学学科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以此来最大化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以此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課堂教学氛围,并引导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前导入的部分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数学知识生活化的普及。之后,教师结合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来提升学生的认知和感悟,进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比如,以“图形的运动(二)”这部分内容为例,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前可以精心制作课件,把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图形通过Flash软件制作成运动轨迹动画视频内容。在课堂上,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制作好的动画视频播放出来,引导学生对这些图形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以此把学生调动起来,使学生投入到学习之中。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探究课本上的知识,以此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不断提升。小学生易被有趣的事物吸引,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把生活中的趣味元素融入到教学之中,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水平不断提升。
(二)教学方式的改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引导下,教师更多的是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以及教学流程规划等进行重视。而在当前提出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严格制定,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学习过程体会,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与解题能力的提升。从整体发展的角度分析来看,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差距,其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课堂教育主体地位,加强教师的引导和教育能力的体现。通过具体情境的设计和学习氛围的创设来进行相关公式的掌握和应用。为此,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也更加重视以生活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核心,继而能够在加强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发现分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进行“单位”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场景,通过场景的设置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真感知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并使学生懂得知识的灵活运用。如,教师在课堂设计中可以把各种超市物品进行模拟摆放,以物品作为载体,以便让学生在虚拟的交易掌握“单位”相关知识点。在模拟超市的场景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学生做出指导,以便让学生能对不同物品的不同价格进行分析和对比。教师可以分配给学生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以此来通过购物情境创设的方式来认识到人民币不同单位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生的单位换算能力。通过游戏化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强数学能力的提升,以此来更好地帮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基础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此种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感受,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魅力,并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起来,从而帮助教师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三)动手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学习体验
小学生天性活动好动,在课堂上他们难以维持长久的注意力,许多学生无法一直规规矩矩地坐在位置上听课,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认清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尽量不要束缚学生,避免学生产生不良学习情绪。教师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让学生在实践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比如,以“扇形统计图”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需要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并能从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不必拘泥于教室,可带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以合作方式统计学校的植物类型,之后再把统计的数据用扇形统计图呈现出来,以此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这样可以让学生跳脱课堂,回归生活,能够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体现,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不断提升。
(四)展示实物,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往往能够产生探究欲望,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开展教学活动,以便把学生调动起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情参与到学习之中。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实物的展示,带着学生走进知识探索世界,指导学生分析知识点,以此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比如,以“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多边形实物罗列出来,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多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似点。然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探究这些多边形的面积求导公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做出猜想,然后再对猜想进行验证,以此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水平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生活元素,以教材为切入点,把生活实物作为教学素材,以此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在探索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领悟到其中精髓,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方式更加贴近于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和身心发展趋勢。此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促进的效果,同时还更好的实现了小学教育课堂的转型与教学方式的改革。但是就笔者自身实际探索的角度而言,部分家长并没有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因此加强生活化教学方式在数学教育中的实施效果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数学教师要积极进行此方面内容的普及与规划,并在此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加强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郑艳.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探索[J].新课程(上),2018(8).
[2]陈爱林.新时期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探索[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3(10):4.
[3]段海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实践——在生活中寻找数学[A].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C],2019.
[4]李泉.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应用生活化教学[J].数学教育,2016(01).
[5]彭兆远.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6):144.
[6]黄海鹏.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实施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