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决定成败

2020-09-02 06:25杨斌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8期
关键词:途径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教育既要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也需要教师做科学合理的引导,从而保障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就目前而言,中学数学存在逻辑性强、题型多变等特征,让许多学生学习吃力,甚至害怕数学,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育改革以后,需要强化教育手段,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获得高效课堂。这里就对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一些问题做分析,并提出相关措施,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途径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8-0117-02

引言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也有了新的改变,不同于其它科目,数学教学能够强化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对未来发展有重大帮助,因此在教育改革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就要求教师注重对教学模式的探索, 并不断在课堂结构上做优化,突出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从而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1.1教师在“教”上的问题研究

1.1.1教师教学差异大

在当前初中数学教育中,有一些教师自认为自己有一套严谨、科学的教育手法,并在自身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进,并做创新,但却忽视了对数学教材编写意图的细致研究, 常常根据自身经验来更换教学课题内容,并认为这样符合当前新课标改革要求,但是却并没有真正联系实际,将学生与教学任务做细致分析,导致很多学生学习跟不上节奏,缺乏对课堂学习的兴趣。数学教育本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很多时候由于教师在教的程度上了解不够深入,常常导致学生无法深入了解,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嘻嘻哈哈,最后真正要做实践练习时问题不断,而这也将导致课堂整体教学效率下降,教师若不对自身教的方法做研究,与学生实际情况做联系,只会导致教学课堂越来越沉闷,学生最终也将会失去对数学的兴趣,课堂出现开小差、打瞌睡的现象也会增多,从而使得课堂整体教学效率下降。

1.1.2教学活动较为看重理论结果, 忽略了教学的过程

教师很容易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导致一些教师更加注重实际理论教学结果,并不在乎教育过程。这样的教师往往采取机械式的教育手段,依靠大量的题型、试卷来对学生进行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这种教育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仅仅只关注学习理论结果的教育手段常常会导致学生学习吃力,缺乏对数学的兴趣,不会灵活应用数学,缺少对数学的反思,受到教师教育形式的影响,在学习情绪、氛围以及创新能力方面也会被大大削弱,这样并不利于学生成长。

1.1.3在备课方面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教师通常以导学案为主,且以个别教师的导学案为主,但是因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轮流编写的导学案质量不一,且教师的水平存在差异,从而导致重点定位不当,内容深浅把握不准,缺乏层次感等。这样一来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同时还需注意的一点,即便是再好的导学案,如果班级学情不同,也无法将其实施到教学之中。

1.2学生在“学”上的问题研究

1.2.1学生个体差异问题

就目前而言,数学教学存在个体间差异的问题,由于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的科目,有一些学生受到家庭环境、以及自身个人天赋的影响,在学习数学上得心应手,并且理解能力也强于大多数学生,而有的学生则恰恰相反,学习相对比较吃力,理解能力上也比较缓慢。因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学效果存在差异性,成绩较好的学生一般理解能力较强,上课也更加专注,而学习吃力的学生由于赶不上学习进度,有的开始自我松懈,有的则仍旧吃力的学习,这也导致班集体整体数学成绩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为教学增加了难度。

1.2.2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

初中数学不同于小学数学,这门科目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抽象性。考驗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总结能力,因此在教学时教师都会先讲数学的理论,然后根据例题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而这个过程既繁琐,也考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多学生一旦在学习的过程开小差或者打晃,就很容易无法理解知识点,后续的内容学习、题型测试也无从下手,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打击,逐渐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并逐步产生厌学情绪,对教师安排的教学任务也敷衍了事,甚至抄袭别人的作业,缺少自主学习习惯,最终影响整个教学过程。

2.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

就目前而言,怎样提高教学效率是关键所在,在数学教学中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尤其是数学教师需要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综合素养,依据新课改的基本要求,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有效性,以此才能满足教学质量。对此,下文针对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概述为以下几点:

2.1引进优质教学模式,构建自身高效课堂

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引路者与组织者,在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的相关理论、教学方案对学生的学习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育大纲要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优化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中需要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并关注学习方法上的创新,注重科学引导。教育既要做好教育手段上的创新,也需要不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并在课堂中形成“预习—展示—反馈”的高效教学模式,在实施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需要做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逐渐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逐步让学生认同自己,并能够建立对数学的信心。良好的教育形式,需要多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并根据自身情况做优化,尤其是教育模式的改变,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交流机制,有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在其中不断做优化改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2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

就目前来看,传统的数学教学以说教为主,并在其中配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简单的讲授,这种教学方法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枯燥、无趣,并且教育手法单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更不要说感兴趣,这样的课堂不仅沉闷,教学效率也低,不利于学生发展。在新课标教育改革要求下,就需要教师改变这样的教学模式,积极做引导,配合多样性的教育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学要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将更多自由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积极发言,敢于质疑,而教师则需要在其中做科学性引导,从而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学形式将不再单一,配合更加丰富、形象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声音、动画、图片等,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氛围,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分组形式进行相互辅导教学,并且一些知识的难点也可以通过相关活动代替,如制作几何图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分析:就比如说,在初中课堂有一课是学习几何知识,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几何形状之间的关系,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知识时就不能单靠书本知识来为学生讲解,此刻教师可以转变思路,让学生自己准备图纸来折三角形,并且三角形三个角都必须一样大,同学们都纷纷开始折三角形,每个同学拿出自己折的三角形跟其他同学的三角形做对比,就发现三角形每个角都相同,只是大小不一样,而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引出今天的知识点“相似三角形”,进而引出相关概念,并配合多媒体进行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2.3强化数学课堂新旧知识的比较,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对过往知识到新知识的类比,从而培养初中学生数学的推理能力。在数学教学中,通过类比分析切入知识重点,从而引导学生在不断分析对比中解决问题,发展数学学习的新规律。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每一章都是有联系的,并且数学难度是由简到难开展,所以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的规律,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数学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2.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较于其它课程,数学科目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很多学生,尤其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往往很抵触,对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则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与探索欲的重要载体,而大多数学生数学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便是产生兴趣。面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则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生动形象以及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细节,让学生感觉对每一步都很有趣,能够有渐入佳境的喜悦,进而树立自信心。对于教师而言,在备课环节则要做好对学生的评估与分析,营造灵活的情景,并且在题目设计上也要注意难度梯度,让学生能够通过训练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比如在学习有理数乘方的时候,数学教师则可以准备多张颜色不同的纸张,引导学生动手做成正方体小盒子,并根据教材内容得出正方体的体积,找出规律,总结有数乘方的意义。

2.5做好课堂提问工作

①提问要具备针对性,数学教师在提问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教材難易度等,且在提问的时候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要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提问,保证所提问题具有层次性,保证其针对性,如此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②要提高问题的思维容量,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等到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只要不是原则性错误,数学教师则不能否定,要抓住思维的闪光点。③提高提问的技能,这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很多时候,因为教师提问方式、提问契机的不同,往往所造成的提问质量不同,对此,数学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把握技巧,不可偏题,也不可过于有难度,要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新目标教育改革的形式下,要想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不断更新教育手段,并更新教育观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教育要求做改进,在教学中也需要强化师生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玲斌.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5):92.

[2]张红燕.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甘肃教育,2018(22):88.

[3]李雁冰.浅析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途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121.

作者简介:

杨斌(1976-),男,汉族,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人,中教一级职称,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途径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