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萍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治疗;临床疗效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临床特征为上皮萎缩、胃黏膜变薄、腺体萎缩减少等,常会引起腹痛腹胀、恶心反胃等,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病情控制不佳会导致胃溃疡、胃出血,甚至会引起癌变[1]。因此,消化内科予以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控制病情,对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探讨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45)与对照组(n=45)。纳入标准:⑴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2];⑵年龄≥18岁;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⑴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⑵合并恶性肿瘤者;⑶合并胃溃疡者;⑷合并心血管疾病者;⑸合并肝肾疾病者;⑹合并精神系统疾病者;⑺妊娠期、哺乳期妇女者。实验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7~72(55.83±4.10)岁,病程1~3(1.76±0.36)年。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5~70(55.91±5.29)岁,病程1~3(1.74±0.2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均衡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三联疗法,具体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86;规格:20mg*7粒)口服,20mg/次,2次/d;阿莫西林胶囊(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44021518;规格:0.25g*50粒)口服,0.5g/次,3次/d;克拉霉素胶囊(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299;规格:0.125g*10粒)口服,250mg/次,2次/d;共治疗1个月。实验组实施四联疗法+叶酸治疗,具体为:在三联疗法基础上联合替普瑞酮胶囊(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656;规格:50mg*20粒)口服,150mg/次,3次/d;叶酸片(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215;规格:5mg*100片)口服,10mg/次,3次/d;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
⑴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胃粘膜病理组织严重程度,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0~3分),评分越高则病情越严重[3]。⑵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腹痛、腹胀、嗳气、反胃。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计算数据,“%”代表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代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
2.1 两组患者病理症状积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各病理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随着我国人民饮食习惯改变,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逐年升高,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Hp感染、家族胃癌史、高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均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的主要因素。目前,消化内科针对该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常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奥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及K+-ATP酶活性,阿莫西林可抗炎杀菌,克拉霉素能够清楚机体幽门螺杆菌,3种药物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停药后复发率较高[4]。本研究在三联疗法中加用替普瑞酮进行四联治疗,替普瑞酮作为胃肠黏膜保护剂,可抑制胃酸分泌,减轻局部炎性反应,保护和修复胃黏膜,并加用叶酸以刺激消化道上皮增殖。
本研究结果中,实验组患者各病理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四联疗法+叶酸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常规疗法联合叶酸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姜红,刘晓宇.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19):2980-2982.
[2]汪笔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J].当代医学,2016,22(35):179-180.
[3]张杏.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7):51,53.
[4]白璐,马英杰.慢性萎缩性胃炎内科规范治疗臨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