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国艳
【摘 要】儿童公民意识教育,需要从儿童的视角入手,用中国成就、中国实力、中国榜样等鲜活资源,激发学生公民身份认同的自豪感;需要以德性发展为导向,通过项目学习、情感共鸣、道德践行等实施路径,引领儿童从情感的自豪走向行动的自觉,达成儿童公民意识教育的深度追求。
【关键词】儿童公民意识教育;中国公民;教学建议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样的定义显然过于专业而抽象,很难引起共鸣。《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的第三课时《我是中国公民》,就是儿童公民意识教育的典型课例。基于对公民身份认知的《公民身份从何而来》《认识居民身份证》两课时,《我是中国公民》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我是中国公民”的意识,增强作为中国公民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声誉和形象。由此确立两个教学目标:一是认识中国护照,知道护照的作用,了解祖国对保护境外中国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做出的艰苦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二是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与成绩,体会中国公民的自豪感,正视中国公民身份,自觉维护国家形象,树立为国奋斗的决心与信念。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设计和实施改進儿童公民意识教育路径,引领儿童从情感的自豪走向行动的自觉。
一、从儿童视角入手,激发学生身份认同自豪感
(一)以中国成就为中国公民身份蓄势,丰厚德育认知涵养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自然倾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这是人的一种内在的社会需求。但是,儿童作为新生的社会成员,他们不可能天生就认同国家主流的价值观念和共同规范,如果单向地灌输观念,甚至可能引起他们的反感。儿童公民意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帮助他们将个人的想法和目的与公认的价值观念相融合,使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协调一致。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的,光有抽象概念显然是不够的,必须通过课前项目学习提升学习起点,让学生经历从情感到行动的华丽蜕变,公民意识才有可能根植于心。
为说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材呈现了《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中的6个经济学数据、2008年奥运会与中国蛟龙号的图片。但静态又枯燥的数字、图片与学生的认知起点存在差距,难以唤起学生情意升华。于是,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前完成“70年中国成就”调查,通过对军事、科技、体育、经济、文化、政治、外交等领域的研究,用翔实的数据、代表性的人物、形象的图片、有冲击力的新闻视频展示中国的变化和成就,体会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协同梳理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化被动告诉为主动探寻,将枯燥的数字和图片演化为活生生的故事。课前的项目化学习既提升了学生课堂学习的起点,又让学生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获得感,为“我是中国公民身份”的认知充分蓄势。
(二)以中国实力点燃爱国之情,烙印中国公民身份
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与每一个个体有什么关联呢?对这一关系的理解是儿童形成公民身份意识的重要环节:让个体的我和祖国形成密切相关的情感认知,是获得自豪感的情感基础,也是形成自觉意识和行为的保障。因此,教学中需要用生动的案例、层层推进的情境体验,分两个层次架起祖国与个人之间的情感桥梁。
第一,我庆幸,我是中国公民。学生观看《叙利亚撤侨事件》新闻视频,了解中国政府、军队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中国公民凭借中国护照就能在纷乱的炮火中顺利撤回祖国,与其他国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当看到同胞走下飞机,深情亲吻祖国大地时,学生震撼了,他们由衷为自己是中国公民而庆幸,因为中国公民的身份就是最大的安全保障。
第二,我骄傲,我是中国公民。究竟是怎样的实力,才有底气给中国公民带来强大的安全感?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团队的形式展示课前项目化学习成果,将各小组的学生成果分类呈现,使学生对祖国各个领域取得的长足发展有了相对全面而整体的认识,切实感受到了国家发展的日新月异。这时,学生的爱国情怀被彻底点燃,他们真真切切悦纳了自己的中国公民身份。
(三)以优秀公民为学习榜样,助推道德情感升华
个人与国家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仅仅让学生认识到祖国很强大,身在祖国很安全、很舒适,这是不够的。教师需要以优秀的中国公民为学习榜样,借助榜样的力量推动学生的道德认知向纵深发展,产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冲动。课堂的深度追寻也可分为两个层级,帮助儿童的道德情感从“我是谁”的身份认知、情感悦纳向“我可以成为怎样的我”的行动意愿和行为目标提升。
第一,我学习,仰望中国好公民。学生通过项目学习成果的汇报,已经了解了一些杰出的中国公民,他们在便利贴上用简短的语言阐明推荐理由和重要贡献。当他们观看“国家杰出贡献奖”颁奖典礼片段时,就此明白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中国公民是真正的中国脊梁。最后,教师让学生夸夸身边普通、平凡却非常优秀的中国公民,在发现、回忆、分享的过程中让榜样的力量转化为“我是中国公民”的价值认同和行动范式:每个人都应该并要努力成为中国好公民。
第二,我接力,争当中国好公民。强大的祖国是中国公民的坚强后盾,中国公民要为建设强大的祖国助力。教师以“作为中国公民的我们可以做什么”为题,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到便利贴上,与那些优秀的中国公民的名字一起贴到国旗的周围,以表达“我接力,共同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的深切愿望!这时,国歌响起,所有的学生自发起立,对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以及自豪感在歌声中迸发。
二、以德性发展为导向,促使儿童公民意识走向自觉
《我是中国公民》的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我是中国公民”的身份认知,激发“我是中国公民”的认同感、自豪感,并把践行“做优秀的中国公民”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因此,教师要以德性发展为导向,注重学生在德育过程的体验性、生活性、情境性,更要遵从儿童的德育发展逻辑,遵循知、情、意、行发展的规律,促使儿童公民意识从自豪走向自觉。
(一)以项目学习为手段,丰厚德育的认知涵养
项目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学生在任务驱动下,选择喜欢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探究和建构。项目学习将课堂转向課外,拓展了儿童德育的时空。
根据教学进度,执教《我是中国公民》一课时恰逢国庆节前夕,丰富的“中国成就”为德育学习提供了鲜活的资源,成为最好的“教材”。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建构者,学习小组成员成为学习的共同体。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从最初知识累积的量变逐渐成为引发情感的质变,从而个性化理解取得巨大“中国成就”的背后原因——14亿中国公民的共同努力。这样的项目学习,视野更开阔,学习素材更丰富,学习体验更真实,学习主体更积极,认知累积也更丰厚,为学生对中国公民的自我认知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和底气,为学生形成中国公民的归属感、自豪感奠定了情感底色,也为公民意识教育从知识认知、情感认同到德行自觉的生长提供了可能。
(二)以情感共鸣为路径,超越知识性的理解
儿童公民意识教育需要进行公民认知教育,如中国公民意味着什么,护照代表什么意义,中国公民有什么权利和义务等,属于儿童认同中国公民身份必备的认知。但不能止于此,儿童公民意识教育要基于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性质,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进行引导,以情感共鸣为路径,超越知识性的理解。只有将中国公民身份与儿童个体形成关联、发生关系,才能激发学生中国公民的认同感、自豪感,真正落实儿童公民意识教育。
对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自豪感该如何在具体的儿童个体身上实现?教学中,教师要挖掘课程资源,让德育内涵更趋丰富和深刻。例如,教师以“我庆幸,我是中国公民”环节为情感起点,通过真实的撤侨事件视频,让学生感受中国政府对中国公民的责任感、使命感;通过真实具体的数据展示中国政府在撤侨行动中的雷厉风行、不惜代价,从而带给中国公民强烈的安全感;通过亲历者的讲述,对比中国公民与其他国家公民在战乱中的生存现状,使学生体验到“战争从未远离,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我们只是比较幸运生活在和平的中国”,从而激起作为中国公民的幸运感、自豪感、幸福感。
学生通过撤侨事件,引发了更深刻的思考——中国何以能在战争中获得“撤侨”的资格和优遇?于是,教师设计了“我骄傲,我是中国公民”环节,以展示“中国成就”学习成果。此时,各个领域、各个时期、各个代表人物……都成为激发中国公民身份自豪感的推进器。有了之前的情感铺垫和此时的情感推进, “中国公民”成为令学生自豪的身份印迹,对“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自豪感使教学超越了知识性的理解,走向学生内心。
(三)以德育践行为追求,形成公民意识自觉
儿童公民意识教育的最终目标和教学难点是要让中国公民的身份成为学生为之奋斗的动力,形成自觉的行动力。为此,教师设计了“我学习,仰望优秀中国公民”环节,将学生的视角从宏观的中国成就转到卓越的中国公民,再回到身边可学习的优秀公民。学生与优秀中国公民之间的实践难点被逐级分解,“优秀中国公民”成为学生生活中具体的人、真实的事。榜样的示范和引领成为学生的行动范式,成为学生行动的标杆,“做优秀中国公民”不再是口号,而是可学可知可感的行动。“我接力,做优秀中国公民”便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学生把优秀中国公民的名字和自己的名字一起贴在五星红旗上的活动,既在感观上培养了学生的荣耀感,又通过实际行动让学生形成“做中国好公民”的责任感与行动意识,从而解决本课的难点。
如此,儿童公民意识教育跳脱出认知的藩篱,成功实现了知、情、意、行的德育实践路径的节节攀升,实现了中国公民身份从认知到认同的目标,实现了儿童公民意识教育从自豪走向自觉的深度追求。
(江苏省海安市实验小学 22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