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瓣瓣萝曼青

2020-09-02 07:07姚颖
东方收藏 2020年7期
关键词:青釉釉色青瓷

姚颖

东汉末年,随着制瓷技术的进步,瓷器逐渐取代了青铜器在日常用器屮的地位。到北朝时期,河南、河北与山东地区广泛吸取南方瓷器烧造工艺,又融汇当地汉晋釉陶技术传统,在变革与尝试中成功烧制出了具有当地艺术特色的青釉、黑釉、褐釉以及白釉等瓷器品类,尤其是青瓷的成功烧造,代表了北方青瓷的独特釉色特征。

根据考古资料,北方地区的巩义窑、相州窑、邢窑、磁州窑、淄博窑等窑口均成功创烧了北朝时期的青瓷,并在造型、釉色、装饰技法等各个方面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取得了非凡成就。

在2010年初,南水北调文物考古发掘工作屮,在河北省赞皇县西高村南的岗坡地,考古发掘了北朝赵郡李氏家族墓群,出土了随葬青瓷数十件,纪年明确,组合清晰,为北朝青瓷的典型代表。另外,河北景县封氏墓中出土的仰覆莲花尊也为北朝青瓷中不可多得的精美器物。(图1、2 )

青釉莲花尊的艺术面貌

莲花尊,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种以莲花装饰作为主题、并与造型融为一体的青釉瓷器。其器形为一仰一覆,形似碗钵的莲花构成了尊的主体。有的莲花尊自腹部至底座,从上而下达7层之多的仰覆莲花瓣构成,尊肩有系穿,尊颈略细长,并装饰有花鸟云龙,使器物造型更为优美,端庄俊秀。河北封氏墓出土的仰覆莲花尊的造型古朴、气魄宏大,采用深雕、浅刻、印模堆贴等多种装饰技法,繁缛华丽,是北方早期青瓷中的极品。早在先秦时期,莲花作为器物上的装饰,经常和龙、螭、仙鹤等形象一起雕刻在器物上,寓意吉祥、平安。佛教也认为莲花超脱世俗,圣洁高贵,被认为是佛教的圣花。莲花纹的变化较多,有缠枝莲、把莲、刻划、雕刻、捏塑等,并常与其他纹样组合在一起作为吉样图样,还有祥瑞的象征。莲花挺拔的形象经常与曼妙女子、英俊青年相联系,用来表达爱情的主题,丰富了莲花的文化内涵。

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的青瓷“莲花尊”,端庄大气,为瓷器上装饰莲瓣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高54.4厘米,也是目前发现北朝青瓷中不可多得的大器,其上下仰覆两朵莲花相对而成的造型,周身高凸有丰腴的莲花瓣纹饰,给人以奇特、雄伟、厚重之感,体现了北方青瓷的特色,唐以前的尊一般都是盛酒器,但莲花尊造型硕大,纹饰精美,绝不能简单视为盛酒器。莲花、团花、飞天与佛教艺术题材相吻合,莲花是佛门之花,而且这件莲花尊颈部的下段还有4个交脚而坐的佛像。这些表明,青瓷莲花尊与佛教之间关系密切,而酒在佛教中被视为禁物,也由此推断此莲花尊不是用来盛酒的。(图3)

目前考古发掘的青瓷莲花尊大都出土于墓中,且墓主人都有一定社会地位,有理由推断,莲花尊也是南北朝社会上层使用的带有宗教意义的随葬器。腹部的浮雕莲瓣是莲花尊的重要造型特征,俯视时向外伸展的层层莲瓣宛如盛开的莲花。如果俯视莲花尊的造型,会惊奇地发现其形状如曼荼罗坛,且与印度佛塔的造型十分相似,方形的钮恰如塔顶上的方形平台。只不过曼荼罗的莲花尊是建立在巨型的莲花之上。曼荼罗是佛教中神秘宇宙的形式,一般是一个圆形围绕一个方形,小乘佛教讲究涅磐——即舍弃肉身才得以涅磐。

关于莲花尊的用途,至今观点不一,但大多学者认为它是南北朝时期至隋初高层贵族死后所随葬的一种高规格的冥器追溯历史,结合考古资料不难发现,吴晋时期流行的作为死者灵魂的栖息物或寄托物的答仓罐或魂瓶,北朝时期已少见,莲花尊很有可能是取代谷仓罐或魂瓶的随葬品,它不仅可安放灵魂,而且加入了佛教因素,能超度死者亡魂,使其免于轮回之苦,进入涅磐境地。

這种造型精美、纹饰丰富的莲花尊,除在河北景县出土外,在湖北武昌、江苏南京、山西太原、山东淄博等地均有发现。其也多是陪葬出土物,作为佛教与中国古代灵魂观念结合的产物。其功用与汉晋的五联罐、谷仓罐相似,为了安奉墓主人的灵魂,是佛教思想和古代传统灵魂观念相融合的产物。

北朝青瓷的工艺特征

纵观北朝青瓷出土的造型各异的器物,器身多采用拉坯、捏塑、模制等成型方法制作的坯体,造型规整,注重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无论是碗、杯、盘、豆、钵、盆等日用器皿,还是罐、瓶、尊等盛储类器物,皆呈现出厚重浑圆、粗犷质朴的风格,与南方青瓷那种清新、秀美的青瓷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北朝青釉瓷器主要承袭了南方青瓷技术。但因原料产地不同,瓷胎与釉料含铁量不同,并受工艺配方、烧成技术等因素影响,北朝不同窑场烧造的青釉瓷器在釉色上也呈现出细微的差别大多北朝青瓷的胎色深灰,釉面青翠晶透;邢窑胎色浅灰,釉色青绿;巩义窑因胎体原料的含铁量较低,故胎色白,釉色淡雅,釉面光润纯净,也称白胎青瓷。共性是普遍存在着积釉和开片现象。积釉部位往往釉层较厚,色调较深,甚至呈现黑褐色,带有强烈的玻璃质感。

北朝瓷器装饰主要是胎装饰为主。所谓胎装饰,是指直接施于胎体表面的装饰它伴随着陶瓷工艺的进步而发展,与生俱来的关系密切。北朝瓷器胎装饰受当时生产力影响,虽然承袭了南方名窑的传统,但又不断结合当地技术条件,在仿制中不断尝试创新,从而形成了鲜明的自身特色。从使用的工具以及装饰技法上看,可分为刻划、浮雕等,图案清晰,布局规整,风格朴实。此外还有剔釉等装饰,技法娴熟,工艺独特。

青釉鐎斗是平素无光的青釉器物,鐎斗是一种底有三足、旁有持柄的器皿,器身为圆口深腹,形如小盆,一侧设有长柄,蹄足外撇,内外施青釉,无纹装饰,关于其起源和用途,一直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它是温酒器,有人认为它是煮茶的用具,也有人认为是敲击警众的器皿,《木兰辞》中记载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中的“金柝”,就是“鐎斗”——对照上述说法,赵郡李氏家族墓出土的这件青袖鐎斗,胎色灰白,釉色青黄,显然应当归于专门用以随葬的“冥器”之列,流行于两汉魏晋,至唐宋逐渐消失。(图4)

北朝青瓷中也常见刻划的装饰,是利用竹木类工具的尖端将图案花纹勾划在陶瓷胎体表面,然后罩釉烧成。因线条在釉下,故也称暗花。北朝早期瓷器上刻划装饰多为弦纹。较为多见的是在碗、盘、钵、盆的口沿部位刻划一道弦纹,而在瓶的颈、腹部位刻划数道弦纹。北朝后期开始出现刻划仰莲瓣纹与覆莲瓣纹,体现出佛教文化的流行。所刻划的莲瓣纹,刻工精细,线条流畅,图案清晰。

赞皇李氏墓群出土的青釉灯、青釉盘和青釉唾壶都用到刻划的装饰工艺,器表只有简单的弦纹,其中青釉灯由灯台、灯柱和底座三部分组成,灯台呈碗形,中心立有一圆形管状灯柱。灯柱中空,外表装饰有一圈圈凸棱的弦纹。底盘为敞口平底,灯外施青釉,釉面开片,造型新颖美观,端庄大气。蜡烛大约在东汉前后出现,烛台就是伴随蜡烛而出现的,到三国时期开始出现了瓷质的烛台。这件青釉覆莲座烛台,釉色清亮,造型精美,莲花圆润饱满,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是表示纯净和断灭的一个主要佛教象征,代表“净土”,象征“纯洁”,寓意“吉祥”。

同时出土的青釉碗,器形较小,碗腹较深,碗内底饰花叶暗花纹,胎体厚重,粗矿质朴,碗的口沿部位刻划一道明显的弦纹。青釉碗的内壁满釉,袖层有着强烈的玻璃质感。唾壶呈盘口束颈,扁圆腹,圈足呈外撇,颈、腹、肩部各有两道弦纹装饰。(图5、6、7)

浮雕装饰也在北朝青瓷中常见,前文中介绍的青釉仰覆莲花尊最为典型,浮雕是指凸起于瓷胎表面的立体图案雕刻。根据图案深浅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北朝瓷器上的浮雕图案以莲瓣纹的艺术水平最高,并普遍流行于北朝后期的磁州窑与淄博窑。除封氏墓出土的莲花尊外,赞皇李氏群墓中出土的青釉仰覆莲座插器,也采用深刀雕刻,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座上置一方托,托上有长方形横梁,上承五个长方形的敛口深腹杯(残缺一个),胎为浅灰色,坚致细腻,釉色清脆,釉层薄而透明,有细密的开片纹,造型别致,底部浮雕的莲瓣圆润饱满,雕刻刀法流畅,工艺精湛。(图8)

另外,1978年磁县大冢营村东魏武定八年(550)茹茹公主墓出土的仰莲瓣纹器盖及1982年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和庄石室墓出土的青釉莲花尊也比较典型,莲瓣凸起,呈现立体状态,凝釉处釉色碧绿,十分美观,显示了高超娴熟的装饰工艺技巧。

除了刻划、浮雕的装饰外,青釉瓷中还见有剔釉,是指器物成型挂釉后,在未干之前勾勒出图案,然后剔掉多余部位,再经高温烧制而成。如青釉托盘,托盘中的莲花图案采用剔刻法,剔除掉莲花周围的泥坯,留出莲花的图案,这种因剔釉露胎而形成的凹弦纹,与北魏洛阳大市遗址出土瓷器的装饰技法完全一致,也与西方玻璃器有着相似之处,独具匠心,颇具北朝釉色特色。(图9)

北朝青瓷的时代背景

中國陶瓷发展的历史,南北朝算得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段。这一时期,陶瓷工匠们通过不断改变釉料的配方,使得在早期并未完全成熟的“青瓷”得以成功烧制。相比较而言,河北地区制瓷业的发展较南方稍晚。北魏孝文帝494年迁都洛阳之后,大大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吸引了大批南迁工匠的回归。这些回归工匠带回了南方地区越窑先进的青瓷烧造技术,这也迎来了北方青瓷烧造的辉煌时代。

这段时期的青瓷从选料到制作,工艺流程比较讲究。窑址大多选在瓷土优良、燃料充足、水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的丘陵地带。大概的制作工艺流程:首先要选择优质的块状瓷石,经粉碎、过滤、陈腐等工序,然后方可作为瓷坯。作坯的成型方法,主要是用快轮拉坯,底足部位采用旋削工艺,因技法十分纯熟,故器物造型普遍规整,足端削棱,形成倒角造型,制作干净利落。青釉瓷器造型也多见有碗、盘、壶、烛台、长颈瓶、多足砚等,釉色多为青中带黄,釉面开片现象较为明显,可见这一时期的胎釉结合不甚紧密,被认为是北朝青瓷典型的时代特色。

墓葬当中出土的北朝青瓷,不但造型精美而且保存完好,清晰地见证了北朝时期制瓷业的发展水平。北朝青瓷釉中常见的“开片”问题,是由釉层膨胀系数和瓷胎膨胀系数不同而造成的,可见,北朝时期的北方窑工们在配釉方面还没有找到技术平衡点,制瓷技艺还不够成熟。此外,青瓷的造型,对于研究当时的风俗民情、日常生活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北朝瓷器烧造时间虽然不长,但由于工匠锐意进取、勇于革新,善于吸收和总结当时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故而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艺术特征,其中青釉瓷器的成功烧造更堪称是北方制瓷技术的一大进步,在皇族和世家大墓出土的青瓷代表了当时中国北方瓷器烧造的最高水平,为中国北朝陶瓷的发展史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猜你喜欢
青釉釉色青瓷
浅谈宋瓷
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笛
探索铜官陶釉色应用于室内空间设计
报错恩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吴昌硕篆刻实践研究
龙泉窑三问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浅谈毡包青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