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芬
【摘 要】 在小学学习的各项科目中,语文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如今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需要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正确的理解及运用,同时还要让学生不断累积语言,提高其语文素养,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探讨进行讲解。
【關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文字;积累运用
由于目前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一些阅读材料进行过度的讲解和分析,以至于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度不高,能接受的信息量减少,其语言积累的实际情况也逐渐跟不上教育变革的速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领域对于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具体使用书面语言的机会。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研究创新有效的措施,以此来协助小学生积累更多丰富的语言。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文字积累
1.指导小学生在阅读理解中积累语言
教师在阅读赏析课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在朗读期间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情感,该激昂的地方要热情慷慨,该委婉的地方要声情并茂,生动而自然地把文章所描述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此一来,小学生也可以直观地体会到文章中所描述的感情,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火烧云》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初读文章,同时为学生展示“红彤彤、笑盈盈、紫檀色、恍恍惚惚、一模一样、凶猛”等词语的幻灯片,让学生熟读,然后教师再利用幻灯片为学生展示火烧云的图片,并对火烧云进行讲解,等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让学生融入自身的情感去朗读课文,从中体会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魔术师所创造的奇景,同时也将重要的语句积累起来。
2.教师协助学生做好分类总结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因此会对语句的好坏没有概念,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材料筛选出来,同时协助学生做好分类总结,使学生多积累一些优美的语句,这样其在今后运用中,才有更多的词汇量。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文字运用
1.以组词造句的形式提高小学生的理解力
小学语文课本中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对汉字进行认读,并且要学会通过部首检字法和音序检字法等方法查字典,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识字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对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进行整理,同时要掌握部首、音节、音序、结构,最终让学生达到运用所学汉字组词造句的目标,从而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但如果学生在预习生字时,太过于依赖工具书,以至于无法深层次理解,那么其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就有一定的困难。例如,教师在讲授《匆匆》这篇课文时,文中的“徘徊”一词所包含的情感较多,就小学生的理解来说,大部分学生都会将其理解为“来回走”的意思,然后以这种词义造句,那么最终效果也可想而知,因此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讲解这个词用在文中是什么样的语境,所表达的是什么样的含义,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该词的情感,再更好地运用到实际中。
2.教师应把握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锻炼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教师需要在中间始终扮演解决“疑难杂症”的角色,把知识传递给学生的同时让学生明白自身的学习任务,最后从学生的实际应用或者考试中去了解自身所达到的教学效果。比如可以根据学生语文考试的成绩来找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对语言文字掌握的情况或者是其对语言的书写运用能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试卷答题体现出来,教师再根据相关的情况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从而完成促进学生良好运用语言文字的教学目标。
3.通过日常写作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师在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时,要注意将教材中的特点融入其中,对于备课内容进行详细的设计,如此才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比如针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要让其通过听、写、抄词句的方式练习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针对中年级的学生,要让其以模仿为主,模仿一些优美词句的表达方式,将其中一些好的词语选出来,再通过自己的想象将词语用进自己的造句中;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就可以直接让其模仿一些描述顺畅、用词华丽的段落,然后将其合理融入自己的作文中。这样无论是低年级的学生,还是中、高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在日常的写作训练中找到正确的方法来提高自身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尤其是在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上,要让其养成勤奋、善于积累、善于模仿的好习惯。此外,对小学生而言,教师应当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对其语言积累及运用能力进行培养,并且促使其相关能力不断提高。长此以往,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以及学生积累语言文字并在实际中运用的能力都会有明显的提升,进而从根本上增强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文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J].新课程,2019(4).
[2]张琦.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的探究[J].试题与研究,20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