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
摘要: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一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背景不同,所在地人民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俗也会存在很大差异。中国饮食文化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对全世界的饮食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西方很多国家汇集着大量不同国家的移民,因此他们必然受到各国饮食文化的影响。中西方饮食传统的差别非常明显地反映在了中西方文化和语言上。本文试图从语言的角度分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在语言上的映射,以便更好地进行中西方语言的对比研究。
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语言映射;文化差异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中西方文化交际往来日益频繁,不同民族的文化趋同及其语言相互交融正在加剧和强化,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现象已是势不可挡。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展示了当今世界的多元化文化,这通常通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得到充分地展现,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但却相对固定的风俗习惯、交往方式、行为准则等。要想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友好交往、和睦相处,达到相互合作和共同发展的目的,处理好政治、经济和外交关系,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要了解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传统,以便文化交际中消除民族隔阂、避免文化冲突、克服文化误解。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中国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的方方面面都与吃是紧密相连的。见面打招呼“你吃饭了吗?”;赞美好的作品为“脍炙人口”;吃的心满意足为“吃香喝辣”。孩子出生要吃,满月要吃,周岁要吃,生日要吃,结婚要吃,大寿要吃,乔迁要吃,晋职要吃;甚至人去世也要吃,这叫“红白喜事”;客人来了要吃,称之“接风洗尘”。通过吃可以相互沟通,表达欢迎或惜别之情,甚至解决很多问题也借助于酒菜来平息。吃也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交际功能上,已转化成对社会心理的一种调节。这都反映了中国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蕴涵着一种丰富的民族心理和社会文化。
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饮食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五个层次,饮食则被划分在第一层,即作为人类的最低级的需求。林语堂先生曾说: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不同于中国,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疾病的攻击,其他皆在不足道中。由此可见“吃”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是起到了一种维持生命的作用。从文化意义上看,西方人把“吃”停留在简单的交流、交际的层面上,并没有像在中国那样把“吃”及其文化看得那么重要。(周延,2010)
中西方由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物产等方面的差异,使中西方饮食文化沿着各有其特色的路线发展起来。(万建中,1995)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饮食观念、饮食内容、烹饪方法、餐具、就餐方式、餐桌礼仪、饮品、菜品命名等方面上。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语言映射
“中国人高度重视饮食文化的理念与实践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有着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映射在语言中,突出体现在中国人的大众语汇中,即吃或食字被赋予各种引申含义以及感情色彩。”(闫文培,2007)在我们的语言中,这“吃”和有关吃的词语,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比如,中国人曾把当兵叫作“吃粮”,被人扇了嘴巴叫“吃耳光”,受人冷落叫“吃闭门羹”,受人追捧叫“吃香”,人际关系好叫“吃得开”,按月收利息维持生活叫“吃息”,年底分红叫“吃红利”,非法提成叫“吃回扣”,得到好处叫“吃甜头”,受损失叫“吃亏”,受惊叫“吃惊”,受苦叫“吃苦”,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不讲信用叫“食言”。这样的词汇举不胜举,足见中国人把吃摆在何等重要的位置,中国的饮食文化对中国人的深远影响。
語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镜子,语言反映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在汉语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反映。易中天先生在《闲话中国人》中描述:“如前述把人称为“口”,把职业称为“饭碗”等。又比如,思索叫“咀嚼”,体验叫“品位”,嫉妒叫“吃醋”,幸福叫“陶醉”,司空见惯叫“家常便饭”,轻而易举叫“小菜一碟”,欺负老实人叫“专拣软柿子捏”,生计艰难叫“喝西北风”,有好吃的叫“口福”等。总之,在中国文化中,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似乎都可以吃、喝。
英美等西方国家虽然不如中国人那样重视饮食,但在其语言中也有用“吃”相关的词语来表达引申含义的现象,当然其数量远不及汉语。例如,eat/swallow one's words(认错、承认说了错话)、eat crow(被迫承认错误)、eat humble pie(忍辱含垢/赔罪)、eat one's heart out(心如刀割/忧伤过度)、eat sb.alive(摆布或宰割某人)、swallow the bait(上钩、中圈套)、swallow lump in our throat(喉咙哽住)等等。(闫文培:2007)
总之,饮食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饮食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缔造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因此,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多样性的特点,这也是不同民族创造性的体现。我们学习语言,也要了解和学习西方国家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这样才能更深入地掌握语言。
参考文献:
[1]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
[2]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杨叙,《外国习俗丛书—美国》,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3月
[4]藤延江,从饮食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差异[N].英语辅导报(大学教师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