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角下的十九大报告

2020-09-02 09:15韩茂山
时代人物 2020年8期
关键词:实践论认识论十九大

韩茂山

关键词:十九大;马克思主义矛盾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要学习掌握好人的认识和实践辩证统一关系的原理,必须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基本原理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的认识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思的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习近平主席曾指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统一于物质以及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客观存在实际出发进行战略决策部署的哲学基础。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不但要坚持实践出真知这一基本观点,并且还要高度重视思想意识的能动反作用。我们党的十九大报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飞跃具有把握大局的科学性、洞察问题的深刻性、指导工作的实践性、引领发展的前瞻性;我们党的十九大报告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处处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矛盾论、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基本原理,这些基本原理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方法论的视角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不仅是认识客观现实社会的思想理论武器更是改造现实社会的思想理论武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坚持从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出发,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把理论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要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要以求實的态度和大无畏的精神,顽强拼搏、勇于探索、一往无前。十九大报告不仅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也在如何认清形势、抓住矛盾、部署工作中给出了明晰的时间表、路线图,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以及很强的方向性和可操作性,这为我们党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基本思路。

分析问题客观精准、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既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成就,又清醒地认识到了我们国家还存在的一些不足。报告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是:首先是在民生领域还存在着不少的短板,表现在扶贫攻坚的任务也非常地艰巨,表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也非常地大,表现在我国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就业、居住养老等方面也面临着很多地难题;其次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也没有解决好,这一方面主要是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第三是实体经济和实体企业的水平也有待于进一步地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第四是当前我们国家安全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表现在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第五是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不少地薄弱环节等等。顺利地解决这些新情况新矛盾是今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奋斗的目标。因为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不仅是我们党面临的普遍的共性问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各个领域的实际工作中。

激励全党务实奋进、砥砺前行。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带头牢牢地坚持党和我们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这一党的基本路线,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牢牢地把握好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最大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这一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砥砺前行的基础。我们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谈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时,要求我们全党同志要坚决不能盲目乐观地认为我国发展已经跃上历史性高度,因此我们只有冷静地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所处的历史阶段,才能更好的实现我们党目标。

谋划未来思想解放、勇于改革。报告的第五到第十三部分是对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各方面工作所作出的具体战略部署,这一块内容提出了一系列地新论断、新举措、新目标。例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地提出了我国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出了包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等一系列地重大举措,这些重大举措必将有力地推动我们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事业顺利地发展。同时这些新目标新举措的提出也彰显了我们党巨大的政治勇气和领导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科学规划时间表与路线图。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开辟新的世界和开启新的征程。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与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是相辅相成的。这一部分内容之所以给人以鼓舞,正是因为这些内容对我们国家未来发展规划了崭新的、客观的、美好的蓝图,这使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看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辉愿景。我们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到二零三五年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将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提出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到二十一世纪中叶要达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前到二零三五年来实现,进程缩短了15年。

二、矛盾论的视角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领袖是很善于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战略全局的高度来分析矛盾、解决问题的。在每次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历史转折或重要历史关头,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都会特别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思想理论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所提出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都应该是建立在正确分析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基础之上的。由此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根本观点就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不是正确直接关系到我们党能不能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正确解决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而关系到我们国家能不能顺利发展,更关系到我们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能不能提高这一根本性的问题。

我们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我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曾多次对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进行了准确的判断。通过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准确判断,不难看出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我们中国共产党积极并善于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从而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因此可以说二零一七年十月份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发展的准确判断,不仅是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根本依据更是新时期我们党确定新目标新战略新要求新任务的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科学准确地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且以此为根据来确定我们党的主要工作目标和宏伟蓝图,这不仅体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体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重要思想理论武器。也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思想理论的武器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判断了当时我国经济社会变化发展的主要矛盾,我们中国共产党才最终明确了中国革命以及建设的目标、道路、动力和我们国家最后实现革命胜利的最终前途。

我们党的十九大非常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就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变化发展的主要矛盾作出的新判断,这一科学判断是在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更是着眼于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基础上作出的。这一科学判断进一步体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非凡地创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也体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驾驭复杂经济社会发展局面的能力。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区菏泽市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视察山东菏泽并同菏泽市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召开座谈会时对菏泽市的发展提出了重要指示和要求。近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以习总书记的指示作为一切行动的指南,深入实施产业提升、基础突破、扶贫攻坚、和谐创建“四项工程”,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但是从步前菏泽市的发展水平和菏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来看,整个社会的主要矛盾还是比较突出的,菏泽的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地方财力、居民收入与我省中东部地区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各县区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菏泽市县两级干部职工的收入也有很大的差距。在民生方面,刚性需要增加与保障能力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菏泽市农村脏乱差、农民群众的收入增长非常缓慢、农业现代化步伐不快,菏泽城乡基础设施的发展严重滞后等问题,还普遍存在着,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等公共社会资源远远不能满足菏泽人民群众的需要。这些矛盾,既具有菏泽的特性,也具有全国的共性,要求我们在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全菏泽市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等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要大力提升菏泽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就是必须要重点解决好我们菏泽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三、认识论的视角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我们党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奋斗指南和行动纲领,这一新思想的主要内涵可概括为“十四个坚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一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于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实践基础上的不断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过程,在此基础上又从不断地从理性认识向社会实践能动地转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就是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所取得的伟大的成就,也是建立在四十二年来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获得的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不断升华的结果,这一伟大贡献是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认识基础之上的。

报告对这一重大认识成果作了充分肯定。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历史使命作了深入透彻的分析,这一深刻的剖析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奋斗历史进行深入思考后得出的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三个“深刻认识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认识论为理论思想武器,对中国的建设和改革历程的深刻总结与思考。对三个“深刻认识到”的深刻总结和思考不但深化了对我们党提出的“四个伟大”和“四个意识”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对三个“深刻认识到”的深刻总结和思考也深化了对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永恒初心和历史使命、历史经验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的认识,对三个“深刻认识到”的深刻总结和思考也深化了对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认识,对三个“深刻认识到”的深刻总结和思考也深化了对我们党的十九大到我们党的二十大这一历史交汇期以及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历史新时代的认识。这些深刻的认识是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和对我们党自身建设思想理论重要的发展和理论的创新。

四、实践论的视角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具有目的性的、也是具有自觉性和社会性的,人类的实践活动还包括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人们对整个世界的变革性和创造性。人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人们的思想观念上的东西逐步转变为物质性的东西,物质性的东西又会升华成思想观念的东西。这其实就是参加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参加社会实践的客体之间的矛盾不断地产生同时又不断的解决地过程,换言之就是人们在不断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着人们自己的思想世界,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一个既辩证统一又紧密联系的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前后有近三十处提到了“实践”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报告多维度地体现了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实践、引领实践、推动实践的务实精神和强烈地责任担当。

提出党是实践的引领者。以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为代表的国际共产主义的运动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如果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国际共产主义的运动,国际共产主义的运动的爆发也进一步地證明了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根本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革命。具体到我们国家,全国人民在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国家的人民不断地取得反抗外来侵略保卫祖国的伟大斗争的胜利。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为了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就恒初心和历史使命,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不管是在弱小时期还是在强大时代,都做到了矢志不渝、初心不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永载史册的人间奇迹。这一科学的论断准确地指出了我们中国共产党就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忠实引领者。

提出实践的时代主题。实践的主要任务在每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的主题。我们只有明确了新时代的主要任务、明确了新时代的主题,才能更好地发挥改造现实实践的能动性从而少走弯路,最终实现新时代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新时代我们党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和总目标、“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新的“三步走”战略步骤、党的领导为政治保证等等,并且要根据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对经济政治、文教卫生、民生、生态文明、国家安全以及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作出政策性地指导,这就指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主题。

再次明确实践的主体。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不折不扣地把我们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全过程之中,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思想。因为我们党只有全心全意地依靠伟大的中国人民才能创造出历史的伟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同时号召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要无愧于历史的选择,要不负伟大中国人民的重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提出实践的指导思想。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并且不断地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的根本遵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的强大动力。这一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的成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再次强调了社会实践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行百里者半九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必须要准备付出更为艰苦、更为艰巨、更大的努力才能最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复兴。新时代,我们党有很多地任务,也面临着很多地挑战,我们也要克服很多的风险。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必须团结拼搏、苦干实干、坚韧不拔、一以贯之地朝着十九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努力前行。

正确把握十九大报告的哲学视角,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哲学在中国当代最新的进步与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面临的一个光荣而伟大的任务就是把我们党的十九大所描绘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二十一世纪新的征程上,必须要明确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要保持水滴石穿的韧劲,要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干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踏踏实实地向前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王锐生,薛文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李景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实践论认识论十九大
中国现代美学发生的内在线索与本土话语
“辩证法”到中国: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概念史研究
毛泽东:《矛盾论》不如《实践论》好
“十九大”行情拉开序幕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为“十九大”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知行合一”与《实践论》中的认识方法问题探析
浅谈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认识及其当代意义
史蒂夫·富勒社会认识论思想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