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修身实践

2020-09-02 09:15李宁
时代人物 2020年8期
关键词:修身孙中山读书

李宁

关键词:孙中山;读书;修身

众所周知,孙中山是一位修身的热情倡导者与宣传者,他一生中无论在撰写的著作、演讲,还是跟国民,特别是青年的接触中,都多次强调修身的重要性,鼓励大家“勉术学问,琢磨道德”。他本人更是终生自觉的实践者,他以他的行动为国人树立了一个修身典范。他的修身历程及身上所散发的人格魅力,进一步支持、丰富其理论内涵,因而更具说服力。

一、孙中山的求学经历使他获得吸取中西文化的能力,为他一生的修身活动奠定了基础。

孙中山的修身实践,源自他童年对外部世界强烈的好奇心和通过读书解决种种困惑的内在冲动。

孙中山出生在南部中国一个偏避的小山村——翠亨。虽然山高皇帝远,但清朝统治下社会的种种不公平和官僚腐败现象仍然让小小年纪的他困惑不已。村里发生的三件事,对他的求学生涯产生过很大影响。

第一件,是发生在村子里的水盗抢劫事件。一帮水盗用攻墙器撞穿一位华侨的房子,抢走了他辛辛苦苦从国外挣回来的金银财宝。侨商无奈地感叹:“我倘使留在洋人的地方,那边有真实的首领,有法律的保护,而此地在中国是只有禁令而没有保护的。”

第二件,与邻居富有的三兄弟有关。这富有的三兄弟,原来很很贫穷,父亲告诉孙中山,他们是靠勤劳而致富的。有一天,官府突然派士兵抓走了三兄弟,并占有了他们的财产,令旁观的孙中山感到疑惑不解。

第三件,与翠亨村的田地买卖有关。由于土地转让时需要交一大笔钱给地方官吏,才能换取他们的地契上盖上红印,是为“红契”。由于农民负担不起这笔费用,只能私底下用没有印的“白契”作交易,当名义上的地主,每年交纳比其实际拥有的土地高得多的地税,其负担之沉重可想而知。

这三件事在孙中山的幼小心灵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激起了无数个问号,而这些疑惑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之下是无法解开的。“他在翠亨的幼年生活里面最感失望的事情就是缺乏有教育价值的知识泉源。他脑筋里常常自己记起许多他自己所回答不出来的疑问,村里没一个人能告诉他,他所不能解决的难题。他继续不断听见古圣贤的学说,但是不能知道为什么这种学说是高尚。”

他曾经试图挑战这种教育方式,在村塾上课时,大胆打断老师的讲课,要求他解释经典,以便了解其中的道理,因此激怒老师,并获得了一个将来“不是人上人,就是人下人”的评语。到哪里可以寻求这样的知识?翠亨村独特的地理位置为他打开“天目”提供了条件,翠亨虽然远离中央政府,却与外部世界比较接近,附近的金星港,常有外国轮船停泊;村中有很多家庭,都有亲人漂洋过海到国外谋生;孙中山的父亲年轻时在澳门当鞋匠,两个叔叔在海外谋生,他的大哥孙眉也在檀香山从事农业工作,孙中山对翠亨以外的还有天地这一事实并非一无所知。因此,他渴望对外面的世界有进一步的了解。当他听一个同学说附近的小镇上有一张地图,非常希望看到它,最终却未能如愿以偿。

1879年,在大哥的资助下,孙中山终于离开翠亨,经澳门乘海轮前往檀香山,这位渴望从地图上了解世界的乡村少年,“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由此踏上他的修身历程。

初到夏威夷时,孙中山在他哥哥的商店里帮忙,并很快学会了当地的土语。但他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他希望接受英语教育。孙眉满足了他的要求,把他送进意奥兰尼学校。对于一个留着辫子,穿着中国式长衫的13岁中国少年来说,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里接触完全不同的教育,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与挑战。开始,他完全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旁听了10天之后,开始发现英语组词的规律,觉得英语并不是一个不可征服的难题。在他的努力下,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3年后,他获得英语语法二等奖,夏威夷国王向他颁发了纪念品—一本关于中国的书。英语的掌握,使孙中山获得了进入更广阔知识空间遨游的钥匙,也为后来能阅读西方政治理论原著,了解世界潮流动态创立他自己独特的思想打下了坚实的甚础.

在意奥兰尼学校的3年,孙中山不但接触到西方政治思想和名人事跡,还时常常参与各种基督教的活动、研究教义,并希望加入基督教。当他把这一想法告知孙眉,马上遭到孙眉的强烈反对,他写信给父亲,要他促成孙中山回乡。1883年,孙中山被迫离开檀香山回到翠亨。

同年秋天,孙中山因为与陆皓东毁坏村中北极殿神像,被迫离开翠亨前往香港求学。年底在香港受洗加入基督教。

孙中山开始入读的学校是拔萃书室,不久即转学中央书院。由于学校采用英国的教育制度,老师对西方历史特别是英国历史的讲授特别详细、深入,孙中山得以对西方共和国的组织、法国大革命以及英国人民与王权斗争的经过有进一步的了解。

1886年,孙中山进入广州博济医院学习,次年转学新创办的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期间,孙中山刻苦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课余时间还请老师补习国学,显示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重与好学精神。

在香港期间,孙中山的社交活动也相当活跃,他结识了许多朋友,包括何启、郑士良、陈少白、尢列等等,日后在他走上革命道路之后,这些人都起到过相当重要的作用。其中,他与陈少白、尢列、杨鹤龄,常聚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因言辞激烈而被冠以“四大寇”称号。

1892年7月,孙中山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结束了他的学校生涯。在檀香山和香港、广州所受的教育,使他在中、西文化两方面都掌握了必要的知识与语言工具,为他的日后的修身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他思想、学问的飞跃提供了一个助力器。

二、一生不懈的读书修身,使孙中山能不断更新知识,独立思考能力则能所收的知识活化,使之成为自己的思想。

从学校毕业不是孙中山读书生涯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学习阶段的开始。这个过程一直伴随着他走过不平凡的一生,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成为激励莘莘学子乃至全国人民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读书的精神动力。孙中山读书,可以说是无处不读,无所不读,无时不读。

“手不释卷”。从前辈留下的大量回忆录当中“手不释卷”是使用率最高的一个词。他不闲谈、不打牌,生平至爱就是革命和读书。他读书“虽伏暑祁寒,不稍间断,专诣之学者,或不如也。性颇畏寒,冬日入其书室,见炉火熊熊,总理短衣据案,奋笔不少休,以事请示者,随宜处分毕,仍研治如故。夏日亦时时挥汗批览,以为至乐。”他常勉励青年“要多读书,多认识政治,才能担负起革命的责任。他自己经常手不释卷,博览群书,尽管在百忙之中,在军事紧急时期,稍有空闲就读书。即使到了日本,同样如饥似渴地读书。他的日本战友宫崎滔天的夫人宫崎槌子对孙中山的爱书有这样的一段描述:

“孙先生是位寡言的人,而且一天到晚 只要有空即手不释卷,所以在我们家的一星期左右,一直在看我们家里的书。而要跟滔天到福冈方面去设法军事费用时,则说‘这里的书我都是喜欢,并把行李装得满满地带去。”

读书对孙中山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一位回忆者认为,孙中山之所以比同时代的人更高瞻远瞩,跟读书很有关系。

在他的一生当中,生活撷据是常有的事,但他情愿物质生活清苦一点,也要买书。吴稚晖在回忆孙中山生平时,讲述了一个故事:1908年孙中山到伦敦时,囊中羞涩,生活艰难,有一位叫曹亚伯的同志,在同学当中凑了3、40磅给他,谁知道3天之后再见,他已经用这笔钱买了一大堆书,这让一心一意为他解决生活问题的曹亚伯颇有微词。

还有一次,在上海,孙中山、宋庆龄到一家旧书店选购了一大堆线装书,由于书太重,必须雇一辆马车,这时,他们才发现身上的钱已经用完,幸好同去的卫士马湘身上有4角钱,才把这一批书运回住所。

读书可以说是孙中山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直到生命的最后几天,他还在读书。

博览群书。孙中山穷尽其一生孜孜不倦地读书,读书的面非常广博。古今中外,政治、经济、哲学、社会、工程、法律、自然科学等无不涉猎。

早在檀香山读书时,孙中山便常常到当地的图书馆博览群书,“偶有馀钱,辄用以购书。”在伦敦蒙难获救后,他留在欧洲2年,其中有不少时间是到大英图书馆读书。回国后,则常常直接向外国订购书籍,而且,并不拘泥是否名著或畅销书。黄季陆在回忆孙中山的读书生涯时,有一段有趣的记载:他从加拿大回国前,朋友从美国寄来两本最新出版的书。在轮船上的20多天,他怀着既兴奋又得意的心情谈完这两本书,因为他以为他可能是第一个读者。回国后谒见孙中山,在他滔滔不绝地评论其中一本书之后,孙中山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书,问他,是这本书吗?原来,孙中山不但拥有,而且已经读过这本书,这让他为自己的幼稚而感到羞愧不已。

孙中山同样醉心于中国文化,在香港求学时期,他“见校中藏有华英文合璧四书,读而大爱好之,遂反覆精读,即假以汉文之教本,且得因此而窥治中国儒教之哲理。又英译本释义显豁,无汉学注疏之繁琐晦涩,领解较易。总理既目识心通,由是而对中国文化,备致钦崇,极深研几,以造成毕生学术之基础。”讨袁失败后寓居日本,更潜心研究中国典籍。在中国学术中,孙中山研究中国地理最为精妙,“不但频年在军中时,案下及四壁遍列舆图,即沪寓书室,亦复舆图四悬,总理时以朱墨勒成各种交通线,河道整理线,国防线等,故于山川形势关塞险阻,江河分合,莫不目谙心识,故一切计划莫不确实周详,可以起行,有时于地上,铺置地图,俯身观览,孜孜不倦。”

孙中山读书极为广博,却不是所有书都读,小说、诗歌、美术等消闲性读物,他很少接触。

在他身边工作的邵元冲,曾经问过孙中山一个问题,哪一样是他的专长,孙中山回答,没有。邵又问那么你研究的到底是什么学问?孙答,是革命学,只要有利于革命事业的学问,我都学习、研究。

“挺胸”读书。孙中山的读书速度不快,但“字字着眼,无不了然。凡有批评,皆得窍要。”然而读书至此,也不过是个读书匠而已。孙中山常告诫青年不要死读书,指出,“你们研究学问不能死啃书本;如果专读死书,就会变成人云亦云,好像炒冷饭一样,绝不会有创见的。真正的知识学问要在躬行实践中才能得到,譬如革命,如果自己不参加,无论如何是不能深切体会什么是革命的。”他自己便是一个独立思考的读者与研究者。黄季陆引述戴季陶的观点说:“我们读书是弯着腰去接近书,中山先生则是挺着胸膛在读书,合于他的需要的便吸取之,不合于他需要的便等闲视之。我们是役于书,而他则是役使着书。”这挺着的胸膛就是自己的独立思考。孙中山本人也曾说过“如能用古人而不为古人所惑,能役古人而不为古人所役,则载籍皆似为我调查,而使古人为我书记,多多益善也。”

知识与学问在孙中山这里,是活生生的。之所以做到这一点,一是来自不断更新的知识,孙中山教育青年“要抽出时间来读书,不然便追不上时代,一个人追不上时代便会变做一个落伍者”,更写下“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著名题词;第二,则是来自他读书“役古人而不为古人役”的态度。

我们今天阅读孙中山的著作,发现他不但不“为古人役”,同样也不为洋人役,他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就是在对中外政治学说深入研究之后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在他为中国将来绘画的宏伟蓝图中,则处处体现出他对中国国情和文化的透彻理解。

三、修身更为重要的是道德層面的实践,孙中山在这方面也堪称典范。

孙中山不但在读书做学问方面孜孜以求,颇多建树,在个人品德方面也严于律已,处处体现出一位革命领袖的风范。

爱民如子。孙中山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对人民大众一向怀有深厚的感情,他把“博爱”解释为“为四万万人谋幸福就是博爱。”他最爱写的题词,就是“博爱”与“天下为公”。在他的一生中,也处处体现这样的一种精神。

有一次,孙中山与马湘到黄花岗烈士墓凭吊。一个30岁左右的麻风病人跪在他面前求乞。马湘见状,马上喝令他走远一点。孙中山对马湘说:“不要吆喝他,你是人,他也是人,他患了麻风病,无法谋生,十分凄惨。”说罢,便向病人了解情况,给了他钱,还命令部下把他送到石龙麻风病院。

孙中山一位朋友的女儿被她的妈妈送到乡下去裹脚,孙中山得知这一消息,促请这位朋友马上坐船去乡下把她接回来,让她念书,这才挽救了一个小女孩的双脚。小女孩非常感激,说:“孙伯伯叫爸爸到乡下来救了我。”

孙中山虽然是共和国的创始人,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个大人物,但他从不摆架子,不以总统自居。有一次,他在桂林象鼻山乘渡船。船上人多擁挤,卫士叫群众分两边站,让出一条道让孙中山走,被孙中山制止了,他情愿和大家挤一起。孙中山在驻扎桂林期间,有桂系军阀士兵在西郊抢掠,地方人士要求北伐大本营派兵讨伐,各路军都百般推托,不肯出战。孙中山只好派自已的警卫团出动剿匪,并当着群众的面,斥责驻军只知要饷,不知爱民的种种行为,在场的人无不被他的诚恳态度所感动。

1921年10月间,孙中山率师北上,途中,他跟轿夫聊天,问他今年多大年纪了,轿夫随口回答“六十了”。孙中山马上表示抱歉:“哦,我的年纪比你小,你不应该抬我,应该我抬你才对。”并马上下轿,一边步行一边跟轿夫讲革命道理,说:“将来革命成功了,你们就不用抬轿了。”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曾到北京碧云寺参观,看见寺内一座西藏式大石塔的顶部有一棵松树的根部被很多大石块压着,便马上叫来和尚,说树根被石头压着会很痛苦的,应该马上把它们搬开。记述这一件事的李石曾先生评论说:“孙先生的仁爱的心,不仅对朋友,甚至对物也是一样。这真是‘民胞物与的精神,仁民爱物的精神。”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孙中山先生的这种思想、感情和由于这种思想、感情发出的说话、行动都是自自然然的,没有一点做作。”他认为:“政治往往是权力的争夺,里面是没有爱情的。但是,孙中山先生从事政治活动,他的仁爱的情感是超过他对权力的欲望的,这点是值得写历史的人特别注意的地方。”

胸襟广阔。孙中山的博爱,还表现在对人的宽恕,林百克这样描述孙中山:

“为什么中山这样一个奔走四海,遭遇常常失望的人,心肠还是这样软。但是细细揣摸他的心,很会表同情与他的。中山很愿意拯拔坏人,因为可怜他们。他的心完全是本于善性,所以他不能自持的现出慈悲心来,他知道他们是坏人,但是他们是不幸者,所以中山拯拔他们,倘使中山擒拿了一个尝试害他性命的人,如其这个匪徒说出家里有很多人靠他养活,又表现出悔过的心,中山定要释放他而同要害他的人做朋友了。

中山宽恕的心似乎像孩子气,他这样一个意志像铁一样得人为什么心肠像妇人一般软?他意志刚强同心肠的柔软似乎是相反的,但是同他接近之后,就知道他的弱点,就是他的天性最强的根由,因为他是伟大所以他宽恕,在火奴鲁鲁他宽恕牵他发辫的小儿同他宽恕袁世凯杀革命志士一样,宽恕是他的天性,在他听见最伟大的宽恕者耶稣之前,早有了宽恕的习性了。”

有一段时间,常常有人以革命为借口到孙中山处要钱,孙中山每次都给钱他们,部下百思不得其解。孙中山解释说,无官无位只有金钱而已,如果连这个都吝啬又怎么能聚集革命力量?我明知他们是来骗钱的,如果我们以诚待人,使他们有一次良心发现不骗了,我们就成功了。如果百人当中有一人不骗,我们也有所得益了。做大事的人,不应计较这种小事。

对待同志的批评、建议,他总是从善如流,虚怀若谷。时人评论说:

“孙先生生前很虚心,又是学问广博。凡是学问广博的人,不会自己以为他的学问就是最高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即使他对于自己的政治主张,一定是坚持,一定要贯彻,但如果有人和他辩难,他也乐于解释,使人心折,接受他的见解,绝不会訑訑的声音颜色,拒人于千里之外。”

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时期,某日,孙中山往省议会演讲三民主义,讲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举西洋人如何衣履整洁,如何剃须去垢,等等为例。身边的人指出:“恐先生有误。中国修身在品行,故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以身作则乃为士民之范,在内行也。先生标举西洋,所谓卫生,先修身,中国所谓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亦外表,而非内行也。”孙中山意识到自己举例不准确,马上派人去报馆取回稿件。这种闻过即喜的气度,令在场的人都深为折服,感叹“气度伟大如此。”

李石曾在回忆中提到,孙中山参观他在巴黎的豆腐大豆工业化学机关时,曾对他作过一个访问。多年后,孙中山要出版著作,还特意把谈话记录给李石曾过目,当李指出虽然是巴斯德学院的学生却不是巴斯德本人的学生,孙中山马上把这个错误改正过来。华侨对孙中山的这种平民作风更是深有体会。他们认为孙中山不是他们头上的领袖,而是一个老朋友,喜欢直呼他“孙文”。他的穿着跟他们同样简朴,平时跟他们住在一起、一起煮饭、一起吃饭,没有架子,只有美国政治家才有“这样宽阔的度量,与平等的精神。”

刚直不阿。虽然孙中山平易近人,却并非毫无原则。胡汉民说他“于蔼然可亲之中,有凛然难犯之节”。有一次,某日本名士带着犬养毅的介绍信去拜访孙中山,一开口就阿谀奉承了数十分钟,孙中山默默地看着他。只是微微点头。那人悻悻离开后,胡汉民问原因,孙中山表示不知道他此行的目的,但又不想假装热情跟他客套。

另一个例子更鲜明地体现了孙中山的风骨。

  • 孙中山与卢信、孙科和温雄飞到檀香山一家高级餐馆就餐。由于客人很多,他们这一桌受到怠慢,比他们晚到的人已经上菜了,他们的菜仍迟迟未到。孙中山拿起刀叉在餐盘上猛敲了几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经理马上过来问究竟。孙中山庄严地说:“我们是来用餐的,不是来看别人吃的。”经理马上陪礼道歉,并派专人招待。

不恋权位。孙中山多次告诉青年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他自己虽然做了大官,却并不眷恋权势。他关心的是国家的前途和命运。1894年上书李鸿章不果,便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清朝灭亡之后,他按照之前的承诺把大总统的职位让给袁世凯。这一举动引起了党内同志和海外华侨的困惑和不解,在给华侨同胞的信中,孙中山明确表示总统是人民的公仆,并非“酬庸之具。”

王宠惠的回忆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孙中山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大总统选举当日,孙中山命令其属下部队全体到南京明孝陵祭祀。王宠惠觉得当天是参议院推选总统的日子,孙中山理应出席,建议祭祀改期。孙中山解释,就是为了这个才把部队调出。因为军中有人不同意袁当总统,他怕他们趁机闹事,不让他辞职。这样一来,人们就会认为他煽动军队反袁以维护自己的地位,所以,他才要把部队带到城外。

两袖清风。孙中山不恋权位,对金钱亦复如此。在他年轻时,就对金钱有这样的看法:

“财富不足以动我的心,金钱是中国的灾害之一。金钱可以用之正当,也可以用之不正当。不幸在中国官场以金钱充贿赂,以致增加人民负担。”

他“最痛恨贪污的人。他对同志、部属、人民群众都很和蔼可亲,从来很少疾言厉色。但是,对于贪污的人,毫不留情。”陈炯明叛变期间,入粤平乱的杨希闵部队趁机贪污。为此,孙中山把杨希闵严厉地训斥了一顿。

邓慕韩在《孙中山先生轶闻》中,以这样一句话概括孙中山的生活:

“孙中山先生公而忘私,身后无一私财,此固举世所共知之以深敬之者,即其起居饮食者,自恃亦复廉甚,曾不以优越地位,稍肆奢侈。”

孙中山解除大总统职后,应袁世凯之邀到北京。北京的官僚以为这是一个赚钱的大好机会。纷纷争取接待孙中山,谁知,孙中山一行处处节省,接待者大失所望。在京的官僚无不感到愕然,因为在北京,“是种俭德实此辈耳目所未经接,宜无不啧啧称异也。”

据回忆,在海外革命奔走时,“孙先生总是坐二等舱,一则节省费用,二则可以不必像坐头等舱的绅士们那样吃的华贵,穿得毕挺,可以较为随便一些。”

个人生活也非常节俭,有一位亲历者写下这段文字:

“我亲炙中山先生是1913年在东京的时候。那时候中山先生组织中华革命党,我也流亡在东京,就和几位朋友,一起加入。当时的情况,今天还历历在目。中山先生住在一座破旧的小楼上,经过走廊,一上楼去就是中山先生的房间。房里一张陈破的短榻,一张木板桌,三张破椅子。中山先生穿着一件棉布的和服(日本衣服),坐在短榻上,有一位广东口音的厨师正在拿午餐给他用。我留心(109)看这位做过大总统的人吃些什么?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只有兩片面包,一盘炸虾,总共不过值两三角钱,比我们当学生的在小馆子里吃的西餐还简单。我看他生活的俭朴才知道他人格的伟大,崇敬之意,油然而生,默默地坐在一边。他用完午餐,开口问我话了,那一种慈祥恺悌的样子,真令我终身不忘。”

孙中山临终前立下的家事遗嘱是这样的:

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就是这位革命领袖两袖清风的真实写照。

四、修身的境界:自然伟大

在孙中山生活的那个年代,革命就是造反。革命领袖在一般人心目中,必然是五大三粗、凶神恶煞的山大王。一些与孙中山素未谋面的读书人,也确实对他有过这样的想象。吴稚晖在日本留学期间,同在日本留学的程家柽、吴禄贞和钮永键约他去拜访孙文。他当时的反应是:“梁启超我还不想去看他,何况孙文。充其量,一个草泽英雄,有什么看头呢?”因此没有一起去,三人回来后,他还问孙中山是否像八蜡庙里的大王爷爷,魁梧奇伟么?可想而知他的成见有多深。他不满意孙中山主要是因为他不是读书人,又怀疑他否识字。直到1905年,孙中山在伦敦上门拜访他,对孙中山的印象才完全改观,在《总理行谊》一文中,他用品格“自然伟大”、“度量自然宽宏”、“精神自然专一”、“研究自然专一”,四个“自然”来评价孙中山。

他用这样一段话来表述“品格自然伟大”:

“不能形容的伟大称为自然伟大,最为适当。……世俗所谓伟大,都是有条件衬托出来的,或者有贵人气。……总理品格的伟大纯出于自然。”

吴稚晖所说的自然,其实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需要和情感。孙中山从少年时代便立下改造中国社会这样一个宏愿,一心一意为之奋斗了一生,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自觉地充实、完美自己。他如饥似渴地研究各种各样的学说,从而创造出揉合中西文化精华,属于他自己的思想。他的修身,并不止在学问的学习、研究上,他是真正实践了修身在品行、心正然后修身的古训,所以说他伟大;更重要的是,这一切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流露,并非刻意为之,所以说他自然。自然伟大是孙中山的修身所达到的崇高境界。

参考文献

[1]林百克.孙逸仙传记[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李伯新撰.孙中山史迹忆访录[M]中山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1996年版。

[3]王云五等著.我怎样认识国父孙先生[M]传纪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4]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等合编[M]孙中山全集》第六卷。

[5]尚明轩,王学庄,陈崧编.孙中山先生生平事业追忆录[M]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陆灿.黄健敏译,我所认识的孙逸仙——童年朋友陆灿的回忆[M]文物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7]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M]中华书局,1991年第1版。

猜你喜欢
修身孙中山读书
孙中山的绰号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傅雷家书的修身思想研究
大学生如何才能放飞梦想播种希望
在家风建设中如何增进亲子教育
明清家训“修身、齐家、处事”思想探析
孙中山彰显气度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