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灵下凡 实耀人间

2020-09-02 09:15金培钰
时代人物 2020年8期
关键词:王阳明

金培钰

关键词:王阳明;人生旨

王阳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光辉结晶。57年的生命历程,凝聚了7000年的思想文明,矗立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灿烂的光茫。

心,人类生命的共同体,时刻承载着人类社会的存在、繁衍和发展。王阳明创立的心学虽不是心的肌理之学,而是心的社理之学,使得这颗心更加有能量,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使得人类的命运更加幸福。

500多年来,在浩瀚的人寰世界中有无数仁人志仕在王阳明心学的薰陶中磨砺成志获就,开创出人生事业和社稷功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仍致力于知行合一的学习宣传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作用。

龙场,在瘴气弥漫的蛮荒之夜,在万籁极寂的野地,有一颗心在呼唤、闪烁、释放,他将划破宁静的银河,融入人类黎明的曙光。王阳明故居既是诞辰成长陶冶之地,也是灵光栖居播撒之地。

举世言行  流传史纪(五大言行)

言行总在变化,却时刻记录着为社会传递信息,进行互动的能量。王阳明的出生虽有不平凡的传说,但我们坚信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关键的是他把握住了人生的学术和抱负——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立志圣贤,平凡伟大。1483年12岁的王阳明,违父愿逆师道,独立志向学做圣贤。状元父王华希望儿子王阳明勤奋读书,像他那样高登科第,好为显世耀祖,王阳明却说:你中状元,子孙还能中状元吗?状元只一代,不稀罕。王阳明问先生何为天下第一等人,先生肯定地说:当然是嵬科高第成状元为第一等人,王阳明吟道,嵬科高第时时有,岂是第一等人,惟为圣贤方为第一等人。从小有志向的人比较多,但立圣贤志向的却很少,12岁的年龄极大部分少年还弄不明白圣贤的概念,而王阳明已经考虑的很成熟,能与状元父亲和京城塾师论圣贤志向,长者无奈与他,并获得成功。只要磨砺这个志向,始终将是成者。贤者树德进艺,圣者由贤集成,为天下彪炳。

(二)格竹求理,探索科学。1493年22岁的王阳明,为探求认识世界之理,按照朱熹的格物穷理理论,面对竹子做格物(竹)的功夫。据史料记载一无所获,实际上对王阳明来说有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含义在里面,使他明白了理在那里。朱熹的格物理论是认天理,而非认物理,所以王阳明格竹子格不出竹理,但赢得了进一步求理成为圣贤的空间。说对世界对社会对事物的认识可以追求,可以探索。王阳明认为居于正统地位的程朱理学没有说清楚人如何去探寻认识的问题,他通过格竹子的实践,明白了不是一理殊万理,不是万理在心外,而是理在心中,形成了一个抽象的理学概念,有了抽象就有了具体。王阳明的这一举动虽并不复杂,但没有那个学者去进行怎样的实践,而且他虽然不成功,但在中外哲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功绩。为人类提供了如何正确认识世界的借鉴。理学对社会和实践的指导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完善。王阳明所处的时代还无法借助西方的哲学思想,他们还处在蒙昧的纷呈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还远在300多年之后。而却却王阳明的这一格竹求理实践赢得了中外哲学界的美誉,永载哲学史册。

(三)龙场悟道,创立心学。1508年37岁的王阳明来到贵州省修文县龙场驿任驿丞,500多年前的龙场是一个没有汉族文明的先夷之地,但初地鲜赏的春意自然也给王阳明带来了心意的憧憬,写道:缅怀黄唐化,略称茅茨迹。他要在这里要重生自己的事业,继续开辟圣贤之道。一个喀斯特溶洞,一俱生死石椁,一本世传易经,一句格致成语,一颗赤诚之心,一方助善良民,在天光地暧的作用下,孵化出四字组合词即知行合一,成为王阳明心学的理论基础,实现了往圣绝学,万世心灯。武宗一夜之变,无数忠臣良仕囚禁杖死,王阳明一夜彻悟,为社稷留芳千古。年青王陽明刻苦磨志,以志化知,用心学知识,用心去实践,把知识融合到实践中,在实践中体现知识的能量,并赋予这个实践是良知的实践,要求所学知识应用到具有良知的实践中。王阳明创立的这个心学,是人在这个世上的一块奠磐,做什么事情,都要从自己的心开始,否则你就不能去实践,不能有正确的实践,不会有完善的实践。

(四)剿匪平叛,匡扶社稷。1516年45岁的王阳明接受朝庭任命,前去江西南安、赣州,福建汀州、漳州,广东南雄、韶州、惠州、潮州及湖广郴州等地方巡抚,那时王阳明已年过中年,身患长年疾病,又有家眷的牵挂,尤其自幼失慈后对祖母的暮诀,遂上疏乞求辞此职,认为不堪大任,但未准。于1517年正月到达赣州,开始他的军旅生涯。由于上述地区边界崇山,长期叛匪盘踞,官吏玩忽,民生不宁,困挠朝政,巡抚虽是军政长官,但在此是军事为主政。王阳明此身最成熟的年华付注了这朝民生,剿匪平叛成为他最突出的重任。王阳明十分重视民情,充分利用当地居民与叛匪的关系,进行沟通瓦解取心于民,严格社会管理,重视社情建设和发展,归民于他,斩断叛匪链;王阳明充分利用军事谋略,真正做到胜负之决不待卜诸临阵,只在此心动与不动之间,分殊理于整个军事行动中,进行各个击破。真是良知呈威,所向无敌,获得了事无前人的壮举。

(五)天泉证道,丰碑耸空。1527年56岁的王阳明在绍兴碧霞池的天泉桥上提出了著名的四句教,即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驱恶是格物。这是王阳明出征广西前与其弟子钱德洪、王畿临行前的论学总结,也是阳明哲学思想的结晶。心的善恶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和东西方比较哲学的核心论题,王阳明把心立置于善恶之外,心作为生命的核心机能,对生命承担动力,对善恶承担支撑,王阳明的心学不研究心的功能问题,而是研究心的存在意义及其意义大小问题。王阳明把意念作为善恶的起点,并把意念与欲望联动起来,意念与欲望都是人内心的客观存在和反应,要求人们获得、改变、满足意念与欲望必须要下功夫,使功夫有了立足之地,有了用武之处。通过意念欲望的知识陶冶,形成一个良知功能,为其存在和发展服务,从性状来讲具有贤德贤才,从量数来讲具有磨事适宜。抑恶扬善既可追求外力,营造环境,更重要的是要追求善良的欲望,遵循心至善的社会发展规律。

不朽精神,激劝生民(四方精神)

精神世界是物质世界的反映,始终存在,在丰富的瞬间更迭中显现多彩,不朽的精神是精神之灯蕊,既在核心又会明燃,永远照亮着前行的方向道路。王阳明的人生旅途已无人见证,但王阳明宏伟的心意、钢凝的行迹、精锐的文书、浩瀚的演译,一直在激励着人们开创新的未来。

(一)追贤逐圣,义无反馈。贤者圣者都是从平凡开始,平凡人平凡事是贤者圣者的起点,但原点与终点没有距离的设定,可有必须超越的要求,也就是要时事超越前人前事,处在领衔状态。要达到这个要求,实现这种状态,就要有一种精神,这就是追逐精神。王阳明立志、求知、斗智、成事,一以贯之地依着这个要求和精神。贤人和圣人都不是自封的,是社会的认可。但意识活动,语言表达,行为实践是自控的,需要自定一个标准,来完成其立定的志向目标。王阳明知道他的前面有塑圣人之道,有成圣人之人,有圣人之功,这些都是历史的承载和民族的尊崇,他能不能成为圣人取决于他的贤功,由于他生前执著的追求,虽没有得到圣人的封号,也没有圣人的头衔,以一介师表归荫故里。可他的圣人之誉由此蓬生,蔓延宇寰,王阳明终于成功了。

(二)报国爱民,坦荡磊落。明皇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朝代,朝政持续了277年,仅次于唐朝,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朝历代中处于比较显赫的地位,君皇们也为中华儿女的繁衍作出了尽瘁之义。王阳明从出生到论定成圣经历了明中期的六位皇帝(生前四位,生后二位),屹为一代宗臣和安民之明君。王阳明精忠报国必然要忠君,真是不惜亡命之祸,刚正疏谏,被贬龙场,为孝疏辞,屡遇不从,是一个重社稷遵庭命的名臣典范。他希望国家强大,君王从命,体恤百姓,把利国惠民作为天命作为良知作为心意作为行动,所以他的事功上能效朝政,下能蔚百姓。报国中不分君能,竭瘁臣子之能,爱民中不鄙贵贱,同心理摄民众,力驳忌妒极仇,显扬共国民和的崇高风尚。王阳明为官不但清廉勤政,更有特到之处是坦魄磊落,把成事的谋略和智慧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社会,传入到人心,从笔似利戎,用文作箭弩,打中人和事,营造官为民,民为民的共济风貌。王阳明为政爱民远离故土,瘦弱的驱体在为民的事业中,展现的淋漓尽致,获得了广泛的崇敬和颂扬。

(三)文韬育世,薰染难掩。王阳明的学生及其他社人出于对王阳明的尊崇,把他比作泰山,而王阳明认为泰山不如大地,他把自己视为大地,大地承载万物,泰山虽然很凸兀,是大地上的奇貌,但他是大地孕育的结果。王阳明的人生观就是不一样,他要把自已化为人类社会的大地,承担着这个大地的责任(王阳明的大地责任),这个大地就是他的心学或王学。以心学掀澜文韬,以文韬劲荡心学。阳明心学是在阳明的生命历程中诞生的,当然是鼎新思想,在古代社会没有现代的舆论条件,一种学说思想要广泛传播,要共同接受,要形成一个朝代的主流,是多么的艰难,也说明阳明心学多么的高巍。阳明心学不是思想理论化的存在,而是行动实践化的作用着,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他勤政清廉,不以威刑,以开导人心为本;再次是拥有了浩瀚而精粹的文字资料,能进行历史传承,虽已过去500多年,越来越显现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所在,今天阳明心学仍创造着辉煌的价值。

(四)遵谕制规,崇尚乡风。大明王朝的朱元璋为子孙、为社稷制定了传世之谕,即著名的圣谕六言: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成为明朝治政制规的核心价值观。而王阳明是一位圣贤之民匠,通察人类蔓莛历史。人类社会已经由刀耕火种的自然群民进化到了由社会组织生产的群民,需要的是同心基础上的强制和强制拘束下的同心,实现价值观与人生观的统一,人生观为事,价值观为绩。王阳明极力倡导良知之学,推进移风移俗,王阳明的一生是崇上纯清良好乡风的典范。良好的乡风就是和谐的民风,使人民在这个社会中能得到生息养身,发展生产,兴旺家业,平息社稷,各得其传,各得其安。王阳明修造的民风是他战胜顽敌的力量源泉,使身为匪民的同乡同土人产生为乡为民共赢生机的眷恋,获得共识,缓解矛盾,减少冲突和伤亡,营造出共同生存的社会风尚。

(五)形神荫故,播撒光明。王阳明出生在余姚,成长在余姚,余姚是他的故里,他的形神始终萦绕在余姚的故里,在王阳明故居的大厅里有这样一幅楹联:时雨湿殊方莫必予宫黔石洞,瑞云阴故里凝之彼殿鲁灵光。点掇心意,带莘奔途,离故土桑乡人,盈育余姚文化,不断攀升余姚史历文化的社会占有及贡献率。王阳明以其在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之颠之位,使之成为余姚地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强劲纽合。五百多年前的王阳明来到遥遥几千里之外的荒蛮之地——贵州龙冈,那里本来就是时雨丰沛,却人们的心田始终龟裂,严重缺乏文化思想的灌溉,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特殊的地方里,王阳明创造了中国特殊的文化,王阳明心学文化思想,成为人们心思的甘露,虽不是时雨但湿润了殊方。这个心田时雨是王阳明生命的呼唤,无论人生历程多么艰苦,思想文化的创造同样可以进行,莫必予宫庭富堂之中,在贵州龙冈的山涧石洞中,王阳明创造了人类最优秀的思想文化,一路闪耀,使他走出洞穴之居来到京城豪宇辅政,使他走出传统成为现代之星,使他走出中国成为世界之名家。

知行合一,致良至善(三个动词)

天地为万物之父母,人类为万物之灵性,无论是人体、人道、人事都是存在着人的行为表现,人的行为表现都寄寓于特定的目标追求,所以人要有正确的定向,形成矢量和速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至善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帮助人们实现心正、心纯、心灵、心真,为实现生存的正确目标而不懈努力。

(一)知行基础,合成精一。合有前题是开,是指知与行存在的客观性。王阳明把知行合一 作为他心学的基础理论,其目的是首先要有知,其次要有行,而且要合起来,达到一的精准。王阳明认为心是本体心,既无善也无恶,她是生命体的主宰,人不可能没有心。但心的跳动不仅仅是为了维持生命,而且还产生了意识,产生了人生存的意义,这个意义的本体就是知。所以人是要求孜孜不倦地去获得知识,实现生存的意义,这个生存的意义与知识的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无知便是恶就是这个道理。合就是检验知行的质量和结果,知在行中,行需知导,合成后达到一回事。这里的合很重要,合能成事。在社会中生存,任何人都会有知识,都会有行动,但实现的事是会有差异的,这个差异体现出人的知识差异、行为差异和合的差异。并不是说等到没有差异了再进行合,差异的存在也是客观的,我们是客观中进行着主观努力。自然环境客观社会承载着人的生存,这个生存不是静态的,而是激烈的动态,合在动态中进行,如果没有合的意志,那么只能处在分离状态,各持事的一半,当然这个一半也是事,是不完美的事。强求合就是追求完美的事。人的發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合的结晶,实现知识和行为的充分运用和创造性的合成,使今天的事比昨天更靓丽,使明天的事比今天更辉煌。

(二)良知核心,致在本体。良知是不虑而存的天赋道德意识,即天理的渊源,良知与人俱来。人进入这个世界,遇到自然界的不测风云,带来无限祸福,人们就要进行躲避施略。人进入这个社会,受到生存发展的艰难挑战,经历无限辛作,人们就要进行能量积蓄。良知虽是核心,但不是恒固之心,在变化中保持性状。致就是要实现,要达到,要努力,不是坐等,而是有意识的崛进,尽致本体,这个本体是指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无善无恶之心,就是指心的本来自然状态之心;良知就是本性,就是一种能使人达到无善无恶的静化器,良知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这种思考当然要有健康的社会价值观;良知就是德性,在激荡变幻的天人合一社会中,良知经常会受到各种不文雅环流的浸渍,而我们需要是洁净的德性,所以时常要进行符合现代文明长进的修练。致本体是使良知保持本来的特性,要能区分善恶,要能除伪存真,充分发挥良知的功能,做到见善而思齐,见恶能改过。

(三)期待至善,至道宽畅。在中国的传统认识世界领域,给人们的定论目标就两个字,善与恶。这两个字,这两种心态,这两种行为,这两种存在的结果,不管人们需要不需要,喜欢不喜欢,始终伴随着存在,始终伴随着选择,始终伴随着交变。虽然是两个字,但存在于一颗心之中,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共同期待的是善,但达到善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作为性貌的善表容易修练,作为质资的量格不那么容易修练。至道宽畅当然是人道而不是路道,但可以作参照,路道宽畅行人方便,心情舒坦,显示生活环境的改观。人道宽畅也有此意,不过含义更广泛,因为人道人多,人人都有道,而且道道能成行,当然这是个道,有直道有弯道,有短道有长道,有破道有平道,总之有多种多样的道。社会人道走的人很多,不能跟错人,既要尊师道,也要创独道,既要参加群道,也要自主立道,既要赶道,也不能挡道。中国古代社会和当代社会,都辈出了许多英雄之道,王阳明修筑的至善心道成为辉煌灿烂的历史和当代之道,仍能在此道上获得无数硕果。

(四)造化新理,孜识天物。前面讲了三个动词,即合、致、至,合思想实践的同一性,致良知的本体变化性,至善的人道及社会民德性。贤者会做事,做成事,圣者有学问,会创学,王阳明是封建社会中社会科学的先锋人物,承载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知政育人,推动发展的使命,把护皇权与重民生统一起来,实现忠臣宗师的圣人价值。王阳明的心学理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华民族诞生以来,以天命为最高之令意,所以千万年来前赴后继地研究天意,创造出了无数听天由命的典故传说和自然科学理论,识孜孜于天物。事物是可以认识的,人们是可以改变的,但主动权在人的心中,要有心意,要有心志,要有心理,要有心力。王阳明的这个认识论虽前于现代五百多年,但可溯会发现他的一脉相承性。王阳明的心学突出人的个体性,而我们今天的认识论强调的是组织性。

(五)学思言文,铸就智屹。王阳明学的很多,学的很透,叫泛滥于辞章,四书五经、兵家七书、程朱理学、陈陆心学、各派儒教、崇尚文武、史传众说、道家玄机、成仙修艺、求佛养生、隐身退世、山水画作、琴书演技、授徒礼仪、育人德行、朝政择事等等,他不但学了,而且还进行了深深的思考,酿成了独特的思想脉络,思成为他生命的主旋律,就是在睡梦中,就是在死亡的体验中,他也没有停止思的旋律,心思同步,生命同步,没有思那有言那有文。王阳明在学思言文中铸就自己的智商,攀登圣贤的丰碑。王阳明很重师领,为师立匾,铭记师嘱;王阳明很重长教,怀念祖父,牵挂父亲;王阳明很重友侠,登门拜谒,言文如织,探学论道;王阳明很重效用,生死不畏,叱咤敌手,教化民众,改变落后。就这样王阳明在不长寿的生命中凝炼出超凡的智慧,高效率高质量处地事处世,军旅中练精兵强将,政务中尚勤政清廉,民情中树纯朴乡风,他把自己屹立的智慧播撒在大地上,播撒在行踪和诗文上,播撒在千千万万的学子和臣民间。

纪前三立,相背求索(二向一线)

出生于明朝中叶的王阳明,他时刻纪念着二千多年前确立的最高人生价值标准,即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二千多前的人类文明程度虽远不如现代,但追求高尚的人生品质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毕生祈望。为此,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叔孙豹提出了三不朽标准,一个创立了道德、事功、言论方面的独到建树,可以传之久远,虽死犹生,其人其名其行永远立于世人之心,既成不朽又可谓伟人。王阳明向外求事功,向内修心德,形成内外成线(精一标准)的思想理论。

(一)蒙养心正,见树目标。在王阳明故居最后一个展区结束时有八个大字,蒙以养正,心治家国。在这里第一个向往的是蒙养心正,即道德之心的实现。中国古代最早的书为四书五经,其爷爷王伦学问渊博,是著名的教书先生,其父亲是五经司令,状元郎,王阳明出身在浙东地区素有东南名邑文献名邦的故乡和素有书乡名第的王家,有着非常雄厚的蒙养环境和条件,但王阳明在心正的向往中是不知足的,环境和条件只是给他创建了一个础基,他是孜孜求学中国古代的所有书家,遍学各家,探寻心正之道。勤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沐自然是蒙养,但心正还需要自己艰辛的造化,表达出能改变自身改变过去改变现实,指导未来的思想理论,一颗正确的心尤如攻无不克的原子力量。在这里第二个向往的是见树目标,即事功之业的成就。王阳明事功是在朝臣的职位上去造就的,他集文臣武帅民政于一身,他的事虽由朝庭布置,但他的目标是把这些事做成与其常态不一样的阳明事,这就是他的卓越。

(二)自然逛飚,线长点珠。王阳明的线以实载虚很长,从余姚到北京,从北京到龙场,从龙场到庐陵,从庐陵到北京,从北京到南京,从南京到闽赣,从闽赣到绍兴,从绍兴到广西,来回似穿梭般折射在伟大祖国的大江南北,日夜兼程,除夕在途,带孝赴政,责不懈怡。自然在人们的改造中变迁,社会在人们的推动中发展,而你的脚印却始终深深地烙在了文明的世界中。少年王阳明没有辜负余姚及王家深厚文化的底蕴,聪慧敏达,玩学辟智,八岁写下《棋落水》诗,赋出对心爱玩具被严亲丢入河中的惋惜及痛苦,生动地描绘出象棋在河水中的情景,以及反醒棋遇所触发的豪迈志向。十一岁为爷辈的书圣们作命题诗《蔽月山房》,同一事物可以书发出不同的见解,告诉人们无限的思维创造空间。王阳明的诗文这一写就是几十年,生活、学习、工作到那里,那里就会折射出闪烁的珠光,六百多首诗文承载成串地盘萦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地上。在生命的最后写下了《谒伏波庙二首》和《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非常深愛社会,非常深爱民生,非常痛恨民乱,非常痛恨战争厮杀,虽有悲天悯人的情怀,用尽生命的最后,但无能根绝这个顽症。

(三)赏赐美文,沐浴思维。王阳明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罕见的文武全才,封建时代的完人,堪称百师之师,学界巨擘,高高屹立在中华民族思想文化阵地的巅峰之上。《大学》是传承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一部重要书籍,开篇中的三纲八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始终贯通全书,统领儒家经典,经久不息,经久不变,经历二千年后,到了公元1508年,王阳明在龙场悟出了格物致知的宗旨,即知行合一,奠定了王阳明心学的基本理论。中华民族的传承文化很丰富,王阳明是博览群书遍学各界,好友湛若水在王阳明的墓志铭中写到王阳明曾溺于辞章,说明王阳明学习的勤奋。王阳明集道教、佛教、儒教于一体,进行融会贯通,沐浴自己思维的发育成长,因为需要的不是前人思想的复制,而是前人思想上的创新。他承载了社会科学指导发展的使命。感受致良知的存在,指出重修道的意义,做出讲仁爱的表现,传导阐性善的意识,研习练兵法的作用,借鉴程朱学的反思,搭建从象山的阶梯,……。促进其思维出具有时代精神及普世价值的思想。

(四)回眸品事,横戟获功。王阳明事很多,有家务锁事,有天下大事,王阳明都一一处置到位,不出假疵,他的事功非常严谨,并流传千古。这里只说一件小事:王阳明巡抚江西,吉安知府伍文定觐见,此时,王阳明正在府院里认真的扫地搞卫生,以便生活和迎客,伍文定就说,先生怎么还亲自扫地?王阳明的回答是“圣人必可学而致,学者须新细务”。王阳明所走的是圣人之道,此时已居高官显赫之位,他扫地体现出事必躬亲的实践意义,王阳明铭记师教,伍文定深感师从,都很成功。王阳明的心学体现在实践之中,实践及实践的成功是王阳明心学的最高准则。实践出真知。王阳明不是一位彪悍的武将,而是集一修二(练、炼)为一体的有道文臣,他不可能去抡戟兵器,这里所说的横戟获功,是指他的笔。中华民族第一位圣人孔子没有笔戟之迹,所以后人称他为说圣,王阳明不但能说育人,拥有众多的讲堂和无数的听者,广播天下,他用笔戟启迪心门,激发出无限力量,无论从学从政从军从家从民从人都有浩荡的墨香洒向一片。他的笔戟横扫明代,可称文豪大杰,他的笔戟纵贯中华历史,深触世界大地,成为人类骄子。王阳明的成功在于用心,把笔戟用在心上,产生了巨大威力。

(五)辅以前进,琴弦直韵。辅以前进是忠君为国和安世亲民。王阳明所处的时代还没有产生先进社会制度的社会力量,封建社会衰落的弊端和强盛的崛起同时共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没有给王阳明太多的选择,忠君亲民是臣者的最佳方略。为亲民新生,他弃家丢幼,深入战乱环境,剿灭匪患,消除暴政,平息民生,保障民生安定,生产发展;倡导文明礼仪乡风,建立社学,改变教育落后局面,提高民生社会素质,函养自觉发展民生的良好习惯。社会前进需要君臣民生和衷共济,会弄诗文书画琴棋是书香门弟家子的符号表现,王阳明以诗寄情,五十年的会诗历程中,写了六百多首诗歌,成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作者;王阳明以文述事,上疏朝庭,下告黎民,横通知政,联盟亲友,天天挥笔疾书,篇篇文稿,卷卷书札,汇集了王阳明创造文明的心沥;王阳明的书法独树一帜,似体材人性般地矫若龙蛇,跌跌宕盘缠于自然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之中;王阳明的画寓意于山水隐恻之心,他怀恋无怀葛天时的民生,想念嘉林甘泉的生活场境,追求从中读书获知的志向;王阳明的琴声虽没有留下,但他的琴声仍唤醒过西南边陲的夷民,成为沟通和谐合作共生的重要条件,曾伴随他渡过人生中最苦难的岁月;王阳明的棋没有定段得奖,但他的棋诗永恒地定格在他人生起点的磐石上,与王阳明一起传颂。

意吾孤作,功需自修(一意孤行)

二千多年前,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发生了一个赵禹制定法律制度的事件,赵禹文笔犀利,为人正值,治国有方,规矩严酷,在此过程中他不听公卿们的用情劝说,而产生了一个“一意孤行”的成语。其本意是一件好事,为国为民办事是要专注公正严肃执著,尤其是制定国家法律制度,更应如此。后来后人在对此词的使用中赋予了贬义化的含意,认为是不听旁说,主观断行。这里说王阳明是贬中立正,因为他有这个“一意孤行”的胆魄和资质。

(一)辨析宗旨,初心使命。人类社会是一个文明传承的社会,而且文明内涵越来越丰富,文明程度越来越华升,现在不论单位大小都有自已的文化品牌,人也有自已的文化品质。明朝虽没有象现在怎么讲究文明,但那时国家社稷和文武官员也倡导自已的文明地位,明朝自建立起就确定了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的宗旨,成为文武官员行事的向标;国家规定了文武官员的谥号,使他们有一个追求和定论;平民百姓远离朝政,国家宗旨始终约束着他们的做人意识和生产需求及社会交流。王阳明的心灵中始终烙印着这个宗旨,大到国事的处置,小到给孩子的书信,再到心学理论的创立,无必闪烁着国家文明的宗旨,不但辨析清楚,而且运用是如。少年王阳明坚定的确立做圣贤的初心,这是他人生最高价值的定笃,他要为社稷民生奋斗一生。初心是动力,从不熄火,使命是担当,从不懈怡,责任是约束,从不宽恕,成功是借鉴,从不校重,一生前行。

(二)潜心本业,望攀阶梯。王阳明入仕以后,基本上直至到生命的最后,处在独立执政的岗位上,那么政的本业是什么呢?就是闲熟地处理各种政务,别出心裁地使用各种技巧,提高效率和效益。凡是他行政的事务,他都要潜心设计自己的方式,提高劳动率和工事质量。最后一差最后一事,以他久经战事的智慧,虽身卧病榻,仍督战指挥,顺利剿灭广西八寨断藤峡之乱,而且把后事处理稳妥,达到长期久安的目的。实现了心学与本业的高度融合。王阳明求学做事,不是说学过了做过了,而是要学出后人之师,做出后人之典。学《大学》有了大学问,学《中庸》有了修道说,学《论语》有了守民仁,学《孟子》有了性无不化之理,学《武经》有了胜否之决,等等学出于师而胜于师。王阳明是文武全才,堪称封建社会的完人,他望着阶梯步步攀升,终于站到了巅峰。

(三)意欲筹功,谋求速率。王阳明意欲圣贤之志,意欲圣贤之人,其中需要累积的圣贤之功,所以他要筹功。首先运筹的是教功,他倡导的是一种开放式教育,只要有对象有条件他都开口授学,传播其心学思想,并且始终把教放在首位,不受外界条件的约束,而积极创造条件,进行教学活动,创造出了教学艺术;其次是势蓄礼德,中国传统社会这是一大重要规范,尊礼重德谁也不可逾越,王家专门有仪房从事礼仪活动,王阳明不管多么繁忙,母亲、祖父、祖母、父亲去世都守孝尽忠,对亲人、交友、施民都以德为先,传统美德获得发扬;再次是淹灭在历史长河中的事绩,现在留下的是常年往反于大江南北的足迹和不详情的文记,略可见其谋事独特之成。王阳明非常重视人生效率,他的圣贤之志,要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完成,实觉时间紧迫,有节不休闲,有假似日常,读书励志,研习批注,境情酿新,翻意滚诗,文韬武略,事半功倍,创造了一般人难以生存的盎然时空。

(四)善者不昧,明德勿恶。东方哲学及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主张的是心本善,但实际并非简单等从,而这里往往给人们的启示是人的心体是一个善体,从王阳明心学的角度来说,心本致善体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不是天生禀赋的善体,而是人努力之后的善体。善者不昧,昧者不善。善中酝德,德中含善,社会的各界各行各业各家各人都有德性,德趋向于新、遵、循、顺等,即不逆就是德。恶与德与善向反,凡不利于社会顺畅运转和有序前行便指向恶。恶意恶行恶相有学而至致的,也有自习形成的,但总体来说是不明的,是隐暗的,只要明德了,恶也就移弃了。王阳明面对社会非常明德,無论何时何地他都坦诚开怀地表明善德。封建朝庭官场也时常硝烟弥漫,王阳明逢时定策,有时也会充当消烟禁兵,行善德于宦官朝政。

(五)誓师志实,信念毋谤。王阳明立志没有声势浩大的誓师大会,也没有隆重的出征仪式,只是在塾学的课堂里,站在求学的位置上,向老师和同学表明自己的所要追求的圣贤志,王阳明的这个普通而坚定的宣词,真是一个伟大的誓师,在尊敬的老师面前誓志,在亲爱的同学面前壮严阐告,王阳明不是一般普通的人生向往,希望走成定乾坤之人生。王阳明还没有冠以“英雄”的头衔,但他的志言和心学论语足已具有英雄的豪气。信念坚定,放置朝庭内外和文武百官之间;谋事开诚,诉告治政官吏和平民百姓;独断若定,社情周详和用势精准;无畏无惧,心之所向冷观世间,谤者似鞭,毋须顾忌;救世安民,疏辞功偿和赈济天平。虽不是一代枭雄,却其英灵播撒人间大地五百多年的光明。

王阳明及王阳明故居,五百多年来历经坎坷,但前景光明,其心学其居宅无论是褫夺还是被火焚,都巍然屹立。心学理论得到全面诠释,影向遍及宇内,形成为国际性的阳明学,有了国际性的阳明学研究机构和研究中心,成为全为类共同的财富,为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故居不断得到修复完缮,原型得到充分毕露,适应传颂游览的形势,面积扩大,功能齐全,展示内容丰富,设有生活场景、生平事迹、弟子门派、影响世界、家规习宛等展区,根据王阳明的提示,一万二千年的中华文明可在其中细略回味,有认识哲理、进取精神、听天玄机、应处智慧、身性悟道、人本思想、尊重伦理、精忠传承、矫枉冲动、适可权宜等。王阳明至今仍站在人类文明至高点的显赫位置,欢迎大家前来瞻仰!

猜你喜欢
王阳明
悲悯照亮前行路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赞《百家讲坛》讲述的王阳明
王阳明脱衣巧审案
“千年第一人”的说与做
王阳明被逼射箭
王阳明脱衣巧审案
王阳明: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霍思燕与王阳明拍亲密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