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欣雨
摘要:《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阐述了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文中总结了许多教学原则,“兴艺乐学”思想是其中之一。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总结出“兴艺乐学”产生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受“中庸”思想的影响略有辩证的意蕴,同时从知行合一和愉快教育两方面来探析“兴艺乐学”思想的内涵,研究与其他原则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对于现代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兴艺乐学 愉快教育 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3-0119-02
《学记》是古代教育教学的经典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有着较强的理论性,对于后世教育的发展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兴艺乐学”思想也出自此。“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这段话是对于“兴艺乐学”思想的完整描述。学习是一件持久的事情,要进行全面发展,学生需要学习很多内容,在学习中,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重视兴趣的作用,保持愉快的教学氛围。
一、“興艺乐学”理论背景
《学记》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其中所构建的教育体系和阐述的教学原则与当时的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兴艺乐学”所涉及的内容也与当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
1.从先秦到春秋战国
随着各种生产工具的出现并投入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并且建立起封建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到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高,政治较为稳定,开始加强意识形态方面的建设,进而影响到教育理论和实践。与西方不同,儒家在人神上,更加重视人,在战国时期更加淡化天命与鬼神的影响,荀子提倡“制天命而用之”,强调人的主动性,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2.《学记》有着辩证法的因素
对于《学记》作者是唯心或者唯物,无法考证,《学记》是先秦儒家学派教学思想和原则的总结,先秦儒家虽大多都是唯心主义者,但是孔子有“中庸之道”思想,中庸即“执两用中”,不偏不倚,在两个极端之中选择合适的中间,讲究一个度。孔子的中庸之道有着辩证的意蕴。在《论语》中也可以看到中庸之道,如“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内容超过文采就会显得粗陋,文采超过内容就显得过于夸张,内容和文采相得益彰。《学记》以《中庸》为哲学方法论的基础,思想大多来自《论语》,由此可见:《学记》中的思想也有辩证的意蕴[1]。
二、“兴艺乐学”的内涵
1.提倡愉快教育
《学记》中暗含着愉快教育的思想。愉快教育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为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结合课内教学和课外练习,重视引导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保障整个教育活动过程的轻松,减轻学生的精神压力,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是对于前几句的总结,理解为不重视基础技艺的练习,就不能落实学习的任务。表达的是课堂教学和课下练习,以及知与行的关系,提倡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首先,这里的“兴”不是说兴趣为上,感兴趣就学,不感兴趣就放弃。这里强调的教师的引导作用是说,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强化自己的引导作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课业任务。“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按时进行课业的教学,保证休息的前提下布置好课下的练习作业,课内外教学相结合,张弛有度,保持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时教”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以学生为主体,课业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居学”是对学生的自觉性的要求,愉快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需要彼此积极地参与,形成融洽的教学氛围。学生需要课堂学习,同样也需要课外的休息,两者搭配有序,保证注意力的稳定性,增强教学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学氛围的基础。其次,乐、《诗》、礼,内容庞大繁杂,学习这些内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只注重枯燥知识的传授,更加需要兴趣的引导,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在其中的兴趣,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这里,需要排除智力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实际操作中体会乐趣,学习音乐首先学习调音,强调动手的能力,在实际操作中体会音律的有趣之处,引导学生对于乐的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建立关于课业的兴趣爱好,是愉快教育的保障。最后,文中虽未直接言明,但是与上文相联系,可见乐、《诗》、礼是当时“正业”的内容。乐属于美育,《诗》属于智育,礼属于德育,可见《学记》提出的教育大纲不仅仅着眼于基础知识的讲解,也十分注重学生较为全面的发展,关注人自身的发展。但是这些发展仅仅限于人文科学,在课堂上对于自然科学并没有很大的涉及,这是当时教育的一个不足之处。[2]
2.方法上注重知行合一
在表层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兴艺乐学”有着强调创立轻松的氛围、重视兴趣的作用、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的意蕴,深入分析,“兴艺乐学”更加强调了认识的过程,即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知行合一。
对于“不兴其艺,不能乐学”的解释,上文已经提到,即不重视基础技术的练习,就不能很好地落实学习的任务。对于“兴艺乐学”的理解,不能简单地归结到对这个词语的理解上,而是必须把它放到所在的语境中去理解,它是对于这一整句话的高度总结和概括。“艺”是指技艺、技术,不是艺术,“兴”是指重视、强调的意思。这里所强调的是重视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的结合,更加强调实践对于理解学习的重要作用。可见在《学记》中就已经有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初步认识了,虽然这里的知行合一观还不是现在我们所强调的马克思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也已经有了一些雏形。这里的知行合一强调的是学习上的知行合一,强调教学过程中知识与行为的关系。这里的知识是旧的、一直延续、重复的知识,并非不断更新探索的知识,有着一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