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活动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作用研究

2020-09-02 06:47任云丽秦娜
现代交际 2020年13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大学生

任云丽 秦娜

摘要:进入大学校园后,书本不再是学生们参与校园生活和提升自己能力的唯一途径。而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载体之一,志愿者活动就成为学生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活动的延伸与拓展。志愿者活动不仅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志愿者活动 大学生 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3-0006-02

在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已经成为志愿者活动的中坚力量。我国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对志愿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坚持围绕大局、服务社会需求、突出青年特色,深化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也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要“担当时代责任”“锤炼品德修为”的要求。作为在校大学生接触社会、融入社会最直接的载体,志愿者活动为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供了有效途径,也为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供了重要平台。

一、志愿者活动

(一)志愿者活动

志愿者活动是指不以物质报酬为目标,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国家、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活动。而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年志愿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有着极大的意义。

在初入大学校园后,一部分对志愿者活动感兴趣的大学生往往会加入如青年志愿者协会等能够开展志愿服务的相关社团,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而产生所思所感,更进一步强化对社会的认识。大学生具有初步接触社会的好奇心并拥有更多的可支配时间,再加上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觉悟相对较高,因而在志愿者活动领域具有特殊地位。通常情况下,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包括大学生支教、暑期三下乡活动、义务宣讲、爱心社团团体志愿服务,以及自愿参与的其他社会性志愿活动等。不论是大学生支教、暑期三下乡、义务宣讲,还是爱心社团团体志愿服务和自愿参与的其他社会性志愿活动,都是以青年大学生积极主动、乐于奉献为基础的。

(二)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特征

1.自觉性

这是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显著的特征,其外在表现为热情、兴趣等,内在表现为责任心、责任意识等,具体来说,即为大学生在意识和心理的驱动下自主自愿地参加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2.无偿性

这是志愿者活动的本質特征。志愿者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志愿者不谋求任何物质利益和金钱回报的前提下,志愿者能够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对象,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志愿者活动是具有无偿性和公益性的,与经济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

3.组织性

1994年12月5日,团中央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由此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也蓬勃发展起来。2001年3月,注册志愿者制度实施,志愿者活动因而更加具有规范性和组织性。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大多依托高校社团或青年志愿者协会,通过完善的组织结构和活动章程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也有较少一部分大学生通过自愿报名加入社会或社区的志愿服务机构来参与志愿者活动。但是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大学生参与的志愿者活动都是具有一定组织性和纪律性的。

4.教育性

教育性也可以说是实践性。即指志愿者活动对于志愿者本身而言具有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这种教育不仅仅体现在志愿者实践能力的提高上,更体现在志愿者思想素质的深化上,可以使志愿者在经过实践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志愿者活动也带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既有助于养成大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也能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

二、志愿者活动对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承担人类社会的责任中做出的行为选择、行为过程以及后果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不同态度的情感体验。”大学生之所以会参与志愿者活动,也是出于大学生自身就具有的社会责任感。《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2019)》显示,基于连续5年、覆盖数百所高校、累计15万余名来自全国各地在校大学生的测评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连续5年在80分以上,总体保持平稳,处于较高水平。当前高校的爱心社团和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招收社团成员时秉持自愿报名、积极参与的原则,因而社团内成员本身就带有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的心理倾向。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志愿者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在参与志愿者活动时必然会把自身所学与实践相结合,其间大学生可获得新的情感体验,也会对社会和国家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由此自觉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如大学生群体更倾向于选择支教类的志愿者活动,在支教的过程中他们通过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实现目标。因而,在这样的志愿者活动中,大学生既能够巩固所学又能够学到新的知识,还能够正确认识国情,促使大学生逐步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自觉践行社会责任。

新时代的大学生正面对新的挑战,他们逐渐成为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实践者。尤其是当下单一的课堂模式已经不能非常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对于自我、社会和未来的认识,也限制了大学生的所处环境,减少了大学生人生的可能性和多样性。多种形式的志愿者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有助于满足大学生的自我需求,实现自我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达到提升社会责任感的目的。可以说,志愿者活动和大学生社会责任两者高度契合,志愿者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志愿者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责任感是一种社会价值的体现,也是学生应当具有的素养之一。如果没有了社会责任感,那么人自身就得不到发展,社会也就无法维持稳定与进步的状态。尤其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生力军,也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更是极为重要。由此,志愿者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无疑起着重要作用。

(一)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巩固和深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知

责任认知是个人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清晰认识,不仅体现在能够意识到责任,更体现在对自己所负责任具体方面的深层关注。社会责任认知即依据自己在社会中所处角色来承担个人的社会义务,涉及社会的道德标准等因素。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在各类价值观念的冲击之下,思想和认知还没有完全定型,对社会的认识也不够全面,因而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和把握并不完全具体和清晰。而志愿者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渠道,为大学生提供了走出固定空间、接触更广阔世界和增强亲身感受的机会,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知。

(二)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加强和升华大学生的责任情感体验

“责任情感是指人们对责任行为、事件及其结果能否满足自身需要或是否符合其价值取向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根源于个体的良心和对利益的需求。”大学生出于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想法选择参加志愿者活动,这是他们产生责任情感的开始。他们在志愿者活动中逐渐接触到需要帮助的对象,通过付出与奉献得到内心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是他们加强责任情感的过程。志愿者活动的成功和被服务者的认可会将这种精神层面的责任情感体验升华,最终深化大学生对于社会责任的情感认同,激发他们今后参与类似活动的热情。

(三)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形成和砥砺大学生的责任意志心理

责任意志是一种必须经过长时间阶段性的锻炼才能形成的精神力量,它可以在从心理到实践的行为中逐步体现出来。大部分大学生在初次参与志愿者活动时对活动的具体了解是不够的,甚至一部分学生可能是带着轻松的心情去参与。实际上,志愿者活动是辛苦的,它对人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大学生志愿者可以通过不断地参与志愿者活动,继而一步步接受更大的挑战,在挑战中学会分析和解决难题,深入问题里层,逐步磨炼自己对责任的耐受力,使責任意识深深扎根于内心。

(四)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启发和引领大学生的责任外化示范

责任主体将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践行责任成为一种示范,这样的现象可以称之为责任外化示范。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以大学生自觉自愿为前提的,这种自觉自愿决定了经过实践的大学生会将社会责任当作崇高使命和价值追求,并在今后实践中以自己的具体行为去引导他人。举例来讲:作为一名大学生,A在志愿者活动的实践中形成和增强了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和责任意志,那么基于此,A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就感并对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充满信心,接下来A就会继续参加志愿者活动,自觉履行责任,通过自己的行为积极影响他人,最终达到示范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高校的志愿者活动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供了相当重要的平台,不仅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为实现他们的自我价值打下良好基础,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步。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看望志愿者时曾强调:“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是以,对于大学生来说,志愿者活动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仍旧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孙莉,孙静,吴澍.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7):111-112.

[2]薛韩丽.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3]姜凡.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的影响:以Z大学为例[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7.

[4]张文智.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5]马晓君.志愿者活动对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意义[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0-12.

[6]毕丽娜,李忠华.志愿者活动在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中的作用[J].人民论坛,2014(2):169-171.

责任编辑:赵慧敏

[基金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19年立项课题“志愿者服务常态化路径探索”(2019B155)。

[作者简介]任云丽,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公民道德培养研究;秦娜,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
经济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