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满 郑祯桢 林惠珠 潘鸿秀 蓝玉庆 肖 智
(南宁师范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1)
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西南出海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永久举办地,近年开展了大规模住宅开发,南宁市在部署五象新区及武鸣区等区域建设使南宁市居住空间格局发生变化,使其短时间内发生了剧烈的居住空间分异与社会阶层重组。市民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及政治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产生不同阶层的居住区,在空间形态上形成景观相异、相互隔离、面积不同且具有连续性发展趋势的居住区体系,形成城市景观中的空间“马赛克”现象。
本文从居住空间视角切入,对南宁市居住空间宏观层面上的空间形态与微观层面上的社会关系进行关联研究,透过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深入分析居住空间的演变过程,发掘出符合规律的空间发展结构,归纳分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特征,揭示其社会——空间演变动力机制,筛取影响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及其动力因子,从居民自主选择居住区位的视角对南宁市的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进行量研究,预测南宁居住空间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对其空间结构的调整优化。
(一)各城区商业住宅用地成交量
图1 2018年各区域商住地成交情况
区域数据显示(如图1所示)五象新区仍是土地供应大户,成交稳坐头把交椅。青秀区一改往年稀缺供应,攀升第二位。兴宁区异军突起,几乎与青秀区齐头并进。而西乡塘/高新区、江南/经开区成交量相当。
(二)南宁市各个区域人口分布和人口流动
表1 南宁市各城区人均土地面积
从表格数据(见表1)可看出,西乡塘区和邕宁区作为南宁市的两大老城区,依旧是南宁市主要的人口聚居区域,而青秀区随着规划和建设的逐渐完善,也逐渐发展为占据南宁市大量人口的居住区域。
(一)商品房小区
商品房小区是城市主要住宅类型之一,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重要表现形式。随着经济发展,在居住空间上逐渐形成了高、中低、低收入小区的分布,如五象湖、凤岭北及东盟商务区的圈层,及其民族大道及玉洞大道沿线一带,民族大道沿线就是青秀区中心高收入区。
(二)城中村
城中村通常被认为是城市中独立的、边缘的、自成一体的部门。南宁一共有70多个城中村,其中快环内的城中村有46个之多。城中村聚集着外来打工的工作年轻人以及刚毕业的大学生。
(三)老旧宅住宅区
此类住宅区房屋老旧、面积较小、环境较差、设备设施老化。一般经济实力较高的人多迁居商品住宅小区,留下老年人以及经济较困难的住户,外来打工者也大多租住此类住宅,此类住宅区南宁市各大区都有分布。
(四)外国人居住区
南宁作为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近些年吸引了大量外国人在此居住。外贸工作地点大多在东盟商务区一带的外国人,会选择居住在青秀区。而西乡塘是高校的聚集地,因此也聚集了不少外国人居住。
(一)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购房的重要因素,收入的不同导致了人群房价承受度不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居民收入分化,居民的选择也日趋分化。
(二)区域发展以及南宁市现今发展方向
区域发展程度差异导致住宅格局的空间异质性,会加剧居住空间分异。近几年,南宁市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的发展目标多偏向于南宁市东部、南部以及东南地区,更多的人迁居于五象新区,南宁居住结构也随之变化。
(三)择居观念
择居观念也影响着居住空间分异,在对南宁市居民对购房方面心态、看法的调查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现象,许多购房者不愿意直接居住在商业圈内,这一类购房居民认为虽然处在商业圈内,交通较为便利,各类配备设施齐全,但在这一区域内鱼龙混杂,并不适宜自己居住。所以,在这一范围内的住房多不是户主自己居住,而是为了方便上班或有其他缘由想居住在此处的租户。
本文以南宁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数据,得到了南宁市居住的分异的特点,即以城市发展中山青秀区的高档阶层为核心,并按社会等级依次向外递减,也存在高低档区混合的现象,以及城中村的插入,使南宁市居住空间混合分布。也研究出居民个人收入,南宁市政策,居民择居观念,各区域发展的状况影响着南宁市居住空间分异。预测南宁五象新区的发展也会促进人口流动,影响着居住空间分异,对此提出了以下合理性建议。
1.用好活政策,控制房价涨幅,解决民生保障问题,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继续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同时保证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房价稳定、使房地产价格保持合理的水平。
2.加强宏观调控引导,促进江南区、西乡塘区、兴宁区房地产业以及经济的发展。例如:引导江南区连接五象新区,从而推动江南区房地产市场积极发展。充分利用昆仑大道旅游经济带,通过旅游业促进当地房地产、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兴宁东的整体形象。
3.倡导社会不同阶级混住模式,让不同阶层享受相同的社会资源,平等的公共服务,可以增加之间的交流机会,减少隔阂,增强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是改善居民空间分异的首要任务。拓宽低收入阶层群体的就业机会,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