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聪聪 朱永辉 周文娟 宋鹏鹏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肺动脉闭锁(pulmonary atresia,PA)是先天性心脏病且临床少见,根据有无室间隔缺损分为室间隔完整型PA(PA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PAIVS)和室间隔缺损型PA(PA with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PAVSD)两型[1-2]。两型PA 血流动力学改变差异明显,不同肺血来源直接影响治疗方式的选择和预后。手术矫正是PA 的主要治疗方法,因此术前明确诊断及准确分型非常重要。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技术成熟,是术前诊断PA 的首选方法,但TTE 存在主观因素,受声窗限制对病变的判断存在一定局限性。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MSCTA)技术日益成熟,已成为PA 的重要检查方法[3]。本文通过分析21 例PA 患儿的影像学资料,探讨MSCTA 及TEE对PA 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4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手术治疗PA 患儿21 例,其中男14 例,女7 例,年龄5 d~14 岁,所有患儿均行MSCTA 及TTE 且资料完整。
(1)MSCTA:采 用Philips 64 层CT 机,需 要 镇 静的患儿采用10%水合氯醛灌肠。管电压120 kV,管电流80~120 mAs,扫描层厚5 mm,重建层厚0.625 mm;MSCTA时经上肢浅静脉团注对比剂碘海醇,剂量2.0 ml/kg,注入对比剂后延迟15~18 s 扫描;原始图像经工作站处理后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曲面重建(curvedplanar reconstruction,C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n internsity projection,MIP)及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2)TTE:采用Philips iE33 诊断仪,经胸探头频率2~7 MHz,重点扫查心脏结构及与主动脉、肺动脉的连接方式,判断肺动脉及分支发育情况,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观察血流信号。
PA 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标准[4],(1)肺动脉与右心室无解剖学连接,MSCTA 显示肺动脉与右心室无对比剂沟通,TTE 显示肺动脉瓣无启闭活动,肺动脉瓣形成一条回声增强的光带,或无肺动脉瓣;存在动脉导管或支气管动脉体—肺侧支循环;不伴室间隔缺损时称为PAIVS,伴室间隔缺损时称为PAVSD;(2)房室间隔缺损:房室间隔连续中断,MSCTA 显示高密度对比剂沟通,CDFI 见左至右分流血流信号,直径<5mm 为卵圆孔未闭;(3)三尖瓣闭锁/狭窄并右心室发育不良,右房室间无瓣膜结构或发育不良,右心室形态小,CDFI 显示无明显过瓣血流;(4)侧支循环:降主动脉或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间见血管相连,CDFI 示连续性血流信号;(5)主动脉骑跨:主动脉位置前移,骑跨于室间隔;(6)右室双出口:主动脉与肺动脉均起自右心室,二者平行走行;(7)永存左上腔静脉:体静脉连接异常,肺动脉外侧见管道样高密度/回声;(8)肺静脉异位引流:左右肺动脉全部或部分未引入左心房,而入右心房。手术确诊为金标准,统计MSCTA 和TTE 诊断PA 患儿分型及心内外畸形情况。
应用SPSS19.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isher 确切概率法,当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例PA 患儿,4 例PAIVS,17 例PAVSD。共发现心内外畸形64 个,其中心内畸形31 个,心外畸形33 个。
MSCTA 及TTE 对PA 的检出结果及其分型诊断与手术结果一致。对于合并心内外畸形的检出,MSCTA 漏诊4 例,包括2 例房间隔缺损、1 例卵圆孔未闭、1 例三尖瓣闭锁并右心室发育不良。TTE 漏诊4 例,包括2 例主动脉骑跨、1 例永存左上腔静脉、1 例肺静脉异位引流。TTE 误诊1 例,将1 例动脉导管未闭—体肺侧支循环误诊为单纯动脉导管未闭。
MSCTA 及TTE 对心内畸形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1%(27/31)、100%(31/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心外畸形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33/33)、84.8% (2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CTA 及TTE 诊断PA 分型及合并心内外畸形情况见表1。
表1 MSCTA 及TTE 诊断PA 分型及合并心内外畸形情况
PA 是由圆锥动脉干部的正常发生受到影响所致,主要特征为心室动脉与肺动脉连接缺失,多合并其他多种心内外畸形,占先天性心脏畸形的1.3%~3.4%[5-7]。PA 肺血主要来至动脉导管和(或)主肺动脉间的侧支血管,周围静脉血回流至心脏必须经过心房和(或)心室水平缺损右向左分流到左心腔,且部分血液从动脉导管或侧支循环左向右分流供应肺部,否则无法生存[8-10]。PA 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矫正,但预后差别较大,尤其是PAIVS 患儿预后极差,多在2 岁以内死亡[11-12]。因此,术前准确判断右室发育、房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发育情况,以及有无动脉导管未闭、体—肺动脉侧支循环情况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
PA 术前检查方法主要包括心导管造影、磁共振成像、TTE 及MSCTA。心导管造影具有一定创伤,医疗费用高,且PA 患儿无法通过右室造影来显示固有肺动脉,另外侧支血管变异较大,诊断有时较为困难。磁共振成像密度分辨率高,图像清晰,但检查时间长,医疗费用较高,不适用于PA 的筛查。TTE 优点为无创,无电离辐射,操作简便快捷,医疗费用低,可反复操作性强。TTE 对PA 的检出率差异较大,是由于TTE 声窗小,受含气肺泡及胸骨影响,对PA 侧支血管的走行难以全程评估,因此应结合MSCTA 综合判断[13-15]。MSCT 检查速度快,图像清晰,对于PA 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注射对比剂后,MSCTA 可对动静脉血管与周围组织形成有效对比,从而准确判断每条侧支血管,对完整评估侧支血管作用重大[16-17]。其中MIP、MPR 及CPR 为二维图,可有效反映各种不同组织的密度差,而VR 为三维图,能整体显示肺血管及心脏外形,有效弥补二维图像立体感的不足。本研究结果显示,21 例PA 患儿进行MSCTA 及TTE,发现两者对PA 诊断与手术结果一致,表明MSCTA 及TTE 均可准确判断PA 及其分型。MSCTA 及TTE 对心内畸形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1%、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外畸形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8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MSCTA 共漏诊4 例心内畸形,包括2 例直径较小的房间隔缺损,1 例卵圆孔未闭,1 例三尖瓣闭锁/狭窄并右心室发育不良,由于MCTA 对心内畸形及瓣膜活动不易辨别,不能提供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难以对患儿进行完整的心功能评估,而TTE 的优势则在于对瓣膜病变等心内畸形的诊断能力,因此联合超声心动图可有效弥补。TTE 共漏误诊5 例心外畸形,包括漏诊2 例主动脉骑跨,1 例永存左上腔静脉,1 例肺静脉异位引流,将1 例动脉导管未闭—体肺侧支循环误诊为单纯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骑跨的漏诊是由于主动脉骑跨率<50%,需利用CDFI协助诊断,而检查医师经验不足所致。永存左上腔静脉、肺静脉异位引流及动脉导管未闭—体肺侧支循环的漏误诊是由于TTE 受声窗限制及肺内气体干扰,外周血管及侧支血管显示不佳所致,两者联合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MSCTA 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TTE 无电离辐射、操作简便、医疗费用低、可反复操作性强,两者对PA 的检出及分型均具有很高的准确率。MSCTA 对心内畸形如瓣膜异常细微结构的判断不及TTE,TTE 对外部血管及体—肺动脉侧支的显示不及MSCTA,必要时两者联合应用,对PA 及其并发畸形可做出准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