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策略

2020-08-31 19:52邓杭斌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提高策略初中地理教学效果

邓杭斌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广大地理教师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以改革为动力,在新条件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努力提高地理课堂教育效果,切实以素质教育为教学重心,有力地促进广大地理教师课堂教学及科研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效果;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3-0229-01

在初中的学习阶段,学生的任务和学业是十分艰辛的,为了人生当中最重要的考试,也就是高考,不仅要学习文科类的知识,同时也要学习理科类的知识,这对学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虽然学生在学习阶段只能待在学校里面,但是学生在进行学习地理的同时,却能见到在学校看不到的风景,学生学习地理,不用出学校就可以了解全球各地的地形,特点以及地球几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因此学生学习地理对学生的帮助是巨大的,学生在实际学习地理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两个阶段就是课堂教学以及学生课后复习,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然而本篇文章就是针对现代地理课堂教学的问题,给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学习初中地理知识。

1.做好教学准备是获得课堂最佳效果的关键

备课要备内容、备材料、备教具、备学生、备方法等,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备学生、备方法。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学,我相信各位教师在地理基本知识方面不会存在大的问题,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一些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只注重备内容的系统化、全面化,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不管学生,不备方法,导致教师讲课、学生学习两层皮,教学效果不好。殊不知我们的学生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必须研究我们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现代教学的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在教学课堂上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并抓住学生兴趣

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无论学生是否喜欢地理这门学科,教师都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学习地理文化知识,这就是一个优秀教师所具有的教学能力,因为这些优秀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这充分的热情以及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在实际地理教学当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的都是对地理这门学科有学习的热情,而教师在实际的地理教学课堂上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有着充分的学习热情,让不喜欢学习地理这门学科的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是在教学课堂上教师的首要任务,其次在地理教学课堂上就要与学生积极进行互动,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这样教师才可以把握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在学习上面。例如,在实际的地理教学当中,地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地理课堂上的学习气氛如果是死气沉沉的,学生同样也会受到课堂氛围的影响,学习的兴趣也就会受到影响,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有着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升,比如在地理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比如在课前阶段,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上一节所学的知识或者是正在讲课时,让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等这种形式来进行学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把学习的注意力放在课堂上,也能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

3.图文结合,以增强地理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地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地图可以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归纳,条理化,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地理知识的规律性,易于被学生接受掌握。这样,学生学起来感到轻松自如,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了学习信心。所以,学生对地图掌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当然,智力因素也占一方面,但在智力相同的條件下,读图能力较强的学会,他的地理成绩就比读图能力差的学生好,而且读图能力强的学生对知识掌握得准确、扎实、永久。

在我教过的学生当中,个别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但唯有地理学科成绩突出。通过与他们谈话了解到,他们觉得地理好学,因为所学的地理事物,通过地图就可以掌握下来。地图直观性较强,易于接受,学起来比较轻松,于是他们就对地理产生了兴趣。由此可见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4.提倡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地位决定了其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知识的学习,而传统教学目标又限定在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上,教师的教学也就局限在“填鸭式”的灌输上,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亦无自主学习的机会,也就更谈不上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素质教育既重视“鱼”,也倡导“渔”,而更加注重“渔”。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这必然导致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外,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当然,自主学习不是对课堂所学的简单回顾,而是温故而知新。只温故而不知新,就无法培养探究能力。

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对学习方法的传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质疑知识和检验知识。比如在对生态环境和治理措施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对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粗略的讲解,然后引导学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实地考察,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加以斧正和补充。然后,将考察结论与地理教材上的结论加以对比,获得课本以外的新知识。再比如,为了了解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在实际中的实行情况,还可以采访当地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或者查阅相关网站。

总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广大地理教师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以改革为动力,在新条件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努力提高地理课堂教育效果,切实以素质教育为教学重心,有力地促进广大地理教师课堂教学及科研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徐云静.探讨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J].学周刊,2013(08).

[2] 赵贵英.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1).

猜你喜欢
提高策略初中地理教学效果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效益最大化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