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

2020-08-31 13:11何红霞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思维培养初中教学思维能力

何红霞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新课程的改革不断推行和不断完善,使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育事业中不断被重视。思维能力对于一个处在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是相对抽象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思维比较活跃的一个阶段,此时的初中生对于一切事物的好奇心也是最强的。因此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更好的培养,就要和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结合,使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加强,同时学习好文化知识。本文对于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浅要分析。

關键词:初中教学;语文教学;思维培养;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3-0084-01

新课程标准的普及和改革对于学生的教育方面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要着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引导和教育培养。在目前的初中教育阶段,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相对比较单一,主要都是灌输理论知识达成整个学习目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成果上确实有着相对稳定的效果,也能让学生短时间内掌握学习的内容。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本身的思维能力开发没有足够重视,只灌输理论知识或者让学生死记硬背,缺乏对相关知识的思考,为了让学生会更好的理解透所学的知识,就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开发和培养。

1.加强对思维能力的引导

初中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现状就是在整体的教学目的上相对较为单一,在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上也比较固定。因此,老师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培养的时候,就需要结合整体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通过对教学目标加深了解,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在语文的教学中,需要时刻将语文的文化知识教学和思维能力培养相互结合,将思维能力培养贯穿到整个教学方式当中。然后根据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和教学效果适当改进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个性以及学习方面的接受能力进行充分了解。结合对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通过听、说、读、写等语文的基础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引导[1]。

例如,教师在教学《出师表》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同学们对文章进行预习,自行阅读,并且对生僻字和不确定的做好标注,之后教师带领同学们朗读文章,对于文章的主要生僻区域进行提示,并且在朗读一遍之后使得学生对文章大概内容有一定了解。之后对于文章进行充分的讲解并且给同学们留下任务,在对文章进行充分的朗诵和了解之后,可以对同学们提出问题:“诸葛亮给刘禅留下的建议都有什么?建议背后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找到建议的答案:“1.开张圣听,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3.亲贤臣,远小人。”学生找到这些答案是很容易的,主要是针对建议背后的主要作用的思考,要引导学生对此进行自主思考,在思维上紧扣学的想法,并引出建议主要作用的答案:“1.即要后主多向群臣咨询意见;2.使律法对每个人都平等;3.以史为鉴,希望后主能够亲近贤臣,让蜀汉发展得更好。”通过整个过程的实施,使得学生在不影响教学目标和教学成果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锻炼。

2.注重对思维想象能力的激发

思维想象能力也是思维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思维能力的整体培养要贯穿在整个教学环境当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对教学环境进行创造,建立相关的教学情景。可以让学生在相对较为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知识,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课堂表现上给予肯定的表扬,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培养[2]。

3.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思维探索能力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阶段,要贴近生活,教师通过对生活中的情况进行举例子,使得学生通过自身的思维能力散发出对思维探索的思考,引发出更深的思想和更强烈的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应该清楚,语文的教学不单单是教学理论文化知识,更多的是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思考,并且由此引出更深层次的表达意思,对于学生的思维探索能力有着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作用[3]。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背影》的这篇文章中,通过熟悉文章可以了解整篇文章对父亲的描写朴实无华,在语言上更是平实自然,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对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父亲形象进行阐述。学生们会纷纷根据文章的具体描写,经过思维上的探索和想象对于父亲这个形象有着更完美的定义,可以再现他步履蹒跚,翻越站台的动作,对于细致入微的描写更能引人入胜。老师继续对学生提问:“针对文章中对父亲的描写,谈一谈自己对父爱的理解?”学生们的答案各不相同,有的同学说“看到父亲就有着一种莫名的安全感”,还有的同学觉得“文章中对父亲的影的描写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我的父亲背影虽然也不那么高大威猛,但是在我心中他却是最高大威猛的男人”。虽然同学们的回答各不相同,但是都针对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使得思维探索能力有着进一步的提高。对环境和生活的贴近描写使得教师能发掘更好的教学场景和教学资源,针对学生的文化知识进行良好的教学,对学生的思维探索能力也是一种激发,真正的做到的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束语

思维能力在学生的教育阶段中是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学习的能力来说,思维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在今后对于语文的学习和发展,教师应该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文化知识的讲解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在运用教学方式上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全方位的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更近一步的提升,为学生将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身文化素质提供给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瑞芳.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3):118-118.

[2] 刘友谊.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语文课内外,2019(5):51-51.

[3] 张舒萍.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产城(上半月),2019(2):1-1.

猜你喜欢
思维培养初中教学思维能力
思维培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思维的培养
数学习题讲练中学生思维培养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