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深度问题设计策略研究

2020-08-31 14:46丁书通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材开发问题设计教学实践

【摘 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设置一个好的教学情境问题对课堂教学的推进和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无疑会起到点睛作用。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大量经典的情境素材和严谨的编纂逻辑,但同时也存在滞后性等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问题重设,对于满足学生更深层次的地理学习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材开发;问题设计;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丁书通,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是地理教学。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倡教师对教材进行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合理取舍和创造,遵循“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教学理念,通过深入的研读、感悟、领会教材,最大限度发挥教材在问题创设中的源泉功能,提炼教材资源的隐性价值,将教材用得灵活而精彩,让教学预设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

一、教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高中课程标准为,“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由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1]。从教材内容编排上来看,主要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案例,分三个部分展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区位条件;存在的问题;可采取的对策。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如下问题:“珠三角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区位条件是什么?”“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怎样的特点?主导产业是什么?”“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问题若与教学主要目标相符合,和教材内容联系紧密,便有利于学生的整体认知和把握,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均缺少成就感和获得感,形成一种不教不学也会的状态。究其根本,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如何基于教材对教学问题进行深度创设,避免问题的浅表化和形式化,以促进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强化学生探究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深度地理问题模式的建构

深度问题是深度教学的核心要素,是指能够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形成、利于学生思维进行横向拓展和深度挖掘的问题。将地理知识情境化—情境问题化—问题深度化是地理深度问题设计的有效途径,其建构模式如图1。

(一)入境、导疑、明理——知识情境化

“情”是指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振,进而激发学习兴趣,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境”是指能够促进学生知识学习和思维建构的背景材料。情境是知识的载体,问题是思维的导向。根据教学目标,教师要创设具有导向性、启发性和探究性的情境,消除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开启学生思维之路径、激发思维之活力。

(二)设疑、质疑、解疑——情境问题化

地理是综合性思维很强的一门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常规的知识传授已不再适应现实的教学需求。这就要求地理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以教学目标为前提,深度剖析教材知识架构,以更高的站位重新审视教学目标,以情境设疑为起点、质疑为提升、解疑为能力的问题链贯穿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了解、理解、见解——问题深度化

问题深度化不是简单地将教学知识难度进行增加,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让学生了解扁平化的知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更要结合学情,注重知识的运用,让课堂“立”起来,将学习与生活对接、与应用对接,关注人文的“温度”和知识迁移的“宽度”,将知识内化入自身的知识架构,让学生理解“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达到深度学习和思考的目标。

三、基于教材的深度問题教学实践

基于以上的教学思考,笔者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中“珠江三角洲”为例,做了如下关于深度问题的设计探索。

材料1:城市夜晚灯光分布图

以PPT形式展示家乡璀璨夜景图、全球及我国夜晚灯光亮度卫星图。

【问题设计】

1.猜猜夜景图是哪里?这幅图片给你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

2.夜晚灯光示意图在空间分布上有怎样的特点?反映了怎样的一种地理现象?

3.在地理区位条件上,“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有哪些相同点?

4.“珠三角”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其有哪些优势区位是“长三角”所不具备的?

【设计思路】

问题1、问题2通过家乡璀璨的夜景反映了城市的繁华,不同空间分布的灯光明暗程度,映射出城市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将地理问题情境化,有效缩短了学生与知识间的情感距离。从小比例尺的地图上可以看出“珠三角”和“长三角”临海沿江的相似性,问题3和问题4的提出,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心理对比,将问题从表层引向深水区,推动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和思考,促进区域认知的深化。

材料2:追赶时代——中国制造

以PPT形式展示1979—1992年深圳外资企业数量、投资规模、出口贸易额等相关数据资料。

材料3:引领时代——中国创造

(1)1987年,深圳市政府制定了《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华为成立。

(2)深圳南山区粤海街道(华为、中兴、腾讯集团、大疆创新……)

【问题设计】

5.如果你是一名华侨投资商,早期你在深圳会投资什么类型的工厂?说说理由。

6. 90年代以后,你的工厂未来的出路该如何抉择?

【设计思路】

笔者通过“珠三角”—深圳—华为公司在空间视野上的逐渐缩小和过去—现在—未来时间镜头的不断拉近推移,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问题和对策等问题进行纵深发展的时空融合,完成从早期时代发展的旁观者到现在的见证者身份的转变,让学生立足于时代发展的背景,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生活经验去理解区域发展的历史,一方面维持区域认知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利于综合思维的培养。

材料4:深圳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示意图(如图2)

材料5:华为“搬”了

2018年9月,华为终端设备生产部门和研发部门搬离深圳迁往东莞。

【问题设计】

7.结合材料4和材料5,深圳高速城市化的背后可能隐含哪些问题?

8.华为总部没有搬迁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深圳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9.在深圳打造高端制造业基地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相关企业的流失,你有哪些建议?

【设计思路】

发展地理思维的途径之一是让学生透过现象发掘深层的问题,深圳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体现了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巨大成就。同时,日益稀缺的土地空间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现实困境。一则“华为‘搬了”的信息,使学生在认知上形成前后反差,调动了他们的好奇心和问题欲望,利于学生在问题中体悟地理思想、积累地理素养,实现深度思维的生长。

材料6:苏南为啥这么强?

县域经济哪家强?在最新出炉的全国百强县榜单上,江苏一马当先,成为大赢家。在百强榜单上,江苏一省就占了26个席位。前10名中,江苏占了6席,并且包揽前4名。

【问题设计】

10.和“珠三角”的发展模式相比较,“长三角”的发展模式有哪些差异?

11.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促进苏南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设计思路】

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会学,更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并对地理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或对策。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发展模式的差异进行区域间的横向对比和问题迁移,培养了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分析问题的核心能力,促进了深度学习目标的达成。

四、对深度问题教学实践的思考

(一)以课标为基——有知识

新课程标准是课堂目标达成与否的重要标准,而教材又是知识的具体载体和师生间教与学的媒介,这就要求一线教育者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基于合理的教学情境,整合教学资源,结合自身的教学方式对教材素材进行一定程度取舍和改编,将素材和问题进行有机串联,创设与班级学生实际学情相符合的情境问题,既不偏离教学主线,又能够让学生在新的情境中体验到知识的获取过程,进而促进地理思维的形成。

(二)基学情之实——有生活

高中地理课程知识相对比较枯涩难懂,部分地理情境和问题设置脱离学生生活体验,与学生有着可望而不可及的心理距离。而“生活即地理”是地理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理解教材素材、活动、问题间的内在逻辑,达成教学目标的基本框架下,对教学内容进行符合学生体验的生活化开发,让学生在为什么要学习地理的问题下,体验学习其实是生活的另一种方式。

(三)立探究之本——有深度

高中地理知识就像一片枝繁叶茂的森林,想了解这片森林的美,就要驻足仔细观察,深入了解每一片枝叶。在情境问题设计过程中可充分利用教材活动、思考和阅读等环节,关注彼此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开放、自由且具有探索性的问题链,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内容进行整体感受和体会,通过整合式的贯通教学,让学生进行有层次的深度学习,提升学习兴趣,领略地理之美。

4.执素养之耳——有境界

苏霍姆林斯基說:“学科知识应该处于教师知识结构中的一个角落,而不应该在中心,更不应该是全部。”[2]教书和育人是教师的两项基本职责,教书是传授知识,育人更显人师价值。在教材和教育之间搭建一条人文关怀的绚丽彩虹,挖掘背后存在的人文光辉是情境问题创设更高层次的表现。优秀的问题在关注知识达成的同时,能在更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使教学在有形的探究过程中超越教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综上所述,问题是影响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革新和完善,让学生在紧张而愉快的问题情境中完成“境中学、学中思、思中得”,化抽象为具体,从而大大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仇倩.角色扮演法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鲁东大学,2014.

[2]张建华.返璞归真,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困境的突围[J].赤子(上中旬),2016(15):186.

(责任编辑:马龙珠)

猜你喜欢
教材开发问题设计教学实践
焊接机器人系列教材开发与应用
精设计,巧提问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从“旅游英语网络一体化教材开发”探究数字化教材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