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股骨颈骨折快速康复护理研究

2020-08-31 14:48王菁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股骨颈骨折效果观察

王菁

【摘 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用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1~2019.6收治的11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5例,均予以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时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3.6%、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措施,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再住院率,安全可靠促进出院进程值得推广。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快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中圖分类号】R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18--01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群体中一种常见的低能量损伤,骨折后增加了骨不连、股骨头坏死等情况发生的风险,预后普遍偏差。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尽快的恢复患者患肢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若能在手术期间推行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能更明显的改善患者预后。快速康复外科(ERAS)是指外科手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处理。手术患者的康复速度与所受围手术期应激程度成反比、应激越弱、康复越快,因此减少患者术后生理、心理创伤应激,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使患者获得快速康复,回归社会,并减少医疗费用、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进程[1]。采集11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康复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采集具有明确临床诊断、意识状态良好、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11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9.1~2019.6。分为如下两组:对照组55例中男26例,女29例;年龄75~87(81.2±3.5)岁。试验组55例中男23例,女32例;年龄76~89(82.5±4.2)岁。两组患者如上资料经对比分析,差异皆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外科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宣教、术区备皮,术后各项生命体征监护及疼痛管理,定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具体内容有:

1.2.1 术前康复护理

在患者入院后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及时进行患肢固定、镇痛药物,抗凝药物、引导患者进行咳嗽、吹气球及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及活动度锻炼等动作以锻炼心肺功能;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比如将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6-11.1mmol/L)之间,同时评估患者的靶器官受累情况。输血纠正贫血到≥90g/dl;针对全身状况较差者应予以支持疗法,但其一般状况平稳、各指标大体恢复至正常水平后,再行手术治疗;常规予以下肢静脉超声检查,针对已并发静脉血栓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2次/d),根据血栓严重程度放置静脉滤网后再行手术。术前和患者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耐心告知他们手术与麻醉方式、术后康复方案、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以及并发症等。在患者手术日的饮食方面,医护人员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术前2h可以嘱患者摄入适量清亮含糖液体。

1.2.2 术后康复护理

预防肺部感染:教会患者深咳,早晚给予翻身扣背各一次,必要时给予震动排痰机械辅助排痰。

预防深静脉血栓:加强皮肤颜色、疼痛、温度及肿胀情况的观察。术后6~8小时内应用抗凝药物,若个别患者术后6~8h后明显出血酌情延后应用抗凝药物。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训练、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教会患者家属定期按摩以促进静脉回流。告知患者术后尽早进行肌肉收缩、舒张活动,改善血液循环,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

早期营养支持:术后麻醉清醒后可饮少量水,饮水不呛咳者就可以进食流质饮食,以对胃肠功能恢复过程形成良性刺激作用;

早期功能锻炼: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术后康复护理的重要一项内容,骨折患者长时间制动卧床易发生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等情况,早期行有效的功能锻炼对如上并发症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麻醉清醒后即可开始踝泵运动、股四头肌肌力,以髋外展、屈髋肌力锻炼为主,不限制髋关节屈曲、外展活动度、促进患者早期恢复日常活动。术中无假体不稳定或假体周围骨折等次日可下床站立、踮脚尖,加强小腿肌肉收缩,促进静脉回流,使用助行器家属陪同下床行走,个别患者可延期1~2d;

早期拔除导尿管:建议在术后次日将导尿管拔除后下床活动,都能够正常排尿;

疼痛干预:术前预防性镇痛,术前进行多形式疼痛宣教,预防性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每次200mg,每天2次,术后应用抗炎、镇痛、镇静、抗焦虑的“四位一体”原则。实现预期的快速康复目标。

术后恶心、呕吐预防  术后恶心呕吐是全麻术后常见并发症,我们给予头高40°~50°,脚高30°,术后常规给予泮托拉唑钠一次。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做出对比分析。在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第3、6个月时进行回访调查,用Harris髋关节评分保证进行评价。Harris由疼痛、关节活动范围、关节功能、畸形4个维度构成,共计100分,分数越高,代表功能恢复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2.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用t与X2检验。当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在住院时间比较上,对照组vs观察组为(19.5±1.9)d vs (16.1±1.4)d;住院费用为(36589.1±7548.6)元 vs (29841.2±841.2)元。经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以上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猜你喜欢
快速康复护理股骨颈骨折效果观察
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应用于心外科手术护理效果评价
快速康复护理在胃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老年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康复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差异
快速康复护理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效果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