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整个统编版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纵观当下的古诗词教学,很多教师将古典诗词作为训练学生提升语用能力的基础“用件”,导致学生机械地理解诗意,忽略了诗歌精神层面的体验和内在意境的熏陶。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进行古诗词的审美教学。
一、在联系意境中想象画面之美
古典诗词的语言相对凝练,常以最简洁的文字展现最为丰富的意蕴。但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欠缺,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意识不足,导致对文本语言缺乏整体性探寻,不能及时发现诗词之美,使得诗词中蕴藏的美学资源严重浪费。此时,教师就需要引领学生在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紧扣其中关键性词句进行想象,从而真正体悟出诗词中所蕴藏的独特之美。
比如教学杜甫的《春夜喜雨》时,笔者紧扣“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一个“重”字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并赏析:花朵怎么会“重”呢?让学生认识到此处的“花朵”由于沾了露水,所以变得沉重了。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没有将学生的感知停留在理解诗句的层面上,而是让他们充分想象,以此提升其内在的认知意趣,将诗句所展现的画面想象开来:花瓣是那么鲜嫩,在经受了露水之后,变得更加娇艳……一朵花如此,那么“花重锦官城”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于是,诗人心中“春雨过后,百花争艳,满城春色”的美妙画面就这样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由一个关键的字词,学生经历了理解、感知、想象、还原的思维过程,不仅感受到了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同时也感受到了诗歌内在的画面之美。
二、在拓展资料中还原情韵之美
如果说画面是鲜活的存在,那么诗词中的情韵就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但这种感觉蕴藏在诗词的语言之中。由于古诗词语言精练,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如果能在学生理解诗意、感知画面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把握,为学生搭建伸向古诗词情韵的通道,就能让学生的思维从画面迈向文本。
以统编版教材中《清平乐·村居》教学为例,在学生整体了解了诗词大意的基础上,笔者出示教材中的主题插图,引导学生从插图中优美的环境、沉醉的翁媪、天真的儿子来感受农村恬静闲适的生活。随后,组织学生细致观察,并与整首词的内容进行链接,搜寻自己在农村中玩乐的场景,以此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诗词中的人物、诗词的作者形成深入的对话。接著,笔者补充辛弃疾的生平资料,尤其是这首词创作的背景,让学生知道辛弃疾不仅是一位词人,还是一位驰骋沙场的将领,因为受到排挤被贬到乡村。通过这首词,辛弃疾不仅表达了自己对乡村悠闲生活的一种向往,也通过词作中翁媪一家人的生活,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三、在丰盈中凸显意境之美
很多时候,古典诗词所呈现出来的意境之所以能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共鸣,就是因为这些诗词不是一个简单的客观存在,而是融入了诗人丰富的遐想和感思。王国维在著作《人间词话》中指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正因为有了作者之情,诗词就有了更鲜活的意境。
以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教学为例,在理解这首诗时,首先面对“小舟”“烟渚”“日”“野旷”“树”“江清”“月”,笔者引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这些诗歌中的意象圈画出来,并尝试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事物串联成一幅画面。一方面历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了诗词的大意。经历了这样的教学,学生虽能感知诗词内容,但对其内在的意境并没有真正发现,这时笔者趁机梳理文本之间的内在关系,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事物都是围绕着诗眼“愁”字来描写的。
对于诗词来说,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此,教师需要在学生感知诗词大意、初步触摸诗词画面和情韵的基础上,进行再现与描述,真正为学生核心能力发展助力。古典诗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音韵之美、语言之美、画面之美、情韵之美、意境之美,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教师决不能将古诗词的教学止步于学生的粗浅理解和机械识记之中,而要在充分研读和感知的过程中,唤醒学生内在的活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师范学院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