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红生
真正的学习是儿童在经历中探究、体验和感悟。但是当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停留在儿童知识的传授、机械的背诵、技能的训练层面,就会出现教学碎片化、浅表化和教学情境固化的现象,忽略了儿童的学习经历。我们在依据学生实际实施教学过程中,特别倡导引领儿童进行探究、追问,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让儿童的学习经历可见,笔者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
一、关键性问题——教会学生学会思考
关键性问题可以理解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在通过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备课组共同讨论,每位教师结合班级学情制订一份带有指导性和启发性且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慧学习体验卡”。
“慧学习体验卡”中有一环节为“问题的提出与理解”。教师要在课前将学生的“慧学习体验卡”收上来认真分析,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梳理问题,最终提出关键性问题,并引导学生针对关键性问题进行辩论、补充,使问题得到解决;“课后的拓展与延伸”是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慧学习体验卡”的设计与使用,引导学生逐步展开学习,学生整个学习经历都能清晰可见。
二、适宜性策略——指導学生学会学习
适宜性策略是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教师要鼓励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策略,每个人的学习风格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也可能不同。
(一) 情境策略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在语文教学中营造适宜的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例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笔者在教学前拍摄了学生上学经常经过的水泥道,配上了《天空之城》背景音乐,再进行深情的讲解。学生会发现平常走过的这条路竟然会这么美,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引入课题后,学生也会积极发现课文中的这条水泥道的与众不同之处,这样就打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大门。
(二) 归纳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脉络,通过分析与重塑,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将节点和连线由中心辐射出来的各个知识联系起来,知识点连成知识块,知识块连成知识网,从而达到知识的整体构建,这样避免了知识在头脑中碎片化、无序化的堆放。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归纳,可以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得学生的学习经历可视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创新性生长——支持学生学会融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一) 在配画中学语文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古诗的字里行间去想象古诗的画面。在教学《绝句》时,教师问学生:如何依据诗意作画,要画哪些事物?学生说道:要画黄鹂、翠柳、白鹭、蓝天、雪、船,但是学生在理解“含”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于是教师让学生尝试自己先去画,最终发现西岭的雪是通过窗户看到的,所以学生通过观察画的位置,对其意思就理解清楚了。这样通过给古诗作画,让古诗焕发了新的容颜,让我们的语文课更有魅力。
(二) 在项目探究中学语文
如今的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变革,教师的任务不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创新的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项目式学习方式为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行性。如《蟋蟀的住宅》中围绕“伟大的工程”了解蟋蟀住宅修建过程,我们设计了“蚂蚁的住宅”科学探究项目。课后,学生利用双休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小区等地方仔细观察。他们在观察时记录自己的发现,在收集资料时要提炼有效而且关键的信息。最后用图画、语言描述等方式记录信息,这样学生依托文本但并不被文本所限制。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式充满了乐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高阶思维,让学生的学习经历凸显。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月华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