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舒
摘 要:“新文科”建设是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培“根”铸“魂”的重大国家战略部署,是“六卓越一拔尖”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国人文社会学科的时代担当与学术自信。新文科建设在实践层面能否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实现以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学习革命的初衷,需要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证研究来回答。本文基于“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数据,分析发现,“新文科”拔尖人才在学习投入度、学习动机、学习意义感与高阶学习行为等指标上,具有不同于传统文科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特征,建议我国新文科建设应培养面向未来,具有中国性、国际性和专业引领性的新文科拔尖创新人才。
关键词:新文科;拔尖人才;培养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1]。2019年5月,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要求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吴岩司长认为,这是实现中国本科教育全面振兴的一场“质量革命”。
建设新文科的核心要义是要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促进文科融合化、时代性、中国化、国际化,引领人文社科新发展,服务人的现代化新要求。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是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这是一项外部正效益极强的工程。人文社会学科具有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双重属性,使其与自然科学的专业、课程、内容相比具有典型的人文特质和社会品性。因而,它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涵养人文精神。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现代大学肩负着引领人类精神发展的使命,研究型大学拔尖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是学术志趣的养成[2]。“学术志趣”是基于内在的学术兴趣,有持久的学术研究的热情以及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期望,是拔尖人才养成的前提[3]。拔尖人才之所以“拔尖”,不仅是指对专业领域知识的精深理解,还意味着他们能够对挑战性的知识进行改造、转向与创新,他们的“卓尔不群”恰恰意味着这个群体能够走不寻常之路,与根深蒂固的传统路径保持理智的距离,努力攀登创新的高峰[4]。
本文借鉴阿斯汀的学习参与理论(student involvement),通过“I-E-O模型”中的输入(Input)、环境(Environment)、产出(Output)要素[5],观察新文科拔尖人才培养中的学生参与过程,探讨新文科拔尖人才培养的质量现状与差异化特征。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1.研究工具
本研究调查工具采用清华大学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绿色问卷,学生参与过程性测量指标有:学习投入度、学习动机、学习意义感与高阶学习行为等四个核心概念。“学习性投入”是指学生个体在有效教育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院校通过资源、政策、情感等方面刺激和支持学生投入到有效教育活动的程度,包括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生师互动、教育经验丰富度、校园环境支持度等五大指标。“学习动机”包括学习动力源、学习动力程度等指标。
2.调查对象
本调查的对象均为山东大学的全日制本科生,重点研究群体是:新文科拔尖人才群体(尼山学堂学生),经济学基地班群体;对照组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群体(泰山学堂学生)、全校人文学科学生、全校社会学科学生。
3.统计方法
本文采用ANOVA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差异比较。目的是在控制外部环境变量的前提下,探明具体改革措施在不同群体之间产生的差异,以及不同学生群体间的共同点、解析不同点,从而找到新文科拔尖人才培养质量的改进方向和路径。
三、数据分析与发现
1.新文科拔尖人才群体的“学习性投入”指标差异分析
由表1整体检验结果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群体的大学生之间,在“学习性投入”变量的五大指标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的结果为:“学业挑战度”(F=9.97,p<0.001),“主动合作学习”(F=14.12,p<0.001),“生师互动”(F=18.48,p<0.001),“教育经验丰富度”(F=7.13,p<0.001),“校园环境支持度”(F=5.23,p<0.001)。
通过分类均值事后比较发现,“学业挑战度”指标上,特殊培养模式群体(新文科拔尖人才群体、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群体、经济学基地班)的得分均高于传统培养模式群体(全校人文学科学生、全校社会科学学生),表明了特殊培养模式的学习难度高于传统培养模式;“主动合作学习”指标上,特殊培养模式群体中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群体与经济学基地班,显著高于新文科拔尖人才群体与全校人文、全校社科学生群体的得分,表明特殊培养模式内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生师互动”指标上,特殊培养模式的三个群体得分均高于传统培养模式,表明实施了小班化教学、导师制等措施的特殊培养模式较传统模式,学生拥有了更多与教师交流、科研合作的机会;“教育经验丰富度”指标上,特殊培养模式群体中的新文科拔尖人才群体与经济学基地班学生的得分高于传统培养模式群体的得分,高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群体的得分,表明特殊培养模式中存在差异,新文科拔尖人才培养过程,更重视多元人群之间的互动;“校园环境支持度”指标上,特殊培养模式群体的得分高于传统培养模式群体,显示出不同学生群体之间,明显感知到学校优质资源投入力度的差异。
2.新文科拔尖人才群体的“学习動机”指标差异分析
由表2整体检验结果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群体的大学生之间,在“学习动机”变量的各题项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单因素方差检验的结果是:“对所学内容感兴趣”(F=5.45,p<0.001),“挑战提升自我”(F=3.13,p<0.01),“就业/升学”(F=2.70,p<0.05),“满足父母或老师期望”(F=3.24,p<0.05),“本学期学习动力如何”(F=5.85,p<0.001)。
通过分类均值事后比较发现,本学期“学习动力”程度指标上,特殊培养模式的三个群体得分均显著高于传统培养模式群体,表明了经过高筛选的特殊培养群体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显著高于传统培养模式,也符合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设计的初衷。而在“学习动力源”指标上,出现了明显分歧。在“内生性”学习动力源指标上,特殊培养模式群体得分显著高于传统培养模式,如“挑战自我”“对学习内容感兴趣”;而在“外生性”学习动力源指标上,特殊培养模式群体得分低于传统培养模式,尤其是新文科与基础学科群体,恰恰印证了前人研究“正是这种内在学术兴趣而非外来学术兴趣,可以持久支撑学术研究的热情”。
但是,特殊培养群体中的经济学基地班,在“满足父母或老师期望”“就业/升学”指标的得分却是各组中最高的,也同样说明了选择热门专业,未必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望,往往沦为实现外部期望的手段与工具。
3.新文科拔尖人才群体的“学习意义感”指标差异分析
由表3整体检验结果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群体的大学生之间,在“学习意义感”变量的各题项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的结果是:“我专心致志学习时内心充满了快乐”(F=3.03,p<0.05),“我愿意学习因为它使我不断成长”(F=6.60,p<0.001),“学习遇到困难时我总会想尽办法克服”(F=6.19,p<0.001),“很多时候我不知道大学里学的东西有什么意义”(F=2.57,p<0.05)。
通过分类均值事后比较发现,“学习意义感”各指标上,特殊培养模式的三个群体得分均显著高于传统培养模式群体,表明了经过高筛选的特殊培养群体学生较传统培养模式的学生更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对学习过程也是“乐在其中”;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面对困难时,新文科拔尖人才群体较传统培养模式群体高出10%以上,表明他们更愿意迎难而上、想办法解决,而不是选择逃避。
在反向指标“不知道大学里学到东西有什么意义”题项上,新文科与经济学基地班群体得分低于传统人文培养模式,符合新文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设计的宗旨,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群体的得分高于其他群体。
4.新文科拔尖人才群体的“高阶学习行为”差异分析
由表4整体检验结果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群体的大学生之间,在“高阶学习行为”变量的各题项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的结果是:“将概念、理论或方法运用于实际问题或新的情境中”(F=4.38, p< 0.01),“通过了解某个观点、经验或推理思路的具体构成要素对其进行深入分析”(F=12.36, p< 0.001),“评价某观点、结论或信息来源”(F=5.20, p<0.001),“综合不同信息,形成新的观点或理解”(F=4.97, p<0.05)。
通过分类均值事后比较发现,“高阶学习行为”变量的各指标上,特殊培养模式的三个群体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现有“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应用”方面,新文科拔尖人才群体显著低于其他各类群体,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群体与经济学基地班高于传统培养模式群体;“深入了解、推理、分析某个观点”方面,特殊培养模式群体均高于传统培养模式群体。
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是,在“形成新观点、新理论”“评价某个观点或理论”指标上,新文科拔尖人才群体得分高于其他特殊培养群体,远高于传统人文社科培养模式群体,这也是通过实证的方式验证,新文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面对未知,引领未来,创新思想,创新价值的高端人才培养目标”。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高等教育政策变革背景下学生“学习性投入、学习意义感知、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的概念分析框架,对“新文科”拔尖人才培养群体进行了有效测量,并获得了如下主要研究结论:
第一,“新文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较传统人文社科培养模式,在学习性投入指标上整体领先。这充分体现了新文科拔尖人才培养质量效果,即针对性的教改措施促进了学生个体学习与大学教育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本研究还发现,特殊培养群体内部细项指标上的分化,也在提醒我们“新文科”与“基础学科”存在学科差异以及人才培养路径的差异,需要制定更加细致的差异化拔尖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新文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较传统人文社科培养模式,在激发学习动力水平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尤其是在塑造学生“内生性”学习动力源方面远优于传统模式。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内在兴趣与较高的理想抱负常常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6],“乐在其中”有利于拔尖人才保持专注度与持久求知欲,这对创造性工作非常重要。
第三,“新文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较传统人文社科培养模式,在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新思想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特别是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来的“迎难而上”人格品质与行为倾向值得重点关注,这也是面对未知世界、冲破固有思维束缚、探索新知的可贵素养。
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笔者尝试进一步从中国性、国际性与专业引领面向未来的三个角度对如何提升“新文科”拔尖人才培养质量,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中国性的角度而言,新文科建设应继续加大“教育经验丰富度”,增加拔尖学生群体对多元文化的认知能力,对国家、社会的认知能力,关注中国的重大问题,将培养具有中国“根”、中国“魂”的拔尖人才,作为是2.0版拔尖人才培养战略的根本原则。
国际性的角度而言,新文科建设应从中国引领国际话语权的高度,培养敢于挑战既定的结论与权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不畏艰险品质的拔尖人才,为能够提出人类文明发展“中国方案”,贡献引领人类进步的精神力量,做出贡献。
面向未来的角度而言,“后疫情”时代,新文科建设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拔尖人才培养应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深度融合,引领新价值,创造新思想。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_2.htm.
[2] 陆一,史静寰. 志趣: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J]. 教育研究,2014(3):48-54.
[3] 沈裕挺,沈文钦,刘斌.人文学科学生的学术志趣是怎么形成的[J]. 教育学术月刊,2019(3):37-46.
[4] 阎琨.拔尖人才培养的国际论争及其启示[J]. 复旦教育论坛,2013(4):5-11.
[5] Astin A W. 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al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J].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1984, 25(4):297-308.
[6] 林崇德,等. 創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本文得到教育部高教司“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课题,2019、2020山东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161001;2019P08;202010)的支持]
[责任编辑:周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