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守达
[摘 要]审美人类学是一门运用人类学的理论、材料和方法来进行美学研究的人文学科,其特有的跨学科交叉复合的各种方法适合运用于民间文学课程实践教学,具体表现为以情感为主导的田野调查、零距离参与、“读写研演”等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审美人类学方法;民间文学课程;实践教学;田野调查;零距离参与;“读写研演”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9-0105-04
民间文学课程实践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全程引导和组织学生深入民间,收集和整理民间神话、传说、故事、歌谣以及各种艺术文本,经过亲身体验、分析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成果材料,精心选择某一民间文学形式,进行课堂汇报展演。这一系列教学过程能让学生感悟来自民间的真、善、美,能让学生对民间特有的美和艺术如何被书写和建构有真切的体验,并能让学生从中学得一技之长,例如学会讲述和表演神话故事或者学会民间山歌艺术表演。这往往涉及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达成这一教学目标。鉴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求助于其他学科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开展相应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研究。在笔者看来,审美人类学是一门运用人类学的理论、材料和方法来进行美学研究的人文学科,其特有的各种方法适合运用于民间文学课程实践教学,具体表现为以情感为主导的田野调查、零距离参与、“读写研演”等方法的应用。
一、以情感为主导的田野调查
实践证明,要开展审美人类学研究,就必须选择好的切入点,应以人类学为主,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材料、理论和方法,对某一具体的人类美学问题或现象、审美的文化事项或文学艺术作品等,集中进行广泛的田野调查、典型的个案跟踪考察与尽可能多的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等实证研究工作,从中归纳出相应的美学思想。这一研究思路和方法完全适用于民间文学课程实践教学,而首要的便是以情感为主导的田野调查。
民间文学课程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来自不同民族民间的各种文学和艺术进行感性认识,最为明显的就是情感方面的体验和表达。例如,当教师讲授神话这方面的理论内容时,就需要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神话故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神话的理论。为了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还会带着学生深入民间,到该神话故事的传承人那儿去采访,现场感受传承人讲述或表演这一故事。这一过程当中,最为明显的是,情感始终成为维系学生深入学习和体验并掌握神话故事的关键因素。在实际的田野调查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采集不同神话故事中及其传承人讲述该故事时的种种情感内容和表现,以及同一个神话故事的不同版本的情感表现,以进一步研究其中神话故事的情感结构,即这一神话故事表达了什么情感,其产生的原因以及情感和情感之间是如何被建构在一起的,从而达成真、善、美的艺术感人的目的。
以广西上林县龙母神话故事的田野调查为例,教师带着学生深入到广西上林县塘红乡石门村龙母文化传承地进行实地调查和采访,采录到的龙母神话故事内容一般如下。
一个勤劳善良、美丽纯朴的姑娘嫁到一座小山村的一户人家中,过门不久,她的丈夫、公公和婆婆都相继死了,全村人都认为死者是被这位新娘克死的,她肯定带有邪气,故称她为“娅迈”,即寡妇之意,让她留在村里也会害死全村人的。于是,在一个下雨的寒夜,娅迈被全村人赶出村,出村后她一个人趴在丈夫坟头上哭泣,不愿离去,并在村头盖了一间茅草屋住下来。全村人还是不放过她,从她的门前走过都对着她吐口水和辱骂,她都忍着,到了晚上她就会一个人在悲凄地哭泣。那年冬天,她到屋子前面的湖——石南海去挑水,救回一条奄奄一息的五色小花蛇来养,有次在切猪菜的时候她不小心切断了它的尾巴,于是便称它为“特滚”(广西上林壮话),认它为儿子。村里人听说后纷纷认为,她是邪恶的女人,自然会认毒蛇为儿子。这样一来,更多人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打击她,但她都默默地忍受着。日复一日,特滚逐渐长大成为巨蛇,而且食量很大,但娅迈却老了,找不到那么多食物给它吃,就让它回到湖水中去生活。它含着眼泪一步一回头地退到湖水中,每天都会拿鱼虾放在娅迈门前孝敬她。可是,娅迈这时候已经病重了,很难再享受这些鱼虾,这是特滚所不能知道的。正当特滚去远方寻找生父时,娅迈已经快不行了,她呼唤着儿子特滚的名字,在下雨的寒夜中凄凉地去世了……
以上的故事内容一般是由一位能够用广西上林县塘红乡石门村壮族山歌体唱出来的老奶奶来讲述,动情之处她便自然而然地流下悲伤的眼泪。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现场聆听不同的老奶奶的讲唱,注意录像和录音,仔细感受其中所表达的情感。然后分析和解释这些不同的情感之间共同的内涵和意义,并且将其放到这些故事产生的3000年前的古骆越人的母性崇拜历史中去考察,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结合起来诠释龙母神话故事古今传唱的孝道和感恩的情感结构。
为什么要倡导用田野调查的方法来进行民间文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因为情感是任何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它一头连接着丰富多彩的历史与现实,另一头连接着人的心灵和肉体的审美建构。一般情况下,人从丰富多彩的历史和现实中形成某种情感,这势必会对其心灵产生巨大的影响并由此对人的肉体进行积极地审美塑造。另一方面,因为任何文学艺术最终是以情引人、以情动人、以情塑人,最后入情入理、潜移默化地提升人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
此外,在具体的民间文学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设置某種情景或情境,吸引学生跟着其往下学习,通过分享学习心得和出外考察研究来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打造民间文学课程教学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情感教育结构”。这样的教学方法以情感为主导,不仅仅打破了课堂上纯粹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学僵局,而且有利于培养师生互动学习以求真理的良好氛围,学生学到的不是“过水鸭背”的肤浅或抽象的知识,而是通过亲身探索而获得的知识,这个过程充满了求知的真情、成功的喜悦。
二、零距离参与
以情感为主导的田野调查在民间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贯做法是教师带着学生深入调查民间文学艺术传承区域,采访传承人,让学生融入当地传承的情感性话语实践环境中,这对于迅速培养学生灵敏的审美感觉能力和情感感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当学生能够在现场毫无隔阂地参与、学习和体验民间文学艺术的时候,那种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自豪之感便油然而生,这能够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这对于完成民间文学课程实践教学任務来说非常关键,笔者称之为“零距离参与”。
美国当代著名的学者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指出,对民族文化的人类学田野调查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深描”,即在纪实性的采访、拍照、记录某一民族文化事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解释,探讨其中深刻的内涵和意义。这就是把文化视为一系列符号结构的意义系统,人类学家必须学会如何深入阐释其中相互关联的符号并且能够得出看起来属于当地的“地方性知识”,也就是善于把民族文化的符号建构成一种解释的文本[1]。在笔者看来,在民间文学课程实践教学中,“深描”实际上是指零距离地毫无隔阂地参与并学习和体验民间文学艺术,而所谓“地方性知识”,在这应被视为“地方性审美经验”[2],即要求教师善于引导、组织学生在零距离地现场感受和采录民间文学艺术时,能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其中的情感结构表达状态中,从而获得“审美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当地人对其某一民间文学艺术的那种“感觉良好”的情感结构必须被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和记录下来,在形成“深描”中也真正体验到这种“感觉良好”的情感结构的文化机制,这些都是构成其民间文学艺术内容与形式及其产生和发展的“地方性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广西上林县塘红乡考察当地壮族龙母的神话传说,从而获得其“地方性知识”,并加以分析、解释或阐释成为“地方性审美经验”,最终构成书写的文本,亦即解释的文本。
“感觉良好”是美国当代另一著名学者埃伦·迪萨纳亚克提出的重要概念。她在对非西方的土著居民文化习俗生活进行考察之后发现,人类最初发明的各种装潢、装饰、服饰、仪式、面具、歌舞等,都倾向于给人的身体一种(从心灵到肉体)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强化”手段或技术,并“使其特殊”,这样形成的审美经验是“感觉良好”的。因此人类实际上采用了特殊的方式来强化或突出这一倾向,这便形成了艺术,其目的是把人从动物状态变成为审美的人[3]。在民间文学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零距离参与各种民间文学艺术活动,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迅速融入该民间文学艺术传承的环境氛围中,并且同时感受到其“感觉良好”的审美塑造的特殊方式,从而达成毫无隔阂地获得鲜明生动的“地方性知识”和“地方性审美经验”。这是民间文学课程实践教学目的之一。
例如,教学中会涉及广西民歌艺术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和组织学生到广西那坡县壮族聚居地现场聆听壮族民间歌手唱的山歌。如果考虑到路途遥远不利于来往教学,则可以考虑请壮族民间歌手到课堂上来现场演唱壮族山歌,现场教学生演唱壮族山歌,与学生展开零距离地互动交流,充分把壮族人唱山歌的那种“感觉良好”的情感结构和文化氛围传达给在场的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其“感觉良好”的审美塑造的特殊方式,从而达成毫无隔阂地获得鲜明生动的壮族民间山歌“地方性知识”和“地方性审美经验”。
一般而言,能够带领学生到少数民族民间实地观摩、现场参与大型的节日活动,往往能够接触到大量的民间艺人的表演,尤其是可以零距离地采访民间风情风物和歌舞艺术的传承人并向其学习,这对于理解和掌握“地方性知识”或“地方性审美经验”最为有效。
例如,每年“三月三”期间,广西壮族民间依然盛行“歌圩”文化习俗,壮乡处处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人聚集在一起对歌,其中不乏许多山歌传承人。以上林县“四六联”山歌为例,上林县壮族“三月三”期间,其传承人韦有创老师都会带着弟子们组成山歌舞蹈队,从村到乡里、镇上再到县里、市内,进行壮族“四六联”山歌艺术表演。由于上林县壮族民间戏曲表演都是用山歌来演唱、用舞蹈动作来表演,因而节目中也存在不少的戏曲故事片段情节的表演,比如有的唱“龙母”神话故事,有的唱上林民间“达甲”的故事,有的唱上林风情风物传说等,内容十分丰富,非常适合民间文学课程实践教学“零距离参与”方法的应用。下面以《上林欢迎您》山歌艺术表演节目为例来进一步说明。
上林欢迎您
山清水秀,
南宁之后花园;
洋渡清光,
一马平川万里;
西燕佛子,
和气集市镇圩;
巨龙吐珠,
和谐澄州大地;
文明礼义,
遍度三里塘红;
巷巷贤雄,
共同攀峰造就;
玉带双舞,
齐绕上府林都;
永绿不枯,
一颗宝珠明亮;
各个景点,
迎接百样乔贤;
上林壮乡,
一派尧天澄泰;
五湖四海,
宾集客盖如云;
一一欢迎,
斗腾上林游览。
——上林县巷贤镇卢汉杰老师原作(采用巷贤壮话演唱)
这首《上林欢迎您》是上林县巷贤镇流传至今的经典“四六联”山歌,每句十个字,上半句四个字,下半句六个字,押勒脚韵,即第一句中,上半句的第四个字押下半句的第四个字韵;第二句中,上半句第四个字押第一句的第十个字韵。如此循环往复,句式严整却不呆板,韵律抑扬婉转,优美流畅,情感抒发也就逐渐有节奏地依次展开或推进,最后一气呵成,自然成章。
在民间文学课程实践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可以在“三月三”期间亲自到上林县参与“三月三”活动,一般都能够亲身观赏和体验到韦有创老师山歌团队表演的《上林欢迎您》,并且现场采访韦有创老师有关“四六联”山歌艺术的“地方性知识”,学唱《上林欢迎您》,由此可以进一步了解该首山歌中所唱的“上林八景”的风物传说故事和审美内涵,从而真正获得关于这首山歌艺术表演的“地方性审美经验”。
由以上获得的“地方性知识”或“地方性审美经验”情况来看,学生已经零距离地感受到上林县壮族人民欢度“三月三”的快乐心情和集体庆祝节日的氛围,并且深刻领会到节日的意义:用优美的“四六联”山歌节目活动着力渲染因家乡景美、人美、风俗美而欢快舒畅的“感觉良好”的情感结构,抒发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热情待客的思想情感。其中,模拟上林各种景点及其风情风物——洋渡清光、西燕佛子、巨龙吐珠、文明礼义、巷巷贤雄、玉带双舞、宝珠明亮、百样乔贤、尧天澄泰等的舞蹈动作、音容神态等,声情并茂,舞姿唱腔优美动人,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当地壮族人“感觉良好”的特殊的审美塑造方式。
总之,到少数民族民间去实地观摩、现场学习、亲身体验民间重大节日活动及其中的各种风情风物和歌舞艺术等,学生可以迅速地形成民间文学课程实践教学中零距离参与、体验和采录并加以分析和阐释的“地方性知识”和“地方性审美经验”,由此才能深刻感受其中所传达的“感觉良好” 的审美塑造的特殊方式。
三、“读写研演”
学生在获得“地方性知识”和“地方性审美经验”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和课外时间自行分组,有针对性地开展民间文学作品的文本阅读、文本创意写作、文本研究、文本角色表演,这一实践教学过程统称为“读写研演”。其任务完成后,学生必须向教师提交创意写作的文本和展演PPT课件,由此把民间文学课程实践教学任务最终落到实处,这就是民间文学课程实践教学目的之二。
“读”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对某一民间文学艺术调查和收集来的文本进行阅读,必须是仔细阅读,可以参考不同的专家学者对这一民间文学艺术的有关论述,做好文献综述工作。
“写”是指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写作——进行创意剧本创作等。例如,在对刘三姐传说故事“读”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合作进行新刘三姐斗地主的创意剧本的写作,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审美创造的积极性。
“研”是指学生在“读”和“写”的基础上,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广泛深入地学术研讨,指定一位成员把研讨的情况记录下来,并撰写出关于该民间文学艺术的文学评论。
“演”是指学生分组在“读”、“写”、 “研”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汇报展演,具体做法流程如下。
小組成员分角色上场表演创意剧本中规定的角色→组长统一对表演的角色和故事情节等进行内涵和意义阐释→由指定的1—2人打开PPT课件进行文学评论讲演→组长总结。
由是观之,“读写研演”最终能够把以情感为主导的田野调查和零距离参与所获得的“地方性知识”和“地方性审美经验”上升为学生的文本创作和理论创造,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与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激发学生潜在的艺术创造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从而彻底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或“满堂灌”的僵化呆板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达到民间文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和最佳效果。
总而言之,将审美人类学方法应用到民间文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以情感为主导的田野调查、零距离参与和“读写研演”,经实践检验证明,均可以被视为民间文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创新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务中,此三者的逻辑顺序不宜随意变动,而必须按照以下程序进行:首先,落实以情感为主导的田野调查;其次,进行零距离参与;最后,进行“读写研演”。这一套程序按部就班地走下来,将会产生循循善诱、环环紧扣、层层深入的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增强师生互动交流的情谊和彼此之间的信任度,能带来出多方面的社会效益和学术效益。
[ 参 考 文 献 ]
[1] 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 韩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14.
[2] 王杰. 地方性审美经验中的认同危机:以广西那坡县黑衣壮民歌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的呈现为例[J]. 文艺研究,2010(9): 71-81.
[3] 埃伦·迪萨纳亚克. 审美的人:艺术来自何处及原因何在[M].户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4.
[4] 政协上林县委员会. 壮族四大悲歌(译注)(壮文)(精) [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