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双鹃
[摘 要]赫钦斯基于自身的哲学思辨与教育实践,在《美国高等教育》中预言式地提出了“通识教育”“名著阅读”“大学组织”“教师教育”等大学理念与发展策略;倡导以经典名著阅读为主的古典导向的通识教育;认为大学是思想的中心,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理智训练;提倡教授和学生应通过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开展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大学教育;警示大学不应为迎合社会需求而丢弃初衷,随波逐流。
[关键词]赫钦斯;通识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9-0056-03
罗伯特·M·赫钦斯是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改革家,大学校长,永恒主义哲学代表人物,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在其“漫长的预言家般”的一生中,为美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奉献了睿智的思想与坚毅的实践。赫钦斯的“通识教育”思想内涵丰富,“通识教育”改革实践影响深远。
一、赫钦斯“通识教育”思想探源
人与社会的复杂的、辩证的关系决定了作家作品特有的时代特征与个人情节,成长经历与受教育经历铸就了其理想的基因。赫钦斯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16岁时进入以博雅教育著称的俄亥俄州奥伯林学院学习,这大概是其以“自由教育”“通识教育”为终生教育信念的最初启蒙。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美国进入咆哮的20世纪20年代(Roaring Twenties),经济的恢复、科技的发展、生产能力的提升促使消费主义甚嚣尘上,这无疑对已告别“象牙塔”“走入社会的中心”的高等教育产生了影响。专业教育、职业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需求逐渐占领美国大学。1929年美国股市黑色星期二标志着美国这艘巨轮开始下沉,进入了建国以来最为艰难的时期,经济大萧条导致大批美国民众失业。各大城市四处游荡的失业年轻人群也引起了美国教育家的关注。早年就读于耶鲁大学,1928至1929年時任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的赫钦斯熟谙当时美国大学受制于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垄断的美国社会的现象,“不识时务”地提出了与实用、职业教育思潮相悖的思想。1929至1951年,在担任校长期间,他对芝加哥大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行了著名的“芝加哥计划”,为其遭受的社会主流的质疑与诟病埋下了伏笔,却也为80年后今天的高等教育点亮了启示的明灯。正如金子元久所言,赫钦斯的思想与实践探索为传统的“通识教育”加入了新的元素,赋予了新的内涵[1] 。赫钦斯曾被传记作家弥尔顿·梅耶戏称为“大炮”,这位“活人大炮时常肆意妄为震慑旁人”[2] 。赫钦斯时常直言不讳地对当时美国现状进行抨击,他认为美国的大学依靠人民,而人民喜欢金钱且认为教育是获取金钱的一个途径,并不相信教育是为开发智力而开发智力;国家的状况决定教育的状况,唯有教育可以改善国家的状况;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怪圈需要真正的教育和真正的大学;真正的教育是真诚地追求知识,真正的学术是真诚地献身于知识的进步,而真正的大学就是献身于实现这些目标[3]。
二、赫钦斯“通识教育”思想的“前世今生”
赫钦斯执掌芝加哥大学期间,对本科课程进行创新变革,包括设立独立的本科生学院、开展跨学科教育、推行名著阅读、强调教学讨论而非讲座、以独立的综合考试代替对每门课程评分等,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对当前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发展颇有启发、借鉴、扬弃与探讨的价值[4]。
(一)亘古不变的价值理念
“通识教育”理念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赫钦斯对它的大声疾呼促使了通识教育的第一次大发展。不管是80年前的美国,还是今天的世界各国,学科的高度分化仍强势地、持续地纵向深入大学本科教育。“专业化”“抽象化”“职业化”的知识发展窄化了人们的认知发展。当今社会比任何一个时代更加需要“通识教育”。赫钦斯的“预言”穿越了历史长河,镜现今日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赫钦斯提倡的重温经典获取文化滋养依旧是当下培养通才的重要手段之一。“阅读经典”培养阅读习惯、个人品位与批判精神,使成年人在他的正规教育结束后,能够对当前生活中的思想和各种运动进行明智的思考,并做出明智的行动[5] 。在快餐文化席卷全球、信息爆炸的今天,阅读经典、品味经典是大学为学生提供的远离浮躁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历久弥新、以古鉴今[6]。理想的大学是能够发展“通识教育”,使所有高层次的研究建立在一个共同的知识体系之上的;是能够不断在民众眼前呈现出教育机构所能体现出来的永久价值的。赫钦斯对这种理想饱含着满满的希冀,他曾言“整个世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更需要这种象征,希望美国大学能成为这种象征”[7] 。说它“理想”,是因为在狭隘的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中,大学在风雨飘摇中亦步亦趋,其内核不断地遭受着侵蚀,赫钦斯的理念难以实现。说它“预言”,是因为曾经的理想与追求,在历史的进程中,在偶然与必然的交错实践中,始终保留着它独有的价值,且恰恰也是当下世界一流大学归旨的写照。
(二)针砭时弊的现实警言
赫钦斯预见性的真知灼见留给我们的有关“通识教育”“名著阅读”的历史遗产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征途中努力前行的启示。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对多个问题的剖析直指今日我国高等教育弊端。
1. 警戒功利主义教育思潮蔓延
赫钦斯在80年前预先描述了今日依旧屡见不鲜的教育现象:在大学,学生攻读博士学位是因为“没有它,要想确保在高等院校的职位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之中有75%的人对研究不感兴趣,至少在做完论文之后有这么多人不再参与研究。不夸张地说,大学系科的存在是为了培养人们在大学系科任教[8] 。无论是抽象的社会、具体的社会团体还是个人都试图将大学、将教育作为牟利“工具”。赫钦斯坦言在美国纯粹追求知识的目标在大学早已变得模糊。大学的稳定性是其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种迟缓的、相对稳定的发展令我们时至今日依然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大学所呈现出的如赫钦斯预言般的发展困境和趋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大跨步地即将迈入普及化发展阶段,许多大学在分享着经济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普遍深陷于迷失的沼泽,教育亦有沦为市场主义、商业主义的附庸之势。与众多教育先哲疾呼大学的理想相比,大学的坚守有异曲同工之妙。赫钦斯曾警示大学要始终保持自己的性格,守住自己的底线,这里是思想的汇聚,是要与社会良性互动,而非被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彻底左右的社会组织。
2. 重视“通识教育”教学实践过程
(1)教学方法
赫钦斯对微观教学方法也有自己的思考。他提出“通识教育”的理想教学方法是苏格拉底式的、师生之间面对面的讨论,而非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宣讲。赫钦斯率先提出的“师生互动”“学生为中心”的“通识课程”教学理念是基于人本主义的,是重视个人价值、个性培养的集中体现。在赫钦斯看来,唯有通过改善个人才能达到改善社会的目的,从而形成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反思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尽管PBL等强调个体主动建构学习的教学模式在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实践中的可行性已被验证[9] ,但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灌输知识方法依旧是当下众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的授课模式,我们仍旧在接近赫钦斯教育理想的终点上不断摸索与尝试。
(2)教学对象
赫钦斯预言了“通识教育”面临的困难,“课程困难学生不喜欢学”是当前国内“通识教育”的困境之一。深受“功利主义”价值观影响的年轻一代,更多地关注与自身未来职业发展关系紧密的课程与学科,视通识课程为“无用的”学分课,学生实则是不明“无用乃大用”的至理名言。“通识教育”主要是从知识层面出发的,主要由通识课程的课程形式来表现,可以说“通识教育”是由显性课程来体现的显性教育[10] 。赫钦斯早已敏锐地察觉这种显性教育的实践困难,但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其显性教育的内涵价值仍是当下困扰“通识教育”课程发展的症结之一。
(3)教师的能力与培养
芝加哥大学在实施“名著阅读”过程中,校长最大的疑虑是授课教师能否胜任,因为“今天的教授有着不同的成长道路,不是所有人都阅读过他们所要教的名著,也并非所有人都准备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正在依照自己的成长方式培养他们的后继者,使后一批人养成与他们一样的习惯”[11] 。这是“名著课程”在某种程度上还停留在理想阶段的重要原因,似乎也是萦绕在教育领域的永恒问题,不仅是当时美国大学的瓶颈,也是我国高校发展“通识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通识课程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正是授课教师的资质,即教师所需能力是否达标。赫钦斯提出“呼唤开展一场福音运动,其目标是将每个人,最终乃至整个教师队伍转向真正的“通识教育”观念上来”[12] 。观念为先行动在后,深化“通識教育”理念也是我国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提高“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并将其内化于心仍旧需要漫长的过程和不懈的努力。赫钦斯曾提醒美国大学“如不加深‘通识教育的理念,混乱状况会继续发展,我们既不会有‘通识教育,也不会有大学,而且会继续使我们的人民失望”。一语成箴,赫钦斯所言亦是对当下我国高等教育的警示。社会的变革、进阶与发展对大学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接受“通识教育”仅以专业知识傍身的毕业生不是现代意义的“人才”,无法适应国际化竞争,缺乏“通识教育”的大学培养出的所谓“人才”往往与社会的期待相去甚远。赫钦斯对师资培训亦有深刻认识,还曾提出:“如果我们能从一些教师的教育入手,我们就可以期望随着岁月的流逝,一种‘通识教育和大学会逐渐出现在我们的面前。”[13] 大学要对承担“通识教育”的教师进行系统教育,并期待能够建立新型机构——能够为那些准备献身教学事业的人授予博士学位的通识教育研究学院(Institute of Liberal Studies)[14] 。新型教师教育机构的设想对于今日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师资培训仍有启发意义,是“通识教育”课程师资力量的保障机构,也是“通识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出路。
3. 构建终身学习社会,倡导个人的永恒发展
“永恒学习是‘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在任何领域,如果要成为受过教育的人,就必须掌握知识的整体发展并进行永恒学习。不断变化的是课程方法而不是内容”[15] 。这是赫钦斯倡导名著运动的思想基础,也是其永恒主义思想最直接的体现。主张开设“名著阅读”课程是“通识教育”的开端,其目标不仅仅是大学四年,而是永无止境的终身学习。大学的崇高目标决定着大学教育只是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驿站,大学学业的结束非但不意味着教育的结束,反而是终身学习的又一次全力启程,因为“止于至善”,没有终点。人性的发展、理智的发展、能力的发展没有终点。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与教育导向有悖于人的可持续性发展、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囿于时代的理想追求
赫钦斯一度并不认为学习原著所使用的语言或文法对于“通识教育”是必需的,现代语言也不是“通识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因为几所所有的经典名著都有极好的译本[16] 。这是符合当时知识信息发展阶段的观念。想必这位教育学大家在语言学领域还不甚精通,倡导阅读名著却未对直接传情达意的名著语言给予应有的重视。然而,从语言学的学科视角而言,再好的译本都是译者依据主观的二次甚至多次加工而成,这种会产生歧义的间接阅读方式能否理解名著的永恒真理显然是值得商榷的。历史的局限性使赫钦斯对世界的飞速发展始料不及,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为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时至今日,借助科技的力量对一手文献的阅读已成为几乎所有学者的生活日常,仅依靠译本进行学习与研究早已行不通了。任何理论与实践都有其存在的特殊历史背景与情境;任何被尊称为经典的言说与论辩也均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127年前,拥有远见卓识而乐善好施的美国首富、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出资创办芝加哥大学,并憧憬着其未来能够与哈佛、耶鲁比肩。芝加哥大学兼收并蓄地包容了洪堡大学与纽曼大学的两种大学理念,建构了独特而卓越的组织理念、研究体系和教学模式,在赫钦斯等杰出教育家、改革家的指引下迅速屹立于世界高等教育翘楚之林。《美国高等教育》聚焦芝加哥大学,由点及面地展现赫钦斯对大学的反思,对当代高等教育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后世高等教育发展与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激励后继者反思,启发有识之士创新[17] 。赫钦斯领导的芝加哥大学教学改革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最全面的“通识教育”实验,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值得研究和借鉴[18]。 赫钦斯曾言,他的理想是令芝加哥大学如巴黎大学铸造中世界文明一样地铸就20世纪文明。无可厚非,赫钦斯、赫钦斯的“预言”、芝加哥大学已然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永恒的存在。
[ 参 考 文 献 ]
[1][日]金子元久.大学教育力[M].徐国兴,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4.
[2] [美]弥尔顿·梅耶. 罗伯特· M· 赫钦斯传[M]. 加利福尔亚: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93:58.
[3] [7] [8] [11] [12] [13] [14] [15] [16][17] [美]罗伯特·M·赫钦斯. 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9+39+21+34+21+51+66+118+43+48-49.
[4] 沈文钦.赫钦斯与芝加哥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6(4):45.
[5] 叶坤灵.书评:赫钦斯的《美国高等教育》要义与重要议题勾勒[J].通识教育学刊,2014(13):101.
[6] 王晓阳,曹盛盛.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挑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5(4):20+18.
[9] 战双鹃.PBL模式在高校通识课程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18(5):50-55.
[10] 张楚廷.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的灵魂:兼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之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7):7.
[18] 潘艺林.论赫钦斯的高等教育哲学[J].现代教育论丛,2000(2):5-6.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