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侠,冷冬梅
(临沂市中医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2)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为耳鼻喉科常见及多发病,临床表现为喷嚏、鼻痒、流涕、鼻塞、眼痒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目前,临床多采用组胺受体拮抗剂、激素类、抗胆碱药物等治疗[1]。虽然能减轻或控制病情,但其副作用较大、易耐药、复发率高。本研究采用督脉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该病,同时加强护理,取得较好效果。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120例AR患者。纳入标准:诊断明确;年龄≥18岁,性别不限;两周内未接受抗过敏或相关的治疗;自愿参与本课题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哮喘、鼻息肉、急性鼻炎、先天性鼻中隔偏曲或其他鼻内粘膜病变者;②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器官功能异常者;③存在心理障碍、精神异常及依从性差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⑤患皮肤破损、皮炎、皮疹等疾病患者;⑥治疗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自行服药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男22例,女38例;年龄18~62岁,平均(31.06±8.14)岁;病程5个月~12年,平均(4.82±0.85)年。观察组:男24例,女36例;年龄19~62岁,平均(33.47±6.38)岁;病程4个月~13年,平均(4.11±0.9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1次/d,10 mg/次,睡前服。14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布地奈德吸入剂,每个鼻孔各1揿,早晚各1次,连用4周。观察组:采用督灸疗法加穴位贴敷法治疗。督灸疗法:让患者裸背俯卧于治疗床上,对后背正中线及其周围10 cm范围内皮肤进行消毒,将20 g督灸粉(内含黄芪、细辛、白芷、白术、防风、茯苓、辛夷、地龙、生姜,由本院制剂室制备)均匀涂在后背正中线上,将桑皮纸(约长40 cm,宽10 cm)覆盖药粉上面,再将滤出姜汁的姜泥铺于大椎穴至腰腧穴上,压实,在姜泥上放置艾柱,将每个艾柱的两端点燃,燃透后换另外一壮,三壮治疗结束后,将姜泥撤除,拭净背部。中药穴位敷贴:嘱患者仰卧(或俯卧)于治疗床上,75%酒精棉球穴位区域消毒,将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及白芷分别粉碎,过6号筛,按照质量比2∶2∶1∶1∶1的比例混合均匀,倒入鲜生姜汁调成糊状,制成直径为1.5 cm的药饼,治疗时用医用胶带将其固定于大椎、风门(双)、鼻通(双)、肺俞(双)、脾俞(双)、肾俞(双)等。若合并哮喘,加天突穴及膻中穴;合并慢性咽炎,加天突穴。每次贴敷2 h,以贴敷处皮肤发红为佳,嘱贴敷处24 h内不宜遇水。1次/周,4次为一疗程。
1.2.2护理方法 ①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和过敏史,协助患者寻找过敏源,分析致病原因;②帮助患者远离或改善致敏环境,清除或避免接触过敏源;③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制定合理作息时间表,并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的抵抗力;④治疗前向患者和家属告知本治疗的机制和优势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消除患者的顾虑,争取患者的合作和信任;⑤治疗前要对患者所贴皮肤处进行常规消毒,维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材质的选用,防止皮肤过敏;⑥向患者交代灸治或敷贴后皮肤出现的症状,如患者皮肤有局部潮红、温热感、异物感,告知患者属正常现象,无需处理;若患者在治疗期间局部皮肤出现严重红肿、大水泡、溃烂、疼痛、低热等,可提前除去药物,告知患者不要用手搔抓,避免抓破引起感染;⑦嘱敷贴后4 h内不可凉水洗澡、直接吹风扇和空调,避免雨淋及接触生水;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海鲜等,平时多吃温补食物,禁止饮酒。
1.3指标评定 临床症状评分:按鼻塞、喷嚏、流涕、鼻痒等症状从无到严重进行评分,每项记0~3分,分值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体征积分标准:按体征正常、鼻甲轻度肿胀、下鼻甲与鼻中隔紧靠、下鼻甲与鼻底之间尚有小缝隙、鼻中甲黏膜息肉样变、息肉形成,分级计0~3分,分数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疗效判定: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或症状与体征改善率≥66%;有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或症状改善率26%~65%;无效,临床症状与体征症状改善率≤25%或未改善。
2.1两组各症状及体征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体征总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分)
2.2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60例患者中,显效26例,有效2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60例患者中,显效9例,有效3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77,P=0.016)。
中医认为,AR是脏腑虚损、异气入侵,且与肺、脾、肾三脏失调有密切关系。因此,在本病的临床辨证诊治中,应当以温肺、补肾、益气、祛风、通窍来进行治疗。穴位贴敷古称“外敷”、“外贴”,长期在民间广泛流传和应用,它是采用刺激性的药物贴敷于体表特定穴位,借助药物对穴位刺激,激发经气、调整气血,起到药效与穴效的双重作用,其实质是一种将经络、穴位、药物合为一体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中所选取的细辛能祛风散寒,宣通鼻窍,有抗炎和抗变态反应的作用;白芥子具有辛散温通利气、化痰温肺功效;延胡索起到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白芷可有散寒解表、祛风通窍、除湿止痛之用。选穴方面,大椎穴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交会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之功,可内调肺、脾、肾,外除肺脏风寒邪气[2];风门为气之汇,有祛除邪风、通宣理肺、益气固表之功;肺俞穴有温肺理气,补虚益损,宣通鼻窍[3];脾俞、肾俞穴可健脾益肾,驱邪外出,增强人体抗病邪之力[2];天突穴为任脉与阳维脉交会穴,能宽胸理气,宣通肺气,提高人体正气之效[4]。
督脉灸亦称“铺灸”、“长蛇灸”,是基于中医经络学说中“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通过生姜与药物作用于督脉及两侧循行经脉和腧穴,具有外联四肢、沟通脏腑内外、温阳散寒和补肾培元[5],是集经脉、穴位、药物、灸法等为一体的特色中医外治法。生姜作为最常用的隔灸物,其性味辛、温,入肺胃脾经,有温肺散寒,温经通络之功效。同时灸粉中的黄芪、党参、白术有补益升清,细辛解表通窍;防风、荆芥通表散寒,丝瓜络善祛风通络,乌梅上敛肺气,地龙清热息风、通窍。与隔姜泥灸及穴位协同共奏补肺散寒,调和营卫,解表通窍之功。本研究将督灸疗法与穴位药物贴敷联合应用于AR患者,结果表明,观察组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
总之,督灸疗法加穴位药物贴敷治疗AR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