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尚洁 高 明 段 卉
国外校本体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韩尚洁 高 明 段 卉
(山西医科大学体育教学部,山西 太原 030001)
为探索国外校本体育研究主题之间的深层关系, 文章采用关键词共现分析, 以web of scienceTM为数据库来源, 利用Citespace软件探索分析国外近二十年校本体育研究487篇文献的国别、机构、作者及研究主题。研究表明:国外校本体育研究主要聚焦在“运动干预”“健康相关的生命质量”“惩戒行为”“儿童骨骼健康”“行为决定因素”“学术表现”“家庭背景”“体育活动”等多个方面。未来研究应当更注重测试手段与方法、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研究报告细节的完备、剂量的效应探索,以及发展基于理论模型的校本体育研究。
校本体育;可视化;作者;机构;主题
身体活动对健康的有益影响是十分明显的,身体活动影响新陈代谢和所有主要的身体系统,对大脑和脊髓产生强有力的积极影响,从而对情绪稳定、身体健康、学习动机和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校本体育是以国家标准为基础的高质量体育项目,校本体育活动通过心血管、肌肉骨骼、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目前,校本体育是最具有经济性、有效性和广适性的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的措施。本文基于此,探索国外校本体育的研究脉络与研究热点,可以为我国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以期提高完善我国校本体育理论与实践水平。
笔者以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的 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的引文索引检索。检索策略为: TS=(“school-based”) AND (“physical education”),索引= SCI-EXPANDED, SSCI, A&HCI,时间跨度=1999-2018,检索时间为 2019年4月23日,合计检索到487篇文献,作为本研究的数据集。
笔者借助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研究的方法,透视国外校本体育研究的知识网络,通过定量分析,统计分析论文年代分布、国别、作者、机构、关键词、研究主题等信息,具体采用CiteSpaceⅤ(5.1.R8.SE.10.27.2017)文献计量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图1 国外校本体育研究论文年发表数量
从图1可以看出,1999-2018年关于校本体育干预的研究文献数量总体呈线性增长趋势(公式: y=4.0796e0.132x),可以将其增长趋势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99年增长至2005年的13篇。第二个阶段从2006年到2010年研究文献在20篇上下。第三个阶段,2011~2017年保持在40篇左右,2018年突破至556篇。这说明校本体育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外学者的重视。
图2 国外校本体育主要国家及合作图谱
有49个国家参与校本体育研究。研究国别中排序前3位的分别为美国(218篇),占总论文量的44.76%;澳大利亚(72篇),占总论文量的14.78%;英国(60篇),占总论文量的12.23%。我们可以看出在校本体育研究领域中,美国等西方国家占据统治地位。这些国家均与美国有较强的合作关系,国家合作研究利于科学研究产出。
2.3 研究机构知识图谱
共有91所研究机构发表了校本体育研究论文。研究机构中美国的明尼苏达大学(23篇)、北卡罗莱纳大学(22篇)、南卡罗莱纳大学(17篇)为前三甲。这三所研究机构并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8篇)、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16篇)与澳大利亚的纽卡斯尔大学(13篇)、天主教大学(13篇)、迪肯大学(13篇)形成了居中的合作簇团。挪威运动科学学院(11篇)、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11篇)与南丹麦大学有一定的合作关系。另外,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哈佛大学与华盛顿大学也有一定的合作关系。我们从研究机构的发文量与所属国别分布上可以看出,欧美国家均有高水平研究机构形成区域合作并关注校本体育研究的不同方面。美国与澳大利亚国家内部研究机构合作较为广泛,欧洲国与国之间研究机构合作较为紧密。这些研究机构合作产出的研究方向包括公共环境职业卫生,教育研究、运动科学、医学、社会学、营养学等相关学科,并且多学科研究介入成为主流。
图3 国外校本体育研究机构合作图谱
图4 国外校本体育研究作者合作图谱
研究机构的高产作者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教育研究学院运动与营养研究中心的Lubans DR教授(15篇)与其同事Morgan PJ(9篇)、天主教大学心理与教育研究所的Lonsdale C(9篇)教授领衔的合作簇团的产出最多。他们主要关注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实践,如何为青少年设计和举办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如何利用奖励机制、怎样锻炼和技能改善体质等方面,研究多采用校本体育干预方案,关注人群多为经济弱势社区的青少年。挪威运动科学学院运动科学部的Andersen LB(11篇)、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医学部公共职业健康研究中心的 Van Mechelen W(10篇)与丹麦南部大学运动科学与临床生物力学部的Wedderkopp N(8篇)形成另一个较大的研究簇团。他们主要关注于校本体育中身体素质改善、儿童伤害、心血管风险、身体成分、心肺健康、骨矿含量等,研究对象多为学龄儿童。另外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护理研究中心的Volpe, SL(5篇)、澳大利亚科迪大学运动与营养研究中心的Daly, RM(5篇)、瑞典伦德大学骨质疏松研究中心的Karlsson MK(9篇)、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公众健康研究中心的Story M(7篇)等研究团队的主要学者也给予校本体育较大的关注,并形成较为稳定的研究合作模式。
本研究运用CiteSpaceⅤ软件分析校本体育研究数据集的关键词, 形成了具有208个关键词节点、1069条连线的知识图谱,再利用LLR(log-likelihood ratio,p-level)聚类算法,将其聚类形成了8个主要的研究主题。
本聚类关注校本运动干预研究。这一研究领域学者多采用基于学校的体育课程,针对人群相对比较广泛。例如:非活动学生、女孩、特殊需求人群和少数民族都被确定为干预研究的优先群体,其中国外研究对于超重与肥胖青少年儿童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这些研究对学校为基础的体育活动干预措施的有效性、趋势、问题、影响和实践提出建议,提供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经验教训,包括运动干预范围,方法和实施过程,并提出了如何制度化以及收益和成本的证据。笔者根据这些调查结果,认为采用生态方法进行干预设计更为有效,包括多方案干预措施(例如基于学校课程、体育课程、家长/家庭和校外活动)和多层次的影响(例如人际关系、政策、环境)。在适当的情况下,我们还应考虑采用针对多种健康行为的干预措施(例如身体活动以及饮食、放松、压力管理)更为有效。研究设计的干预措施包含的程序内容要反映学生的活动需求,兴趣和喜好。干预设计要专注于广泛的活动,包括非竞争性、更加个性化和非结构化的活动,使设计课程计划的内容可以满足、补充和加强国家课程要求。
有规律的身体活动可以增进健康并降低全因风险死亡率,包括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缺血脑卒中、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结肠癌、骨质疏松症、抑郁症和跌倒相关的伤害。除此之外,体育活动对认知功能方面也有极大的益处,可以增加氧饱和度和血管生成,增加脑神经递质(例如,增加5-羟色胺)和脑源性神经营养素,支持发育中的大脑神经元分化和生存。体育和记忆与学习(例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由此产生的增加的神经细胞弹性)的多种研究将认知改善中的效用归因于体育。这是因为青少年高度可塑性的大脑发育中,身体活动对认知的影响可能尤其重要。然而,尽管有好处,但在有规律的校本体育活动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每天都能进行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因此,校本体育还需要拓展活动的形式与人群。
儿童参与运动干预后,可以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和抑制不良纪律,这种现象尤其是在儿童参加有氧运动的过程中效果更加明显,并会有一定的延续效应。这说明运动可以改善复杂行为健康障碍儿童的自我调节功能和课堂纪律。体育课利于学生学习自我意识、自我调节和其他社会情感技能,如怎样团队合作。学生在身体活动环境中还可以展示出尊重自我和他人的负责任的个人和社会行为。这种以学校为基础的运动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儿童的行为健康,而不增加父母的负担或卫生保健费用。为了减少少数群体学生在健康风险行为方面的差异,在国家、省和大型城市学区层面要继续实施校本体育干预计划,以记录和监测广泛的政策和计划干预措施对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使学生定期参加校本体育活动,重视体育活动促进健康、享受、挑战、自我表达和互动的作用。从公共卫生和身体活动促进健康的角度来看,校本体育干预措施也应该关注行为、认知和情感结果,许多以学校为基础的干预措施直接减少了学生欺凌行为与不当行为。
国外研究表明,特定的物理负荷促进增强儿童期骨骼发育,也可以对未来成年预防骨质疏松症产生一定的潜在效应。模拟现实生活情况的校本体育活动计划能成功提高儿童的一般身体健康与骨矿物质含量(BMC)和骨密度(BMD),也有报导指出在干预计划年限内,骨折风险随之降低。纵向数据显示,参与体力活动的儿童骨量保持要优于不活跃的同伴,虽然干预作用似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研究表明,为了达到对骨骼健康的影响,体育干预项目必须包含特定的承重元素锻炼才能成功。因此,必要的校本体育活动对儿童骨骼发育是有益的,在体育课程中加入的相应负荷也是必须的。
促进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以减轻由于不适宜的生活方式引起的健康问题。一些研究提出了研究假设,认为个体具有寻求必要健康的能力,他们需要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在这方面,学校在校本体育中通常采用促进身体活动的教育或行为方法,鼓励学生对其身体活动行为做出健康的选择。这涉及到学校需要提供有关身体活动有说服力的论据和相关信息,并让学生参与学习自我管理和监管技能,如目标设定、计划规划、自我强化和监督或时间管理,以鼓励参与身体活动。这些技能被认为对改变生活方式和活动独立至关重要,学生如果喜欢体育锻炼,他们更倾向于积极参与。另外,有益的学校环境也能激发和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这有助于促进身心健康。
学校管理者试图提高标准化考试分数,他们可能错误地认为体育课程时间应该被牺牲并重新分配到阅读、数学和科学上。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这种策略对提高学术成绩是有效的,也没有证据支持减少体育课时间是提高学业成绩的良好策略。此外,许多学校不开设体育课,这个策略可能会对儿童产生相反的作用。有证据表明长时间坐着会损害注意力。因此,减少日常体育活动实际上会妨碍学业成就。美国教育部最近一项横断面研究发现儿童早期在体育教育上花费的时间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具有正相关。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增加体育课和其他以学校为基础的体育活动项目的时间会对学术产生中性或积极的影响。体育教育可能会促进学术成果的小幅度增长。
环境是作用于人的所有外界事物与力量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构成的复杂系统。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和环境息息相关,特别是对对象的影响控制。父母为孩子提供非正式技能的习惯教学、演示、反馈和机会,通过游戏情境练习个人运动技能,这反过来又会导致动机的增加。建立积极的态度,身体技能不断发展,社区体育、竞赛和实践课程都可能是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驱动力。从公共卫生和身体活动促进健康的角度来看,改进目标应该是影响身体活动而不是健身,干预措施也应该关注行为,认知和情感结果。事实上,计划的养成直到成年生活都会持续存在的,定期体育锻炼的习惯比任何短期健康收益更为重要,这就需要家长或家庭给予更多的帮助,包括在物质需要层面,如服饰、课外读物和学习用品等;在精神需要方面,家庭的温暖和朋友的支持,获得别人的尊重和理解,有创造的欲望和冲动等这都是对未来良好锻炼行为养成的支撑条件。
学生在校本体育课程中的体育活动水平如果低于推荐值,会对年轻人的身体活动水平及其持续的身体素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学校需要提高体育课的质量,并且促进学生高度活跃和参与。学校要充分考虑体育课的支持性、主动性、自主性、公平性、愉悦性(SAAFE)原则,并在进行体育活动课程前进行规划和评估,包括添加新的体育类项目,拓展校内体育活动或适当增加学生中重度体力活动(MVPA)比例。教师在体育课中不必延长上课时间,但可以改变所教授的体育游戏规则(如替代足球,要求以团队进行活动等)使学生更积极参与。
总的来说,校本体育干预对学业成绩是有正面的影响,但还是应该谨慎地看待这一发现,因为在校本体育教育中报告的干预措施研究通常无法提供有关干预所需的充分细节。老师如果依从精心设计,全面集成和长时间的体育干预,当然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成绩。而短暂的、一次性的或支离破碎的干预,就不太可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笔者在对国外校本体育文献中发现,在研究涉及干预“剂量”的多个要素,如设计框架、模式、持续时间、内容、受训者和教师特征方面存在显着差异。而这些差异也是导致研究结果迥异的重要因素。在研究中,许多因素影响健康测试表现,如环境/测试条件、生活方式、运动方式、营养、动机、参加测试的智力和机械技能,特别是遗传或遗传潜力和发育成熟度都会对分数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产生疑问,从而影响干预成功与否。这也造成了对于研究结果的成效较难进行比较研究。
国外的这些研究结果对体育教学与管理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这是因为大多数年轻人都需要参加某种形式的普通学校体育。因此,一方面,学校需要提供体育教师广泛和持续的专业发展,以提高这些课程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学中所有的方法都应当植根于某种形式的学习理论,并规划和实施多样化教学技能和知识,确保校本体育计划设计的完善和内容的不断发展。利用理论模型应成为未来校本体育研究的重点。另外,学校确定和实施青少年喜欢的体育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发展水平是构思体育课程计划的关键策略,在实践中还要确保校本体育课程遵循符合国家体育标准,而且是健全、有效,可循证的。
[1] 文蔡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校本化开发[J].体育学刊,2014, 21(1): 82-85.
[2] 季晓静,王健,黄号号,等. 对体育校本课程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 33(6): 81-83.
[3] Cale L,Harris J.School-based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s: Effectiveness, Trends, Issues, Implic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Practice[J].Sport Education and Society, 2006,11(4):401-420.
[4] Kain J,Uauy R,Concha F, et al. School-based Obesity Prevention Interventions for Chilean Children During the Past Decades: Lessons Learned[J].Advances in Nutrition, 2012,3(4):616-621.
[5] Heath GW,Parra DC,Sarmiento OL, et al. 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 in Physical Activity: Lessons From Around the World[J]. Lancet, 2012,380(9838): 272-281.
[6] Cronholm F,Rosengren BE,Karlsson C, et al. A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 Program in School Is Also Accompanied By Higher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a Prospective Controlled 3-year Study in 194 Prepubertal Children[J]. 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 Health, 2017,14(4): 301-307.
[7] Coulter M,Woods CB. An Exploration of Children's Perceptions and Enjoyment of School-bas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Physical Education[J].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 Health, 2011,8(5): 645-654.
[8] Bowling A,Slavet J,Miller DP, et al. Cybercycling Effects on Classroom Behavior in Children with Behavioral Health Disorders: an Rct[J].Pediatrics, 2017,139(2): 1-9.
[9] Kann L.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 - United States, 2015[J].Mmwr-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2016,65(23): 1-15.
[10] Kann L,Mcmanus T,Harris WA, et al.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 - United States, 2017[J].Mmwr Surveillance Summaries,2018,67(8): 1-114.
[11] Daly RM,Ducher G,Hill B, et al. Effects of a Specialist-led,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 on Bone Mass, Structure, and Strength in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a 4-year 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2016,31(2): 289-298.
[12] Coster ME,Rosengren BE,Karlsson C, et al. Effects of an 8-year Childhood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 on Musculoskeletal Gains and Fracture Risk[J].Bone, 2016,93(6): 139-145.
[13] Meyer U,Romann M,Zahner L, et al. Effect of a General School-based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 on Bone Mineral Content and Density: a Cluster-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one, 2011,48(4): 792-797.
[14] Meyer U,Ernst D,Zahner L, et al. 3-year Follow-up Results of Bone Mineral Content and Density After a School-based Physical Activity Randomized Intervention Trial[J].Bone, 2013,55(1): 16-22.
[15] Grasten A. Children's Expectancy Beliefs and Subjective Task Values Through Two Years of School-based Program and Associated Links to Physical Education Enjoyment and Physical Activity[J].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2017,6(2):500.
[16] Tassitano RM,Barros MVG,Tenorio MCM, et al. Enrollment in Physical Educ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Health-related Behavior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J].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10,80(3): 126-133.
[17] Buscemi J,Kong A,Fitzgibbon ML, et al. Society of Behavioral Medicine Position Statement: Elementary School-based Physical Activity Supports Academic Achievement[J].Translational Behavioral Medicine,2014,4(4): 436-438.
[18] Trudeau F,Shephard RJ.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School Sports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2008,5(10): 67-83.
[19] Rasberry CN,Lee SM,Robin L,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chool-based Physical Activity, Including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Preventive Medicine, 2011,52(1): 10-20.
[20] Hernandez AE,Marcus MD,Hirst K, et al. Impact of Implementation and Conduct of the Healthy Primary Prevention Trial on Student Performance[J].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2014,29(1): 55-58.
[21] Hopper C,Munoz K,Gruber M, et al. The Effects of a Family Fitness Program on the Physical Activity and Nutrition Behaviors of Third-grade Children[J].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2005,76(2): 130-139.
[22] Tsorbatzoudis H. Evaluation of a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 Programme to Promote Physical Activity: a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2005,101(3):787-802.
[23] Lubans DR,Lonsdale C,Cohen K, et al. Framework for the Design and Delivery of Organized Physical Activity Session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Rationale and Description of the `saafe' Teaching Principl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2017,14(23): 751-789.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School-based Sports Research Abroad
HAN Shangjie, etal.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1, Shanxi, China)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GH-13024。山西医科大学创新基金,项目编号:01201517。
韩尚洁(1981—),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