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
摘 要: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出台各项措施,不断加大力度,显著增强各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但许多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体制机制不健全、基础薄弱、管理监督不规范等问题依然存在。要从根本上消除隐患,需要制度先行,逐级落实,严格监管。本文针对目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探讨与之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资产管理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和依法支配的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等国有资产,是政府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强化资产管理,优化各类国有资产配置,不断提高资产的实际使用价值,规范资产处置流程,统一搭建资产管理信息化智能平台,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1.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具体落实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完善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政府公共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有序的发展。
2.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的有力措施
国有资产大部分分布在医疗卫生、全民教育、公共基础设施、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政府储备土地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关键领域。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对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清产核资、评估、统计及综合评价等一系列的资产管理基础工作,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对于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大的作用。
3.保障资产安全、推进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扮演着重要角色,為更好地服务社会,国家一举推行多项举措,包括多项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例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三公经费因此而逐年降低,将节约下来的经费可以更多用于保障民生实事;重新制定办公用房标准,贯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原则,制止奢侈浪费,从而加强管理和监督,都体现了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达到资产使用效率不断提高的目的。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管理,将会出现各种漏洞,给行政事业单位今后发展带来直接影响。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多项规章制度及相关政策,以推进廉政建设,其重要举措体现为财务监管是否合理、得当。强化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使之与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管理相结合,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相结合,同时通过不断强化财务监管体制,使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防腐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和增强,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的安全性。这对于我国经济平稳运行,机关及事业单位有序开展工作及切实有效履行相关社会职责显得尤其重要。
二、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1.管理体制及机制不够完善
一是单位资产管理与财务预算管理不够统一规范。资产管理人员意识不强,“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等现象普遍存在。
二是管理单位对推进特定资产调剂使用、共享共用缺乏有效机制。比如,有的单位办公用房富余闲置或者出租;有的办公用房不足,长期租赁,中央在地方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归属中央部门,跨部门、跨单位调剂的难度较大,办公用房不能合理调配使用。
三是分级监管与统筹发展衔接不到位。有些主管部门过多强调“分级监管”,仅关注本部门、本级地方所属国有资产的监管,对系统和区域的整体统筹规划、国有资产统一布局与设施设备的标准化建设考虑不足。
四是管理职责不够清晰。从部门内部看,一些承担国有资产管理职责的机构并不直接管理国有资产,而是委托相关机构代管,如委托相关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家具、公务车辆等,权责界定不明晰,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相关职责落实难以到位。
五是管理评价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从价值角度看,经济性评价指标缺乏成本效益性,在资产配置方面,导致个别单位和机构不同程度存在只讲需求、不计成本,盲目使用资产,形成国有资产闲置浪费等现象。处置资产不顾资产实际状况、只看最低年限,主观随意报废可用资产等现象时有发生。
2.基础薄弱,管理效率不高
一是没有健全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许多国有资产的目标政策及性质定位模糊。
二是没有明确的产权管理概念,基础环节较为薄弱。资产登记、变更、注销、处置、盘点不及时,资产核算不准确,家底不清、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问题仍然存在。
三是会计统计、资产报表等工作亟待完善。如水、电、气等市政公用设施资产还存在产权划分不明晰等问题,以致较难摸清底数,难以准确纳入国有资产报告。
四是信息化建设比较滞后。有些地方还没有建立统一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导致统计口径不一致,部分资产归口不明确,容易导致错报漏报、出现偏差。
3.管理监督尚需规范
一是日常管理不够规范,制度执行不到位。有的单位购置固定资产不入账,以维修费、配件费用的名义规避监管。
二是管理监督机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相关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一些基层单位甚至一人身兼资产、财务、会计等数职。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1.尽快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架构
一是将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有机结合、有效衔接,相互补充完善统一,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机制。要坚持资产存量管理与预算资金流量管理有机统一,坚持资产管理与资金管理并重。加强资产管理对决算管理的支撑,预算投资、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各种形式形成、配置的国有资产实际状况作为财务预算决算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反映并突出财政资金所发挥的真实使用效率。
二是完善制度,建立健全特定资产调剂使用、共享共用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搭建统一开放的资产共享平台,避免重复配置和闲置浪费,推进资产集约高效使用。
三是树立“大资产”管理理念,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通盘考虑全局,加强事业发展顶层设计和区域统筹规划,逐步形成区域层级横向监管与行业纵向管理相结合的网格化资产监管模式。
四是突出资产管理的核心要素,即明确权责要素,进一步规范健全制度管理机制。加强部门、单位内控机制建设,明确规范内部相关机构职责划分,做到权责明确、标准科学、规范管理、实时监督定位。
五是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完善,形成问责机制及考核评价标准。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以满足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实现特定政策目标为导向,测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成效,同时兼顾投入产出分析,评价经济效率。
2.大力夯实资产管理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基础
一是将国有资产的目标定位进行准确及科学界定,使配置标准体系得以健全完善。完善通用资产配置标准,健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科技等重点行业的专用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建立规范有效的动态调整机制,发挥好国有资产的保障及支柱作用。
二是对公共基础设施等资产进行仔细思考及研究,使国有资产报表体系更加充实和完善。坚持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充实完善国有资产报表的实物量数据等,保证从多个维度充分反映国有资产全貌和人均占有情况,提高数据的分析利用水平。
三是加强产权管理,全面清查底数。以产权登记为基础,推动各部门、单位全面清查,开展全面审计,彻底摸清国有资产家底。对存在的账账不符、账卡不符、账实不符等问题,组织全面整改。四是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统一的全口径国有资产数据库和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形成统一规范的全国“一张网”。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3.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时效性和规范性
一是做到规范、依法管理,严格落实并执行相关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定期盘点工作,加强对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等各环节的规范管理,严格按照节约原则,合理高效使用国有资产。
二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督职能,增强监督实效。根据本地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分类别、有重点地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日常监督和跟踪监督。
三是规范和加强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机构队伍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队伍建设,合理配备管理人员,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到人。
4.强调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面,对其进行第三方审计,是监督管理其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对资产流入、流出实时盘点更新,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与监督,使之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财务监管是平常工作中最有效、最直接的管理,财务人员容易受到利益方面的诱惑,可能会影响监督力度的执行,对有效监管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定期和不定期邀请第三方进行资产审计,是公平、有效的监管方式。审计部门要实行多次、巡回审计,督促单位及时修正审计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将关键环节、突出内容进行重点审计。审计部门为公平、公正、客观以及独立的发表意见,提出问题,需要以身作则,打铁还需自身硬,确保廉洁,才能真正改善和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庆艳.浅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1).
2.譚晓芳.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纳税,2019,13(03).
3.张宜锋.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管理科学,2019(2).(责任编辑: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