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梅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国家深入调研,正在大力推行教育改革,教育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落后陈旧的教育体制逐渐被摒弃,被剔除,新型的教学一体化、学生为主、学做结合的教育模式,正在被各地广泛实施,这极大推动了教育改革,促进了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现阶段,社会对会计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相应的也对会计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面对这种情况,中职教育应该加大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关注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力图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型会计人才,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目标。
目前来看,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中职教育在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这极大阻碍了教育人才的培养进程,是培养出的教育专业学生与社会脱轨,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培养下,学生普遍出现课堂参与率不高,课堂积极性差,学生与老师的师生关系不甚理想等问题,对此,相关专业人员应该积极探索,找到有效的策略为会计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目前,我们提出了一想“边学边学”的新型教学策略,它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优化课堂质量,提高课堂氛围,促进教育质量和效率的优化提升。
一、中职学校基础会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目标不清晰
课程教学目标影响着整个教学过程,甚至决定了教学的最终效果。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激发学生和教师的动力,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反之,模糊不清的教学目标则会腐蚀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对专业学习出现倦怠厌烦的情绪,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开展。中职学校教学时间短,任务重,学生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习专业课程,顺利毕业,还要考取各项证书。由此,教师一般会根据学生的考试和考证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这种硬式教育的弊病会带来一系列的教学问题。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只是会计入行的敲门砖,不能作为评判能力的标准,所以考取这类证书应试会计专业的辅助部分,不能作为主要成分。
(二)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仍有很多中职学校的教育模式,不能与社会所需人才的要求接轨。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师一味地追求理论教学,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弱,就只能纸上谈兵,不符合社会对对新型会计人才的要求。目前的许多中职学校教师仍采取“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不能带领学生真正深入实践,仅仅停留在理论讲授的表层,这就导致学生只会死记课本理论知识,而缺少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的机会,导致学生的会计专业能力残缺不足,难以适应将来的工作。
(三)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教育体制僵化落后
传统“填鸭式”的教学具有枯燥、死板、缺乏灵活性、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等种种弊端。而且现在调查研究表明,许多中职学校人才起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不能给自己明确的定位,将自己定于教学的中心,认为自己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极大阻碍了教育改革,使教育体制僵化落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需要活跃的课堂氛围、新型的教学结构、完善的教学模式来引导辅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边学边做”教学模式概况
中职学校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以教学为关键,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边学边做”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主要是将学习理论知识和进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边学边做”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同步进行,相辅相成,能够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理解知识,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课堂参与率,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与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不同,在“边学边做”的教育模式培养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质的转变,学生成了课堂教育的主体部分,而教师从课堂的传授者变成了课堂学习的引路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进行实践操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耐心对学生进行指导,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边学边做”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相统一,促进学生理论技能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共同提升。
三、中职学校基础会计课“边学边做”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边学边做”的新型教学模式重视课程理论和实践操作的结合进行。一方面,教师仍旧要重视课堂理论教学的进行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教师更要重视带领学生进行教学实践,让学生真正接触到会计行业的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将课程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当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和熟练的操作能力。构建基础会计课程“边学边做”的新型教学模式,需要从几方面入手。
(一)重视会计教学实践,创设基础会计课程“边学边做”的情景教学
基础会计课程包含大量的理论知识,涉及了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假设一般原则等多种概念、原理和规则,由于理论知识的枯燥复杂,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果教师一味的讲授理论知识,则会使学生产生倦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压抑,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探索理论知识的新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程度,提高课堂参与率,促进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升。知识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复杂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情景模式,将原本抽象难懂的理论部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学生可以将知识和生活情境相结合,在学习知识中感受生活实际,在生活实际当中理解知识,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基础会计课程开课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企业相关操作过程,让学生真正接触到辊生产,见识到原材料入库等重要的原始会计凭证,有利于为课程學习打下基础。
(二)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密切结合,真正让学生“边做边学”
在中职学校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理论知识能力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新型教学模式,以教材为基础,但不能以教材为全部,教师应该为学生寻找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辅助材料,如岗位化,生活化的经济业务资料、实际公司的会计案例等。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所其相关理论知识,指导学生按照基本会计操作的过程,模拟完成会计工作中的各种步骤,真正做到边做边学,给学生提供在实践操作中感悟理论知识的机会,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
(三)确立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地位,遵循“边做边学”的教育思路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错把老师当做教学的主体部分。实际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处于中心地位的主导者,教师只是教育过程的辅助者和引路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不断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人翁意识,遵循“学生主体,边做边学”的新型教学思路,在学生边做边学的过程中理解重难点,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进行分组,采取小组讨论的模式,实施教学方案,并在教学过程中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供学生思考学习,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增进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增进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氛围。
(四)准确掌握基础会计课程的特点,找准课程开展的着力点
“边做边学”在基础会计课程中的有效开展和实施,总体来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对于课程开展的场地没有严格的要求;第二,对教学设备和基础设施也的要求也较为简单,只需要一些基础的记账本、笔、计算器等就可以;第三,对于操作的技术难度和要求也不高,缺乏系统性的技术标准规范等;第四,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准确的考核和评价,很多学生在表面上看是已经掌握了,但是对其真正的操作方法和过程原理并没有深入理解。由此,“边做边学”在基础会计课程中的有效开展和实施的关键,并不是教学设备和场所的完善,而是要求任课老师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教学技能和水平,提升自身的教学责任感和态度,给予学生耐心、专业、详细的教学指导,努力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感。
(五)有效整合教材,明确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点
“边学边做”教学模式在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开展和实施,是一种课程讲解、课程指导、考核检查、答疑解惑一体化进行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听讲、实践操作、问题提出等也是同步进行的,而从教材上来看,任课老师进行教学内容讲解时所参考和依照的教材主要是理论课教材,而学生进行实训演练的时候所参考业务资料主要来自于实训课教材。
因此,在进行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理论内容与实际的经济业务之间联系不够紧密、逻辑关系混乱等问题。对此,任课老师需要将理论教材内容与实训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和重组,突出理论重点、理清逻辑关系,使业务的实践操作能够与学生的理论学习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业务水平。
四、结语
綜上所述,目前,中职学校会计基础课程的设计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课程目标不清晰,重理论轻实践,传统教育模式的根深蒂固,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弊端,阻碍了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进程,不利于现代教育的纵深发展,因此,相关人员应该重视这些问题,尽快找到解决方案,转变传统教育思想,采用新型教学模式,为中职学校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提供可行方案,促进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经实践表明,教师在课堂中运用“边学边做”的新型造型模式,将抽象化具体,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课堂参与率,提高了会计基础课程的课堂效率和质量。
(作者单位:山西省吕梁经济管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