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爱玉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基层财政投资资金也在逐年增长。与此同时,如何加强农村基层财政资金监管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文章就此展开了讨论,先是结合实际分析了其中存在的财政补贴资金分配有失公允、涉农专项资金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然后提出了强化补助资金监管、强化专项资金的监管等建议。
农村基层财政属于我国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农政策的背景下,应加强农村基层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督促向农村基层财政资金有效落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农村基层财政资金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补贴资金分配有失公允
虽然国家对农村基层财政补贴资金的发放提出了要求,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财政补贴资金发放并不公平。比如客观上是以种植面位为标准计算补贴金额。但在实际操作中种植面积难以核实,导致其中出现了种而不补,补而不种的现象。尤其是惠农补贴基础数据信息存在审核不严、不完整、不真实等问题,导致其中出现了冒领、多领等现象,引发群众的不满。加之,农村基层财政资金补贴的公式工作并不到位,使得广大农民群众对财政资金补贴产生了很深的误解。
(二)涉农专项资金监管不到位
一般情况下,农、林、牧、水利等涉及到农村基层财政的项目都要实行县级报账制,并且项目实施单位只对县级主管部门负责。项目实施地的乡镇财政难以对其进行监管。尤其是其中还存在一些单位避讳过多,导致资金开展情况难以有效公开,以致于资金监管流域形式。
(三)农村基层财政监管不规范
保障农村基层财政资金监管成效的关键是农村基层财政管理工作实施到位,财政预算能有效落实,且能够有效监控农村基层债务。最重要的是要在赋予农村基层村级组织资金安排使用自主权的同时能实施动态监管,确保每一笔资金都有明确的去向。但从实际来看很多农村基层村级组织的资金安排并不规范、透明,出现了许多基层蛀虫大肆侵贪财政资金,以致于农村基层财政资金无法得到有效应用。
(四)配套监管机制不完善
一是农村基层财政机构设置不规范、业务指导实施不到位、与其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机制不齐全,使得农村基层财政资金监管无法规范开展。二是农村基层财政人员的待遇差,无法吸引到专业人才,且人才流失严重,难以应对财政资金监督工作的实施需求。三是农村基层财力有限,无法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工作,导致某些信息难以共享,影响到了资金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解决农村基层财政资金监管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补助资金监管
财政补助资金的分配标准是人口、耕地面积、购买行为等,补助方式为直接补贴或间接补贴,基本范围包括增加农民收入、支持农村教育、文化等运转的补贴资金。但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其中出现了一些分配不公的问题。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强补助资金监管:
首先,公开、公式补助对象、政策等,提高财政资金补助的透明度,消除广大人民群众对财政资金补助的误解。一是农村基层财政应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及时公开政策,并及时发放一折通、公开信等,确保广大农民群众能及时获知财政补助情况、进度,有效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同时,还可与广大农民群众面对面交流,解答群众对补助性资金的疑惑。二是农村基层财政还应选择在村级内部通过财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及时将补贴对象、依据、标准、金额、监督联系方式等公示出來,以便广大农民群众能够详细料了解补助情况,实时反馈补助问题。若农村基层财政接收到相关举报,则应及时核实确认其中是否存在徇私舞弊现象。 三是农村基层财政要对容易发生变化的补贴要素进行重点清查,并将清查结果及时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以便农民补助资金能有效落实。如以居民农村客运经营综合直补、城镇低保、在乡老复员军人补贴等25项补贴落实情况为主要内容,通过入户访谈、核查补贴专户等方式,逐条逐户一一核实各项惠民补贴是否及时发放到户;补助金额是否准确;是否有不符合补助政策的对象;发放表与领取补助资金是否一致。四是要对一折通或一卡通等资金发放渠道、结果进行监督,杜绝随意克扣、多发放、错发放等现象,切实保证补助资金能安全、及时地发放到农民群众账户。五是农村基层财政要对补助资金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建档等,方便后续监督、核查及信息公示。其次,应与上级部门积极配合做好补助资金监管工作。如及时向上级部门提供补助政策文件,并汇总补助工作成果,方便上级部门核查。同时,做好上级部门要求的人员配合、实地调查等工作。最后,农村基层财政应积极配合上级单位做好单位经费预算抽查工作,从而及时发现、纠正问题,确保补助资金能有效落实。
(二)强化专项资金的监管
现如今,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农村基层专项资金数额不断增大。与此同时,其中暴露出的贪腐问题也日趋严重。农村基层财政及监管部门应本着“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原则,严查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狠抓基层贪腐,提高农村财政资金利用率。
首先,重点管控项目关键环节。国家财政拨款的专项项目资金多用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资料、文化等项目的补助。对此,可重点从申报环节入手,对项目申报的真实性、可行性进行监管,并及时将发现的问题进行上报;同时,公示项目实施情况,鼓励广大农民群众参与项目监督。尤其是要实行跟踪监督,及时向相关部门上报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其次,要细化项目资金监管。细化预算编制,严格申报项目,并依托年度预算控制财政资金补助;进行预算管理,保障预算的有效落实,确保项目资金收支清晰;要求县级财政严把预算范围内的项目审核,并组织、开展资金监管工作。再者,多方协作加强项目资金监管。要对直接下达农村基层的财政资金,进行协作监管,并建立村委会、各专业站所的日常沟通制度,以便充分掌握不同项目的资金信息。同时,还可建立项目资金档案,提高专项资金监管水平,并树立主动监管理念,收集与专项资金有关的文件、资料,了解资金的运作情况,实施针对性的监管。如深入施工现场,了解项目资金与工程建设进度是否相符,及时进行项目运行效果评估,确认项目资金是否得到了高效利用。最后,应做好项目建设资金的基础管理工作。如要依据农村基层建设现状,与其它部门协作合理安排农村基层水利、道路、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对所申报的项目进行监管,并提出合理的监管意见,以免出现重复申报、随意申报的现象,导致资金浪费;及时公示申报项目的信息,邀请社会力量参与监管,确认项目无虚假立项、套取资金问题;对已完工项目要跟踪监督,进一步确认资金使用情况及项目实施效益。
(三)强化财务监管
农村基层财政应从财政内部管理入手,实施有效的资金监管手段,确保项目资金得以有效利用。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强化预算管理。如将所有收入、上年结余资金等统统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实施全覆盖的综合预算,确保每一笔资金使用都在预算范围内;积极开展预算外收入清理工作,重点加强基金收入管理,明晰收入账目;实施收入征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完成财政征收及上缴工作,杜绝贪腐问题;遵循收支两条线,明晰收支账目,减少资金管理漏洞,杜绝小金库、挪用等问题的发生;完善支出定员、定额管理,严控支出资金,确保资金利用率;科学编制预算,确保资金利用有据可依,减少预算外的资金支出;及时报送预算,待批复后要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资金使用管理;推进财政管理改革,突出财政会计核算作用,强化农村基层财政监管效果。其次,强化农村基层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管理成效。如建立农村基层财政债务动态监管制度,实时掌握农村基层债务变化情况,并健全债务监管制度、规范、程序、流程,提升债务监管水平;探村账代管方式,加强农村基层村级财政的监管,严打小苍蝇,维护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加强农村基层资产管理,建立统一的资产管理制度,杜绝私自挪用资产、变卖资产的现象,确保资金额度与资产价值相符;严控村级补助资金,实施专账核算制度,保证补助资金落实到位。
(四)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农村基层财政资金监管离不开完善的组织机构、工作指导、专业人才等的配合。但从实际来看,与农村基层财政资金配套的人才、组织等管理机制并不完善。所以,要依据实际情况逐一完善相关配套管理机制。
第一,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健全农村基层财政职能,完善组织机构;选派責任心强、专业能力强的干部充实财政队伍;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实施分级培训制度,促进财政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筹措足够的资金,改善工作条件及人员薪酬,留住专业人才。第二,强化工作指导。各级财政应督促、指导农村基层财政积极开展资金监管工作,规范农村基层财政资金管理;积极与各部门沟通、交流,充分掌握农村基层政府部门下达的资金使用信息;持续进行农村基层财政资金整治,统筹管理财政资金,强化财政资金监管成效。第三,健全监管机制。建立农村基层财政直接联系点制度,及时发现、解决监管问题;建立日常考核制度,确保监管政策能有效落实;完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各部门、人员的监管积极性,进一步提升监管质量。第四,规范补助资金监管,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同时,要充分依据农村基层财政资金管理实际,不断调整资金监管方法。如将绩效考核与财政资金监管结合在一起。第五,充分发挥县级财政主导、调度作用。要求县级财政明确农村基层财政资金监管范围,并细化、量化农村基层财政监管职责、任务;及时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有关农村基层财政资金监管的文件、制度、办法等,促进农村基层财政资金监管能规范、有序开展。
综上所述,农村基层财资金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还关系到了农村发展及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所以,新形势下各部门、各机构应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改革现有的农村基层财政资金监管方法,强化涉农资金的监管,确保涉农财政资金能得到高效利用。
(作者单位:南平市延平区茫荡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