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事,我承担

2020-08-28 10:25吴君
西部论丛 2020年9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德育工作教育

吴君

摘 要:在德育工作中,经常发现学生的责任意识不强,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校纪律不遵守。而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负责,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本文中,主要就什么是责任意识教育,为何加强责任意识教育以及怎样培养责任意识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德育工作;责任意识;教育

现在许多学生自小就养成“以我为中心”的习惯,校内、家里“唯我独尊”的不在少数,他们缺乏责任意识,不懂的关心,不知道谦让,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理解父母的艰辛,以致于不珍惜学习的机会,不明学习的目的等等。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学生学会关心社会、关心他人,愈来愈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一、什么是道德责任意识教育

道德责任,是指道德主体应当对其自主作出的选择承担相应的义务。康德把道德责任称为伦理义务,并从人性与人类的目的出发,区分为对自己的义务和他人的义务。意大利思想家朱塞佩·马志尼对人的责任依次划分为四种:首要的是对人类的责任,其次是对国家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意志自由是人的道德责任的前提。主体在自由选择行为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自由选择了责任。一句话,自由意味着责任。在这里,自由与权利、责任与义务是一致的。因此 ,马克思的结论是:"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1]

由些可见,道德责任意识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在自主作出选择或意志自由时,所要养成的道德责任意识。

二、学校为何要实施道德责任意识教育

1、道德责任意识教育是人的发展本质的要求

黑格尔认为道德就是关系、要求和应当,应当就是人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责任这样一种意识。"[2]在一定意义上,道德就是自觉履行责任。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这表明,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培养自己的道德责任感的过程。责任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对自己负责,彼此负责,才能创造并推进健全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社会是以人为主体的。

2、道德责任意识教育是社会发展向学校提出的要求

中国历来重视对年轻一代的道德责任教育。中国很早就把教育的目标确立为"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孔子的"当仁不让",孟子的"舍我其谁",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不仅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信仰,更是他们崇高历史使命感的人生实践。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三、如何实施道德责任意识教育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道德责任意识?除了正确的家庭与社会教育外,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将是我们学校的首要任务。如何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让学生在集体中锻炼,在集体中成长,成为有责任心的现代少年呢?

(一)确立集体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集体的目标代表了集体的方向,要让每个成员清楚地知道集体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远期目标"即一个优秀集体应达到的要求,这些要求不是学生一天两天能做到,但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这些要求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是通过努力之后能做到的。要让学生知道在这样优秀的集体中生活、学习会感到更愉快,使学生内心对优秀集体产生渴望。"近期目标"是根据学校各部门布置的近期工作,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有组织、有目的地完成各项任务,使学生的个人奋斗目标与集体奋斗目标相一致。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应是平等、团结、友爱、互助、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型的人际关系。个人的力量很薄弱,个人的智图像大海中的一滴水那样微小,许多工作都要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我们在集体活动的安排中有机地安排好学生群体,让学生通过集体成员的协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遇到困难寻求合作的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教育学生大到国家的建设,小到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是在与别人的交流合作中完成,作为学生应懂得尊重他人,以谦逊的态度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民主的方式与他人合作,从小养成集体协作精神。

(三)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培养学生履行义务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种养成性教育,健全的组织机构是集体最基本的建设,没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就只有个体活动而无集体管理,没有健全的组织机构,集体也不复存在;有了健全组织机构,有了机构的各种职能,有了评价的标准,有了管理的内容、方法,管理机构的成员也有了被管理的成员,学生只有在管理和被管理中认识到道德责任,学会履行职责。每个班干部肩上都有责任,这些责任是每个学生干部的义务,学生们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也能加强了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

(四)树立健康的舆论,增强集体教育力量。健康的舆论是培养人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对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言行能及时作出褒或贬,肯定或否定,倡导或抑制的评价,对所有成员进行直接的监督和调节。集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道德责任意识,他们的成长需要集体生活,特别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得到集体舆论的认可,他们就会更热爱集体,更愿意为集体贡献力量。健康的舆论使学生更信任集体,更依赖集体,从而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了他们良好的道德责任意识。

(五)班主任工作以身作责,增强道德责任意识,给学生以表率。

班级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社会环境,而班主任,当然就发挥着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作用。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做到。班主任模范地维护班级环境卫生,不吐痰,不随手抛杂物;大到教育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小到在班级中和各种场合下的言談举止,处处给学生以表率,潜移墨化,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总之,要培养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必须加强对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只有具有高度道德责任意识的人,才能对国家,对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而道德意识教育是我们学校教育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 ,第137页

[2]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商务印书馆 1979版,第157页

[3] 雍自成《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8.1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德育工作教育
大学生恋爱过激行为分析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浅谈韩国犯罪题材电影中的特点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