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一堂好的古诗词教学课,该是什么样子呢?薛法根老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给了我们答案:古诗词教学课,就像一方小小的池塘,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到篇,水纹不断扩大,逐渐荡起一池的涟漪。
一、把握字的读音
词又称曲子词,先前它是配着曲子吟唱的,又因字数长短不一,被称为长短句。词音韵和谐,音调高低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适合朗读和吟唱。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呢?薛法根老师是这样做的。
师:请大家读一读标题,分析一下题目是什么意思。
生1:“清平乐(lè)”是词牌名。
师:这个字不念(lè),念(yuè)。这首词的题目是“村居”,“清平乐”是词牌名,读的时候中间要注意停顿。
(生齐读)
师:不错。听老师读一遍。
(师范读,生自由朗读)
师:这首词在形式上和诗有什么不同?
生2:诗每句的字数相同,但词每句的字数不同。
师:对的!词每句的字数不一样,所以又称为“长短句”。但是,并不是每个句子随意地长随意地短,而是有规定的。每一首词都有固定的调子,每个调子都有固定的句子,每个句子都有固定的字数,每个字都有固定的音韵。读读上片部分每句最后一个字的音,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3:小、草、好、媪。韵母都是ɑo。
师:下片部分呢?
生4:东、笼、蓬。韵母是ong和eng。
师:“蓬”在古时念pong。所以,字音都有定声。正所谓(屏幕显示)——
生(齐读):词有定调,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
【赏析】读准字音,是诗词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在课堂上,薛老师纠正了学生不正确的读音,并通过范读规范学生的读音和断句。接下来,薛老师又让学生关注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并通过“蓬”的古音,让学生体会词有定声、押韵的特点。在读准字音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词的形式和特点。
二、理解词的含义
学生在清楚了字的读音之后,就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尤其是陌生的词语。如果不能理解词语,不知晓词语的含义,势必影响学生对整首词的解读。除了建议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之外,薛老师在这堂课上还用到了两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例如在解释“媪”字时,薛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翁”字懂吗?
生1:指年老的男性。
师:男性,说得很专业!你将来老了就是——
生2:翁。
师:如果她(指同桌)老了呢?
生2:她老了就应该叫“媪”。
师:聪明!现代人不叫“媪”,叫什么?
……
【赏析】当没有了工具书,又无人可以请教,遇到不懂的词语怎么办呢?薛老师采用猜读的方法,根据语境,通过“翁”来推知“媪”的意思,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还学到了一种方法,即根据语境猜读法。
“最喜小儿无赖”一句中的“无赖”一词,和今天的解释完全不同,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一词语的意思呢?
师:那你所理解的“无赖”是什么意思?
生3:只会耍赖的人。
师:耍赖的人,不讲道理的人。这样的孩子你喜欢吗?
生3:不喜欢!
师:还有不同的理解吗?
……
师:那么这个“无赖”到底作何理解?不着急。看下片,老师告诉你,这几句是从别人那里化用过来的。
(屏幕出示:“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生齐读)
师:这里的“无赖”跟《相逢行》当中的哪一个词意思相近?
生4:无所为。
师:无所事事,无事可做,百无聊赖,简称“无赖”。
【赏析】对“无赖”一词,薛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先说自己的理解。当学生发现解释不通,而又不知其解的时候,也就是“不愤不启”之时,教师才适时引导。薛老师的引导也很得法,利用《相逢行》当中的句子,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去发现。在这一教学环节当中,薛老师没有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而是给学生搭了一个“脚手架”,让学生借助其他诗文,自己去攀登知识的高山。这一过程不仅让问题得以解决,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在理解词语这一环节,薛老师让学生采用猜读法,或者给学生提供知识链接,让学生以文解文,不仅了解了词语的意思,还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三、想象句的画面
正如薛法根老师所说,所有的诗、词、文,所写的内容都可以用八个字概括: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清平乐·村居》展现了一幅乡村生活的图景:低矮的茅檐,青青的小草,一家人自得其乐。辛弃疾寥寥数语,勾勒出美丽的乡村风光和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如何让学生借助文字的桥梁,进入词人所描写的世界里呢?想象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和媒介。例如,在解读“醉里吴音相媚好”一句时,薛老师就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举象”的方法,让诗词变得鲜活立体起来。
师:这一对老公公和老婆婆喝了一点酒,稍微有一点醉意的时候,他们在干什么?
生1:他们之间相互说着喜欢对方的话。
生2:他们很可能在谈年轻时的经历。
生3:他们可能在说着情话。
师:这样的情景用词句来表达,就是——
生(齐):醉里吴音相媚好。
【赏析】在解读诗词的时候,可以借助想象,想象事物的大小、形状、情态、样貌,想象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诗词就像生活在沙漠里的“还魂草”,放在“想象”的清水里,立刻就有了生命,变得丰满起来。借助想象,可以让词中的景由黑白变成彩色,直到变得五彩斑斓。借助想象,可以让词中的人由静止变得生动,直至变得鲜活起来。
四、体悟篇的情感
情感是一首词的灵魂。或婉约,或豪放,或哀婉,或雄壮,只有触摸到词人那颗温热的心,才算真正读懂了一首词。读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要能感受到词人那舴艋舟也载不动的忧愁;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要读懂词人渴望建功立业,可是朝廷不作为,自己白发早生的无奈和悲哀。这首《清平乐·村居》,我们仍然要读懂词人的情感。
师:词人的全部所思所感,都藏在哪個字里了?
生1:“喜”。
师:“喜”就是——
生2:高兴、快乐。
【赏析】一首词要读准、读通、读懂,除了了解词的内容,还要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这样一首词的教学才算完成。薛老师在最后又补充了辛弃疾的生平,按照薛老师的解读,词中的人是“喜”的,而作者辛弃疾却是“愁”的,为中原被金兵所占而愁,为个人的抱负无法实现而愁。但就这首词而言,笔者认为学生能够找到词眼“喜”,能够感受到词人为人民能够安稳幸福地生活而喜悦就够了。
繁华落尽见真淳。薛老师的课,没有花里胡哨的形式,而是将诗词教学落实在字词句篇,犹如一圈一圈水纹不断向外扩展,荡起诗词教学的涟漪。形式虽然简单,但内蕴无比丰富。守住语文的根本,才能扎扎实实地教语文。正如只有最朴素的土地,才能生长万物;只有最朴素的课堂,才是最本真的课堂,也是最具生命力的课堂。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好运角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