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鹏,王 婷,黄 婵,张 珍,蔡佩玲
(成都大学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翻转课堂是一种源于美国的新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前对课堂知识进行预习,课堂时间主要进行师生、学生之间的讨论等,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1]。翻转课堂已在不同医学基础学科教学中得到了探索应用[2-7]。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教学至今仍采用“先教后学”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蔡佩玲等[8-9]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探索应用了翻转课堂,研究结果表明翻转班卷面成绩显著优于传统班,但两个班女生成绩无显著性差异。为进一步完善组织学与胚胎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研究引入了微课,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校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共两个班级,在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随机抽取1班为翻转班,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并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教师录制好的微课;2班为传统班,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不要求预习微课。其中,转专业学生以及退学和免修学生因未参与所有课堂教学,不纳入研究对象。最终翻转班34人,传统班35人,两班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相同章节课堂教学均由同一位教师完成,保证学时、授课内容及教学进度相同。研究资料为学生出勤、课前预习、课后作业以及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
针对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内容,采用传统讲述方式录制微课,并上传至在线教学平台,同时使用该平台进行学生考勤、发放在线课后作业以及对在线课后作业进行评分。微课对翻转班和传统班学生均开放。对于翻转班,要求学生必须进行课前预习,在线学习微课;对于传统班,不做此要求。除此以外,两班考勤方式、课后作业内容和评分方式、期中和期末考试内容和评分方式均无差异。
期中和期末均使用百分制试卷闭卷考试。试卷包含不同类型题目:英译汉(20分)、判断题(10分)、单项选择题(10分)、填空题(10分)、名词解释(15分)、简答题(20分)、论述题(15分)。主观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采用小得分点方式进行评分,考题所考查知识涉及所有教学章节。
使用IBM 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学生成绩以(±s)表示。根据样本是否正态分布选择t检验或曼-惠特尼U检验,分析两组间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对象前一学期的主要医学课程有医用物理学、医用化学基础、医用高等数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和临床医学导论,翻转班平均成绩分别为(74.94±10.18)分、(77.00±7.30)分、(75.53±9.33)分、(79.15±9.23)分、(81.09±3.53)分,传统班平均成绩分别为(75.77±13.04) 分、(75.77±6.17) 分、(75.63±12.88)分、(76.14±16.37)分、(81.17±3.64)分,两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性别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上述5门课程翻转班男生平均成绩为(72.45±10.74)分、(75.35±6.51)分、(74.45±8.51)分、(76.50±9.12)分、(79.90±3.31)分,传统班男生为(74.84±15.81)分、(75.05±6.07)分、(74.37±14.50)分、(72.00±20.78)分、(80.11±3.68)分;翻转班女生平均成绩为 (78.50±8.46) 分、(79.36±7.94) 分、(77.07±10.52) 分、(83.07±8.16)分、(82.79±3.22)分,传统班女生为(76.88±9.11)分、(76.63±6.38)分、(77.13±10.94)分、(81.06±6.48)分、(82.44±3.27)分。两班男生和女生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具有相同的医学知识基础。
学生考勤成绩在总体上和按照性别分层分析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课前预习比例在总体上和按照性别分层分析后翻转班均显著高于传统班(P<0.05);课后作业成绩除翻转班男生显著高于传统班男生外(P<0.05),在总体上和女生中两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班课前预习比例以及考勤、课后作业、期中和期末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班课前预习比例以及考勤、课后作业、期中和期末成绩比较(±s,分)
注:*表示与传统班比较P<0.05
性别 班别n总体男生女生翻转班传统班翻转班传统班翻转班传统班34 35 20 19 14 16课前预习比例(%)90.63±18.92*7.76±18.85 84.69±22.89*9.02±23.31 99.11±3.34*6.25±12.20考勤成绩99.56±1.44 98.86±2.13 99.25±1.83 98.16±2.48 100.00±0.00 99.11±1.25课后作业成绩78.88±3.80 75.82±6.54 79.03±4.17*72.39±6.37 78.68±3.34 79.89±3.96期中成绩68.15±12.50*55.01±16.50 64.13±12.41*50.68±17.19 73.89±10.56*60.16±14.51期末成绩67.35±15.09*58.86±17.52 60.80±14.62 55.74±19.09 76.71±10.25*62.56±15.23
表2 两班期末考试各题型成绩比较(±s,分)
表2 两班期末考试各题型成绩比较(±s,分)
注:*表示与传统班比较P<0.05
性别 班别n总体男生女生翻转班传统班翻转班传统班翻转班传统班34 35 20 19 14 16英译汉13.62±4.27*10.74±4.32 11.78±3.97 10.18±4.70 16.25±3.27*11.41±3.85判断题8.56±1.24 8.11±1.39 8.25±1.37 7.89±1.49 9.00±0.88 8.38±1.26单项选择题8.43±1.45*7.66±1.61 7.68±1.39 7.34±1.49 9.50±0.62*8.03±1.62填空题8.00±1.48*6.94±2.02 7.58±1.56 6.84±2.15 8.61±1.15*7.06±1.92名词解释7.72±2.95 7.14±3.42 6.85±3.01 6.68±3.73 8.96±2.45 7.69±3.05简答题12.56±4.60 11.14±4.53 10.82±4.87 9.84±4.25 15.04±2.78 12.69±4.50论述题8.47±2.95 7.11±3.04 7.85±3.12 6.95±3.60 9.36±2.53*7.31±2.30
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翻转班均显著高于传统班(P<0.05),期中平均成绩翻转班高于传统班13.14分,期末平均成绩翻转班高于传统班8.49分。按性别分层分析,翻转班男生期中平均成绩高于传统班男生13.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期末平均成绩两班男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翻转班女生期中和期末平均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班女生,差值分别为13.73分、14.15分(P<0.05,见表1)。
翻转班3种客观题型(英译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成绩显著高于传统班(P<0.05)。按照性别分层分析,两班男生各题型得分均未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而翻转班女生英译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论述题得分显著高于传统班女生(P<0.05,见表 2)。
本研究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使用了多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其中知识竞赛模式由于涉及很多微课中的知识点,因此在预习微课后女生普遍积极性很高,有效解决了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不适应问题。而对一些需要多思考分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男生积极性更高。因此,多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同时调动了男生和女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表现评分(即正确回答教师提问得分)会计入最终成绩,使得翻转班学生相对于传统班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更高,上课时更专注,课后更愿意向教师提问。
与蔡佩玲等[8-9]的研究结果相同,翻转班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班。在不同题型的分层分析结果中,翻转班客观题成绩显著高于传统班,说明翻转课堂更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与之前的研究结果[8-9]不同的是,在性别分层分析中,翻转班女生不管是客观题型还是论述题这样的主观题型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班,这说明课前预习微课降低了女生适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难度,提高了学习效果。另外,翻转班男生期中考试成绩显著高于传统班男生。在期末考试中,虽然两班男生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翻转班男生总分及各题型平均分均高于传统班男生。因此,总体上翻转班学生成绩好于传统班学生。
翻转课堂教学中,课堂上主要进行章节知识的深入分析和讨论,如果课前不预习教学视频,很难跟上课堂教学节奏,因此翻转班学生实际课前预习率达到90.63%。传统班由于微课视频内容与课堂讲授内容基本相同,预习动力不足,所以实际课前预习率仅有7.76%。翻转班学生预习率提高,投入的学习时间更多,最终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更好。其他学习时间如课后作业时间、考前复习时间等由于无法准确统计,这里很难做详细的讨论。因此,从总体上讲,翻转课堂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投入,并反映在成绩上。
研究结果表明,微课辅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成绩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翻转课堂适应难度,帮助适应性较差的女生取得更好的成绩。目前,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采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并不多,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探索应用效果和可能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