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娜敏
摘 要:目前,在教学改革思想理念不断深入的过程之中,校园教育工作走上了最新的发展道路,越來越多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课堂之中,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知识学习体验。本文也就小学校园内部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具体开展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到小学校园阅读和习作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思维导图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够在根本上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阅读;习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0-0123-02
小学阶段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之中,阅读和习作是其中两大重要的模块,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以及学习能力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想要真正的发挥出课堂教学的效果,还需要找到正确的教学手法,使学生感受到知识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本文就提出思维导图在其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在根本上优化阅读和习作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之中,培养其思维的同时,锻炼其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1.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开展现状
目前,在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之中,阅读和写作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情况:
第一,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不足,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不高,对于生僻汉字的掌握能力有限,再加上自身的阅读量比较少,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如果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进行阅读之后,详细地讲解其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然后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提出写作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文章的创作,这样会影响学生的个性思维培养,同时也会导致学生认为课堂环境枯燥乏味,不愿意参与其中。
第二,缺乏自主阅读和自主写作的能力,目前,在很多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预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文章的阅读,这也导致多数学生对于教材的内容,不能够全方面的掌握和理解,大部分知识点需要由教师进行传达,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对于教材的理解程度也仅仅存在着片面化的现象。这样的情况让学生不能够进行写作材料的积累,进而导致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无法提升,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利于教师的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2.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阅读和习作的策略
(1)运用思维导图合理选材
在语文课堂上开展读写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发动学生对教材所涉及到的文本,或者是其他文章阅读的文本进行前期的阅读预习工作,然后针对阅读的具体情况,实际地进行写作内容的布置。开展写作教学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所阅读的文章,进行自己写作内容的理解,然后对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这样才能够通过阅读为写作奠定基础。在进行材料选择阶段,教师需要恰当地引入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大脑中,对自己未来需要写作的文章形成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写作路线,这一点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例如,教师在进行《秋天的雨》这篇文章讲解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首先对文章的文本进行阅读,结合使用多媒体设备,把文本的具体构建框架进行播放,让学生结合这一框架,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从触觉、听觉、嗅觉、视觉几个方面,重点的进行文章的剖析,突出视觉和听觉这两部分的内容,这样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对《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有所理解,同时也能够学会一种写作的构建方式。在这样的模式引导下,学生能够更好的选择自己需要写作的材料,也能够踊跃的在课堂上发言,表示出自己即将要写作的文章,题目有《春天的风》《冬天的雪》等等,这样就能够利用阅读和写作环境,也能够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框架模式下,通过所阅读的文章构建出自己的写作板块。
(2)通过思维导图规划布局
读写结合需要对阅读的顺序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构建出阅读认知的整体结构,同时也需要对所写作的内容进行科学的思考和规划,这样才能够达到一个写作构思的效果,其中包括整体的结构、开头的设置、标题的拟定、最终的过渡和结尾设计等等。因为小学生自身在布局上有着比较浅的意识,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开展相关的操作,成功的调动学生读写结合的意识,保证课堂教学模式顺利的开展。
例如,在讲解《搭船的鸟》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对文章的线路进行探索,因为文章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却能够留给读者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师在思维导图构建时需要提出一定的要求,让学生了解到这篇文章是如何对翠鸟进行描写的?抓住了翠鸟哪些的特点?文章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进行安排?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之后,学生能够明确《搭船的鸟》这篇文章具体的写作思路,然后把这种思路融入到自己所写作的内容之中,把文章的前后建立起因果关系,利用思维导图的意识,提高自己的写作效果,这样就能够使阅读和写作高度的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初绘导图,确定主题,搜集素材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自身知识掌握水平的限制,以及缺乏生活经验的积累,所以,在文章写作与阅读教学过程之中,结合使用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在黑板中间划出一个简单的图案,然后把这一次文章习作的主题写在其中,如,“我的小伙伴”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着小伙伴这个主题进行想象,以及身边素材的收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就可以兴致勃勃地对思维导图的内容进行绘画,然后,利用不同颜色的笔,在“我的小伙伴”周围写下关键词,其中包括:外貌、性格、优点等等,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我和小伙伴身上到底发生过哪些事情?这能够突显出小伙伴什么样的特点?再把思维导图进行分支,这样写作素材就能够呈现在思维导图的各个思路之中,不仅仅实现了学生思维的培养,也锻炼了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提高了习作学习的效果。
(4)完善导图,理清思路,搭建框架
在小学阶段习作愉悦度课堂上,进行思维导图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教师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结合自己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对已有的写作素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理,并且理清自己写作的思路,搭建出一个完整的写作框架,这样才能够完成初步的工作。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的过程之中,也可以把小组合作的模式与思维导图相互结合,通過每个小组的代表,展示组内所绘制的思维导图,其他同学再思考这个小组所绘制出思维导图的内容,具体要表现什么。
例如,依然以上文所提到的“我的小伙伴”为例,通过学生所绘制的思维导图,其他同学就可以思考,这个小伙伴到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如,其中有一个思维导图素材里包含着:“乐于助人、勤奋好学、活泼好动,还有掌握很多知识”这四个分支,前三个分支都可以列举事例,教师就可以需要引导学生适当地对素材进行删减,让学生分析到底哪一个分支,才是其中的重点留下写作的主干。学生选择了乐于助人,这样就能够被写作进行利用,这篇文章也就基本成型。在介绍的时候,小伙伴可以适当的增加特点的描写,写出一个人的个性,学会对语言、动作、神态进行突出,这样就能够把人物写得更加活灵活现,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综上所述,纵观我国小学校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状况能够了解到,长久以来,许多教师仅仅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状况,这也是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影响的缘故,强行把基础知识灌输给学生,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也不利于学生后期的成长和进步。所以在以上内容中,本文提出思维导图优化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方式,希望能够真正的发挥出语文课堂教学的标准,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读写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段天喜.思维导图下的小学语文同步主题读写策略谈[J].甘肃教育,2019(08):52
[2]陈林文.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9(07):8-9
[3]况姗芸,肖新莲,卢昀,黄小强,江伟英.基于MindManager和元认知策略的学习支架的设计与实现—以小学语文读写学习支架设计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Z1):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