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2020-08-26 07:48刘龙根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主动参与

刘龙根

摘  要:所谓主动参与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是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如何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学习,成为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对小学生思维的启蒙教育,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小学教学中数学教育能够对小学生起到提供引导和培养的作用。所以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学生兴趣的培养,以为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教育来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活跃气氛对小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每一位数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中所必须重视的方面。

关键词:主动参与;手脑并用;系统演练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0-0019-02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如何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学习,成为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动手、动脑、动口,让全体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与探索,主动地获取知识,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善学,使学生既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使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下面我以“垂线”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1.联系实际导入,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起来就自然、亲切和真实,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有关权威研究表明,人类对一件事物的兴趣可以推动脑部的发育,促进智力的成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中数学教师也应当实现刺激兴趣的有效运用,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的知识点来设立相应的学习环节,让小学生们在课上或是课下可以随时都进行与数学有关的学习活动,以此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可以巩固自己课堂学习的数学知识。比如,数学老师在教授学生算术题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小石子这个实际物体来教小学生进行算术知识的学习,这样小学生既可以通过数石子来享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又可以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了解更多的算术知识。在教学垂线这课时,我设计一道铺设排水管的情景图,向学生出示这样一个问题:“你首先会去解决什么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在讨论的基础上集中主要的数学问题进一步问:“ 在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如何铺设才能使所花费的成本最低呢?”再次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一生说:“要知道铺设的距离有多长。”另一生马上说:“应该考虑怎样铺设距离最短?”教师趁学生高涨的情绪,导入新课,这是一个现实生活问题,体现数学源于生活问题,使学生懂得学好今天的知识,还能用它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进入学习新知的最佳心理状态。

2.指导自学探讨,培养学生参与的能力

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的“学习过程”,相信学生有自学能力,教师把自己放在引导者、激励者、合作者的位置上来组织课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在参与中表现自我、提高能力。

例如,在教学互相垂直的意义、认识垂线和垂足时,我这样设计教学:一是指导学生自学这部分知识,教师提出自学时要注意的几点要求。二是反馈所知内容。三是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共同探讨。通过自学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是两条直线相交时,其中一个角成直角时,其他三个角是怎么知道也是直角的?二是互相垂直是什么意思? 三是互相垂直、垂线、垂足有什么联系和区别?采用分小组讨论的学习形式,各小组同学在一起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不仅真正动了脑筋,想了办法,而且能体会到成功的愉快。

教师始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能强化群体间的互动,既培养了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探索数学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3.重视手脑并用,提高学生参与的能力

教育学家皮亚杰说:“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在教学中我充分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的两块三角块,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从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画一画,掌握画垂线的本领。通过这样的一系列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有序的思维习惯。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的学习是枯燥的,课堂中的运算,符号根本就无法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提起孩子们学习的热情,所以数学老师就更加需要运用设置数学课堂情境的方法来吸引孩子们的课堂注意力。教授课堂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习知识的实际情况,并且要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范围,有效的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百分数知识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目:在某次学校数学知识竞赛中,成绩好的同学才能够进入下一轮的比赛,小明同学回答10个题,其中他答对了5个;小婷同学回答了6个题,答对了3个,那么问题来了,哪位同学可以进入下一轮的比赛。这样的数学情境可以巧妙的让小学生们结合情境进行动脑思考,然后得出自己的答案,而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答题引导。由此可见,情境设计可以明显增强课堂小学生的活跃性和参与度,同时也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时效性。

例如,教学垂线的性质时,引导学生参与这样的教学过程:一是(电脑出示图形)看一看,让学生观察哪条是斜线段?哪條是垂线段?二是量一量,让学生动手测量这几条线段的长度。三是想一想,你们发现了什么?四是说一说,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即垂线段最短。至此,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全身心的主动参与,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对垂线的性质有清晰的感知,充分发挥了手脑的作用,学习和理解新知。教师、知识、学生三位一体,教师积极地“引”与学生主动地“探”,达到优化组合,并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探求新知的本领,让学生把操作、观察、思维、语言有机地结合。这样学生在自己活动的天地里自主参与实践,不但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也使学生体验到了尝试动手的乐趣与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加强系统演练,强化学生参与的能力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例如,在教学了这部分知识后,我设计这样的练习题:一是动笔设计:用所掌握的本领来设计一下前面铺设水管的最佳方案。二是动手操作:用手中不规则的纸折出量直角的工具,比一比谁最聪明。直截了当地触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进发出极大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有的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做出与众不同的答案,富有创新意识,在练习过程中,强化了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更加强了,同时也使学生诸方面能力得到主动、充分、和谐、全面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郑婉玉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快乐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136

[2]侯凤丽,浅谈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J].中国教师,2014(S2):159

[3]范伟.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J].学周刊,2013(11): 88

[4]陈克红.论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气氛活跃起来[J].现代商贸工业,2011(24): 332

[5]王文平. 如何活跃小学数学课堂气氛[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6): 183

猜你喜欢
主动参与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英语情趣教学激发学生的参与激情
怎样提升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浅析如何上好初中数学课
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小议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
例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坚持能力考查立意,培育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