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2020-08-26 07:50王萍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14期
关键词: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学

王萍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引领高职院校思政课的理论教学,更要贯穿思政课的实践教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思政课实践教学应有其自身的特点,应结合这个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当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实施,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以及时代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2019年3月,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高职院校思政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政课实践教学会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应结合这个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当中,发挥其引领作用,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时代性和实效性。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具有宏观指导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是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的必然选择。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使思政课实践教学没能收到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效果。有的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虽然进行了改革,但并不特别注重实际的成效;有的只存在于教学计划中,并不具体落实;有的流于形式,形成“放羊式”的教学局面。有些院校实行大班制授课,老师与学生无法很好沟通,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形式;有些思政课教师思维僵化,不能很好适应“00后”的需求;有些学生轻视思政课,认为务虚不务实,对实践教学更是草率应付。种种存在的现象表明,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还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之所以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也是由于高职教育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普通高等教育。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就明确指出了高职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与普通本科生的培养相比较来看,更具有重技术轻理论、重理工轻人文、重理性轻感性、重实践轻课堂等这样一些特点,这也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也应有其自身的特色。应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的设计上都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院校学生作为社会中未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必须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当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贯穿在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和实践当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具体的方式、真实的体验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并以其来指导自己树立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达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生头脑目标的实现。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措施

(一)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在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就是既能以灵活多样的形式适应高职学生的需求,又能有针对性地结合高职院校本身的办学特色来设计展开,突出高职院校的育人特色,做到有的放矢。

一般来说,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可分为两部分,即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课内实践教学,即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生活中以及思想上实际问题,进行设计、组织和在课堂上开展的实践活动。任课教师要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性质,设置不同的课内实践内容。可根据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以及学生特点,开展体验式、情景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式,设计灵活多样的课堂实践教学项目,例如以“寻梦中国”“经典诵读”“画我人生”“经典电影赏析”“道德微电影”“自学自讲”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主题设计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创作富有个性特点的图画、视频作品,用读书笔记、调研报告、诗歌、剧本创作等方式完成实践项目,既丰富了学习内容,形式又活泼生动,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外实践教学,即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主题,结合学生专业以及课堂理论教学涉及的内容,利用所在省市周边的相关教育资源进行实践调研活动,通过拓宽实践教学渠道,加深学生亲身体验的感受,强化理论教学的效果。实践内容紧贴专业知识,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相关的实践活动中,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为生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无论课内实践教学还是课外实践教学,活动项目的设定均应紧贴学生所学专业来设计并开展,考虑到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以及职业素质的养成,这应成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佳着力点。

(二)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思政课本身就应是体现时代性的课程,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都应切合当下的最新时势,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教学,应合理规范地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制订实践教学的大纲、计划并认真实施,使之成为思政课总体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教学内容上要体现其时代性,突出实践内容的时代特征,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主题来开展实践活动,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设计上要结合思政课实践教学实际、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不断改进和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实现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的实效性。

为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的时代性和实效性,高职院校还应增加投入,利用各种途径积极与企业、城镇社区、农村乡镇等机构充分合作,积极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参观活动对接单位,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利用校外实践基地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道德教育,让大学生真正走出校门,到社区、企业、农村中去,在实践中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拓展能力,提高學生的社会实践调查能力,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理解,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去。努力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更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结合职业教育未来发展趋势,认真思考新时代思政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入研究和探讨如何运用网络空间建立网络实践教学平台这一时代发展带来的挑战,创新网络教学形式,有效地加强信息化手段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丰富实践形式,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学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