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新春
摘要:本文以笔者从教20多年以来的经验为基础,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对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的改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相对于传统的单一授课模式,体验性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方法,不断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教育改革;课堂教学;体验性学习;促进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8.0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8—0046—04
时光匆匆流逝,一转眼笔者走出大学校园已经23个年头了,97年大学毕业后,笔者有幸走进吉林松花江中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学化学教师。严谨而包容的校风给了笔者一个宽厚和理解的成长空间。在刚刚就任九年级化学课的几年里,正值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开始,笔者深知课改任务艰巨,所以在新课改过程中,不断对自已提出新的要求,巩固大学的教法知识,转变已有的传统教学观念,转变课堂上的角色,转变自已的教學行为,丰富方方面面的知识结构,提高个人的科学素养,在培养和教育学生追求完美、引领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过程中,也实现了笔者自己在专业上的发展和人生的收获。在教育改革的几年教学经历中,渐渐积累了很多教学经验,将学习的教育理念、多年来凝结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分享给同在教育一线的同仁们,希望能够引起共鸣,让我们共同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
一、努力应改,做“学习型”的教师
课程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有大的教育观,也就是正确的教育理念,它要求我们化学教师要终身学习,不断汲取国内外优秀的教育精神和教育理念,并不断内化成自已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在不断学习理论的同时,当然还更要向名师学习,在学习名师的过程中笔者给自已立了十二字要诀“识名师、择名师、悟名师、超名师”,循着名师的方法,买了许多本名著,尽量让自已每天都沉浸在教育的王国中,人言“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让自已的教育理念得到提升,多次参加课改培训和深造学习,2003年参加了吉林省基础教育初中化学骨干教师新教材培训,同时,在这次全省培训大会上,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为全省化学骨干教师做了《水的净化》新教材示范课,受大家一致好评,当时的教研员赵老师说,年轻人的潜力无限,要好好珍惜不断努力。十多年来这句话一直在笔者心里盘旋,令我稳下心态,为之努力,并不断进步,在2005年在吉林省的新一轮课改教材培训中为全省化学教师解读新教材,同时为全省初中化学教师做《质量守恒定律》示范课;同年,被人民教育出版社聘为初中化学新教材“讲师团专家”,曾到山西、河南、山东等地为当地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做新教材培训;2006年代表讲师团专家赴京参加培训汇报和新一轮的课改教材学习;由于在教学上的不断努力,为同行们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在2007年被省教育厅批准参加了吉林省为期两年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让自已再次提升的机会,笔者从中汲营养,在培训中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各项研讨活动,2008年为省级骨干教师做了《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专题报告;2007年、2008年两次为全省化学教师做使用新教材后参加吉林省中考命题的感悟报告;把自已多年来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展示出来,引领全省教师走向课改的新台阶。2011年参加了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的“国家级示范性骨干教师”培训;培训期间结合自已的教育教学实践写了多篇心得、读书笔记,同时又不断联系所教的初中化学教材、使用的化学课程标准,反复对照,不断进行解读,这个过程中笔者感到只有如此扎实地学习与积累,才能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才能提升自已的教育理念,让自己稳稳站在教学最前沿,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一切学生服务。
二、深入改革,做“反思型”教师
我国许多教育家都一再呼吁,一个写一辈子教案的教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是如果写了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名教师只是认认真真去读书、上课,不总结、不反思、不去整理自已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就不可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观念。那就很难成为适应现代改革的教育名师。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实践—自悟—再学习—再实践—再自悟”的过程中螺旋式上升,才能实现自已教育专业的成长。参加工作的这23年,对于整个国家的教育发展而言可以说是不断革新的23年。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笔者对常规教学的每个环节都严格要求,精益求精。教学上不满足现状,尝试着用新的理念来指导自己,每一节课的课前都会认真研究教材、教参和相关资料,做到深入回顾教法,又将教材与教法关联,细致深入剖析每部分知识的系统性,深入浅出的立体化引领学生的学习。化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学科,教学中从突然生发的一个小问题到生活中化学知识的拓展,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展开专属课堂教学。2005年笔者先后被评为吉林省首届“十佳优秀教师”和“吉林市全天候优秀教师”,笔者深知好教师最基本的是一定要讲好课,不是讲给同行也不是讲给领导,而是讲给学生们,要让他们在笔者的化学课堂上喜欢上化学这门课程,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为化学的学习付出时间和精力。
在深入课堂改革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自行修订教材教辅,从教学目标的定位,到重点的落实、难点的突破和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深思熟虑,翻阅大量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归纳;2005年,学校还没有投影,笔者自费购买了电视转接卡,利用班级的电视播放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006年将化学实验室“搬”到班级,利用课堂进行无毒环保的化学分组实验,进行化学课堂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2007年用吹塑纸打印文字设计活动黑板贴,通过“活动的文字”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 2008年开始创建学生“快乐学化学”的QQ学习群及开放的QQ专题空间,将化学课堂延伸到课外,拓宽了学生的化学视野。2009年至2010年,采用专题式教学设计,如一个苹果的故事、万能广口瓶等专题化学复习课,尽自己教学能力开始致力于研究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优质课堂。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指出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知行统一,笔者对目前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后发现化学教育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化学实验开出率极低,这大大阻碍了学生的化学学习,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大部分的化学知识都需要学生进行体验学习,而现有的学习方法是不利于学生深入学习的。2010年笔者开始提出强化体验教学,突出实验学习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建立了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体验性学习圈,让他们自已组织成学习团体,独领课题,在全班引领学习。改革课堂上让孩子们通过交流尽情享受摇曳多姿的生活,整个学习过程由“生备”—“师评”—“再生备”—“生共评”—“师评”—“生反思”的环节组成,在老师与学生的不断研讨和体验中学习化学知识。人们常说一次改革就是一次进步,的确,不经历风雨哪会见彩虹,教学过程以微博或手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在不断反思中改进,“改革”成了笔者化学教学中最有力的催化剂。当然,初三年级的学习,家长和老师最关心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师生共同的不懈努力,改革中的班级在历年的中考考试中化学成绩均居同列班型前茅,同时也实现了个性化的培养,2011年笔者任教班级的赵倩雯同学获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吉林省第一名;由于不懈努力和对教学的严格要求,在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中多次获得“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园丁”奖;最让笔者感到欣慰的是在化学课堂进行了教学方式改革后,这种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爱,爱上化学的学生越来越多。
在改革中不但学生受益匪浅,教师们也通过深入思考和反思,改善了自已的教学行为,提升了教学水平,慢慢形成了自已独特的教学风格,由“悟名师”渐渐成了“超名师”,在成长中也成为了青年教师的学习榜样。值得一提的是,与青年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也是我们学习的过程。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学识,产生了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所以从中可以发现许多新的信息,让自己不断学习,当然自己也拥有年轻的教育思想。教学中,笔者还曾多次做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课、观摩课;在2010年参加全国优质课比赛时,笔者所做的公开课 《走近元素周期表》 获全国特等奖,同时也多次代表省、市下乡送课,特别是在2019年11月跟随省教育厅师培处来到宁夏送课感触颇深。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先后在泾源和固原两地为当地初中化学教师做了《强化体验学习,突出实验教学》 的专题报告,同时也为教师们展示了体现实这一理念的公开课 《气体制备的拓展学习》,课中以气体制备的化学知识为载体,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便携式吸氧器”引出氧气,“雪碧饮料”引出二氧化碳,再利用“水素水杯”导出氢气,让学生在惊奇中感叹化学的魅力,同时又在喜悦中开始进行化学研究。课后的研讨和交流既明确了笔者的教学研究方向是正确的,同时也触动了笔者进行新的教学研究的信心。其实近几年来,筆者也在不断的为教师做专题讲座,但是总感觉动力不足,改革深化的步子有点儿慢了下来,深知还需要更深入的学习,才能满足自已对化学教育改革的要求。2013年底被聘为“初中化学国培专家”,曾多次赴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教育学院、延边教育学院为国家培级训项目做专题报告; 2006到2019年6次参加吉林省中考命题并撰写全省中考化学试卷分析;在繁忙的教学之余,笔者笔耕不辍,撰写了多篇论文。曾在2008年和2012年吉林市江城晚报上两次发表《赢在细节》、《关注探究、落实基础》中考考前指导的文章、2010年在吉林市教育科研动态上发表《追求课堂和谐大境界,实现师生高效大发展》文章、2006、2008、2011在吉林省教育学院报发表中考试卷分析、2010年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发表《中考化学试题集萃》、2006、2008、2010多次在试题研究发表对试题命题的评价和答题方法等多篇文章,多篇文章获国家、省级和市级评审的优秀论文。2011和2012年为人民教育出版社授权编写《新课标教案》中设计发表了《原子的结构》和《溶解度》教案。
三、持之以恒,做“研究型”教师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教而不研则枯,研而不教则浅。”这就说明了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进行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才是教学的源动力,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研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才能提高教师自己的专业素养发展能力。在2006年新教材使用之初,笔者参与了由国家教科所主办的“应用人教版实验教材对学生多元智能行动的研究”的国家级课题,任子课题“应用人教版实验教材对学生空间视觉智能的行动研究”负责人,并通过了课题论文答辩,论文评定为优秀。该课题2006申报为国家教科所教育科研课题,经过两年的实践,通过了教育部教科所的鉴定结题,获国家级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2008年为全省初中化学教师做 《再探元素》 的课题观摩课。在实验过程中笔者走出了一条新课程改革的宽敞的“体验、体察、专察,在实践中认识事物"的化学学习之路,其具体课型有:观察发现课,活动体验课,思维导练课,社会实践课等,实验过程的同时还伴有多样化的活动:例如讲讲与本节化学课内容有关的科学小故事;展示自已设计的某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整理;我的面粉爆炸实验;碳酸饮料中气体精灵的研究;天然气爆炸实地采访等。这次改革的教学方式,不但培养了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学习分享的快乐,让他们养成了体验式学习的习惯。同时,在初三的教学生活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参加中考时心理焦虑的比较多,如何改善呢,于是笔者报名参与了吉林省教科所主办的《初三学生考试心理焦虑的研究》,专项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收获很大。该课题由吉林省教科所鉴定为科研课题,本课题在2010年鉴定结题,同时获省级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四、激活课改,做“引领型”的教师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学校里作为初中化学学科的带头人,应该有高瞻远嘱的能力,深知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所以站在改革的最前沿,不断引领全组的化学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摒弃旧的教育观念,在每周的教研组会和备课会上开展各种各样的研讨和学习活动,或集体备课、说课;或案例评析;或专题学习、研讨、反思;或观摩课、示范课的评议交流等。教研组活动或备课活动中,全组老中青三代教师都能畅欲言,群策群力,热情洋溢的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想法,每一次活动大家都有收获。从而使我们的化学组更有力地推动了化学教育的改革,让科学素养先在我们教师的心里和思想上落地生根,学校的年轻教师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成长,在省市的教研活动中都有出色的表现。
来自教学第一线的经验荟萃成为笔者教学的给养,使得自己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引领型教师。2006年被聘为吉林市教育教学兼理,多次参与吉林市教育学院举办的教学工作,2007年在吉林省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中做了《强化体验学习,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专题讲座;2008年为省级骨干教师做《元素》观摩课;2006年、2008和2011年连续三次为全省化学教师做《感悟中考,发展化学教学》、《在创新中向课程改革迈出坚实的一步》专题讲座。
五、完美改革,做“不退改”教师
每一次改革都是进步的动力,在改革中谁也不知道前面的终点是什么,国家的教育指引就是我们改革的指挥棒,摸着石头过河也恰好是我们总结反思的过程。教育改革的工作思路就是:实验—反思—调整—改进—再实验。遵循教育的大观念踏实走在课改前进的道路上,对于教学中的每一次改进都要进行反思和整理,成功之处,作为经验继续发扬;失败之处,也作为经验,及时改进和调整,继续争取进步,并把这些收集成自已成长的“课改小专题”,这样做不但帮助笔者积累了各种各样的经验,也使笔者在不断发展的教育中明确思路不断进步。
20多年的教育光阴转瞬即逝,从走上那三尺讲台激情澎湃的青涩到走到学生幕后的完美策划,那一双双渴望学习和成长的眼睛点亮了笔者化学教育改革的明灯!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改革就像是化学反应中最有力的催化剂,一直督促着笔者不断的进行教学研究。笔者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继续努力,定会在中国化学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谱写出更加完美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李琴,王宏勋,杨江科.互联网时代教育现状及对应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9(51).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杨水生.青年教师成长的“力”量[J].教书育人,2019(35).
[4]张丽.从舍恩“行动反映”理论看教师的实践素养[J].课程教学研究,2020(02).
[5]李军梅.区域名师工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师,2020(0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has made a more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on the reform of chemistry teaching mode in junior high school under the new educational concept since teaching for more than 20 year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ingle teaching mode, experiential learning can not on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but also arous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Therefore, under the new educational concept, teachers should constantly update the educational methods, constantly carry out reforms, cultivate students' self-study ability,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continue learning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education reform; classroom teaching; experiential learning and promotion
[責任编辑:王 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