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微课教学实践探析

2020-08-25 01:50梁成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微课教学实践研究初中化学

【摘要】本文论述在初中化学课堂运用微课教学的策略,建议教师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微课教学模式,通过揭示核心特征、安全示范实验操作、设计梯度教学环节等手段,提高化学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 微课教学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A-0143-02

微课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遵循新课程标准要求,立足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围绕特定的重点、难点、疑点知识,在课堂内外利用微课开展的教与学活动过程。微课的主要载体是5~8分钟的教学视频,具有短小精悍、主题突出、生动有趣、使用灵活等优势。教师在运用微课教学时,要从化学学科独特的教学特点出发,关注学生已有认知和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微课教学环节,全面落实微课教学计划,提升化学教学效果。

一、揭示核心特征,优化概念呈现

微课教学内容设计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凭借视频载体直观性、生动性较强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揭示化学知识的本质内涵和核心属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增强概念直观性。微课教学应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将抽象知识用图片、文字、声音、视频、动画等形式加以呈现,增强学生的直接感官刺激,提高化学演绎的直观性,简化抽象的化学知识的理解难度。特别是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化学内容中,物质的微观结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如果教师采用微课构建宏观和微观之间的桥梁,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微课的直观性,科学、合理地认识所学内容,准确建构化学知识体系,形成微观认知视角。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水的组成》章节教学中,如何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看待化学反应过程的本质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教材虽然编排了图片辅助理解,但生动性和动态性欠佳,教师引入微课动画进行补充,则可以使学生直观看到水分子如何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成氧原子和氢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又是如何结合成氧分子和氢分子的过程。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中大有一种“恍然大悟”的学习体验,对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建立了深刻的认识。

(二)明确思维的方向性。初中生正处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发展时期,抽象思维能力参差不齐,而化学学科教学内容以抽象知识为主,学生容易因缺少有效的思维切入点,陷入无从下手的学习困境中。教师在教学一些板书、语言等传统手段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抽象知识时,可以借助微课资源进行讲解,为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提供更多的感性认知素材,启发学生的化学学习思维,让学生在微课引导下,展开课堂内容的主动思考和探究学习。在“原子构成”学习中,很多学生对“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难以理解,影响了对原子结构的推测和掌握,有的学生还形成了“原子是内部实心的球体,电子在不同轨道做固定运动”的错误认知。教学时教师有针对性地导入了微课视频,演示了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动画视频,配合几种不同原子结构的解剖动画,让学生在多组素材辅助下,正确认识原子结构、电子运动特点等知识,帮助学生顺利突破课堂理解的思维障碍。

二、安全示范操作,确保实验效果

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课作为实验教学的现代化手段之一,可以强化实验课前、课中指导,打破教学时空的条件限制,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

(一)强化实验操作指导。化学实验涉及的试剂和器材较多,对缺乏操作经验的初中生来说,可能会因为操作不规范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教师要加强课堂实验的安全教育和操作指导,用微课展示实验过程中的各类注意事项,放大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各种细节,提高实验示范和指导的实际效果。特别是分析错误操作造成的实验现象时,教师可以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演示,增强学生的实验情感体验,使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不仅仅停留于表面。在“浓硫酸稀释实验”中,教师着重强调了需要把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倒入水中,同时不断搅拌玻璃棒的操作要点,并演示了正确的稀释方法。但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进行稀释,这种错误操作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学生不会满足于教师的语言讲解,而是希望观察到具体的实验现象。在具体操作不可行的情况下,微课教学则成为可能。教师搜集相关微课资源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微课观察水注入浓硫酸中造成液体沸腾、四处飞溅的实验现象,使学生对正确、错误的实验操作及现象都能形成准确的认知。

(二)弥补传统实验缺陷。除了放大实验过程的操作细节、提高实验操作示范效果,微课对实验教学的辅助作用还体现在微课教学的灵活性,能够打破实验室时空条件的限制,把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直观呈现给学生。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有很多实验因实验现象难以观察、实验时间过长、实验具有很强的危险性等原因而成为“语言性实验”。而利用微课资源可以弥补这一“实验真空地带”,把这些难以直接开展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展示给学生。在“酸雨的形成”实验教学中,该实验过程需要燃烧硫得到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是有毒物质,不宜在教室内演示,且硫在空气中的燃烧现象并不明显,课堂演示难以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教师取消了课堂演示环节,选择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观察微课视频中的实验过程,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进行总结分析,从而有效弥补了传统实验形式的缺陷,确保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三、满足学习需求,实现个性发展

初中化学教师应用微课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化学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等差异,设计梯度教学层次,提高微课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微课解惑、答疑的作用。

(一)分层设计,促进理解。微课可以看作一个完整的课程,是对课堂重难点、学生存疑点的针对性教学。每个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能力、认知层次等方面都会呈现出较强的差异性,教师要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实际反馈情况,把更多体现分层设计原则的微课资源引入课堂,适应学生化学学习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微课教学模式下得到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教学“氢气的制取”时,该课时基础知识的学习难度不高,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基本能够掌握,同时教师也融入了一些启发性问题到微课中:①镁、铝、铁等金属与稀盐酸反应也可以生成氢气,为什么不选择这种方法制取氢气呢?②工业生产中需要大量氢气,它们制取氢气的方法和实验室一样吗?③实验中锌粒表面会变成黑色的,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吗?④如何验证制取的氢气是纯净的呢?这样教学,用阶梯型问题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认知维度。

(二)再现课堂,巩固提升。在班级授课模式下,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可能兼顾到所有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些知识掌握和理解情况欠佳的学生,容易出现“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情况。此时,必要的课后巩固就显得极为重要。教师要充分发挥微课资源可以反复观看的特点,结合课堂内容录制微课视频,梳理课堂教学基础知识和整体脉络,并针对学生一知半解的内容进行重点分析,及时为学生查漏补缺。例如在解决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题目时,教师发现学生分析问题时缺乏条理性,难以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便制作了“不纯物的化学方程式計算”微课视频,在最短的时间内,分析了几道典型问题,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具体技巧,供学生课下反复学习。从学生的课堂学习和作业完成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在面对这一类型问题时,解题思路更加清晰,解题准确性和效率也得到提高。

当前,基于无线网络的移动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越来越普及,微课教学模式必然会成为未来化学课堂的常用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教师要正视微课资源的教学价值,积极推进微课教学,通过揭示核心特征、安全示范操作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化学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作者简介:梁成(1978— ),广西兴业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化学教育。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微课教学实践研究初中化学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