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文言文起步阶段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2020-08-25 01:50徐晨晨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文言文培养

【摘要】本文基于学生提出的“石头从哪儿来”的小问题,论述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兴趣的方法,提出围绕“宽”“深”两条途径,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层层想象,身临其境;勾连生活,渗透文化;补充阅读,促进理解”的教学建议,从而使学生获得阅读成就感,形成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文言文 起步阶段 阅读兴趣 培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A-0069-02

“石头从哪儿来”这个问题,是笔者在执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这篇课文时,一名学生多次问到的。这个意料之外的问题,如一颗石子投入池中,泛起阵阵涟漪,引发了笔者对文言文起步阶段教学新的思考。

一、小故事,大背景

要聊“石头从哪儿来”这个问题,先来谈谈大的背景:执教过其他教材版本的教师都会发现,部编教材对文言文的重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学习文言文的时间提早到了三年级上册,篇数上翻了几番,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将会学习17篇文言文。这些新变化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对其较为陌生且领悟能力有限,如何基于学情,教会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激发学生大量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是值得一线教师认真思考的。

而《司马光》这篇课文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它的篇幅很短,仅有30个字,故事内容对学生来说却不陌生,因为大部分学生从小就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勾连学生的生活,降低理解的难度,想必教材的编者在编排课文时,也有这样的考虑。

二、小问题,促思考

回顾了大的背景及文本特点,再回到“石头从哪儿来”这个问题。因为笔者要上年级研讨课的缘故,在本年级多个班级执教《司马光》这篇课文时,基本流程为“导入,激发兴趣—读通,读出停顿—读懂,趣讲故事—迁移,拓展阅读”。几轮试教下来,学生基本上都能通过看注释、扩词语等方法用自己的话讲清楚故事,也能运用学到的方法读懂补充的文言文。然而,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方面,笔者总是觉得差一些“火候”。

该从哪里突破改进呢?笔者不断思考着。在某次执教中,一名学生反复提出的一个问题,让笔者豁然开朗,找到了改进的突破口。课堂上,那名学生在理解“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这句话后,不禁问道:“石头从哪儿来?”乍一听这个问题,着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石头不是司马光从周围捡起来的吗?“但是,我还是不知道石头从哪儿来的。”那名学生这么追问了几次后,听课的教师和学生都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点燃了。笔者顺势引导学生看插图,这名学生想了想,说:“瓮旁边有假山,假山周围有许多大石头,可能是一个小朋友踩着一块大石头登上瓮,结果不小心失足掉入瓮里,而司马光正好就拿起这块大石头砸瓮救人。”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致都很高。

细细想来,这名学生的回答不无道理,在当今生活中,石头并不是随处可见的,特别是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来说,想要马上从身边找到一块石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古代庭院特有的环境,给司马光提供了砸瓮救人的条件。课后,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陆云主任针对这节课的点评更是直击要点,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文言文起步阶段的教学,“宽”和“深”是两条有效的途径,应以宽为主,以深为辅。然而,读“宽”不仅包括课堂上补充阅读的文言文,也包括文言文本身包含的文化,让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也是读“宽”的一种体现。

这不禁引起了笔者的反思,笔者之前更多的是从理性的层面出发,注重教会学生读懂文言文的方法,比如看注释、扩词语等,停留在内容理解的层面,可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石头从哪儿来”这个问题,却跨越了文字表面,它指向了多个维度,其中就包括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文化,中国传统庭院以木、石结构为主,假山、石子路,处处能见石。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的这个兴趣点,多加引导,适时补充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背景知识,那么学生看到的不仅是树木,还有背后那片广阔的森林,从而激发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小变化,大兴趣

基于以上教学思考,笔者在接下来的几次教学中,进行了以下新的尝试:

(一)层层想象,身临其境

要回答“石头从哪儿来”,就绕不开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救人需要用石头”。这就需要学生抽丝剥茧,从故事中去寻找。细读《司马光》这篇文言文,我们会发现内容虽然短小精炼,但故事性很强,情节跌宕起伏,特别是“光持石击瓮”是整个故事的高潮,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在简练的文字背后,有许多值得咀嚼的内容。

1.抓关键字,展开想象

“群儿戏于庭”是故事的起因,在学生理解了这句话意思的基础上,笔者以“戏”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想象是有生活基础的,因为他们平时都会做游戏,所以他们把自己代入其中后,所想象到的画面非常丰富,如有的学生想象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踢毽子,还有的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想象司马光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捉迷藏,有的躲在假山旁,还有的躲在瓮的后面。

这样由“戏”想开去,拉近了学生与故事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消除了学习文言文的陌生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也为下文体会司马光“持石击瓮”埋下了伏笔。

2.对比做法,展开想象

故事中,司马光和其他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想到“持石击瓮”,这也可以成为引导学生想象的一个抓手,从而回答“为什么救人需要用石头”。

首先,笔者引導学生抓住“众皆弃去”,思考“如此紧急、人命关天的时刻,为什么这些孩子都跑了,他们在想什么?”让学生想象其他孩子当时的想法。学生纷纷回答道:“他们可能担心会被掉入水缸的那个小朋友的家长责怪,所以跑掉了。”“这个小朋友掉到缸里可能会被淹死,要找大人帮忙。”……这么一想象,学生就能设身处地地体会到其他孩子着急、害怕、慌张的心情。在此基础上,再围绕“光持石击瓮破之”,对比想象司马光当时的想法、做法,让学生在体验中层层深入,初步感悟司马光与众人的不同。

(二)勾连生活,渗透文化

有了想象画面的铺垫,学生对司马光已有了初步的印象,重点聚焦在他的做法“持石击瓮”。那么,除了用石头,难道没有更好的办法吗?这也是学生在理解上遇到的一个难点。

这时,勾连学生的生活可以有效突破这一理解难点。很多学生在旅游景点或家乡附近的公园都见过庭院景观,有的在苏州园林见过假山,还了解在古时候,瓮蓄满水具有消防的功能。例如,笔者在崇左上课时,学生谈到学校旁边的公园有假山,还有学生谈到当地的石景林。笔者再相机渗透一些背景知识:中国传统庭院主要由木、石组成,庭院中有用于装饰的假山,有石子路,“石”是随处可见的,所以才为司马光“持石击瓮”提供了客观条件,这也是最方便快捷、行之有效的救人方法。如此一勾连,将学生的生活与故事建立了联系,也回答了“石头从哪儿来”这个问题。可以说,这是一块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的“石头”。

通过补充这些知识,司马光这个人物形象在学生脑海中也渐渐鲜明起来:“我看到了一个遇事不慌,沉着冷静的司马光。因为众人被吓跑的时候,他持石击瓮,瓮就破了,救了那个小朋友。”“司马光是一个遇事冷静的人,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因为在众人跑的时候,他冷静下来,开动脑筋,很快就想到一个好办法,拿石头把瓮砸破了。”“他是一个遇到事情不坐以待毙的人,而是主动出击……”通过这些回答,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真正读懂了司马光的想法、做法,面对当时紧急的情况,其他孩子对身边唾手可得的资源“视而不见”,只有司马光发现,并付诸行动,最终化险为夷。

此时,不仅是司马光这个人物形象走进了学生心里,文化的种子也开始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把文言文往“宽”处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文化育人。这也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指出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三)补充阅读,促进理解

在学生知道了“石头从哪儿来”之后,作为教师,还要走在学生的前面,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思考:救人之石就在身边,为什么当时只有司马光“持石击瓮”,而其他孩子却逃离现场了呢?难道真的就是司马光更聪明、更冷静吗?其实,这与司马光的性格是分不开的,《宋史》在描写司马光“砸瓮救人”之前,还有这样一段描写:

这段话理解起来并不难,把这个内容作为补充让学生阅读,既帮助学生巩固了阅读文言文的方法,也促使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司马光。正是因为司马光从小沉稳,爱学习、爱读书,在危急时刻,才会与众人有截然不同的做法。此处引导学生往“深”处读,是因文而设,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学生的理解能力一旦有所提升,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也就水到渠成了。

纵观这一过程,教师以“石头从哪儿来”为突破口,以兴趣为切入点,通过“宽”“深”这两条途径渗透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引导学生经历了想象的过程、文化的浸润、思维的提升,使学生从认识司马光到读懂司马光,从读懂司馬光到真正了解司马光,获得了阅读的成就感,有效地激发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作者简介:徐晨晨(1989— ),女,陕西安康人,一级教师,研究生学历,教育学学士,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文言文培养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