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古诗词教学策略探析

2020-08-25 01:57罗秋兰
教师·下 2020年5期
关键词:基本策略古诗词教学核心素养

罗秋兰

摘 要:语文教学要落实语言运用、思维发展、文化传承、鉴赏创造等核心素养。文章阐述运用分层读、搜资料、找诗眼、想画面、仿写诗、巧拓展、背默诗等策略进行古诗词教学,以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核心素养;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4-04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5-0053-02

“核心素养”在当前教育领域备受关注,具体到语文核心素养,主要体现为语言运用、思维发展、文化传承、鉴赏创造。中华古诗词以凝练的文字、超凡的文采、浓郁的情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璀璨光芒。

也正因如此,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增加了55篇古诗词。古诗词教学要守住语文核心素养的底线,不能停留在理解诗意的层面,而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审美情趣,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使心灵得到浸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几个基本的有效策略,以六年级下册《春夜喜雨》的教学为例,和盘托出,仅作引玉之砖。

《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杜甫敏锐地抓住了这场雨的特征,首联点明这是一场及时雨,颔联写出了雨随风悄悄滋养万物,颈联集中写夜雨,尾联写出诗人的联想,“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全诗紧扣一个“喜”字,体现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以下几个教学策略:

一、分层读,循规律

在朗读上,笔者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法:在学生初步了解作者和律诗标题后让学生充分地读:①自由诵读,读通、读准,先让学生自由地轻声朗读这首诗,要求读通古诗,读准字音,读给同桌听;再指名读,由其他学生评价;接着让大家根据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后再齐读,这样学生基本能将古诗读通读顺。②读出节奏,读好停顿。诵读古诗要学会断句,读出诗的停顿与节奏。按照音节和意义来划分,五言诗一般有“二一二”和“二三”两种停顿方法,让学生按划分好的节奏把诗读好。③读出韵味,读好平仄。古人作诗讲究押韵和平仄,律诗是逢双句押韵,先引导学生找出韵脚,再指导学生读平声时读得长而舒缓,读仄声时读得低而短促。④读出画面,感悟意境,让学生在想象画面仿写诗句后读出自己想象的两联。⑤读懂诗情,在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后,读出诗人的喜悦之情。在教学古诗词时,这种分层次的朗读可以成为一种规律。引导学生分层次地读好古诗词,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使学生形成古诗词诵读的语感和能力,深受古诗词节奏美、韵律美的感染,充分感受到作为中国瑰宝的中华古诗词无穷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中华古诗词这一经典文化。

二、抓诗眼,悟诗情

雨是一种极其平常的自然之景,本来无所谓喜与不喜,可作者为什么看到春雨会如此喜悦呢?请学生说说他们搜集到的跟诗人创作这首诗有关的历史背景资料,这样就把“安史之乱”造成杜甫一家人过着流亡生活的社会背景呈现出来了。后来,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此为欣喜之一;这首诗作于杜甫居住在成都西郊两年后,那儿的老百姓刚经历安史之乱,又遭遇旱灾,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杜甫是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诗人,春雨来临,庄稼丰收,百姓生活好转,此为欣喜之二。

笔者先让学生抓住全诗的诗眼“喜”字,再放手让学生品读感悟、交流汇报。学生能从“好”“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潜”“细”“俱黑”“独明”“紅”“湿”“重”等字词感受春雨的好,以及诗人对春雨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品味到了诗人用字的凝练与传神。学生在了解了社会背景之后,更加能读懂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再次读颈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时,学生才明白这一点亮光不仅仅是江船上的灯火,更象征着诗人心头升起的希望。他相信春雨绵绵不断,能彻底地滋润干涸的大地,给经历旱灾的人带去生活的希望。当了解了那段背景和历史,再次读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时,学生才领悟到诗人不仅仅想到了城里的这些美景,还可能想到了田里的禾苗尽情地喝着雨水、秋天丰收的景象……

诗言志,志传情。每一首诗都有能够集中反映诗人情感和诗词主题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这样的诗眼,学生就更容易把握整首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内心情感,从而深刻领会诗词文化。诗人在作诗时,内心情感是十分丰富的,而这丰富的情感与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和当时的经历都密切相关。要想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这样,学生对诗词才能理解透彻,从而受到中华经典诗词的陶冶。

三、想画面,入意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生边读边想象,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就会展现在面前。一个学生这样展开想象:“初春的一天夜晚,山中万籁俱寂,杜甫躺在床上感受着夜的宁静,隐约听见下雨的声音,他连忙从床上爬起来,发现真的下雨了,便打开窗户坐在窗边欣赏美景。只见小雨从天而降,绵绵不断地下着,他心想,农民刚刚播下种子,正盼望着一场春雨的到来,多么及时的一场春雨呀!”另一个学生也站起来,他娓娓道来:“杜甫忍不住披上衣服,推门而出,去欣赏夜里的雨景。他伫立远眺,只见……”学生的想象,把我们带到了古诗优美的意境中。

苏联作家别林斯基说过:“在文学中,尤其在古典诗词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诗人在创作古诗词时,常常也是在想象和联想中完成的。诗人用凝练的文字呈现了一幅幅或生动优美,或气势磅礴,或凄凉婉约的画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诵读诗句时尽情地描绘自己感受到的画面,把一首首诗读成一幅幅画。这样才能更好地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仿写诗,学创作

仿写对学生习作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没有仿,就很难谈得上作。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收集、感悟的基础上创作自己的诗,而仿写就是创作的“踏脚石”。诗人由这场春雨想到了第二天锦官城一朵朵沾着雨水的花,娇艳欲滴。笔者也让学生想象第二天锦官城里的其他景象,模仿古人作诗,当小诗人,写写诗的尾联。先引导学生发现此诗最后两句在用词上的特点,再进行仿写。结果是有效的,学生仿写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诗句。例如,晓看禾苗处,绿遍锦官城;晓看竹林处,翠滴锦官城;晓看竹林处,竹繁锦官城;晓看田野处,民耕锦官城;晓看池塘处,鱼游锦官城。仿写是学习别人语言运用技巧的能力,是提高写作水平的良方,在古诗词教学中同样适用。

在其他的古诗词教学中,笔者也运用了以上几个策略。例如,教学《天净沙·秋》时,笔者实施了“仿写诗,学创作”这一策略,引导学生仿写“天净沙”,尽量不用动词,就用名词和形容词,用白描手法来勾勒事物,注意押韵。第二天,学生交来的仿写作品都令人赞赏,如《天净沙·春》《天净沙·冬》《天净沙·武夷》《天净沙·校园》等。其中一个学生回忆周末和爸妈游玩农家山庄而仿写出《天净沙·夏》: “泳池青山野花,炊烟红薯晚霞,清风竹楼蝉架,美酒绿茶,客来佳肴闲话。”他不仅写出了山庄的特点和游客的闲适,也确保了作品的押韵。在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进行这样的仿写训练,能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也更能激起学生学好古诗词的热情。

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古诗词独有的语言魅力需要学生细细品尝与欣赏,教师既可选取有特点的诗句让学生仿写,也可让学生仿写整首古诗词,在仿写中进一步感受古诗词遣词造句的精妙绝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巧拓展,再延伸

在讲到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时,教师向学生推荐了两首杜甫的诗:一首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忽然听到“安史之乱”的叛军已被平定的胜利消息之后,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之情;另一首是《春望》,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写下的传诵千古的名作。让学生用课堂中学到的分层读、找诗眼、想画面等方法在课外读这两首诗,更能使学生感受到杜甫的诗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社会面貌,也更能让他们领会到本首诗中诗人为民而喜的情感。

在讲授了课文中的古诗词后,教师可以拓展教学与课文中同一主题的古诗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这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思想。学生在比较中深入领会古诗的语言和诗人的情感,丰富了古诗词积累,提升了人文底蕴。

六、背默诗,促积累

在学生完全理解诗的意思、领会诗的意境后,笔者通过创设语言情境一遍一遍地引读:“诗人饱经战乱与流离之苦,如今,他终于定居成都。面对绵绵春雨,想到难得的安宁生活,他无比激动,不由得赞叹。(学生诵读)知时节的好雨悄悄地、轻柔地滋润着大地。面对绵绵春雨,想到它将带给锦官城一片万紫千红的美好春景,他喜上眉梢,不由得赞叹。(學生诵读)春雨恩泽万物,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命运。面对绵绵春雨,想到它将带给人们期盼已久的丰收,他万分欣喜,不由得赞叹。(学生诵读)”课后再让学生默写下来,隔天来测验,这样学生就真正学会了这首诗。

“腹有诗书气自华”,厚积才能薄发,小学生只有将学到的古诗背诵得滚瓜烂熟,并默写下来,不写错别字,才算真正汲取一首诗的精华、得到经典的浸润。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教学也是这样,教师应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笔者相信,只要有创新的决心和信心,就能让古诗词教学中的语言、思维、文化和审美的核心素养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姿。

参考文献:

[1] 张继龙.从古典诗歌的艺术想象论学生的想象力培养[J].语文学刊,2014(3):173-174.

[2]杨 翠.把握教材特点 用好统编教材 [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版,2017(12):21-23.

猜你喜欢
基本策略古诗词教学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