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秀仁
摘 要:中华优良传统是当代教育事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对现代语文教育中推进德育建设、落实立德树人具有重要价值。文章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的途径,包括开发校本教材、重构教学模式、构建实践机制,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丰富教育内涵、助力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优良传统;德育;渗透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1-21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5-0043-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从语文学科建设角度说,这一优势源自“语文”所根植的中华优良传统的深厚土壤,母语范畴下的现代语文资源基本上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撷取,诸如语言范式、词汇语法、文化意象等,离开了传统文化,现代语文将陷入水无源、木无根的境地。相对应的,在现代语文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效地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思维、方法、模式、资源等,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的价值
从根源上说,一国语文教育的最高目标,在于塑造国民的“民族性”特质。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先人圣贤为当世遗留下浩如烟海的文化财富,需要我们身体力行进行继承与弘扬。教育职能视域之下,小学语文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许多教育信念、理论、准则、方法及资源沿用至今,成为构筑当代“语文教学大厦”不可或缺的支柱。但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华优良传统教育的边缘化危机,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出现了信任危机、道德滑坡、伦理失序等现象。尤其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大量“洋文化”“洋思想”“洋理念”等席卷而来,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断剥夺当代小学生的身份认同,对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造成严重戕害。而一旦“民族性”的特质被消解,身上中国人的“标签”也会褪色,不利于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据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必须先明确它的重要价值。
第一,有利于“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2014年,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各阶段、各学科教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迫切性。小学语文教学是德育培养的重要实践途径,“立德树人”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文化底蕴”“人文精神”等的旨归高度一致,丰富的中华优良传统教育资源,能够为其落实提供强劲的支持。例如,古典文学中蕴含的人生道理、民族智慧,诗词歌赋中表达的优美意境、人生哲理,将其发掘出来渗透到“德育”的层面,可用于抵制现代社会环境中一些思想糟粕和不良思潮。
第二,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民族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而语文学科又源自传统文化的精简、转化,以及对新创生先进文化的吸收。从文化继承性角度说,当代语文学科内容不可能对“民族性”进行剥离,但在一定程度上趋向于弱化、消解,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很容易对语文进行解构——将“文化”的系统性抛弃一边,不断分解语言、语法、语义等功能性成分——但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中华优良的传统教育资源的介入,恰恰可以弥补“人文性”的缺失,以此增强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第三,有利于《语文课程标准》目标的实现。《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的目标设计方面,提出除了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更重要的是加强小学生语文“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教育,而这需要更加多元且内涵深厚的教育资源的支持。中华优良传统教育资源中融合了独特的民族情感、对待事物独一无二的哲学态度及遗世独立价值观的认同。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不仅创生了“阳关”这一独特的文化象征符号,也将“乡愁”“别离”等独特文化意蕴跃然纸上。小学生通过深入体会,对丰富自身情感大有裨益,因此中华优良传统教育的表现形式,远比以现代文学语料为基础的单元组织更具有冲击力。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的途径
结合现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课程教材开发”“教学模式重构”及“保障机制构建”。
(一)开发中华优良传统教育课程教材的途径
小学是我国学校语文教育的“初始阶段”,鉴于学生学科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足、语言积累欠缺等原因,中华优良传统教育的渗透必须依赖一定的载体。以现有小学语文教材为基础,教师可通过开发校本课程教材,开辟有效的渗透途径。
第一,显性课程教材的开发。所谓“显性课程教材”,就是与小学语文教材具有同样实体形态的内容媒介,它可以作为小学语文教材的“配套文本”进行使用,但在内容呈现上,则以“中华优良传统教育资源”为主导,两种教材并行使用、相互渗透,可以达到较好的一致性与协同性。在具体途径上,一方面,可通过第三方途径收集资源,建立与小学语文教材相匹配的“显性课程教材系统”,如《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通过调整小学语文课时安排,专门开设针对此类传统文化的课程,但这种形式属于“机械渗透”,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教师灵活处理。另一方面,是根据小学语文教材,编制中华优良传统文化课程的校本教材。笔者比较倾向于这一选项,它基于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该途径实际所消耗的精力、时间、成本等并不高,教师可将中华优良传统教育属性的“课程教材”以任务单、学习单等方式分发给学生,且可以按照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单元主题”灵活拓展,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包括了三首古诗词、三篇游记,按照“单元整组”进行“互文”筛选、实现显性课程教材的开发,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古诗词三首》包括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刘禹锡的《望洞庭》和白居易的《忆江南》。从古诗词内容、意境出发,教师可以筛选若干与其对应的“互文诗词”,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同为“山”)、刘禹锡的《洞庭秋月行》(同为“洞庭湖”)和白居易的《江南春》(同为“江南”)。整体上,采用显性课程教材开发的形式向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文本的实体接触性更为契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