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2020-08-25 07:00罗穗萍刘春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8期
关键词:进针腰椎间盘疗程

罗穗萍,刘春红

(广州市黄埔区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 510700)

脊椎盘在下背部起关键作用,在椎骨之间充当减震器,支撑上身,并允许在所有方向上进行广泛的运动。但是,如果椎间盘突出并渗出了一些内部物质,则椎间盘会迅速从放松日常生活变成加重神经,从而引发腿背的背部疼痛甚至可能是疼痛和神经症状。椎间盘突出症症状通常无明显原因开始。或者,当人举起重物和/或扭动下背部时,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医学问题,最常影响35~50岁的人[1]。现阶段,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主要有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皮质类固醇介入治疗;按摩、电刺激等物理疗法以及手术疗法。各种疗法之间各有优缺,其中,为了探讨腕踝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效果,于2018年6月~2019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腕踝针镇痛治疗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本次研究的诊断依据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所选患者均未有腕踝针的治疗史,所选患者均成年且没有性别限制。此外,所选患者中,排除孕妇、精神疾病患者、不能完成实验患者、皮肤病患者、髓核突出严重影响神经功能、腰椎管狭窄及合并其他重大疾病患者等,以确保实验结果准确的同时,降低对患者的不良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验过程中,一旦发现患者不能坚持完成治疗,或者依从性较差,或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或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等情况时,将立即中止治疗,停止实验,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1.2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19年10月骨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患者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表(±s)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表(±s)

*P>0.5,具有可比性。

组别 患者性别 患者年龄 病程时间男女最小年龄 最大年龄 平均年龄 最短时间 最长时间 平均时间治疗组 19 11 21 79 46.0±1.1 10天 14年 5.0±0.3年对照组 17 13 22 77 47.0±1.3 14天 11年 4.0±0.2年P 0.6 0.6 0.6 0.6 0.71 0.72 0.51 0.52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①患者准备:事前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辅导,帮助患者缓解针刺带来的心理恐惧状况。②按疾病症状(主要是疼痛)所在区选择相应的针刺点[2],LDH患者的腰腿痛主要位于腰椎旁、沿大腿至小腿后侧,腕踝针穿刺点以下6区为主;压痛点在臀中点梨状肌部位、大腿外侧,感觉障碍位于小腿外侧时,腕踝针穿刺点以下5区为主。一般以下5区和下6区为主。如腰痛伴左下肢后外侧痛针左下5区(L5)和6区(L6)针刺点;如腰痛伴右下肢后外侧痛针右下5区(L5)和6区(L6)针刺点;病情严重可适当加上左下4区(L4)或右下4区(L4),其他情况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③治疗方法:根据腕踝针身体分区、腕踝部分区及“上病取上,下病取下”的选穴原则,按照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9部分,取双侧腕踝针下5区和下6区,先消毒皮肤,使用华佗牌0.25×25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与皮肤呈300角,针尖朝向病灶,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刺入皮下,紧贴皮肤向真皮层推进,进针至1.5寸左右,针体位于浅筋膜内,感觉针下松软且患者无酸麻胀痛感,使针体自然倒垂,用无菌胶布固定后留针30 min~1 h,最长可留针24 h。进针过程中患者感觉局部酸麻、胀痛时适当调整进针角度,调整进针角度后酸麻、胀痛感觉不能缓解或加重者,立即停止针刺治疗。每日一次,3 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2.2 对照组

2.2.1 腰椎牵引治疗

采用ATA-ⅡD型腰椎电动间歇式牵引床进行治疗。治疗疗程为2个,每个疗程为七天,每天一次,每次持续20分钟。治疗过程中,随时调整牵引力量,以适应患者的耐受力和改善情况。

2.2.2 中频脉冲电治疗

采用全日康J18A1型电脑中频治疗仪,输出通道是单通道,共8个处方,该仪器共有2个直径为8 cm长方形电极。治疗疗程为2个,每个疗程为七天,每天一次,每次持续20分钟。

3 疗效观察

本次治疗结果分作“治愈”“好转”以及“未愈”三种,其中,患者能够70O以上抬腿,且疼痛感消失,恢复正常生活评定为“治愈”;患者腰部功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且疼痛感减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正常生活评定为“好转”;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评定为“未愈”。此外,在参与研究的治疗过程中,每间隔一段时间,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westry功能指数评定。

4 结 果

4.1 临床疗效

治疗组30例,治疗后3d治愈15例,好转9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为80%;治疗后一周治愈19例,好转7例,未愈 4例,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后2周治愈23例,好转4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0%;治疗后一个月随访治愈25例,好转4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6.67 %。

4.2 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对比(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VAS及ODI评分对比(±s)分

表2 治疗前后VAS及ODI评分对比(±s)分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1。

时间 VAS(n=30) ODI(n=30)治疗前 5.37±1.38 68.47±14.61治疗后 3.26±1.02 32.85±10.26治疗后3天 2.75±0.89 24.39±8.45治疗后一周 1.91±0.62 19.64±10.02治疗后两周 1.37±0.73 15.01±8.92随访 1.02±0.51 10.26±4.53

5 讨 论

5.1 腕踝针治疗机制

针灸被广泛认为是治疗背痛或颈痛的传统方法。虽然针灸通常不是解决大多数背部或颈部问题的第一线治疗方法,但越来越多的患者以及医生和其他卫生专业人员开始使用针灸来减轻 颈部疼痛和 背部疼痛。针灸是可以追溯到至少2500年的中药形式。针灸的一般前提是人体包含能量流的模式。身体的生命力或生命力被称为“气”,针灸认为“气”的适当流动对维持健康是必要的。针灸理论是,人体上有超过2,000个点与20条路径(经络)相连。这些途径在整个身体中传导气。通过针灸,将纤细的金属针插入这2,000个点的特定组合中,以尝试纠正或维持正常的气流量。在治疗过程中,金属针插入到较浅的肌肉/脂肪层的区域,或者沿着皮肤,根据所治疗的对象以及所需的深度或穿透力而插入。根据治疗目的,金属针通常放置约15至30分钟,期间针头朝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转动,在某些情况下,电针可以与金属针一起使用,也可以通过非穿透性探针使用。经过多年的研究,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张心曙教授首创“腕踝针”,并将其应用在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当中。

5.2 腕踝针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与用于注射的针头不同,针灸针也非常细,比典型的注射用皮下注射针细约20倍。针灸针是坚固的,不会像皮下注射针那样去除组织,因此更加安全。其通过浅刺患者的腕、踝部位,通过相应点的有效刺激,达到化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消除一定的炎症的目的,具备操作便捷、患者疼痛感轻微、作用时间长的特点,是一种无副作用的镇痛方法。

猜你喜欢
进针腰椎间盘疗程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治前列腺增生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帽子莫乱扣